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玄幻 武侠 都市 历史 科幻 灵异 游戏 书库 排行 完本 用户中心 作者专区
小米阅读 > 都市 > 食卦人 > 第3章 开张冷雨

食卦人 第3章 开张冷雨

作者:厨四 分类:都市 更新时间:2025-11-25 21:19:06

开业那天,天从凌晨就阴得厉害,像一块浸了水的灰布,压得人喘不过气。

我几乎一夜没合眼,凌晨三点就睁着眼躺在阁楼的小床上,听着窗外的寂静——连路灯的电流声都清晰得可怕。心脏被一只无形的手攥着,一半是盼了许久的兴奋,一半是怕输得精光的惶恐。四点一到,我再也躺不住,轻手轻脚爬起来,顶着两个乌青的黑眼圈,骑上那辆叮当作响的二手三轮车,融进了城市还没醒透的黑暗里。

大学城静得很,只有清洁工的扫帚划过地面,“沙沙”声有节奏地飘过来。我拉开“多多麻辣烫”的卷帘门,新刷的墙味混着昨天消毒水的气息扑面而来,这是属于我自己的“产业”的味道。我深吸一口,用力搓了搓脸,逼着自己打起精神。

第一件事是热汤。昨天熬好的骨汤放了一夜,表面结了层乳白色的油,我小心翼翼地撇下来——这油留着炒辣椒油正合适。点燃灶火,蓝色的火苗舔着锅底,起初是细微的“滋滋”声,很快汤里就冒起小气泡,像春天解冻的泉眼,慢慢连成一片,“咕嘟咕嘟”的声响又填满了这十五平米的小店。乳白的汤翻滚着,大骨和鸡架在里面浮浮沉沉,浓郁的香气散开来,终于驱散了清晨的冷意。

我擦了三遍选菜柜的玻璃,直到能映出自己的影子,才把洗好的食材一样样码进去:翠绿的菠菜、油麦菜,白得透亮的金针菇、豆腐泡,橙红的胡萝卜片,嫩黄的土豆片,还有各色丸子和肉卷……灯光一照,这些菜水灵灵的,像幅等着被吃的静物画。我还特意调整了位置,把颜色鲜艳的菜摆在显眼处,盼着能勾住客人的眼。墙上的价目表也用抹布擦了一遍,连桌椅腿都没放过。一切都准备好了,就等客人来。

可老天爷偏要给我泼冷水。刚过七点,天突然黑得像傍晚,远处传来闷雷,紧接着豆大的雨点就砸了下来——起初是“啪嗒啪嗒”的,眨眼就连成了雨幕,“哗啦啦”的声响裹住整条街。雨水顺着新招牌往下流,红底黄字被洗得刺眼,却在雨里抖得像要哭。

我站在门口,看着外面白茫茫的一片,心一点点沉下去。时间在雨声里走得特别慢,每声雷都像炸在我心口。选菜柜里的菜还保持着早上的鲜亮,可这会儿看,倒像是在嘲讽我:准备得再周全,没人来又有什么用?汤还在滚,煤气烧的是钱,食材放着是损耗,我攥着衣角,指节都发白了。

“胖子麻辣烫”的仗义

就在我盯着汤桶发呆,心疼煤气钱又怕菜坏了的时候,一阵粗嗓门穿透雨幕闯了进来:“老三!你这开业挑的什么日子?龙王爷都来给你道喜了?”

我抬头一看,赵胖子裹着透明雨衣,像个移动的肉山,费劲地挤进门,雨衣上的水“哗啦啦”流了一地。他身后还跟着四五个人——卖炒饭的老李、开奶茶店的小王、修手机的大刘,还有隔壁街理发店的托尼老师,都淋得湿漉漉的。

他们一进来,带着外面的凉气和烟味,瞬间把店里的冷清冲散了。“胖哥!李哥!你们怎么来了?”我像抓住救命稻草似的迎上去,声音都有点发颤。

“废话!你开业我们能不来?”赵胖子脱了雨衣,露出印着“胖子麻辣烫”的文化衫,直接走到选菜柜前,“兄弟们,今天给老三暖暖锅!往多了点,算我的!”

