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苑位于紫禁城西北,毗邻太液池,占地广阔,林木葱茏,亭台楼阁点缀其间,是皇室游赏憩息之所。相较于庄严肃穆的前朝后宫,这里多了几分山水园林的野趣与疏朗。而分配给青瑶的这处花房,更是位于西苑最偏僻的角落,紧靠着年久失修的宫墙,平日里除了负责此处的几个老太监和低等宫女,几乎无人踏足。
花房不大,由几间连通的、顶上覆盖着厚厚茅草的低矮土坯房组成。房内光线昏暗,空气中常年弥漫着泥土、腐殖质以及各种草药、花卉混合的复杂气味。设施简陋,除了必要的花架、水缸、农具,便只有墙角一张硬板木榻和一张缺了腿用石头垫着的旧桌子。
这里,便是青瑶新的“藏身之所”。
她换上了那套浆洗得发白、打着补丁的青色宫女服,用陆离提供的特殊药水暂时改变了肤色和部分面部轮廓,使其看起来更加粗糙、平凡,带着久病初愈的蜡黄。她收敛了所有气息,眼神也变得麻木、怯懦,完美地融入了司苑局最底层杂役的角色。
每日,她按照吩咐,负责照料花房内几十盆不算名贵、但需精心伺候的兰花和几畦用于制作普通香料的药草。浇水、松土、修剪、除虫……动作缓慢,甚至略带笨拙,符合一个“伤后体弱”又被发配到冷僻处的失势宫人形象。
没有人过多关注她。司苑局的管事太监只在她初来时露过一面,交代了几句规矩,便再未出现。同在此处的另外两名老花匠和一名哑巴宫女,也都是沉默寡言、只知埋头干活之人,彼此间几乎没有交流。
这正合青瑶之意。
白日里,她扮演着木讷的花房宫女,暗中却无时无刻不在运转《太阴导引诀》,汲取着此地相对纯净(因靠近山林湖泊)的天地灵气,结合丹药之力,缓慢而坚定地修复着体内的暗伤。夜晚,她则凭借超凡的灵觉,悄然探查着西苑乃至更远区域的气息流动。
她需要尽快恢复实力,更需要摸清眼下宫中的局势。
通过几日观察,她发现皇宫表面的秩序已然恢复,巡逻的侍卫、往来的宫人一切如常。但在这平静的水面之下,暗流的确更加汹涌。
她能感知到,宫中多了一些陌生的、气息精悍而隐蔽的身影,应是陆离麾下加紧布控的锦衣卫暗探。同时,也有几股若隐若现、带着阴冷或诡谲气息的能量波动,在夜间悄然活动,似乎在搜寻着什么,或是进行着某种不为人知的勾当——那很可能就是陆离所说的,正在“清理痕迹”的势力。
皇帝朱瞻基的真龙之气,大部分时间都沉寂在乾清宫深处,显得虚弱而内敛,但偶尔会如同受伤的巨龙,散发出短暂而压抑的怒意或焦躁,显然是伤势未愈且朝局压力巨大。
坤宁宫方向,那片区域依旧被厚重的龙气与一种奇异的、带着悲伤与决绝的残留意志封锁着,如同一个巨大的谜团。
而最让青瑶在意的,是她手背上那枚星辰印记。在彻底净化、并经历了星空废墟的本源洗礼后,它对周围环境中各种能量的感知变得更加敏锐。她不仅能清晰“看”到皇宫内残留的、属于殷宏深布下的怨气节点正在缓慢消散(因失去了核心支撑),更能隐约捕捉到,在更深的地脉层面,似乎还潜藏着一些更加古老、更加隐晦的……能量脉络。这些脉络与龙气、与残存怨气都不同,它们更加中正、平和,却又带着一种历经沧桑的厚重感,仿佛大地的筋骨。
这让她想起了那处“星殒之地”和“星官”的传说。难道这紫禁城之下,也埋藏着与星辰相关的古老秘密?
这天傍晚,青瑶正佯装给一株墨兰修剪枯叶,花房破旧的木门被吱呀一声推开。一名穿着司苑局低等管事服饰、面容普通、眼神却异常灵活的中年太监走了进来。
他目光扫过花房,最后落在青瑶身上,脸上堆起职业化的、略带倨傲的笑容:“你就是新来的青儿?”
“是,奴婢青儿,见过公公。”青瑶放下剪刀,垂首行礼,声音细弱,带着恰到好处的惶恐。
那太监打量了她几眼,似乎对她的“病弱”很满意,点了点头:“嗯,看着还算本分。咱家姓钱,负责这片区域的杂事。以后有什么短缺或是上面有什么吩咐,都由咱家传达。”
“是,钱公公。”青瑶应道。
钱公公背着手,在花房里踱了几步,状似随意地翻看了一下架上的花草,忽然压低声音道:“青儿啊,你初来乍到,有些规矩得明白。咱们西苑虽然清静,但也不是什么话都能说,什么地方都能去的地儿。尤其是晚上,没事别乱跑,有些地方……不干净。”
他意味深长地看了青瑶一眼,手指隐晦地指了指花房后方、靠近宫墙的那片更加荒芜的林地。
青瑶心中一动,脸上却露出害怕的神色:“奴婢……奴婢不敢。奴婢一定老老实实待在花房里,晚上绝不出门。”
“嗯,明白就好。”钱公公似乎很满意她的“识趣”,又从袖中摸出一个小巧的、装着几块普通糕点的油纸包,塞到青瑶手里,“拿着,看你身子弱,补补。好好干活,少不了你的好处。”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