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玄幻 武侠 都市 历史 科幻 灵异 游戏 书库 排行 完本 用户中心 作者专区
小米阅读 > 都市 > 食卦人 > 第50章 鬓未霜

食卦人 第50章 鬓未霜

作者:厨四 分类:都市 更新时间:2025-11-25 21:19:06

夜色渐浓,如一滴浓墨滴入清水,缓缓洇染开来。步行街的霓虹愈发显得刺眼而喧嚣,仿佛要用这人为的光亮,对抗整个宇宙的自然沉落。“我”像一枚被定格的棋子,牢牢地钉在“桃桃奶茶”店门口的塑料椅上,目光穿透熙攘的人流,牢牢锁在对岸那片名为“多多麻辣烫”的孤岛上。

手中的那杯奶茶,冰已化尽,只剩下甜腻的余味顽固地黏在舌根,提醒着“我”此刻身处何地。与周遭那些忙着打卡、分享、沉浸在短暂欢愉中的年轻人不同,“我”的静止,带着一种近乎贪婪的观察欲。眼睛,成了最精密的扫描仪;耳朵,捕捉着每一丝可能泄露天机的声波;鼻子,则在庞杂的气味洪流中,试图分离出那一缕属于“过去”的、微弱的信号。

第一幕:定观——局外之眼

店里的生意,确如“我”之前所感,不温不火。七八张桌子,始终维持着半满的状态。客流如溪水,潺潺而入,又潺潺而出,不曾汇聚成汹涌的浪潮。这本身,就是一种卦象。

那个微胖的现任老板,是这片小天地里最活跃,也最固定的元素。他系着那条与“我”当年同款、却似乎洗熨得更加频繁而显得有些发白的藏蓝围裙,像一只不知疲倦的工蜂,在柜台、汤锅、食材柜之间穿梭。他的动作,形成了一套固定的程式:

· 迎接:客人进门,他抬头,露出一个标准化的、露出八颗牙齿的笑容,声音洪亮:“几位?随便坐,篮子在这边!”

· 选菜:他并不多做推荐,只是偶尔在客人犹豫时,补上一句:“今天的牛肉丸不错,刚送的货。” 或是,“青菜都新鲜,早上才摘的。”

· 算签:客人选好菜,将篮子递上。他接过,手指飞快地拨动竹签,如同老僧念珠,口中报出价格,几乎不假思索。算完,将食材倒入一个不锈钢漏网,手腕一抖,分量恰到好处,不多不少。

· 煮制:漏网沉入那口巨大的、始终保持着微滚的骨汤锅中。他并不区分食材耐煮与否,几乎是一股脑儿下去,设定一个 mental timer,便转身去收拾台面,或者接待下一位客人。时间一到,利落地提起,手腕在空中熟练地颠簸两下,沥干汤汁,倒入碗中。

· 调味:接过碗,按照客人口味,舀一勺汤底,然后依次加入蒜蓉、香菜、葱花、榨菜末。对于辣度,他的操作更显“工业化”:微辣是一勺红油,中辣是两勺,特辣则是三勺,再淋上一圈花椒油。最后,撒上一小撮花生碎和芝麻,“您的麻辣烫,好了!”

整个过程,行云流水,没有一丝冗余的动作,效率极高。但也正因如此,缺乏了一种“烹”的仪式感和“调”的灵动性。他的操作,卦象为 “巽” (?) 为风,迅疾、入、无孔不入,代表着标准化流程的渗透。同时,也带着 “艮” (?) 为山 的停滞,固守成规,缺乏变通。巽下艮上,为「风山渐」卦 (?) 。渐进之象,说明他的经营模式是缓慢积累的,但“艮”在上,也预示着他遇到了瓶颈,难以突破现有的格局,达到更高的层次。那口汤锅,卦象为 “离” (?) 为火,但火候恒定,缺乏文武转换的韵律,离火之“明”便打了折扣,只能维持基本的“热”,而无法激发更深层次的“香”。

第二幕:众生相——入微之卦

“我”的目光,从老板身上移开,如同探照灯般,缓缓扫过店内的每一位食客,为他们此刻的人生片段,起卦定格。

【食客甲:焦虑的“求索者”】

一个戴着黑框眼镜,头发略显蓬乱的男生,独自坐在靠窗的位置。他面前的碗里,食材组合极为奇特:两份鹌鹑蛋,一份猪脑花,三份金针菇,一份海带,外加一份方便面。口味是特辣加麻。

他吃得很快,有些狼吞虎咽,额头上渗出细密的汗珠,也顾不上擦。一边吃,还一边用手机查看着什么,眉头紧锁。

· 食卦推演:

