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九一边手脚麻利地给大家分包子,一边扬起小脸,带着点小骄傲地汇报:“我去外婆家嘛!做了好多好多呢!给外婆留了些,还给哨兵队的哥哥们也分了一点,剩下的我都带回来啦!”
他掰着手指头数着:“这里有豆沙的、豆腐的、粉丝的、菜包的、肉包的……你们快尝尝最喜欢哪种?”他眼睛亮晶晶地看着大家,然后像是突然想起什么重要计划,语气认真起来:“过几天我再来做一批!天要冷了,得多备点儿吃的才行!”
说完,他扭头看向正满足地吃着包子的谢景,用带着点撒娇又理所当然的语气指挥道:“爸爸!你别光顾着自己吃呀,快去把妈妈、小叔和小婶、还有姐夫和赵大爷他们都喊来一起吃嘛!这么多好吃的,独乐乐不如众乐乐呀!”
这小大人般操心又周到的话,配上他那张精致的奶油小生脸蛋,把众人都逗笑了。
谢景被儿子点名,非但没觉得被冒犯,反而觉得有理,三两口把手里的包子塞进嘴里,含糊地应着:“对对对,还是我们九儿想得周到!我这就去喊人!”说着就站起身,风风火火地往外走,一边走还一边念叨:“有好吃的得大家一起分享……”
谢卿老爷子看着小九这安排得井井有条的模样,眼中满是慈爱,对着曾爷爷谢蕴他们笑道:“看看我们九儿,都快成家里的小总管了,什么都操心。”
沈如兰温柔地拉过小九的手,轻轻拍了拍:“难为我们九儿这么懂事,跑前跑后的,还惦记着这么多人。”
很快,谢景就带着沈如芬、谢玉和苏玲夫妇,以及刚忙完的谢琦和赵大勇回来了。客厅里顿时更加热闹起来。
沈如芬一进来就笑着点了点小九的额头:“就你这个小机灵鬼会张罗!”
谢玉打趣道:“看来我们今天都是沾了九儿的光啊。”
苏玲看着满桌的食物,惊讶道:“呀,这么多花样,九儿真能干!”
谢琦则自然地走到南嘉身边,低声问了句:“今天累不累?”
赵大勇憨厚地笑着,搓着手:“这…这太丰盛了,小九少爷太客气了。”
小九被大家夸得有点不好意思,脸蛋微红,但更多的是开心,他忙前忙后地给大家分包子、倒水,像只快乐的小蜜蜂。
原本只是谢卿和南嘉、小九三人的小聚,因为小九的热心张罗,瞬间变成了谢家热闹温馨的家庭茶话会。包子的香气、罐头的甜味、以及满屋的欢声笑语,交织成一幅冬日里最温暖的画卷。南嘉看着这其乐融融的一幕,心底一片柔软,悄悄握住了身边谢琦的手。
小九一边给大家分着包子,小嘴一边气鼓鼓地叭叭着,手里还捏着半个豆沙包,显然是真被气到了:“唉!总装那边家属院的人,真不行!”他先下了结论,然后才开始倒豆子般诉说缘由:“我就是做了点吃的带过去,好嘛,一个个都跟闻到味儿似的!我就是不给他们!我只给了外婆家和哨兵队的哥哥们!”
他回想起当时的场景,语气更激动了些:“那会儿我和三哥哥在院子里切水果,准备做点水果罐头,她们就在外面看,还指指点点的。正好被我听到,她们居然歧视外婆不会做饭,说什么‘司乐同志连饭都做不好,教的女儿梅玥也不会’……”
小九越说越气,小胸脯一起一伏的,他转头看向曾奶奶沈如兰,寻求同盟般说道:“曾奶奶你也不会做复杂的菜,只会蒸菜啊!女的不会做饭的多了去了!这有什么问题吗?”
他逻辑清晰地反驳着那些闲言碎语,带着一种不容置疑的正义感:“她们还好意思带着孩子来敲门!哼!我早就料到了!不就是看外婆是首长夫人,心软好说话嘛!我就是没给!我让小南瓜直接带回去和队友分了!”
提到外婆和妈妈,小九的语气充满了维护和骄傲:“我外婆也是曾经的深闺大小姐,不会做饭怎么了?但她大义啊!当年把家里那么多资产都捐给了队伍打仗!我娘娘(梅玥)是连饭都煮不明白,但人家会开刀救人啊!那是能从阎王爷手里抢命的!”
最后,他掷地有声地总结,小脸上满是鄙夷和不屑:“女人难道就只会烧饭洗衣服绕着男人活?思想如此封建!难怪……难怪那些人后期就抛弃她们另找新欢!有时候根本就是思想上没办法沟通,跟不上趟了!”
这一番连消带打,从具体事件上升到思想批判,直接把客厅里的大人们都听愣了。
片刻的寂静后。
“说得好!”曾爷爷谢蕴第一个抚掌赞叹,他看着小九,眼中满是激赏,“我们九儿看得明白!衡量一个人的价值,岂能围着锅台转?”
曾奶奶沈如兰也笑了,非但没有因为小九点破她“只会蒸菜”而着恼,反而深感欣慰:“九儿这话在理。你外婆和我,我们那个年代,能把家产捐出来支持革命,能在自己的领域做出贡献,比会做一桌满汉全席强多了!”
谢卿老爷子缓缓点头,眼神锐利:“总装那边……是有些风气需要整顿了。嚼这种舌根子,目光短浅!”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