首页 玄幻 武侠 都市 历史 科幻 灵异 游戏 书库 排行 完本 用户中心 作者专区
小米阅读 > 都市 > 食卦人 > 第51章 故人香

食卦人 第51章 故人香

作者:厨四 分类:都市 更新时间:2025-11-25 21:19:06

对岸的观察,如同隔靴搔痒。那些通过视觉、听觉乃至嗅觉捕捉到的卦象,终究是隔了一层。真正的滋味,需要舌苔亲自去品鉴;真正的玄机,需要身心沉浸去感知。“我”从“桃桃奶茶”门口的塑料椅上站起身,那杯甜腻的饮品留下的最后一丝黏着感,仿佛也随着这个决定而被毅然斩断。

穿过依旧熙攘的人流,脚步落在通往“多多麻辣烫”店门的、被无数鞋底磨得光滑的地砖上。每一步,都像是在跨越时间的河流。耳边鼎沸的人声、鼻尖混杂的食物气味,此刻都奇异般地褪去,只剩下心脏在胸腔里,沉稳而有力地搏动,一下,又一下,敲击着归来的节奏。

伸手,握住那扇熟悉的、带着些许油污残留触感的透明塑料门帘。指尖传来的微凉与涩滞,瞬间激活了肌肉深处沉睡的记忆。曾几何时,“我”每日无数次地掀起它,迎送着形形色色的食客,也迎送着自己那段充满烟火与算计的岁月。

微微一用力,门帘掀开。一股更为集中、更为熟悉的热浪混合着骨汤、香料和人群体温的气息,扑面而来。这气息,像一把钥匙,试图开启记忆深处那扇尘封的门。但“我”敏锐地察觉到,这气息里,少了点什么,又多了点什么。少了那种经由长时间文火慢炖,骨头里的髓质和胶质彻底融入汤中,所散发出的、带着胶着感的、醇厚而踏实的“底香”;多了几分因为食材快速进出、汤水频繁沸腾而带来的、略显浮躁的“水汽”,以及那标准化调料包所带来的、过于整齐划一的“工业感”。

第一幕:入局——品鉴之始

店里的声音瞬间放大,碗碟的碰撞声、食客的交谈声、吸溜粉丝的声响、以及汤锅永不停歇的“咕嘟”声,交织成一首“我”曾经无比熟悉的背景音乐。只是,演奏者已换。

柜台后的老板抬起头,依旧是那个标准化的、露出八颗牙齿的笑容:“一位?随便坐,篮子在那边。” 他的目光在“我”脸上停留了不到半秒,便迅速移开,投向“我”身后可能进来的新客人。在他的认知里,“我”只是一个普通的、有些面生的中年食客。

“我”没有立刻去拿篮子,而是像所有好奇的顾客一样,先走向了那个巨大的、陈列着数十种食材的开放式冰柜。冷气氤氲,各类食材码放得整整齐齐,色泽鲜亮,看起来确实如他所说——“都新鲜”。

冰柜观卦:食材的“本命”

· 叶菜区(生菜、油麦菜、菠菜、茼蒿):卦象属 巽木 (?) 。主生机、疏泄。叶片挺括,颜色鲜绿,含水充足,显是当日补充。巽木之气清扬,显示其“生发”之机尚存,是这一柜中卦象最“吉”的一类。

· 根茎果实区(土豆、莲藕、萝卜、玉米):卦象属 坤土 (?) 。主承载、化育。土豆切割面略有氧化发暗,莲藕孔洞偶有泥渍未净,坤土之气略显沉滞,显示预处理不够精细,或放置时间稍长,已有微弱的“倦怠”之象。

· 菌菇豆制品区(香菇、金针菇、豆皮、腐竹、冻豆腐):卦象复杂。香菇属 艮土 (?) ,厚实;金针菇属 巽木 (?) ,灵动;豆制品皆由 坎水 (?) 之豆类转化,主润下、吸收。豆皮边缘微卷,失去部分水润;冻豆腐冰晶过多,显示冷冻时间或温度控制不佳,影响口感。整体卦象 “山风蛊” (?) 初显,有微小弊端滋生之象。

