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玄幻 武侠 都市 历史 科幻 灵异 游戏 书库 排行 完本 用户中心 作者专区
小米阅读 > 其他 > 四合院之小片警的生活 > 第43章 歌声与命运

四合院之小片警的生活 第43章 歌声与命运

作者:南夏洛特 分类:其他 更新时间:2025-11-25 17:48:43

1958年2月下旬,区公安分局宣传科的气氛如同绷紧的弓弦。科长眉头紧锁,嘴角都起了个燎泡。距离上级下达“全力弘扬志愿军精神”的政治任务已经过去几天,科里准备的几版广播稿、板报方案和征集来的歌曲小样,都被局领导批为“缺乏感染力”、“不够震撼”,眼看兄弟单位捷报频传,科长心急如焚。

就在科长又一次焦躁地踱步时,简宁深吸一口气,拿着几张写满字的稿纸,走到了科长办公桌前。

“科长,”她的声音带着年轻人特有的认真和一丝忐忑,“这几天我一直在琢磨这个任务,反复学习了相关资料和英雄事迹,心里特别受触动……试着写了点东西,是关于志愿军精神的歌词草稿。这是我个人一点不成熟的想法,想着交给科里,看能不能作为咱们科集体创作的素材基础,或者给大家提供点灵感?”

简宁的姿态放得很低,明确地将自己的作品定位为“科里集体创作”的“素材”或“灵感来源”。这既符合当时强调集体主义、反对个人英雄主义的时代氛围,也巧妙地避开了“个人冒尖”可能带来的非议,同时为宣传科提供了一个现成且极具价值的解决方案。

科长带着一丝“聊胜于无”的心态接过稿纸,目光扫过标题——《英雄赞歌》。开头两句“烽烟滚滚唱英雄,四面青山侧耳听……”立刻抓住了他!他越往下看,眼睛越亮,呼吸都不由自主地急促起来。那份磅礴的意象、深沉的情感和极具震撼力的结尾,瞬间击中了他多日苦寻而不得的目标核心!

“好!太好了!”科长激动地拍了下桌子,引得其他同事侧目。他看向简宁的眼神充满了惊喜和赞赏,“小简!你这想法……不不,你这素材提供的非常有价值!立意高远,情感真挚,切入点非常好!”他已经完全理解了简宁的潜台词,迅速地将这份歌词纳入了宣传科的集体成果框架。“这为咱们科完成任务提供了非常关键的思路和内容基础!快,大家快过来看看简宁同志提供的这份珍贵素材!”

稿纸在科里传阅,惊叹声四起。谁都看得出这份“素材”的分量,简宁的才华毋庸置疑。

科长当机立断:“这份素材质量非常高,给我们指明了方向!这样,我们立刻以此为基础,进行集体讨论、润色和完善,尽快形成一份代表我们分局宣传科水准的、正式的歌词作品,上报分局和市局!简宁同志提供了核心创意和初稿,功不可没!其他同志也要积极参与,群策群力!”科长的话语,既肯定了简宁的核心贡献,又强调了集体创作的过程和名义,操作得滴水不漏。

在随后简短的“集体讨论”中(主要是科长主导,大家附和赞叹),对歌词进行了几处文字微调(更多是象征性的),最终定稿。上报的稿件署名明确为:“区公安分局宣传科 集体创作(执笔:简宁)”或者更隐晦但普遍的做法,署名就是“区公安分局宣传科”,但在内部上报材料或口头汇报中,科长会特别强调“简宁同志提供了主要创意和初稿”。这既符合集体主义要求,又在领导层面清晰地标示出了简宁的核心作用。

分局政委和政治处主任拿到这份署名为“区公安分局宣传科”的歌词《英雄赞歌》,反复诵读,同样拍案叫绝!

政委感慨:“宣传科这次干得漂亮!这歌词写出了气势,写出了真情!是集体智慧的结晶!”

政治处主任敏锐依旧:“精品!绝对是精品!能唱响全国的潜力!这充分展现了我们分局宣传队伍的实力和水平!必须立刻上报市局!”

市局政治部的反应更加热烈。专业人士的研判结果一致认为这是不可多得的杰作。

“分局宣传科这次立了大功!这首《英雄赞歌》是当前弘扬志愿军精神最完美的载体!”市局领导高度赞扬。

署名是“区公安分局宣传科”,这份巨大的荣誉首先归属于集体,归属于分局。市局决定立即组织最强力量谱曲、演唱、推广。

当分局宣传科长(代表集体)和简宁(作为执笔人或核心贡献者)被邀请参加市局的会议时,市局领导首先肯定了分局宣传科的工作:

“分局宣传科有战斗力!能打硬仗!这首《英雄赞歌》就是明证!特别是能在关键时刻,发掘内部潜力(目光扫过简宁),调动集体智慧,拿出这样高质量的作品,值得表扬!”

