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玄幻 武侠 都市 历史 科幻 灵异 游戏 书库 排行 完本 用户中心 作者专区
小米阅读 > 历史 > 穿越大明之铁血护国公 > 第1章 旌旗南指赴中原

穿越大明之铁血护国公 第1章 旌旗南指赴中原

作者:苍野王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11-25 17:48:41

崇祯七年的初春,北京城的寒意尚未完全褪去,空气中却已弥漫起一股躁动不安的气息。铅灰色的云层低低压着紫禁城的琉璃瓦,也压在每一个目睹这场出征仪式的人心头。

德胜门外,猎猎旌旗遮天蔽日。新近扩编至三千余人的“振武营”官兵,排着整齐肃穆的队列,鸦雀无声。他们不再穿着京营那破旧不堪的号褂,而是换上了统一新制的深蓝色战袄,外罩打磨得锃亮的铁甲片缀成的棉甲,红色肩吞在阴沉的天光下隐隐透着血芒。士兵们手持的长枪如林,枪尖寒光闪闪,更有近三分之一的火铳手,鸟铳铳管保养得油光发亮,铳口斜指苍穹,自有一股凛然不可犯的肃杀之气。经过数月近乎严苛的队列、体能和战技训练,又经历了京畿剿匪的血火淬炼,这支军队已然脱胎换骨,目光中少了旧式明军的麻木与油滑,多了几分坚毅和等待杀戮的渴望。

队伍最前方,一杆丈八高的“张”字大纛旗下,张世杰端坐于一匹雄健的黑色河曲马上。他身披皇帝特赐的山文铁甲,猩红斗篷自肩头垂下,映衬着年轻却已显棱角的面庞。相较于一年前那个在英国公府内谨小慎微、身体单薄的庶孙,如今的他,身形因长期锻炼而挺拔健硕,肤色染上了风霜的痕迹,那双穿越而来的眼眸深处,沉淀着与年龄不符的沉稳、睿智,以及一丝难以察觉的、对这个时代的忧虑与审视。腰悬御赐宝剑,马鞍旁挂着一支精工打造的燧发短铳,这既是身份的象征,更是他立足于这个乱世的底气所在。游击将军的职衔虽不算极高,但“提督振武营,便宜从事”的旨意,却赋予了他在前线极大的自主权。

“杰儿。”苍老而威严的声音自身侧传来。

张世杰微微侧身,看向马旁。当代英国公张维贤,身着朝服,在一众勋贵子弟和家将的簇拥下,亲自来为他送行。老国公年事已高,但腰板依旧挺直,浑浊的眼眸深处闪烁着复杂难明的光芒。有对孙儿短短一年内惊人成长的欣慰,有对家族未来的期许,更有对前路艰险的深深担忧。

“祖父。”张世杰在马上微微欠身,语气恭敬。

“河南的情势,比奏报上写的还要糜烂十倍。”张维贤的声音压得很低,仅容祖孙二人听闻,“流寇聚散无常,动辄数十万。李闯、献忠、曹操(罗汝才)、老回回…巨寇大酋,皆非易与之辈。更棘手的是,各地官军畏敌如虎,杀良冒功、扰民害民却是行家里手。你此去,不仅要剿贼,更要时刻提防‘自己人’。”

“孙儿明白。”张世杰目光沉静,“振武营乃孙儿安身立命之本,绝不会让他人轻易掣肘。剿抚并用,以战促安,方是长久之计。”

“嗯。你有此见识,老夫便放心几分。”张维贤微微颔首,从袖中取出一份密封的文书,递了过去,“这是老夫的一些故旧、门生在河南、陕西的名单,或可提供些许助力。记住,战场之上,刀剑无眼,朝堂之中,暗箭更难防。杨嗣昌那边…哼,他力主的‘四正六隅、十面张网’之策,所需钱粮浩大,却迟迟未见大效,对你这般自行其是、又屡立战功的,早已心怀芥蒂。他坐在兵部大堂,指缝里漏下点粮饷,也够你艰难许久。万事,需懂得变通,不必一味硬顶,但也绝不能任人拿捏。”

“谢祖父教诲,孙儿谨记。”张世杰接过名单,入手微沉,心知这薄薄几张纸的分量。这是英国公府积累了百年的潜在人脉,关键时刻或能救命。

这时,一阵轻微却急促的脚步声传来。司礼监秉笔太监、提督东厂的王承恩,在一群小黄门的跟随下,小跑着来到阵前。他脸上挂着惯常的、略显谦卑的笑容,先是向张维贤行了礼,然后才转向张世杰。

“张将军,皇爷在城楼上看着呢。”王承恩尖细的嗓音带着一种独特的韵律,他微微侧身,示意了一下远处那巍峨的德胜门城楼。

张世杰顺势抬头望去。果然,在那高高的箭楼垛口后,隐约可见几个身影。虽然距离遥远,看不清面目,但他能感觉到,一道复杂、沉重,混合着期望与审视的目光,正跨越空间,落在自己身上。那是大明至尊,刚愎多疑却又急于求成的崇祯皇帝朱由检。

王承恩上前一步,从身后小太监捧着的托盘上,取过一杯御酒,双手奉给张世杰,声音依旧不高,却字字清晰:“皇爷口谕:张卿家勇毅果决,国之干城。此去中原,望卿能体察朕心,早靖妖氛,解朕肘腋之忧,还黎庶太平之世。朕,在京师盼卿捷报!”