· 丸类肉卷区(牛肉丸、鱼丸、蟹柳、肥牛卷、午餐肉):卦象多属 兑泽 (?) 与 离火 (?) 。兑为口舌之欲,离为加工之火。它们色泽鲜艳,形态规整,是工业化流水线的标准产物,卦象稳定,但也意味着个性泯灭,如同命运被预设好的棋子。

· 海鲜水产区(虾、鱿鱼花、贝类):卦象属 坎水 (?) 。主潜藏、寒凉。虾体颜色略显灰暗,不够通透;鱿鱼花浸泡的清水略显浑浊。坎水之气不清,带有隐忧,暗示其新鲜度是冰柜中最需打问号的一环。

综合冰柜之卦,可谓 “风水涣” (?) 之局。看似物资丰富(巽木、坤土),品类齐全(兑泽、离火),但内里已有微小涣散(坎水不清、坤土沉滞),整体气场不够凝聚扎实。如同一个家道看似殷实,内里却已有疏漏之象的家族。

“我”心中默然,取了一个塑料篮。没有过多犹豫,依循着某种测试的心态,选取了几样极具代表性的食材:

· 土豆片(坤土):观其根基,是否煮后软烂而不失其形,内里粉糯?

· 菠菜(巽木):观其生机,是否能在烫煮后保持翠绿挺拔,而非黄软烂?

· 豆皮(坎水):观其润泽,是否能充分吸收汤汁,内外皆入味,而非外咸内干?

· 龙口粉丝(巽木):观其顺达,是否能在保持筋道的同时,顺畅地吸附滋味?

· 牛肉丸(兑泽\/离火):观其本质,工业产物在标准流程下,能呈现出怎样的固定风味?

口味,要了微辣。这是最能检验汤底本色,又不至于被强烈调味掩盖食材本身味道的选择。

将篮子递给老板。他接过,依旧是那套流畅的动作:过秤、报价、倒入漏网、沉入汤锅。他的眼神专注在流程上,并未对“我”这看似普通却暗含玄机的点单组合,产生任何疑问。

第二幕:亲尝——滋味之卦

等待的时间不长不短。足够“我”再次环顾店内,感受这既熟悉又陌生的氛围;也足够那口巨大的汤锅,用它恒定的热力,去完成对“我”所选食材的“改造”。

碗被端了上来。白色的厚瓷碗,与记忆中别无二致。汤色呈现一种略显单薄的奶白,表面浮着零星的、未被彻底撇净的细小油花和泡沫。红油只是薄薄一层,覆盖在汤面上,点缀着一些白芝麻和花生碎。蒜蓉、香菜、葱花静静地躺在碗边,等待着食客的搅拌。

“我”没有急着动筷。先拿起白色的瓷勺,舀起一勺汤,轻轻吹凉,送入口中。

汤底之卦:离火不稳,坎水不融

汤入口,温度是够的。最初的触感是咸鲜,一种直白的、由鸡精、味精和骨汤膏(“我”几乎能肯定)混合而成的鲜味,迅速占领了味蕾。但这种鲜味是短暂的,缺乏层次感。当它滑过喉咙,并未留下预期中骨汤应有的、那种带着胶质感的圆润回甘与醇厚底蕴,反而泛起一丝极细微的、属于工业提鲜剂特有的“口干”感。

· 卦象推演:汤为众味之基,属 坎水 (?) ,应能容纳、滋润万物。但此汤,其“水”性不纯,内有 离火 (?) 之燥(添加剂带来的烈性鲜味)与 兑泽 (?) 之浮(表面香气)。坎下离上,为「水火未济」 (?) 。汤底本身尚未达到水火相济的和谐状态,火候(离)未能将食材(坎)的精华彻底熬煮出来,反而依赖外物,导致根基不稳,难以真正滋养食材。

