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玄幻 武侠 都市 历史 科幻 灵异 游戏 书库 排行 完本 用户中心 作者专区
小米阅读 > 总裁豪门 > 凤舞凰歌 > 第141章 “待水落石出之时,自见分晓。”

寒意,是从骨髓深处渗出来的。

晏华裳蜷在锦被中,牙关仍忍不住轻轻打颤。

连续两日,她动用近乎禁忌的“共情”之术,感知那枚自死者身上取得的玉佩,试图捕捉其主人生前最后的片段。收获固然有——那模糊的“墨韵斋”三字,以及一股阴冷黏稠如毒蛇缠颈的绝望感——代价却也无比惨重。

她这具身子,终究还是太弱了。重生带来的那点玄微灵力,支撑如此强度的探查,犹如杯水车薪。

“小姐,药煎好了。”侍女琉璃端着乌黑的药汁进来,眉眼间是掩不住的忧色,“您何苦如此耗费心神……”

晏华裳勉强撑坐起来,接过药碗,一饮而尽。苦涩的药液滑过喉咙,却驱不散那附骨之疽般的阴冷。她必须尽快将消息递出去。“科举案”牵连甚广,幕后黑手行事狠辣,多耽搁一刻,便可能多一条人命,也多一分线索被彻底抹去的风险。

可她如今身在璟王府,名义上是冲喜的庶女,实则步履维艰,无数双眼睛在暗处盯着。她无人可用,亦无法亲自出门。

沈玦……那个表面温润病弱,内里却如迷雾般的王爷,自那日她初步探查到“墨韵斋”后,便似乎更“虚弱”了,连日静养,不见外客。她心知肚明,这或许是一种伪装,也是一种试探。他未必全然信任她这个突如其来的“冲喜”王妃。

她不能指望他,至少现在不能。

“琉璃,”晏华裳声音微哑,压低到只有两人可闻,“想办法,递个信给云大家。”

云惊鸿,那位名动京华的红颜名伶,是她目前能想到的,唯一可能伸出援手,且有门路联系到外界之人。她们之间,有过一次心照不宣的交易。

琉璃神色一凛,郑重点头:“奴婢明白。”

---

信送出去了,但如何将具体信息精准送达,仍是难题。写在纸上,风险太大。

就在晏华裳凝神苦思之际,窗外传来一阵极轻微的振翅声。一只翅翼近乎透明,在日光下泛着七彩流光的微小蛊虫,悄无声息地落在她的窗棂上,细足的节律带着某种奇特的韵律。

晏华裳心中一动。是苗疆的传信蛊?

她依着记忆中某些残破典籍的记载,尝试着以指尖在桌面上,轻轻敲出一段生涩的、模仿虫鸣的节奏。

那蛊虫振翅飞起,绕着她盘旋两圈,最后落在她摊开的掌心,细小的触角轻轻触碰她的皮肤。

一道灵光闪过脑海。蓝彩蝶!那位因缘际会下有过一面之缘的苗疆圣女!云惊鸿竟真请动了她?或者说,这位圣女本身也对京城这潭浑水感兴趣?

无论缘由,这是天赐良机。

晏华裳不再犹豫,她取过一张极薄的素笺,以特制的细墨写下关键信息:【墨韵斋,东厢密室,第三排左数第二地砖】。写好后,她将素笺卷成比发丝略粗的细卷,递到那蛊虫面前。

通灵的小家伙用前足抱住纸卷,透明的翅膀再次高频振动,化作一道几乎看不见的微光,倏忽间消失在窗外。

成了。晏华裳缓缓吐出一口浊气,紧绷的心神一松,强烈的疲惫感再次席卷而来。她能做的,已经做了。接下来,就看收到消息的人,是否有足够的魄力与智慧了。

---

吏部衙署内,烛火通明。

新科状元兼吏部侍郎顾晏书,正端坐于堆积如山的卷宗之后。他面容清俊,气质冷然如玉,即便是在这弥漫着焦虑与压抑气息的案牍劳形之中,依旧保持着一种近乎苛刻的整洁与有序。

