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玄幻 武侠 都市 历史 科幻 灵异 游戏 书库 排行 完本 用户中心 作者专区
小米阅读 > 总裁豪门 > 穿越成为农家子,看我耕读传家 > 第42章 喜事临门(上)

秋日的晨光,带着头晚一场细雨的清润,金子般洒落在小河湾村,连空气都像是被洗过,吸进肺里带着点凉丝丝的甜。

王桂花推开屋门,站在台阶上,先是仰头眯眼看了看瓦蓝透亮、没一丝云彩的天,心里一块石头落了地,回头对屋里正猫着腰,拿砂纸仔细打磨新桌子最后一处边角的陈满仓道:“他爹,你快出来瞅瞅!今儿这天儿,蓝汪汪的,真是给咱家面子!明儿个青山娶媳妇,准是个大晴天!”

陈满仓手上没停,只从鼻子里“嗯”了一声,过了几秒,才慢悠悠直起腰,捶了捶后背,走到门口,也学着王桂花的样子抬头看天,那张平日里因劳作而显得过分严肃的脸上,难得地透出点松快:“嗯,是挺透亮。老天爷赏脸。”他顿了顿,又补了一句,声音不高,像是自言自语,“总算……要把这事儿办妥了。”

王桂花白他一眼,心里却是受用的,知道他跟自个儿一样,为这婚事悬着心呢。“可不是!我这就让秀荷她们再把新房归置一遍,角角落落都不能落了灰,让人春燕娘家来的客挑了理去。”

新房是紧挨着正屋的东厢房,土坯墙,小窗户,但里外被打扫得一尘不染,新打的家具散发着淡淡的松木香。秀荷正拿着湿抹布擦床沿,十岁的秀兰则拿着个小笤帚,把屋子在仔细扫扫。

“姐,你说春燕姐嫁进来是不是就能每天跟我们一起玩儿?”秀兰一边扫,一边小声问。

秀荷手下不停,语气带着长姐的稳重:“娘还能骗你?等明儿来了不就知道了。你小心点,别把灰扬到床席上,这可是新的!”

正说着,院子里传来脚步声和说话声。奶奶由大儿媳孙氏搀着,拄着那根磨得油光水滑的枣木拐杖过来了。老太太一身干净的青布褂子,头发梳得一丝不苟。

“都拾掇利索了?”人还没进门,声音先到了。老太太迈过门槛,浑浊却依旧锐利的眼睛像探照灯似的,在新房里扫了一圈。

王桂花忙迎上来:“娘,您咋过来了,正说收拾好了去请您来过目呢。”

奶奶没接话,走到窗前,伸出干瘦得像老树皮的手指,摸了摸窗棂交接处糊的窗纸,点了点头:“嗯,糊得挺括,不透风。”她目光移到窗花上,眉头微蹙,“秀荷,那‘鹞’字,歪了,往右上角挪挪,歪了不吉利,看着心里别扭。”

秀荷“哎”了一声,赶紧小心地把剪纸揭下来,比划着重新贴正。

这时,奶奶才从怀里摸出一个用手帕包着的东西,慢慢打开,里面是一对颜色鲜红、线条流畅的剪纸——“鱼儿咬莲”,那鱼儿尾巴翘着,灵动活泼,莲蓬饱满,寓意吉祥。“贴上,就贴床头,”她脸上露出些许慈和的笑意,看着那剪纸,像是看着某种美好的期盼,“盼着他们小两口,和和美美,早得贵子,给咱老陈家开枝散叶。”

孙氏在一旁笑着,也从自己带来的蓝布包袱里拿出一对枕套,缎子面,上面用彩线绣着精致的戏水鸳鸯,颜色虽不如新的鲜亮,但在这农家已是极体面的东西。“娘,这是青林成亲时多备下的,放着也是放着,我瞧着还挺新,给青山媳妇用,正好,也省得再花钱买。”

王桂花接过,触手是光滑冰凉的缎子面,心里明白这是大嫂在示好,忙道:“哎呦,这可是好东西,让大嫂费心了。青林家的没意见吧?”她心里有点打鼓,怕大侄儿媳妇有想法。

“她能有什么意见?放着也是白放着,都给青山用上,热热闹闹把事儿办好才是正经。”孙氏嘴巧,拉着王桂花的手,轻轻拍着,“还是你会持家,瞧把这新房收拾的,亮亮堂堂,虽说是土房,但看着就温馨又喜庆。青山是个有福气的,春燕那孩子我看着也不错,往后你就等着享媳妇福吧!”

