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玄幻 武侠 都市 历史 科幻 灵异 游戏 书库 排行 完本 用户中心 作者专区
小米阅读 > 都市 > 食卦人 > 第28章 内心的辩论

食卦人 第28章 内心的辩论

作者:厨四 分类:都市 更新时间:2025-11-25 21:19:06

陆俊那张薄薄的感谢卡,像一枚投入心湖的石子,激起的涟漪远比清汤老人的告诫更为持久和扰人。它并未带来顿悟般的清醒,反而像一面过于清澈的镜子,照见了我的分裂,让我在接下来的几日里,时常陷入一种莫名的烦躁与怔忡。

白天,我依旧经营着“多多麻辣烫”,招呼着形形色色的食客。大学城的秋天,天高云淡,阳光带着一种透明的质感,透过玻璃门照进店内,光柱中浮动着细微的尘埃。学生们换上了薄毛衣或卫衣,行色匆匆,脸上带着这个季节特有的、介于开学新鲜感与期中压力之间的神情。

我站在柜台后,手下意识地抓取食材,心中默然运转着“三维坐标轴”,这几乎已成为一种本能。但每当分析完成,那份隐藏在数据背后的、属于活生生的人的悲喜,总会因为陆俊的感谢卡而变得清晰几分,让我感到一丝不易察觉的刺痛。

一个穿着格子衫、头发油腻的男生,点了一份加满肥牛和鱼丸的麻辣烫,一边吃一边对着厚厚的编程书籍念念有词,眼神疲惫却专注(坐标定位:能量区超量,单一大量,口味中辣。定位:备考或项目攻坚期的体力与精力透支。事件推测:面临重要技术考核或项目截止)。若在往常,我或许会盘算如何“不经意”地展示我的“洞察力”,获取咨询费。但今天,我只是默默多给他加了一勺汤。

一位面容憔悴的年轻母亲,抱着咿呀学语的孩子,点了一份完全煮烂的山药和土豆泥,小心翼翼地吹凉,一口口喂给孩子,自己却只就着清汤吃了一个馒头(坐标定位:淀粉区极致软烂,清汤,份量异常。定位:育儿艰辛下的经济拮据与健康担忧。事件明确:孩子病后体弱,需流食营养)。我看着她们,心中那套精密的坐标系统,似乎无法完全覆盖这无声的、沉重的母爱。我鬼使神差地送了她一小份蒸蛋,谎称是店里的活动。她愣了一下,连声道谢,眼里有光闪动。那一刻,我心中那份因陆俊而起的自惭,似乎被这微小的善意稍稍冲淡了一些。

然而,这些微小的动摇,如同阳光下的露珠,看似晶莹,却无法持久。当夜幕降临,喧嚣退去,真正的考验才悄然来临。

夜已深。

大学城陷入了沉睡般的寂静。远处偶尔传来几声野猫的嘶叫,或是晚归车辆驶过空旷街道的轮胎摩擦声。我拉下卷帘门,将那把沉重的黄铜锁“咔哒”一声锁死,仿佛也暂时隔绝了外界的一切。

店内,只剩下头顶那盏老旧日光灯管发出的、持续而轻微的嗡鸣。熬汤的大锅已经清洗干净,倒扣在灶台上沥水;冰柜压缩机规律地启停;空气中弥漫着一种混合了洗涤剂、残留骨汤香气和一丝若有若无霉味的复杂气息。这是属于我一个人的、绝对安静的空间。

我走到柜台后,打开了那个带锁的抽屉。首先映入眼帘的,是陆俊那封白色的感谢信。我手指顿了顿,最终还是将它小心地挪到一边,取出了下面那本深蓝色的《卦食笔记》。它的硬壳封面在灯光下泛着冷冽的光泽。

然后,我拿出了两本账本。一本是普通的、格子页的现金流水账,记录着“多多麻辣烫”每日的营收:食材采购成本、水电煤气费、微不足道的耗材损耗,以及那可怜巴巴的、刨去所有开支后所剩无几的净利润。另一本,则是一个简陋的软面抄,上面记录着另一项收入——来自“卦食系统”的“咨询费”与“感谢金”。

我拧亮台灯,昏黄的光圈笼罩着柜台这一方天地。我深吸一口气,如同一个即将进行庄严仪式的祭司,开始盘账。

首先,是麻辣烫的本职收入。我翻开那本格子账本,拿起计算器,开始逐项累加。数字在屏幕上跳动,伴随着按动按键的“滴滴”声,在寂静的店里格外清晰。

“十月……食材成本,四千三;房租,两千五;水电杂费,八百……毛利……净利……”我喃喃自语,笔下计算着。最终,一个数字定格在屏幕上:两千一百元。这是“多多麻辣烫”在刚刚过去的十月份,为我带来的全部净利润。这个数字,需要我每天凌晨四点起床熬汤,一直守店到晚上十点,清洗堆积如山的碗筷,应对形形色色的顾客,忍受油烟的熏烤……日复一日,整整三十一天。

我看着这个数字,心里涌起一股难以言喻的疲惫和……不甘。两千一,在这个城市,意味着勉强糊口,意味着不敢有任何额外的消费,意味着看不到未来的任何曙光。我想起刚开业时,赵胖子拍着我的肩膀说“这行饿不死,也发不了财”,当时我还不信,现在想来,竟是如此透彻而残酷的真理。

接着,我翻开了那本软面抄。上面的记录简单得多:

“9.15,咨询费(老郑),500元。”

“9.28,感谢金(陆俊),2000元。”

“10.8,信息费(规避某投资风险,匿名),800元。”

“10.22,咨询费(某学生情感问题),300元。”

……

林林总总,加起来,十月份的“额外收入”,竟然达到了六千五百元。

六千五,对比两千一。

计算器屏幕上并排显示的两个数字,像两把烧红的烙铁,烫得我眼睛生疼。一个是我付出全部体力、时间、辛劳所得;另一个,则是我依靠“智慧”、运用“系统”、动动嘴皮子甚至只是递张纸条所得。后者是前者的 三倍还多!