“必须的!张老板开业大吉!”老李笑着夹了一大把肥牛卷,“这肉看着就新鲜!”小王盯着鱼豆腐不放,托尼老师翘着兰花指挑青菜:“哎哟,这菜洗得真干净!”

选菜柜前终于有了人影,夹子碰篮子的“咔嗒”声、男人们的笑声混在一起,小店突然就“活”了。我手脚麻利地称重算钱,赵胖子一把按住我:“开业头一天,得见红!我来付!”那几声“叮咚”的到账提示音,在雨声里听得格外清楚,像救命的仙乐。

我拿出十二分的劲烫煮,按每个人的口味调辣度。几大碗麻辣烫端上桌,红油滚着热气,香气裹着麻酱的醇厚,几乎要顶破天花板。赵胖子吸溜着冻豆腐,烫得直哈气还不忘竖大拇指:“味儿正!汤底够厚,辣子也香!老三,你这手艺出师了!”

老李啃着萝卜点头:“比‘好味道’那家强,他那汤全是味精味。”大刘嚼着丸子含糊不清地夸。听着这些话,我心里的紧绷的弦松了点,暖流涌上来——至少,我的汤、我的菜,是被认可的。这短暂的热闹,像强心针,暂时压下了心里的慌。

雨幕中的过客与现实的冰冷

可热闹没持续多久。赵胖子他们吃完,说几句“坚持住”“会好的”,就穿上雨衣冲进雨里,各自回去看店了。

店里又静了下来,比之前更静。桌上还留着空碗和红油,香气没散,可冷清像潮水似的涌回来。雨还没停,偶尔有学生撑着伞走过,有人被香味勾得探头看,可看见空店(就我一个老板),又犹豫着走了;还有人看了价目表,跟同伴嘀咕两句,转头去了旁边开得久的店。

有个戴眼镜的瘦小女生,抱着几本书,鼓足勇气走进来。她在选菜柜前徘徊了半天,只夹了几根青菜、两片豆皮和一小撮粉丝。“就要这些吗?”我问。她点点头,声音小得像蚊子:“十块钱够吗?”“够。”我心里叹了口气,还是多给她加了两片豆皮。她坐在角落小口吃,吃完默默扫码,那声“叮咚”很轻,像颗小石子,在我心里漾开圈小涟漪,又很快被雨声盖了过去。

整个中午,我只接了三个散客,营业额不到四十块。准备的菜几乎没动,肉卷和丸子因为反复从冰柜拿出来,边缘开始发干,颜色也暗了;绿叶菜蔫蔫的,没了早上的精神。我看着这些菜,心里发紧——每一样都是成本,都是我口袋里的钱,现在却要变质浪费。越想,手脚越凉。

王姨的登场与“冻豆腐”的恩情

下午,雨还没停,天暗得像傍晚。我坐在柜台后的凳子上,看着窗外被雨水模糊的街,对面网吧和奶茶店偶尔有人进出,可没人往我这儿来。疲惫、焦虑、失落裹着我,像要把我淹了。

我开始算账:日租金、水电、骨头和煤气的钱、要坏的菜……越算心越凉,手脚都冰了。那锅骨汤加热加水好几次,味道淡了些,没了早上的浓香味。我走过去搅了搅,汤在锅里无奈地滚着,像我一样,在耗着仅有的劲。

就在我对着汤桶发呆,快被现实打垮的时候,门口传来个略带沙哑的女声,还有收伞的“啪嗒”声:“哟,小张老板,开张啦?”

