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玄幻 武侠 都市 历史 科幻 灵异 游戏 书库 排行 完本 用户中心 作者专区
小米阅读 > 其他 > 四合院之小片警的生活 > 第326章 破冰之旅

四合院之小片警的生活 第326章 破冰之旅

作者:南夏洛特 分类:其他 更新时间:2025-11-25 17:48:43

深夜,昏黄的灯光将李成钢伏案的身影拉长,投在斑驳的墙壁上。儿子李思源已经睡下,里屋传来均匀的呼吸声。简宁也不再纳鞋底,而是坐在炕沿,借着光缝补一件衣裳,不时抬眼看看丈夫笔耕的背影。屋子里只剩下笔尖划过粗糙稿纸的“沙沙”声,以及灯花偶尔爆开的轻微“噼啪”声。

李成钢眉头紧锁,笔悬在半空,久久未能落下。写这份报告,远比预想的要困难。他面对的,不仅仅是技术层面的“办案质量下降”,更是十年动荡后一片狼藉的根基废墟。

“‘文化知识基础不牢靠’……‘老同志明哲保风’……”李成钢在纸上写下这些词句,随即又重重划掉,墨迹在纸上晕开一团黑。“太轻飘了!”他心里想到。问题的根源在他心头——那场席卷一切的“运动”,它摧毁了知识传承的纽带,扭曲了人心,让“讲真话、办实事”成了奢侈甚至危险。这份报告,真能把这份沉重的“不敢说”表达出来吗?

他深吸一口气,强迫自己冷静下来。直接触碰那个巨大的“因”,无异于飞蛾扑火。他必须把火力聚焦在“果”上,并提出切实可行的解决方案。这是现实主义的选择,也是唯一可能成功的路径。

笔尖重新落下,这一次,他写得流畅了许多。

“赖副局长:近期遵照您的指示,对分局部分案卷材料进行了初步审阅,发现卷宗制作不规范、证据收集链条不严谨、法律文书表述模糊甚至错误等问题较为普遍,反映出当前分局办案质量存在系统性下滑风险。此状况令人忧心,长此以往,恐影响分局履行公安机关职责之根基。

经深入观察与分析,此问题成因复杂,绝非朝夕之功可解,亦非单纯强调‘办案质量’即可逆转。其主要症结在于:

其一,人才梯队建设出现严重断层。近五年来,因工作需要及自然减员,分局补充了大量新鲜血液。然特殊历史时期影响深远,相当一部分新入职同志,其学业生涯遭遇严重中断,亟需的基础文化知识及系统性法律、业务培训极为匮乏。他们热情高涨,却苦于无门径可入,工作中常感力不从心。

其二,经验传承链濒临断裂。十年间,诸多德高望重、经验丰富的老同志因众所周知的原因或离退,或心灰意冷。剩余坚守岗位的老同志,虽怀揣宝贵经验与技能,然受特定氛围影响,部分同志行事趋于保守,‘不求有功,但求无过’、‘多一事不如少一事’心态蔓延,对年轻同志的‘传、帮、带’作用未能充分发挥。新同志缺乏合格引路人,业务能力提升缓慢甚至误入歧途。

其三,专业培训体系长期缺失。自公安学校停办以来,分局缺乏系统化、标准化培养新警员及提升在职干警业务能力的正规渠道。新同志上岗基本靠‘师傅带徒弟’式的口耳相传或个人摸索,而‘师傅’自身亦受前述心态影响,导致知识传递零散、标准不一,甚至谬误流传。”

写到这里,李成钢感到一阵胸闷。他省略了那个最根本、最沉重的“因”,字里行间却处处是它的影子。他将笔重重一顿,换了一行,笔锋变得坚定起来:

“鉴于上述情况,本人认为,解决当前办案质量问题,不能仅靠事后检查、打回重做等‘堵漏’手段。当务之急,必须‘堵疏结合’,且应以‘疏导’为主,‘堵漏’为辅!唯有从根本上提升干警队伍的整体业务素养,方能重塑分局办案专业能力。为此,恳请领导考虑:

建议在分局内部组织启动系统性、基础性的‘岗位专业技能强化培训’!