放下汤勺,拿起筷子,开始品尝食材。

· 土豆片(坤土):夹起一片,边缘已然糊化,用筷稍一用力,便断裂开来。放入口中,无需咀嚼,几乎在舌头上就化成了泥状。坤土之性,过于软烂,失了“承载”的筋骨,卦象变为 “泽地萃” (?) 中的阴爻,有过度汇聚(软烂)而失去自我之嫌。

· 菠菜(巽木):叶片耷拉,颜色呈现出一种被烫过头了的、失去活力的暗绿色,入口软烂,毫无爽脆之感。巽木之“生发”、“条达”之气,已被那不分青红皂白、统一时间的烫煮过程彻底摧毁。卦象为 “山风蛊” (?) ,生机被毁,**初生之象。

· 豆皮(坎水):外观吸饱了汤汁,看起来颇为诱人。咬下去,外层确实有味,但内里却依然干涩,仿佛汤水只是浮于表面,未能真正渗透其纤维。坎水“润下”之功未能达成,卦象显示其 “水山蹇” (?) ,有险阻在前,难以通达内部。

· 龙口粉丝(巽木):这是唯一表现尚可的。粉丝爽滑,吸附了汤汁的滋味,入口顺溜。巽木之“顺达”得以体现,卦象为 “风火家人” (?) 中的积极部分,显示流程中唯有这一步,是顺畅而和谐的。

· 牛肉丸(兑泽\/离火):口感q弹,带着明显的淀粉感和香精模拟的牛肉风味,味道稳定——稳定地缺乏肉香。兑泽之“悦”是虚假的悦乐,离火之“炼”未能赋予其真正的灵魂。卦象为 “泽火革” (?) 的反面,看似变革(工业化生产),实则革去了食材的本真。

综合这一碗麻辣烫的“入口之卦”:可谓是 「涣」卦 (?) 与「未济」卦 (?) 的交织。食材(涣)与汤底(未济)皆未能达到最佳状态,它们在一只碗中相遇,并未产生美妙的化学反应,只是机械地混合在一起。这碗麻辣烫,能够果腹,能够提供热量和基础的味觉刺激,但独独缺少了那份能让食客感到“被懂得”、“被抚慰”的“心意”。它像这个时代很多事物的缩影——效率至上,形式完备,内核却空洞而冰冷。

第三幕:交锋——人情的试炼

就在“我”默默品鉴,心中卦象纷呈之际,一个略带尖锐又充满市井生命力的女声,打破了“我”周围的低气压。

“哎?你……你是以前那个……小张老板?”

“我”抬起头,看见一张熟悉的面孔。是隔壁“魅力形象”理发店的刘姐。她似乎刚忙完,头发烫着时下流行的小卷,穿着一条色彩鲜艳的连衣裙,手里拎着一个小包,正站在桌旁,眼睛瞪得溜圆,带着七分惊讶、三分审视地打量着“我”。

“刘姐,好久不见。”“我”放下筷子,挤出一个恰到好处的、带着些许感慨的笑容。

“哎呀!真是你啊!”刘姐的音量立刻拔高了一个度,引得旁边几桌的食客也侧目看来。她毫不客气地在“我”对面的空位坐下,一股混合着发胶、染膏和廉价香水的味道弥漫开来。“这是……回来看看?嚯,几年不见,样子变了不少啊!更……更气派了!” 她嘴上说着“气派”,那双见过三教九流的眼睛,却像探照灯一样,飞快地扫过“我”身上那件材质普通、甚至因为旅途而略显褶皱的夹克,以及放在旁边空椅子上的、那个瘪瘪的行李袋。