这话说得王桂花心里舒坦,脸上的笑意也深了几分:“借大嫂吉言了!”

这时,院子里也热闹起来。周氏带着两个本家的妯娌,挎着满当当的篮子来了,篮子里是刚从自家园子摘的萝卜、白菜、还有个滚圆的大冬瓜。

“二嫂,我们过来搭把手,先把该洗的该切的弄出来,明儿大师傅来了,也能立马支应开锅灶,省得抓瞎!”周氏嗓门亮,快人快语,说着就招呼人去井边打水,“青松!别瞅了,快帮你三婶打桶水上来!”

很快,院子里就摆开了阵势。女人们坐在小杌子上,围着大盆小盆,手里忙着摘菜、削皮、清洗。水声哗哗,说笑声,偶尔夹杂着对孩子跑闹的呵斥声,充满了鲜活的人间烟火气。

周氏一边利索地削着冬瓜皮,一边跟旁边的妇人嘀咕:“瞧见没,大嫂就是会来事儿,拿对旧枕套,话说的比唱的还好听。哪像咱们,净干这沾手泥水的活儿。”话是这么说,她手上动作却不停,冬瓜皮削得飞快。

那妇人笑着低声道:“他三婶,少说两句,明天青山大好日子,都和和气气的。”

周氏哼了一声,声音压低些:“我知道,不就是看老二家如今青山在县里学手艺,青文又读了书,将来指不定怎么样呢……哎,你说,春燕娘家陪嫁能有多少?别就光两身旧衣裳吧?”

“快削你的冬瓜吧!操不完的心……”

王桂花在屋里听见些零星话音,只当没听见,忙着将干豆角、干蘑菇和粉条拿出来,用大盆温水泡上。明天宴席上,这些可是撑场面、显油水的好东西。

青山心里像揣了只活蹦乱跳的兔子,在院子里转悠,想帮忙又不知从何下手。他跟着父亲把明天要套牛车用的鞍辔检查了一遍又一遍,皮子擦得锃亮。

“爹,这缰绳结实吧?别半道上断了……”青山不放心地拽了拽。

陈满仓看他那毛躁样子,难得没斥责,只道:“放心,断不了。你稳当点,明天接亲,别毛毛躁躁的,让人看了笑话。”他看着比自己还高出半头的儿子,心里叹口气,这小子,明天就要成家了。

而在隔了不算太远的赵家,此刻则是另一番光景。

赵春燕坐在自己住了十几年的屋里,看着二婶吴青苗和舅母郑氏,将她最后一件新衣仔细叠好,放进那对崭新的藤箱里。那两床新被,已经用红色的布带捆扎得结结实实,放在床尾,像两个沉默而郑重的承诺。

“燕儿啊,”二婶吴青苗拉着春燕的手,眼圈有点红,“到了婆家,跟在家不一样了。眼里要有活儿,手脚勤快些,孝顺公婆,敬重丈夫……但也别太软和,受了委屈,记得还有娘家,有二婶呢……”她声音有些哽咽,说不下去了。

舅母郑氏忙打圆场:“哎呀,她二婶,这是大喜事,哭啥!春燕这么懂事,肯定能把日子过好。你常说桂花嫂子是个和气的,你放心。再说春燕嫁在自己村,真有事你们抬抬脚就到了。”她说着,把一双纳得结结实实的千层底布鞋放进箱子,“这鞋,给你公公的,心意到了就成。”

赵父一直蹲在门口吧嗒吧嗒地抽着旱烟,烟雾缭绕,看不清他脸上的表情。直到屋里安静下来,他才磕磕烟袋锅,站起身,默默走进来,将一双特意给青山做的新布鞋,鞋底厚实,针脚细密,稳稳地放进藤箱的角落里,什么也没说,又转身出去了。那沉默的背影,比千言万语都沉。

夜色如同墨汁,一点点浸染了小河湾村。陈家小院里,泡发的干菜和蘑菇在清水里舒展开来,散发出混合着阳光和泥土的醇厚气息。新糊的窗纸在如豆的油灯映照下,泛着柔和温暖的光,那窗上的“鱼儿咬莲”和端正的“鹞”字剪纸,轮廓被光影放大,仿佛活了过来,在静静地守护着这一隅的期盼与安宁。

万籁俱寂中,一切都已准备就绪,只待明日吉时,喜迎新人。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