…………(被和谐了,此处省略)

李成钢停下笔,长长吁了一口气。窗外的夜色浓得化不开,但这几页稿纸上的文字,却像是投入这浓墨中的几颗火星。他把报告从头到尾又默读了一遍,确保每一个问题都指向业务,每一个建议都具体可行,那些沉重的潜台词则深深埋藏在不言之中。

这份报告,是他身为一个公安,在时代浪潮退却后,面对满目疮痍的专业荒漠,所能提交的第一份“重建蓝图”。它小心翼翼,却又充满希望地指向了未来。他深知,这仅仅是第一步。赖副局长会怎么看?会不会认为他小题大做?或者触碰到某种敏感的神经?经费、场地、教员人选……每一个环节都可能夭折。

但无论如何,他必须走出这一步。

“写完了?”简宁的声音轻轻传来,带着关切。

“嗯,差不多了。”李成钢揉了揉发涩的眼睛,将稿纸仔细叠好,“明天誊抄清楚,找个机会递上去。”

简宁走过来,给他披了件外衣:“写得……稳妥吗?”

李成钢看着妻子担忧的眼神,拍了拍她的手背:“只说该说的,只提能做的。剩下的,就看赖局长的眼光和魄力了。睡吧。”

几天后,赖副局长办公室,李成钢将那份工整誊写的报告呈给赖副局长。赖副局长的眼光锐利依旧,他接过报告,示意李成钢坐下,然后戴上老花镜,逐页仔细翻阅。办公室里静得只剩下纸张翻动的沙沙声。李成钢的心悬着,目光紧随着赖副局长指尖的移动。

良久,赖副局长终于合上报告,摘下眼镜,脸上露出了难得的赞许笑容。

“成钢啊,这份报告,写得好!”他声音不高,却字字铿锵,“问题看得透,症结抓得准! ‘人才断层’和‘经验传承链断裂’,说到根子上了!这些年队伍壮大了,可案子出的岔子、卷宗捅的娄子,让人揪心啊。你这报告,把我心里想总结的东西,都清楚捋出来了!”他手指重重敲在报告上,“最关键的是,你不仅看出了问题,还拿出了具体的解决方案! 这个‘岗位专业技能强化培训’,方向完全正确!从基础抓起,从根子上补课,让老同志传本事,让新同志扎下根……这才是长远之计,是夯牢分局根基的正道! 十年了,断了、丢了的东西,是该一点一点捡回来、重建了!成钢,你有这份心,这份担当,很好!非常好!”

李成钢心中巨石落地,一股暖流涌上:“赖局,只要您支持,我全力去做!”

“支持!当然支持!”赖副局长眼神灼灼,“这份报告很有分量。我把它拿到下周班子会上,正式提出来讨论。争取尽快落实!”

…………!分局班子会后,会议室厚重的木门紧闭了一个上午。李成钢知道今天班子会要讨论他的报告,心里像揣了只兔子。作为一名普通干警,他自然没有资格列席班子会,只能在自己的岗位上,心神不宁地处理着手头的工作,耳朵却时刻留意着走廊里的动静。

终于,走廊里传来了脚步声和交谈声。班子会散了。李成钢立刻放下笔,快步走到自己办公室门口,装作不经意地向会议室方向望去。他看到班子成员陆续走出来,各自散去,脸色各异。赖副局长走在最后,脸上没什么表情,但步履似乎比平时沉重了几分。