随后,领导也单独询问了简宁关于创作的想法(相当于变相确认其核心作用),简宁的回答依旧谦逊得体:

“感谢领导肯定!这次任务很重,是科长带领我们全科同志一起学习、讨论、碰撞的结果。我个人只是根据大家的启发和集体讨论的方向,把想法整理记录下来。能对任务有点帮助,能为集体贡献一份力量,我就很满足了。一切服从组织安排。”

这番表态,再次凸显了集体力量和她的服从性,让市局领导非常满意,觉得这个年轻人不仅有才,思想觉悟也高。虽然署名是集体,但高层领导(市局和分局)都已心知肚明,这首歌词的灵魂人物是简宁。这份“心知肚明”至关重要,它是后续运作的基础。

轰动效应如期而至!各大报刊刊登的歌词,署名清一色是:“区公安分局宣传科”。

“烽烟滚滚唱英雄……” 署名单位的光环与作品的震撼力相得益彰。

区公安分局名声大噪!宣传科更是被推到了聚光灯下。

分局党委会议室里,政委和政治处主任看着报纸,喜笑颜开。

“宣传科这次为分局争了大光!集体荣誉,实至名归!”

“市局领导特别表扬了我们分局宣传队伍的建设,尤其提到了‘能够发掘和用好内部人才’。”政治处主任意味深长地补充了一句,目光与政委交汇。

整个分局沉浸在集体荣誉的喜悦中。而这份集体荣誉的最主要缔造者——简宁,虽然名字没有出现在报纸上,但在分局核心领导层心中,她的价值和功劳是实实在在、甚至被放大了的(因为她“不计个人名利”)。宣传科长对简宁更是器重有加,视作科室的“秘密武器”和福星。

李成钢深知,时机已然成熟!集体荣誉是虚的(虽然重要),但简宁个人的“转正”是实的。领导们正处在因集体荣誉(其核心源于简宁)而备受上级嘉奖的喜悦和满足中,对简宁的欣赏和好感达到顶峰,此时运作,阻力最小,效果最好。

他再次找到表姑张科长:

“姑,分局这次露了大脸,宣传科集体立功,这根基在哪儿?领导心里都清楚!现在领导高兴,又觉得欠着小简一份‘个人名分’,正是解决她编制的最佳时机!上次说的‘心意’,您看?”

张科长深以为然:“成钢,你看得透!集体荣誉有了,该给功臣落实个人待遇了。这份‘心意’现在送过去,领导收得心安理得,是奖励功臣,不是开后门。我这就去办。”

李成钢为了简宁顺利转正,这次用金手指从某音商城买来高质量三十双珍贵的尼龙袜,通过张科长,以“简宁感谢领导对宣传科的重视和对她个人的培养”的名义,分别送到了政委和政治处主任家中。领导们欣然笑纳。这份“心意”,此刻在他们眼中,是懂事、有功的下属表达谢意的恰当方式,是对他们“慧眼识珠”、“关心人才”的一种正向反馈。

几天后,分局党委会讨论人事。

政委首先定调:“这次宣传科为分局争得了重大集体荣誉,市局领导高度肯定。这充分说明我们分局的队伍是有战斗力的,发现人才、培养人才的机制是有效的。特别值得一提的是,简宁同志在这次集体创作中,发挥了核心骨干作用,展现了极高的政治素养和专业能力(这里明确点出贡献)。这样的好同志,长期占用辅助岗位,不利于发挥其才干,也不利于体现我们分局对有功人才的关怀。我建议,响应上级关于关心青年干部成长的号召,特事特办,给简宁同志解决正式编制。老张(政治处主任),你们处里的机动指标……”

政治处主任立即接话:“政委的指示非常及时!简宁同志的表现和能力,尤其是在这次重大集体创作中的突出贡献,完全符合破格转正的条件。机动指标用在这样的优秀年轻同志身上,是激励先进、促进工作的最好体现。我完全同意!”

决议顺利通过。

当人事科张科长将喜讯告知简宁时,那份如释重负的狂喜与酸楚没有改变。她紧握的拳头里,是对未来的期盼和对李成钢深沉谋划的感激。

几天后,一份正式的人事文件下发至宣传科:

“经分局党委研究决定:

……

二、 鉴于简宁同志在宣传工作中,特别是在弘扬志愿军精神(此处暗指《英雄赞歌》创作)等重大任务中表现突出,展现出较强的政治理论素养和文字工作能力,经报市局政治部备案同意,决定将简宁同志由临时性工作人员转为国家行政人员,级别8级办事员,待遇26级。编制落在分局政治处宣传科。……”(简宁高中毕业正常入职是27级因为特殊贡献26级)

这份批文措辞严谨,强调了其在“重大任务”(不言自明的《英雄赞歌》)中的“突出表现”,既符合集体主义语境下的表彰逻辑,又清晰无误地指向了简宁个人的特殊贡献,成为她转正的最有力依据。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