· 鹌鹑蛋:形似脑髓,民间有“以形补形”之说。卦象 “坎” (?) ,主智慧、肾精。他点两份,是强烈渴望补充脑力,应对高强度的思考。

· 猪脑花:同样是补脑之物,但性质更为滋腻。卦象 “坤” (?) 为主,厚载之物,但也易生痰湿。结合坎水,显示其思虑过度,已接近透支,试图用最“直接”的方式进补。

· 金针菇:又名“益智菇”,但其特性是“seize the day”(明天见),难以真正消化吸收。卦象 “巽” (?) ,风行一时,却无根基。象征他的学习可能流于表面,知识难以内化。

· 海带:咸寒,软坚散结。卦象 “坎” (?) 。他可能感到思绪堵塞,希望借其“疏通”之性。

· 方便面:快速充饥,卦象 “离” (?) ,快速补充能量,但缺乏营养,是应急之举。

· 特辣加麻:强 离火 (?) 与 震雷 (?) 的组合,旨在用最强烈的刺激,提神醒脑,对抗极度的疲惫与困倦。

· 三维卦象综合:此卦象,坎水(智慧透支)为体,离火震雷(强刺激)为用,坤土(滋腻负担)为基,巽木(浮泛无根)为行。 整体构成一幅 “水火未济” (?) 夹杂“雷风相薄” 的混乱景象。他正处于一种极度焦虑、精力濒临枯竭的状态,试图用各种“偏方”强行提升状态,但方法不当,反而可能加重身体负担,思路更加混乱。这像是一个在考研或重要项目攻坚阶段,已经有些病急乱投医的学子。

【食客乙:结盟的“试探者”】

两个穿着休闲西装,看似刚下班不久的年轻男人坐在一桌。他们的点单颇有意味:A点了:肥牛卷、午餐肉、蟹柳、油条。b点了:嫩牛肉、毛肚、黄喉、笋尖。两人都要了中辣,但额外向老板要了一个空碗,似乎准备分享。

他们边吃边低声交谈,语气时而热烈,时而谨慎。

· 食卦推演:

· A的点单:肥牛(乾金?)、午餐肉(兑泽,加工品)、蟹柳(兑泽,仿制)、油条(离火,油炸)。其点单多为加工、易得的肉类,卦象偏向 兑泽 (?) ,主沟通、悦乐,但也带些浮华。显示其性格可能更外向,注重合作氛围。

· b的点单:嫩牛肉(乾金,纯粹)、毛肚(艮土,韧劲)、黄喉(坎水,脆爽)、笋尖(震雷,新生向上)。其点单更注重食材的本味和口感,品质要求更高。卦象偏向 乾金 (?) 与 艮土 (?) ,主刚健、务实、目标明确。显示其性格可能更内敛、稳重,注重实质。

· 中辣共享:离火 (?) 在中位,象征双方都带着一定的热情和诚意,愿意分享,寻求共同的刺激点(项目?)。

· 三维卦象综合:A 为 兑泽 (?) ,b 为 乾金 (?) 与 艮土 (?) 。泽山咸 (?) 之象凸显。咸卦,感应也。二人正处于相互试探、寻求感应的阶段,如同商业合作的初期。兑泽(A)的善于言辞与艮土(b)的稳重务实,形成互补。共享一锅麻辣烫(离火),意味着他们在一个“热络”的平台上进行交流。整体卦象显示,这次会面有达成初步合作的可能,但核心(乾金与艮土)是否真正被触动,还需观察。这或许是一场同事间的非正式商务洽谈,或是一个小型创业项目的萌芽。

【食客丙:闺蜜的“共鸣者”】

三个年轻女孩挤在一张桌子上,笑声不断。她们的点单五彩缤纷:大量的绿叶蔬菜、玉米、莲藕、土豆片、豆皮、年糕,以及少量的鱼丸、虾饺。口味一个是微辣,一个是中辣,一个则点了独特的 番茄汤底。

她们互相分享着食物,评论着彼此的口味,话题从工作八卦到明星绯闻,再到彼此的感情生活。

· 食卦推演:

· 大量素菜:坤土 (?) 与 巽木 (?) 为主,主滋养、生长、愉悦。显示她们追求健康、低负担的饮食,享受朋友相聚的轻松时光。

· 少量丸饺:兑泽 (?) ,点缀,增加趣味和口感的丰富性。

· 口味差异:微辣(弱离火)、中辣(中离火)、番茄汤底(离火 (?) 之变种,带酸甘,可视为 兑泽 (?) 与 离火 的结合)。口味的差异恰恰体现了她们个性的不同,但共存于一桌,显示了友情的包容性。

