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玄幻 武侠 都市 历史 科幻 灵异 游戏 书库 排行 完本 用户中心 作者专区
小米阅读 > 其他 > 四合院之小片警的生活 > 第353章 公平,还是公平

四合院之小片警的生活 第353章 公平,还是公平

作者:南夏洛特 分类:其他 更新时间:2025-11-25 17:48:43

李成钢揉了揉发涩的眼睛,把一份泛黄的档案轻轻合上。档案的主人叫王大奎,照片上一个精瘦但眼神锐利的人。他拿起茶杯杯,发现里面的浓茶早就凉透了。

“小周,”他冲着还在埋头苦读的干事周强招招手,“你看这个王大奎,五零年市局特意从野战军侦察连要过来的,档案里光嘉奖就七八次,抓捕记录密密麻麻。可这学历,‘初小’……唉。”

小周凑过来看了看,也感叹:“是啊,李主任。这些老前辈,真是一步一个脚印干出来的。可现在政策卡学历,这‘初小’……”他话没说完,意思很明显。

李成钢叹了口气:“政策是死的,人是活的。你看他历年评语,‘抓捕能手’、‘治安尖兵’、‘群众基础好’……这些硬邦邦的成绩,不比一纸文凭实在?我们搞‘三警转干’,不就是为了让真正干活、能扛事的人有奔头吗?学历这块,我觉得对老同志得‘网开一面’,重在看贡献、看表现、看口碑。不然,寒了这些老伙计的心,队伍还怎么带?”

一边组织人事科的年轻干事小赵揉了揉发涩的眼睛,打了个哈欠,嘟囔道:“李主任,这都第三天了,快十点了,要不明天再看吧?这些老档案,好多字迹都模糊了……”

李成钢头也没抬,小心翼翼地翻过一页几乎要散架的纸,声音低沉却不容置疑:“小赵,这份工作是‘警士’老丁的,早些年在街上巡逻,遇到群众落水,大冬天的他跳进护城河救出两个落水群众,自己差点搭进去,档案里一行‘表现英勇’,就评了个三等功,本来早就应该转干,可是因为娶的媳妇成分不好,一直被耽搁。现在他快退休了,风湿痛得路都走不利索,还在派出所当片警调解家长里短。我们多熬一会儿,把每个人的真实情况看透,可能就是对他们大半辈子付出的一个交代。去,给大家泡杯浓茶提提神。” 他指了指角落里一份档案补充道:“特别是这些特殊时期进来的,更要字斟句酌,不能冤枉一个努力的,也不能放过一个混日子的。”

…………

会议室烟雾缭绕,气氛紧张。李成钢站在简易黑板前,上面用粉笔清晰地划分了几类人员。

干事老牛,一位在人事岗位工作了多年的“老人事”,皱着眉头指着“特殊渠道人员”那一栏:“李主任,您说要‘历史问题酌情考虑’,这话没错。可那个赵明,他当年进来时闹得沸沸扬扬,是区革委会那边直接批的条子,一不是退伍安置,二不是高中毕业生由乡镇街推荐介绍。在治安队和派出所表现是不错,但把他报上去,万一有人翻旧账,质疑我们组织的纯洁性,这责任……” 他敲了敲桌子,忧心忡忡。

另一位干事小李,年轻气盛,接口道:“老牛说的是有道理,可我看过赵明近几年考核了,几乎年年优秀,办的案子写的材料没有一点差错。档案里那些特殊时期的批条是历史问题,难道要因为出身否定他一辈子的努力?这不公平!赖局长不是说‘重在现实表现’吗?”

李成钢双手撑在桌沿,目光扫过争论的双方,语气沉稳地压下分歧:“老牛的顾虑有道理,组织原则必须坚持。小李说的现实表现,更是关键依据。赵明的问题,关键不在于他‘进来’,而在于他‘进来后’做了什么。

我们把他单列出来,附上详实的现实表现材料——包括他破获的案子、获得的群众锦旗、同事领导的评价,特别是近数年来的情况。最终由局党委定夺,就是把决定权交给组织,同时把真实情况说透。我们政治处要做的,就是提供最客观、最全面的‘人像’,供领导决策。” 他顿了顿,加重语气,“记住,我们的核心原则是:一线优先,兼顾老同志,现实表现一票肯定,历史问题不搞一刀切,但也绝不回避。

他翻开另一份档案,眉头微蹙:“这个杜卫东……‘说是工农兵学员’文化水平估计只有高小,业务考核年年垫底,评语是‘工作主动性差’、业务能力低,‘缺乏责任心’……啧。”他想起了培训时杜卫东那副不服管的劲儿,公开顶撞培训人员,还嚷嚷着“你们就是看不起工农兵”。李成钢拿起红笔,在名字旁重重画了个圈,低声自语:“名额这么宝贵,哪能浪费在‘泡汤’上?转干是担责任,不是发福利。宁缺毋滥。”

他又重新翻到赵明的档案,入职来源有些“特殊”。“赵明……六八年革委会批条子进来的。”李成钢看得格外仔细,“咦?后面这几年的评语倒是不错……他待过的几个单位领导给的评价还挺高,‘吃苦耐劳’,‘辖区群众认可度高’,去年还拿了个分局嘉奖?”他想了想,对周强说:“小周,这类情况的,单独做个夹子,把最近几年的表现材料,特别是立功嘉奖和单位鉴定,详细附上。历史问题归历史问题,现在干得好,证明英雄不问出身。给不给转,这决定权在局领导,但我们材料得备扎实,让人家有依据。”