赖副局长走到走廊中段,目光扫了过来,正好与李成钢探寻的视线对上。他脚步顿了一下,朝李成钢这边不易察觉地点了下头,下巴微微向自己办公室方向一扬。

李成钢心领神会,强压下心头的忐忑,等走廊里人走得差不多了,才深吸一口气,快步走向赖副局长的办公室。门虚掩着,他轻轻敲了敲。

“进来。”里面传来赖副局长略显疲惫的声音。

李成钢推门进去,反手轻轻带上门。赖副局长已经坐在办公桌后,正端着杯子喝茶,眉头紧锁,眉心拧成了一个疙瘩。办公室里弥漫着一种压抑的气氛。

“赖局……”李成钢刚开口。

赖副局长放下茶杯,摆了摆手,示意他坐下。他长长叹了口气,开门见山:“成钢啊,你的报告,班子会上讨论了。”

李成钢的心一下子提到了嗓子眼,屏住呼吸等着下文。

“想法是好的,问题分析也到位,这一点大家基本都认可。但是……”赖副局长顿了顿,这个“但是”让李成钢的心猛地沉了下去。“困难重重啊。”

赖副局长掰着手指,语气沉重:“分管财务的谷副局长那边,经费是绕不过去的坎。 场地、教员津贴、教材、电费……在他眼里都是不必要的开支。他说现在经费卡得死,与其投在‘看不见摸不着’的培训上,不如多买几辆自行车或者添置点装备更实际。”他看向李成钢,“我知道你想说什么,但现实就是这样。”

“阻力最大的,还是吕副政委。”赖副局长眉头锁得更紧,“他的担忧主要集中在两点:一是影响日常工作大局。 他说现在治安形势复杂,任务压头,抽骨干去搞培训,案子压下来谁负责?出了事谁担责?二是教员人选的政治可靠性。 这是吕副政委最坚持的一点。他认为,请那些老同志出来讲课,即使他们业务能力过硬,但他们的政治思想是否完全经得起考验?讲课内容会不会偏离方向?会不会在无意中传递一些‘不合时宜’的东西?他强调,思想教育必须摆在第一位,业务能力可以通过‘以干代训’在实践中慢慢提高,搞集中培训,动静太大,政治风险不可控,这账算不过来!”

赖副局长揉了揉突突直跳的太阳穴:“其他几位同志,虽然没有明确反对,但也都表示了谨慎态度。有的担心影响破案率,有的觉得不如搞专项整改见效快……总而言之,班子的意见分歧很大,尤其吕副政委的反对意见分量很重。这事儿……暂时只能搁置了。”

赖副局长抬起头,看着面露失望但仍在努力保持平静的李成钢,语气带着歉意和无奈:“成钢,你的心血和想法,我都清楚,报告的价值毋庸置疑。但做全局性的决策,需要平衡各方关切,需要共识。这事暂时推不动了,你理解一下。”

办公室陷入了沉默。窗外的阳光透过玻璃照进来,光影里尘埃浮动。李成钢的心像是被一块巨石压住,那份燃起的希望骤然冷却。他理解赖副局长的难处,更明白在那个年代背景下,吕副政委所强调的“政治风险”所具有的巨大分量。

短暂的沉默后,李成钢抬起头,眼神中没有预想的沮丧,反而凝聚起一种更加清醒和坚韧的光芒。

“赖局,”他的声音沉稳有力,“报告没能通过,我能理解。班子有班子的综合考虑,这很正常。”

赖副局长看着他,有些意外于他没有表现出明显的失落。

“不过,赖局,”李成钢身体微微前倾,目光锐利,“您刚才提到,主要的阻力点是经费、影响日常工作大局,以及吕副政委最担心的教员人选的政治风险。 这些都确实是实际问题。那我们是不是可以调整一下策略?不追求一步到位,把步子拆小,分阶段、分步骤进行?”

“分步走?”赖副局长眼神一动,身体不由得坐直了些,“具体说说看。”

“我的想法是:我们不搞一下子铺开的大规模培训。先搞一个‘试点’!”李成钢思路清晰,语速加快,“‘小切口’、‘低成本’、‘低风险’地先试运行起来!”