· 分享行为:这是 兑泽 (?) 最典型的体现——口舌之欢,言语交流,情感共鸣。

· 三维卦象综合:整体卦象以 坤土 (?) 为承载,巽木 (?) 为生机,兑泽 (?) 为纽带,离火 (?) 为点缀。构成一幅 “地泽临” (?) 和“风火家人” (?) 交融的和谐画面。她们在此享受的是纯粹的友情与放松,食物是媒介,情感共鸣才是主菜。这是都市生活中,难得的治愈时刻。

【食客丁:沉默的“劳力者”】

一个穿着某快递公司工服、皮肤黝黑的壮实汉子,闷头坐在角落。他点了一大碗,几乎是纯肉:五份肥牛卷,三份午餐肉,两份亲亲肠,外加两份方便面。口味是重辣。他吃得专注而迅速,几乎不抬头,额头上汗水直流,仿佛吃的不是饭,而是在补充即将耗尽的燃料。

· 食卦推演:

· 大量肉类:高热量,高蛋白,快速补充体力。卦象强烈偏向 乾金 (?) 与 离火 (?) ,主刚健、能量、动力。

· 方便面:快速碳水,离火 (?) ,提供即时能量。

· 重辣:强 离火 (?) ,一方面为了下饭,另一方面,高强度体力劳动后,需要辛辣之物发散郁结,驱除湿气。

· 三维卦象综合:乾下离上,天火同人 (?) 。同人卦,象征聚集、同心协力。但在此处,更凸显其“同类”属性——他是千千万万靠体力谋生的劳动者的缩影。他的卦象简单而直接:巨大的能量消耗(乾金),需要快速、猛烈地补充(离火) 。他的这碗麻辣烫,是生存的燃料,是支撑他继续奔波的力量源泉。卦象中没有太多情感的波澜,只有最原始、最坚韧的生存需求。

第三幕:神髓之差——隔岸观火

观察得越久,那种“隔岸观火”的感觉便越发清晰。这家店,形骸犹在,魂魄已非。

现任老板的经营,卦象总体为 「风山渐」 (?) 。他守住了这个摊位,维持着基本的客源,像风一样勤勉(巽),但也像山一样停滞(艮)。他缺乏一种对食物的“敬畏”与“灵性”。

比如,他永远不会知道:

· 那个点猪脑花的男生,此刻需要的或许不是特辣,而是一碗温和的、用 山药(坤土健脾) 和 莲子(离火清心) 熬的粥,辅以轻柔的 茉莉花茶(巽木解郁) 来宁心安神,而非用猛火(特辣)去灼烧 already 濒临崩溃的神经。

· 那两个商务男士,如果他们点的汤底能换成 菌汤(坤土养胃,艮土增厚) ,或许更能促进他们踏实、长远的合作意向,而非普通骨汤的中庸。

· 那几位闺蜜,如果老板能推荐一份 红糖糍粑(兑泽甘甜,坤土温暖) 作为餐后甜点,她们的聚会幸福感会提升更多。

· 那个快递小哥,他的点单无可厚非,但若能在汤底中加入少许 陈皮(巽木理气,兑泽和中) ,帮助化解大量肉食可能带来的积滞,会是对他身体更深切的关怀。

这些,是“食卦”修行到一定程度后,近乎本能的“优化”思维。眼前的老板,他只是一个合格的经营者,而非一个“食卦人”。他继承了“多多麻辣烫”的形,却未能继承其通过食物窥见并回应人间悲欢的“神”。

“我”坐在对岸,看着那扇熟悉的门,那口依旧翻滚的汤锅,心中那份想要“进去尝尝”的冲动,渐渐被一种更复杂的情绪取代。是审视,是挑剔,是一丝不易察觉的……不甘?

这碗“陌生”的麻辣烫,似乎已经不仅仅是食物。它成了一个象征,象征着“我”与过去的一种连接,以及这种连接中,那无法忽视的、已然存在的裂隙。

“进去吗?”

“进去之后,又能尝到什么?是记忆的味道,还是现实冰冷的提醒?”

“我”的手指,无意识地在膝盖上,轻轻敲击着,仿佛在推演着一个关乎自身进退的、更复杂的卦象。夜色,在犹豫中,又深沉了几分。街对面,“多多麻辣烫”的灯光,在“我”眼中,似乎也带上了一层朦胧的、属于命运的滤镜。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