是王姨。她撑着把旧黑伞,伞骨有点歪,站在门口。五十来岁,微胖,穿件半旧的藏青呢子外套,脸上带着街坊特有的表情——有点关心,又有点审视。她的小卖部在街角,顺带管着几间出租屋。

“王姨。”我连忙站起来,擦了擦手,有点局促。开业这么惨,面对房东,总觉得没面子。

王姨收了伞,在门口跺了跺脚上的水,走进来。她的目光像探照灯,扫过空地面、空桌椅、满当当的选菜柜,最后落在桌上的空碗上,眉梢动了动。“怎么样,小张老板?头一天生意还行?”她语气平常,像拉家常。

我张了张嘴,想说“还行”,可看着她的眼睛,实在说不出口。我扯了个比哭还难看的笑,摇了摇头:“不怎么样,王姨。就早上朋友来捧了场,中午没几个人。这雨……没人出来。”

王姨“嗯”了一声,走到选菜柜前,手指在冻豆腐和海带结的格子上点了点:“东西准备得倒足。雨天人少正常,别急,开店得熬。”她顿了顿,突然问:“你本钱还够周转不?我看你置办这些,没少花钱。”

这句话戳中了我的软肋。我脸上发烫,下意识摸了摸口袋——里面是今天的营收,薄薄一叠,不到一百五十块。我嗫嚅着:“有点紧……王姨,房租能不能……”

王姨摆摆手打断我:“房租月底再说,按合同来。”她又看了眼选菜柜,尤其是那些快坏的菜,突然说:“我小卖部里还有点冻豆腐、海带结,放着也卖不动。我搬半箱过来,你先卖,算你赊的,等你赚了钱再给我。”

没等我反应,她就冲进雨里。几分钟后,她抱着个旧纸箱回来,里面码着冻豆腐、海带结和腐竹皮,还带着小卖部里烟酒和灰尘的混合味。“放这儿了。”她把箱子放在地上,拍了拍手,“街里街坊的,互相帮衬。你这店开起来,我那儿也热闹。”

我看着那箱冻豆腐,喉咙发紧。我知道,王姨小卖部的生意不差,哪会卖不动这些?她是看我难,给我台阶下。这份情,比什么都重。“王姨……谢谢您。”我声音有点干,除了谢谢,不知道说什么。

“谢啥。”王姨撑着伞走了,背影在雨里越来越小。

雨夜的反思与微光

王姨走后,我盯着那箱冻豆腐,愣了好久。赵胖子的仗义,王姨的善意,像两簇小火苗,在冷雨里暖着我的心。可现实还是冷的——账算下来,今天肯定亏了。

傍晚,雨小了点,变成淅淅沥沥的雨丝。晚课结束的学生多了,街上有了点生气。或许是雨小了,或许是招牌在夜里显眼,陆陆续续有客人进来。虽然不多,但选菜柜里的菜总算下去了点,尤其是快坏的绿叶菜。

我又忙了起来,烫煮、收钱,累得腰直不起来,可心里踏实了点。九点打烊时,我清点账目——刨去赵胖子他们付的钱,散客营收只有一百二十八块五毛。这点钱,连食材成本都不够,更别提房租水电了。

我关掉大部分灯,只留操作间一盏小灯,搬了凳子坐在门口。雨后的街很凉,空气里有泥土的腥气,还有远处小吃街的香味。我低声念着“多多麻辣烫”,招牌的霓虹在我脸上晃。开业前的期待,被雨浇得透透的,我总算明白,赵胖子说的“挣辛苦钱”是什么意思,也懂了“开店容易守店难”——难的是熬,是扛住一次次的打击。

路还长,还泥泞。我在心里告诉自己:明天汤要熬得更好,菜别备太多,王姨的冻豆腐要记得还……那些关于“规律”的模糊念头,早被生存的压力挤到了脑后,太远了。

我站起身,骨头“咯吱”响。拉下卷帘门,锁好,冰冷的铁皮触感从指尖传到心里。

明天,还得继续。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