“臣,张世杰,叩谢天恩!必当竭尽驷钝,扫荡群丑,以报陛下!”张世杰朗声应道,声震四野。他接过酒杯,却没有立即饮下,而是目光扫过身后肃立的数千将士,猛地将酒杯高举过顶。

“陛下赐酒!此去中原,荡平流寇,佑我大明!万岁!”他运足中气,声音如同滚雷般传遍军阵。

“万岁!万岁!万岁!” 数千健儿齐声怒吼,声浪冲天而起,震得德胜门上的瓦片似乎都在簌簌作响,那冲天的杀气与决心,驱散了初春的寒意,也让城头上那模糊的身影似乎微微震动了一下。

张世杰将御酒一饮而尽,随即重重将酒杯摔在地上,粉碎的瓷片混合着酒液,没入黄土。

“好!好气魄!”以成国公朱纯臣、定国公徐允祯为首的众勋贵纷纷出声喝彩,不管内心作何想法,此刻的表面功夫做得十足。他们看着这支装备精良、士气高昂的新军,看着那位迅速崛起的英国公庶孙,眼神各异,羡慕、嫉妒、拉拢、警惕兼而有之。

张世杰不再多言,最后看了一眼祖父张维贤。老国公只是轻轻挥了挥手,一切尽在不言中。

他深吸一口冰冷的空气,猛地一拉缰绳,战马人立而起,发出一声长嘶。

“振武营!开拔!” 命令简短而有力。

中军官令旗挥动,低沉而富有节奏的鼓声隆隆响起。伴随着军官们此起彼伏的口令声,整个军阵如同精密的机器般开始运转。步调整齐划一,甲叶铿锵作响,旌旗指引方向,大军如同一条深蓝色的钢铁洪流,开始向南滚动。

队伍的最核心,是张世杰一手带出的老兵骨干,以及扩编后严格筛选、苦训已久的新兵。他们神情肃穆,步伐坚定。紧随其后的,是由赵铁柱统带的骑兵哨,约三百骑,人马皆披轻甲,是军中的机动尖刀。更引人注目的,是营中那二十余门由骡马拖拽的佛郎机炮和虎蹲炮,黑洞洞的炮口预示着它们即将在战场上发出的怒吼。辎重营的车辆满载着粮草、火药、被服以及各类工事器械,井然有序。

这支军队,凝聚了张世杰无数的心血,也寄托着他在这个时代挣扎求存、进而扭转乾坤的希望。

大军迤逦南行,穿过京畿之地。越是往南,道路两旁的景象便越是凄凉。虽是初春,本该万物复苏,但田野依旧大片荒芜,偶尔可见零星农人在枯草中艰难地挖掘着野菜,面黄肌瘦,眼神麻木。废弃的村落随处可见,断壁残垣间,唯有乌鸦在聒噪。零星的流民拖家带口,沿着官道向北蹒跚而行,看到这支军容严整的大军,纷纷惊恐地避让到道路两旁的沟壑之中,眼中充满了畏惧与绝望。

张世杰端坐马上,面无表情地看着这一切。这些景象,比他前世在史书中读到的文字要震撼千百倍。王朝末世的残酷画卷,正血淋淋地在他面前展开。他握紧了手中的马鞭,指节因用力而微微发白。京中的权谋斗争,家族内的倾轧,在此刻似乎都遥远了一些,一种更为沉重、更为直接的责任感压上他的肩头。

“将军。”一名身着普通夜不收服饰,却气质精干的骑士从前方驰回,来到张世杰马前低声禀报,正是负责军中信报传递的“夜枭”小队成员之一,“前方三十里即是涿州。夜枭第三队有密报送达。”

张世杰目光一凝:“讲。”

“是。河南最新线报:李自成部围攻鄢陵不下,转掠陈州;张献忠、罗汝才联军似有北上之意,其前锋已逼近许州;汝宁、南阳等地,革左五营活动猖獗。另…”信使略微迟疑了一下。

“说。”张世杰语气平淡,却带着不容置疑的威严。

“另,据报,河南总兵陈永福麾下官兵,闻听将军率军南下,曾有戏言,说…说…”信使似乎难以启齿。

“说什么?” “说…正好来了个送军功的‘娃娃勋贵’,合该让咱们弟兄们好好‘帮衬帮衬’,多砍些脑袋换酒钱…”

周围的亲卫将领闻言,脸上顿时涌现怒色。赵铁柱更是啐了一口:“直娘贼!俺们在前头卖命,这群杀才就想着在后面捅刀子、抢功劳!”

张世杰眼中寒光一闪,随即隐去,只是淡淡地道:“知道了。传令全军,加快速度,今夜在涿州城外扎营。多派哨探,警戒范围扩大至十里。”

“得令!”

信使拨马离去。张世杰望向南方,地平线上灰蒙蒙一片,仿佛有无尽的烽烟即将腾起。

他轻轻抚摸着马鞍旁那支燧发短铳冰冷的枪身,嘴角勾起一丝冷冽的弧度。

“想吃掉我?也不怕崩碎了你们满嘴的牙!”

大军继续前行,沉重的脚步声和车轮声碾过荒芜的大地,仿佛一头苏醒的巨兽,正一步步踏入中原那片巨大的血肉熔炉。

而在遥远的前方,混乱、杀戮、背叛与机遇正交织成一张巨网,等待着这位年轻的将军和他的振武营。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