“试点?”赖副局长重复着这个词,若有所思。

对!”李成钢解释道,“严格控制规模: 第一期只挑选5-10名基础相对薄弱但学习能力强、有培养潜力的新警骨干,或者几个关键岗位上急需提升的核心人员。大幅压缩时间: 不搞半年,只利用一个月的业余时间,比如每天晚上7点到9点,搞一个‘基础业务要点速成强化班’!聚焦最核心痛点: 就针对当前卷宗质量暴露出的最突出问题——比如,就专攻‘笔录规范化制作要点’和‘依法收集固定证据的关键程序’!内容高度聚焦,少而精,学了马上就能用到案子上,见效快!严控教员风险: 这是关键!教员人选方面我推荐退休的老民警吴德海!”

李成钢的语气带上了一丝笃定,“赖局,吴德海师傅是我入行时的师傅! 他老人家业务能力扎实沉稳,分局里真正懂行的老同志都知道。更要紧的是,吴师傅综合素质非常好,做事稳重,非常谨慎! 他是那种话不多,但心里特别有数、特别讲原则的老同志!历史清白,党性原则强,对组织对事业绝对忠诚可靠!

请他出山义务授课,再合适不过!我自己也可以负责一部分基础内容。有吴师傅这样稳重谨慎的老同志把关,教员这块的政治风险,应该能得到很大程度的缓解!场地就地解决: 找个闲置的小会议室,或者把后院那个堆放杂物的小库房简单收拾一下,完全够用。晚上那点电费几乎可以忽略!”

他目光灼灼地看着赖副局长:“赖局,这样搞,经费支出趋近于零!对日常办案的影响极小!最关键的是,有吴德海师傅这样谨慎稳重、综合素质好的老同志坐镇,政治风险这块完全可以放心!吕副政委那边应该也能通过! 但这个试点却能实实在在地验证培训的效果!等速成班一结束,我们就重点盯这几位参训同志接下来承办的案子卷宗!让事实说话!看他们的笔录是不是规范了?取证程序是不是严谨了?如果效果显着提升,这就是最硬的证明!拿着这份实实在在的成绩单,再去争取扩大规模,推进后续计划,阻力是不是会小得多?”

赖副局长仔细听着,当李成钢提到“吴德海是我师傅”、“综合素质非常好”、“做事稳重,非常谨慎”时,他紧锁的眉头开始舒展,手指轻轻敲击着桌面,露出了思索的神情。

“吴德海……是你师傅?”赖副局长缓缓点头,“嗯……我知道这个老同志。 在局里这些年,一直踏踏实实的,综合素质确实不错,就是人比较低调谨慎,不太爱张扬。” 他停顿了一下,似乎在衡量吴德海的分量,“如果他能出山,以他这种稳重谨慎的性格和一贯的作风,担任教员,至少在政治可靠性和风险把控上,质疑的声音会少很多。分量……足够了。”

赖副局长抬起头,看向李成钢,眼神变得坚定起来:“你这个‘分步走’、‘搞试点’的思路,特别是请吴德海师傅出山的考虑,抓住了关键点!可行性很高! 就这么定了!你立刻去联系你吴师傅,务必把他请动!态度要诚恳! 场地问题交给我!一周时间,这个‘速成班’必须给我办起来! 我们就从小切口开始,看看这条路能不能趟出来!试点的事,我来安排,按内部小范围尝试项目走,不再上班子会讨论了!”

李成钢“唰”地站起身,挺直腰板,眼中闪烁着激动和坚定的光芒:“是!赖局!我马上去请吴师傅!保证完成任务!”

走出赖副局长办公室,李成钢深深吸了一口气。峰回路转!吴德海师傅那“默默无闻”、“稳重谨慎”的特质,在此刻成为了一种优势,一种能被各方接受的“安全牌”。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