会议室里安静下来,只有大家笔尖划过纸张的沙沙声。老牛若有所思地点点头,小李也平复了情绪。

…………

几天后,李成钢走进赖局长办公室时,能感觉到自己后颈的肌肉有些僵硬。他将厚厚一摞材料轻轻放在宽大的办公桌上:“赖局,关于‘三警转干’的初步推荐名单和详尽的情况说明,我们整理出来了。请您审阅。”

赖局长放下手中的钢笔,没有立刻去碰那叠纸,身体向后靠在椅背上,锐利的目光落在李成钢脸上:“成钢同志,坐。这么多天连轴转,辛苦了。说说看,你们这次筛选,核心把握的是什么?” 他的语气平稳,却带着无形的压力。

李成钢没有坐下,依旧站得笔直,声音清晰但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疲惫后的沙哑:“赖局,我们政治处经过多次内部讨论和反复论证,确立的核心原则是:‘聚焦基层,贡献导向,现实为准,宁缺毋滥’。具体就是:首先无条件向一线岗位倾斜,基层派出所、刑警队、治安队,这些岗位的同志是公安工作的根基,他们的稳定和积极性,直接关系到街面的秩序和百姓的安全感;其次,充分尊重和肯定长期奉献的老同志,他们经验丰富,是‘活字典’、‘稳压器’,学历短板不能抹杀他们几十年的汗水和忠诚;最后,对所有候选人的衡量,一切以实际工作表现和现实贡献为依据,历史问题具体分析,不搞‘一风吹’,但也绝不因噎废食。”

他翻开材料的夹页,指着具体名字详细说明:“比如,东华所的王大奎同志,五零年从部队侦察连转隶,在市局和分局多个部门工作过,后来又在派出所治安岗位上兢兢业业工作,从警快三十年,亲手抓获的违法犯罪分子档案记录在案的就有三百余人次,受过三次伤,三等功两次,嘉奖无数。他本该早就转干了,可是只有初小文化,一直卡着。但处理起辖区鸡毛蒜皮和突发警情,比谁都稳当、有效。这次,我们把他列为一类重点推荐对象。”

“还有这个赵永革,‘老黄牛’的称号名不虚传。五三年参加公安工作,在派出所,片警,治安警,户籍警轮了便。这么多年,辖区群众送来的感谢信他自己都记不清。但是高小文化,这样默默奉献的老同志,组织必须看到、必须肯定!我们也列入了首批推荐。”

“对于一些特殊时期通过非正常渠道进入,但后续表现特别突出、得到单位一致认可的同志,比如这位赵明同志,”李成钢翻到材料的附件部分,“我们专门整理了详细报告,包含近几年完整的考核记录、主要工作业绩、领导同事的评价以及群众反馈。他们的是否转干,我们建议提请局党委会审议,把历史和现实都摆在桌面上,由组织定夺。”

至于杜卫东这种……”李成钢的声音变得冷硬,“这个同志的情况,您也有所了解。自身业务能力长期薄弱,工作态度浮躁,组织纪律性差,屡教不改。最近的考核评语依旧是‘工作主动性不足,需加强责任心,提升业务能力’。我们认为,将宝贵的转干名额赋予这样的人,不仅对其他勤恳工作的同志不公平,更是对‘转干’意义本身的亵渎。因此,我们明确提出不予推荐,理由充分,证据确凿。”

赖局长一边听,一边快速翻阅着名单和密密麻麻的备注说明。他看到那些熟悉的老民警名字排在前面,旁边用红笔清晰地标注着“一线骨干、贡献突出、学历破格申请”。翻到杜卫东那页,看到李成钢用红笔写的“业务能力弱、态度不端、多次处理案件错误、培训冲突事件当事人”,以及“不予推荐”的明确意见和简短理由。

赖局长的手指在有争议的名字上停顿了一下,若有所思。他没有立即表态,但李成钢注意到局长翻阅王大奎档案时,手指在那张模糊的老照片和密密麻麻的嘉奖记录上停留了片刻,眉头似乎舒展了一些。最终,赖局长放下材料,目光重新投向李成钢。

“嗯……”赖局长缓缓开口,声音听不出波澜,但带着一种沉稳的认可,“‘一线优先,兼顾老同志’,这个原则抓得准。重点突出,也考虑到了历史情况和人情关怀。名单整体看起来,筛选比较扎实,考虑比较周全,平衡点也找得不错。”

他用手指关节轻轻敲了敲桌上的材料:“这份东西,放我这儿,我再仔细看看。你们前期摸底、分析、平衡的工作,做得确实很扎实,辛苦了。”

“局长您过奖了,都是分内事。”李成钢心里那块悬着的石头终于落下一半,知道赖局长这一关至少原则上是认同了。他明白,后面等着他的,可能是来自各方的请托、质疑甚至压力,但手里这份凝聚了无数个日夜、依据充分、逻辑清晰的名单和说明,就是他最硬的底气。这场关乎人心向背和队伍士气的硬仗,才刚刚拉开序幕,但他已经找到了那条清晰的路——实事求是,公道人心。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