“我”能从她的话语里起卦:声音洪亮属兑 (?),语速快如巽风 (?),内容包含对比(离火——过去的辉煌,坎水——现在的平淡),以及一丝不易察觉的打探(艮土——止住,想知道“我”真实的现状)。卦象:兑上巽下,泽风大过 (?)。大过,栋梁桡曲。她在试图用过去的“栋梁”来对比暗示现在的“桡曲”,但动机并非纯粹的怀念,更夹杂着市井智慧中对他人际遇的衡量与好奇。

“混口饭吃。”“我”淡淡地回应,拿起桌上的免费纸巾擦了擦嘴角,试图终结这个话题。

刘姐却仿佛没听见,或者说,她根本不在意“我”的回答,她更需要的是完成她自己“信息更新”与“情绪表达”的仪式。“你说你当年,说走就走,这店盘给现在这老板,可是便宜他了!不过人家也挺本事,你这老招牌,愣是让他给撑下来了。生意嘛,也就那样,饿不死也发不了财,比你在的时候,那可是差远了!你那时候,咱们这条街,谁不知道你张老板的汤头是一绝啊!”

她的话语像连珠炮,带着夸张的修辞和不容置疑的断定。卦象显示,她的“兑泽”之下,是“巽风”的流言传播欲,以及“离火”的夸大其词。 她在塑造一个“过去的黄金时代”,以此来衬托“我”此刻可能的“落魄”,或许能让她获得某种心理上的优越感,或是单纯满足其八卦的**。

“我”笑了笑,不再接话,只是用筷子拨弄着碗里那片过于软烂的土豆,目光重新落回那碗麻辣烫上,仿佛那里面有着更值得研究的奥秘。

刘姐终于意识到了“我”的疏离与沉默,她那滔滔不绝的话语像是撞上了一堵无形的墙。她脸上的热情笑容收敛了几分,打了个哈哈,站起身:“行,那你慢慢吃!回来就好,回来就好!有空来姐店里剪头,给你打折!” 说完,像是完成了某种任务般,拎着她的小包,风风火火地走了,留下一阵混合着香气与发胶味道的风。

她走后,店里似乎有短暂的、几不可察的安静。那个一直在柜台后忙碌的老板,再次抬头看了“我”一眼。这一次,他的眼神里少了之前的漠然,多了些复杂的东西——是好奇?是一丝被拿来与前任比较的不悦?还是一点点,对于“我”这个身份不明的“前老板”突然出现的警惕?

“我”默默地吃完了那碗食之无味、卜之无趣的麻辣烫。每一口,都像是在咀嚼着时光流逝后,留下的苍白渣滓。

走到柜台前付钱。老板接过那张有些皱褶的纸币,塞入有些年头的木质钱匣,随口问了一句,语气听不出什么情绪:“味道还行?”

“嗯。”“我”点点头,目光平静地看着他,补充了一句,声音不大,却足够清晰,“汤……再用点心,火候,差了点意思。”

老板脸上的肌肉几不可察地抽搐了一下,那标准化的笑容瞬间冻结,然后以一种更快的速度融化,恢复成略带疲惫的平静。“呵呵,”他干笑两声,眼神避开了“我”的注视,“众口难调,众口难调。”

“我”没有再说什么,转身,再次掀开那扇塑料门帘,走了出去。

店外的喧嚣瞬间将“我”包裹,但与进去之前相比,这喧嚣仿佛隔了一层透明的薄膜。“我”站在“多多麻辣烫”的招牌下,回头望去,店内灯火通明,食客依旧,老板继续着他高效而麻木的流程。

这里,曾经是“我”的江湖起点,是“我”以“食卦”窥探天机的道场。

如今,故地重游,物是人非。

尝到的,不是记忆中的温暖,而是现实的冰冷与疏离。

见到的,不是纯粹的故人情,而是市井中微妙的人情浮沉。

“我”深吸了一口夜晚微凉的空气,转身,融入了身后无边的人潮。

下一步,该去哪里?

那个能真正让“我”感到“归来”的坐标,究竟在何方?

“我”的脚步,在霓虹闪烁的街道上,显得有些迟疑,有些沉重。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