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玄幻 武侠 都市 历史 科幻 灵异 游戏 书库 排行 完本 用户中心 作者专区
小米阅读 > 玄幻 > 开局无甲:我在原始世界建文明 > 第69章 石器精雕显技艺,礼器初现权贵生

木屋的建造如火如荼地进行着。当第三座木屋的屋顶铺设完成,优先分配给了一位体弱多病的老猎手和他的家人后,部落里的人们对于这种新居所的热情达到了顶峰。建造队的技术愈发熟练,分工也更加明确。然而,支撑这一切的基石——工具,却始终是制约速度和质量的瓶颈。

岩锤和他的助手们几乎将全部精力都投入到了汪子贤所说的“混合金属”的研究上。那一次偶然的成功给了他们巨大的希望,但重复和稳定这一过程却异常艰难。他们不断尝试调整那种泛红色石头(铜矿石)和银白色沉重石头(锡矿石)的比例,试验不同的烧制温度和冷却方式。

失败是常态,偶尔得到的金属块也往往性状不一,有的过硬易崩,有的过软易弯。但每一次微小的进步都让岩锤兴奋不已。他变得沉默寡言,眼中常布血丝,整日围着简易的土坯熔炉打转,记录着每一次尝试的细节——他用汪子贤教授的简单符号,歪歪扭扭地刻在专门的石板上。他的地位在部落中悄然提升,大家都明白,他正在钻研的东西,可能会再次改变部落的未来。

尽管金属工具尚未成功,但建造木屋对石器工具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为了更精确地加工木材,凿出更契合的榫卯,削平粗糙的表面,石器工匠们不得不将他们的技艺推向极致。

他们不再满足于将石头打制成大致可用的形状。他们开始挑选质地最细腻、最坚硬的石料,花费数倍甚至数十倍的时间,用更小的石锤和骨锥一点点地敲击、磨削、钻孔,制作出刃口更锋利、形状更规整、手感更舒适的石斧、石凿和石刀。

这些精工细作的石器,与那些为了应急而粗制滥造的工具形成了鲜明对比。它们效率更高,更耐用,加工出的木材部件也更精准。自然而然地,掌握这种精湛技艺的工匠成了部落里的“技术专家”,备受尊敬。他们开始有资格挑选更好的食物,分配到的兽皮也更完整柔软。人们需要他们的手艺,愿意用东西来换取他们的劳动。

一天傍晚,苍牙拿着两把磨损严重的石斧来找一位名叫“坚手”的老石匠。坚手是部落里打磨石器技术最好的人,他的手又稳又巧。

“坚手大叔,这两把斧头还能修吗?或者重新做两把?伐木队等着用。”苍牙的语气带着明显的敬意。

坚手接过石斧,借着篝火的光芒仔细看了看,摇摇头:“刃口崩得太厉害,石料也不行了。重做吧。”他指了指旁边一堆初步成型的石斧毛坯,“但要排队。启明者要的几把精细石凿还没做完,阿草那边也需要一套新的药杵和药钵,要求内壁磨得光滑如玉。”

苍牙顺着他的手指看去,只见工作台上有几把已经接近完成的石凿,长度、宽度几乎一模一样,刃口极薄,闪着均匀而锐利的光泽,握柄处还被刻意打磨过,光滑称手。旁边还有一套用黑色致密石材打磨的药具,钵体圆润,杵头光滑,显然耗费了极大的心力。

“这……做得真好!”苍牙忍不住赞叹,“比我们用的好太多了。”

坚手脸上露出一丝不易察觉的得意,但很快又收敛起来,叹了口气:“好是好看,也更好用,但太费工夫了。做一把这样的凿子,够我做五把普通的斧头。要不是启明者特意要求……”

苍牙离开了,心里却种下了一个念头:最好的工具,应该配给最能干的人,才能发挥最大的作用。比如他自己,比如岩锤。

几天后,岩锤团队终于取得了一次突破性的进展。他们成功炼制出了一块大小、成分都相对稳定的青铜锭!这块金属呈现出青黄色的光泽,硬度远胜红铜,韧性也很好。

汪子贤得知消息,立刻赶到冶炼棚。他拿起那块沉甸甸的、还带着余温的金属锭,仔细查看,用力弯折了一下,只发生了微小形变。

“成功了!这就是我们需要的!”汪子贤难掩激动,“岩锤,你们立了大功!”

岩锤和他那几位满脸烟灰、疲惫不堪的助手们,露出了憨厚而灿烂的笑容。

“但是,启明者,这东西怎么变成斧头呢?”岩锤问道,“它冷却后很硬,我们的石锤很难锻打它。”

“重新熔化它!”汪子贤早有思路,“我们用石头做出斧头形状的模子,把熔化的金属水倒进去,让它冷却成型!”