科举案发,龙颜震怒,协理此案的他压力巨大。账册、文书、考生名录……所有明面上的线索似乎都断了,指向几个无足轻重的替罪羊。他知道,真正的毒瘤藏在更深处。

烛火轻微地摇曳了一下。

顾晏书批阅公文的手并未停顿,甚至连眼神都未曾移开卷宗。但若细看,便会发现他执笔的指节,有那么一瞬的微凝。

案头,一份关于墨韵斋背景的文书上,不知何时,多了一截细如发丝的白色纸卷。

它出现得如此突兀,如此悄无声息,仿佛凭空而生。

顾晏书搁下笔,神色平静无波,伸手取过那纸卷,缓缓展开。当看清其上那行清秀却隐含锋芒的小字时,他深邃的眼眸中,终于掠过一丝极淡的惊异。

墨韵斋……东厢密室……第三排左数第二地砖。

信息精准得令人心惊。来源更是诡奇莫测。

是谁?能在他毫无察觉的情况下,将信息直接送到他的案头?是友是敌?是确凿的线索,还是精心布置的陷阱?

无数念头在电光火石间闪过脑海。顾晏书指腹摩挲着那异常薄韧的素笺,触感微凉。他不动声色地将纸条凑近鼻尖,没有寻常墨香,反而带着一丝极淡的、若有若无的草木清息,以及……一种难以言喻的、属于活物的微弱腥气。

这不属于他所知的任何一方势力传递信息的方式。

他抬眸,望向窗外沉沉的夜色,眼底的惊异渐渐沉淀,化为一片冷静的深思。无论送来消息的是何方神圣,这步暗棋,已然搅动了局面。

值得一探。

---

翌日,御书房。

萧景玄负手立于窗前,明黄的常服也掩不住周身散发的低沉气压。科举案如同卡在喉间的一根刺,让他寝食难安。

“查得如何?”他没有回头,声音听不出喜怒。

顾晏书躬身立于其后,语气是一贯的平稳:“回陛下,已有眉目。臣昨夜,收到了一条颇为有趣的线索。”

“哦?”萧景玄转过身,锐利的目光落在顾晏书身上,“能让顾卿觉得有趣的线索,想必不凡。”

顾晏书从袖中取出那张已被抚平的素笺,双手呈上:“此物,乃昨夜凭空出现在臣的案头。”

萧景玄接过,目光扫过其上字迹,眉头微挑:“墨韵斋?那个号称清流汇聚的书斋?”他冷哼一声,“藏污纳垢之所。这消息来源?”

“臣不知。”顾晏书回答得干脆,“送信之法,闻所未闻,非寻常人力所能及。臣查验过,素笺非凡纸,墨迹亦非凡墨,隐约有……草木与活物气息。”

“玄门手段?”萧景玄眼底闪过一丝精光。他想起近日京中一些若有若无的传闻,关于那位冲喜入璟王府的晏家庶女,关于她某些神异之处。难道是她?她为何要插手此事?是璟王皇叔的意思,还是她自己的主张?

“未必是传统玄门,倒似……南疆蛊术与某些灵植法的结合。”顾晏书谨慎地补充。

萧景玄指尖敲击着紫檀木的桌面,发出笃笃的轻响。朝堂之争,竟牵扯出这些诡谲手段,让他心头更沉,却也看到了破局的曙光。

“你待如何?”他问顾晏书。

“线索既已送到眼前,无论真假,臣都必须去探一探。”顾晏书语气坚定,“只是,需要万全准备,以防是局。”

萧景玄沉吟片刻,眼中雷霆渐聚:“朕准了。朕会让暗卫配合你行动。记住,要快,要准,更要……干净利落。”

“臣,遵旨。”

萧景玄走回御案后,重新拿起那张素笺,目光再次掠过那行小字,仿佛要透过这薄薄的纸张,看清背后执棋之人。

“顾卿,”他忽然开口,声音低沉了几分,“你说,这送信之人,是意在助朕肃清朝纲,还是另有所图,想借朕之手,清除异己?”

顾晏书微微抬眸,清冷的目光与帝王探究的视线在空中交汇。

他缓缓道:“臣以为,无论是何初衷,只要最终利於陛下,利於江山社稷,这枚棋子,暂时便可一用。至于其真正目的……”

他顿了顿,语音微沉:

“待水落石出之时,自见分晓。”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