一股巨大的、混合着震惊、狂喜、以及某种颠覆感的洪流,瞬间冲垮了我心中因陆俊感谢卡而筑起的、本就摇摇欲坠的堤坝。

我靠在椅背上,目光空洞地望着天花板上积聚的蛛网。店里安静得可怕,我能清晰地听到自己粗重的呼吸声和擂鼓般的心跳。

内心的辩论,就在这死寂与冰冷的数字对比中,轰然开场。

脑海里,仿佛有两个声音在激烈地争吵,每一个都挥舞着无可辩驳的论据。

一个声音(我们姑且称之为“守锅人”),沉缓而固执,带着老陈揉面时的力道,带着王姨赊账时的暖意,也带着陆俊笔下的真诚:

“看看你手里的锅勺!这才是你的根本!麻辣烫怎么了?踏实!每一分钱都带着汗水的咸味,也带着骨汤的醇厚!那本笔记里的钱,它干净吗?它背后是什么?是算计,是窥探,是利用人心的焦虑!清汤老人说得对,你算不准人心!周老板是什么人?他开的价越高,背后的坑就越深!跟着他,你是在往火坑里跳!回头看看老陈,看看王姨,他们才是你这小店的根基,是这大学城的烟火气!丢了这些,你就算赚了钱,也不过是无根的浮萍,是周老板手里随时可以丢弃的棋子!那月薪五万,是裹着蜜糖的砒霜!”

这个声音响起时,我仿佛能闻到老陈包子的面香,看到王姨把冻豆腐推给我时那故作嫌弃的眼神,感受到陆俊写下感谢信时笔尖的郑重。一种熟悉的、属于这间小店的温情,试图将我拉回。

但另一个声音(我们称之为“执笔者”),尖锐而充满诱惑,带着周老板豪车引擎的低吼,带着钞票摩擦的沙沙声,也带着《卦食笔记》封面的冷光:

“愚蠢!顽固!睁开眼看看现实!两千一和六千五,哪个是未来?守着这口破锅,你能熬出什么?熬到像老陈一样,凌晨三点起来揉面,一辈子困在这十几平米的铺子里?王姨的暖意能当饭吃吗?陆俊的感谢能帮你付首付吗?清汤老人?一个行将就木的老头子,故作高深罢了!人心难测?那是因为你测得不够深,不够准!你的系统才刚刚起步,就有这样的威力,跟着周老板,拥有更多的资源,更广阔的平台,你的系统将能发挥出百倍千倍的价值!月薪五万只是开始!名望、地位、尊重,这些你现在仰望的东西,到时候都会唾手可得!潜龙勿用?那是弱者安慰自己的借口!真正的龙,就该抓住一切机会,腾空而起,搅动风云!”

这个声音咆哮时,我眼前仿佛出现了周老板那志在必得的笑容,看到了高档公寓明亮的落地窗,看到了银行账户上不断跳动的数字,看到了那些曾经轻视我的人投来羡慕甚至敬畏的目光。一种对贫穷深刻的恐惧,以及对应许之地般富足未来的强烈渴望,像野火一样在我心中燃烧。

我猛地站起身,在空荡荡的店里来回踱步。脚步在寂静中发出空洞的回响。我的目光扫过油腻的灶台,扫过磨损的桌椅,扫过窗外沉沉的夜幕。

我想起了失业时啃方便面的日子,想起了交不起房租时的窘迫,想起了面对未来一片茫然时的恐慌。那些记忆,像冰冷的针,刺穿着我最后的犹豫。

“对穷的害怕……”我低声自语,声音沙哑。这是一种刻入骨髓的恐惧,远比任何道德的拷问、情感的羁绊都来得更直接,更凶猛。

“对名利的渴望……”另一个声音在心底呼应,那是被压抑太久的需求,是目睹了巨大落差后不甘的嘶吼。

守锅人的声音,在现实的贫瘠与对贫穷的恐惧面前,渐渐微弱下去,如同即将燃尽的烛火。

执笔者的声音,则伴随着对财富和地位的想象,愈发高昂,如同擂响的战鼓。

我停下脚步,重新坐回柜台前。目光再次落到那本深蓝色的《卦食笔记》上。它静静地躺在那里,像一块通往新世界的敲门砖。

我伸出手,缓缓地、坚定地,将陆俊的那封感谢信,推到了抽屉的更深处,几乎被完全掩盖。然后,我将《卦食笔记》郑重地放在最上面,合上了抽屉。

“咔哒。”

锁舌弹回的声音,在万籁俱寂的深夜,显得格外清晰、决绝。

我坐在空店里,望着窗外大学城零星未熄的灯火,像散落在黑色天鹅绒上的碎钻。心里那场激烈的辩论,似乎已经分出了胜负。

最后,对穷的害怕和对名利的渴望,赢了。

赢得很彻底。

我知道,当我再次打开这个抽屉时,主导我行动的,将不再是这间“多多麻辣烫”的烟火气,而是那本笔记里冰冷的坐标,和周老板描绘的那条,看似铺满黄金的捷径。

潜龙,已不再满足于淤泥中的挣扎,它感受到了深水之下那巨大的诱惑,决心涉险一搏。尽管那水,可能冰冷刺骨,深不见底。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