铸造!这是一个全新的概念。岩锤等人听得目瞪口呆,但随即眼中燃起更炽烈的求知火焰。

就在全族人的注意力都被首次成功的金属冶炼吸引时,一些微妙的变化在悄然发生。

那位老石匠坚手,在完成了汪子贤和阿草订制的精细石器后,手头暂时没有紧急任务。他看着那块被众人视为珍宝、在棚子里闪闪发光的青铜锭,心中涌起一股强烈的创作冲动。他精选了一块质地细腻、颜色洁白且带有些许透明感的玉石料(在当时是极其难得且被认为带有神秘色彩的材料),决定做点“不一样”的东西。

他没有像往常一样制作工具,而是完全凭借自己的想象和手感,开始打磨。他花费了整整五天时间,几乎不眠不休,用尽了所有的耐心和技巧。最终,他打磨出的,是一把巴掌大小、形制完美、通体光滑温润、刃口薄如纸张却并无实用价值的——玉斧。

这把玉斧没有任何捆绑木柄的凹槽,它更像一个完美的艺术品,凝聚了当下石器制作技艺的巅峰。它在阳光下闪烁着柔和而内敛的光泽,美得令人窒息。

坚手将它献给了汪子贤。

“启明者,这是……我用边角料做的……看着玩……”坚手有些局促,不知该如何解释自己的行为。

汪子贤接过这把微缩的玉斧,心中一震。他太清楚这是什么了——这已经不是工具,这是“礼器”的雏形!它象征着超越实用价值的技术、威望和权力。它的出现,意味着生产力发展到一定阶段后,人们对“美”和“地位”的潜意识追求开始具象化。

他仔细端详着玉斧,又看看眼前这位双手布满老茧、眼神中带着一丝忐忑和期待的老工匠,瞬间明白了许多。他郑重地将玉斧收下,然后从自己分得的物品里,拿出一大块最肥美的熏肉和一张完整柔软的狐狸皮,回赠给了坚手。

“坚手,这不是边角料做的玩物。”汪子贤的声音清晰而有力,让周围好奇围观的族人都能听到,“这是技艺的极致!是只有心灵手巧、受神灵眷顾之人才能做出的珍宝!它配得上最好的回报。这些,是你应得的。”

这一幕,在所有族人心中造成了巨大的冲击。他们第一次直观地感受到,并非所有劳动的价值都用“实用”来衡量。那种精美却无实际用途的东西,竟然能换来如此丰厚的实物回报!

很快,模仿开始了。不止是石匠,一些擅长骨雕的猎手,开始用兽骨、兽角打磨出精美的发簪、项坠;有人用彩色矿石的粉末混合树脂,绘制简单的图案在陶器上;甚至有人将漂亮的羽毛精心编织在一起,作为头饰。

这些精美的装饰品,开始出现在部落里那些最重要的人身上:汪子贤自然不必说,苍牙的骨刀刀柄上多了一圈细致的刻纹,岩锤得到了一顶用彩色羽毛和兽牙装饰的皮帽,连小草芽的辫梢也系上了一枚被磨得光滑圆润、中心有天然孔洞的彩色小石子——那是灰毛不知从哪里叼来给她的。

社会分工带来的差异,开始从单纯的职能不同,逐渐向地位和声望的不同演化。拥有特殊技能(如冶炼、精细石器加工、狩猎领导、医药知识)的人,以及像苍牙这样在建造、狩猎中表现出强大组织能力的人,开始获得更多的尊重和更好的物质分配。一种模糊的阶层意识,开始在岩山部落萌芽。

汪子贤将这一切看在眼里,心情复杂。他知道这是文明发展的必然趋势,社会结构终将变得复杂,但他也必须警惕内部出现不可调和的矛盾。他思考着,或许需要建立一些初步的规则,来引导这种分化,使其更倾向于对贡献的认可,而非简单的弱肉强食。

他将那把小小的玉斧时常拿在手中摩挲,思考着未来。

一天,他巡视到部落边缘的小溪旁,看到几个孩子正在用泥土垒砌小水坝,试图将溪水引到旁边一片低洼的泥地里玩耍。看着那被浅浅水流滋润的黑色泥土,汪子贤猛地停下了脚步。

他脑海中浮现出那些被精心打磨的石器和骨器,浮现出岩锤他们正在攻坚的金属铸造。更高效的工具……更专业的工匠……那么,是否可以将一部分劳动力,从日复一日的狩猎和采集中解放出来,去尝试另一种获取食物的方式?

他的目光越过玩耍的孩子,投向那片被溪水漫灌过的、显得格外肥沃湿润的泥地。那里,似乎正隐隐孕育着一种更深远的变革。如果能用更好的工具控制水流,如果能将那些采集来的、已知可食用的植物种子,刻意地播种到这样的土地上,精心照料……

一个关于“农耕”的模糊念头,第一次如此清晰地击中了他。

他看着溪水,又回头望了望热火朝天的部落和那些逐渐出现的精美饰物,知道下一个改变部落命运的点,或许就在这潺潺的流水声中。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