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玄幻 武侠 都市 历史 科幻 灵异 游戏 书库 排行 完本 用户中心 作者专区
小米阅读 > 历史 > 穿越大明之铁血护国公 > 第13章 驼城万里输粮秣

穿越大明之铁血护国公 第13章 驼城万里输粮秣

作者:苍野王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11-25 17:48:41

战争的胜负,往往在刀枪碰撞之前,便已在后勤的棋盘上悄然注定。当李定国率领的前军精锐如同出鞘利剑,携带着新式“骆驼铳车”与改良火铳,气势如虹地北上咬敌之时,一场远比正面厮杀更为复杂、更为艰苦、也更为决定性的战役,正在帝国广袤的北方大地上,以一种沉默而磅礴的方式全面展开。这是一场与距离、与地理、与气候、与消耗的战争——后勤之战。

北京,北伐中军帅帐(暂设于大都督府)。

相较于前军帅帐弥漫的锐烈杀伐之气,此间的氛围更为沉凝、务实,空气中漂浮着更多的是地图的陈旧气息、算盘的噼啪声以及文书传递的悉索声。北伐中军主帅,兼总督后勤诸事的刘文秀,正凝立于一张几乎铺满整个议事厅地面的巨幅舆图前。这张舆图远比沙盘更为详尽,上面不仅标注了山川河流、部落营地,更用密密麻麻的朱笔线条,勾勒出数条从宣大、山西边境,一直向北延伸,深入漠北腹地的预定进军路线与后勤通道。

他的目光,如同最谨慎的工匠,细细检视着每一条线路可能经过的地形——哪里需要绕过难以通行的沙地,哪里可以依托河谷获取水源,哪里适合设立中转兵站,哪里又可能遭遇恶劣天气的袭扰。

“大将军,”一名负责粮秣调度的参军指着地图上一条蜿蜒北上的红线,眉头紧锁,“按照李帅前军的推进速度,以及我中军主力携带的重装备行军需求,我们初步选定的这条主补给线,全长超过一千五百里。其中,有将近八百里的路程,是完全脱离我大明原有驿道体系,深入草原甚至是戈壁荒漠的‘无人区’。传统的骡马大车,在松软沙地和积雪融化的泥泞中,效率会急剧下降,而且对草料的需求是个天文数字。”

另一名负责军械转运的佥事也补充道:“还有水源问题。漠北春季干旱,许多河流湖泊要么干涸,要么是咸水。数万大军,数万匹驼马,每日耗水惊人。若不能保障沿途水源,大军不战自溃。”

问题一个个被抛出来,每一个都如同沉重的枷锁,考验着这次远征的极限。

刘文秀沉默地听着,脸上看不出喜怒。他深知,北伐喀尔喀,最大的敌人或许不是那些飘忽的骑兵,而是这万里征途本身。他缓缓抬起头,目光扫过帐内一众负责后勤的将领和文官,声音沉稳而坚定:

“诸位所虑,皆是要害。然,国公爷将此重任托付于我,便是要我等想常人所不敢想,为常人所不能为!此战,后勤非是辅助,实乃决胜之关键!”

他走到地图前,拿起一支沾满朱砂的毛笔,在那条红线上重重一点:“既然传统骡马大车难堪重任,那我们就换!组建一支有史以来最为庞大的,以骆驼和驮马为主力的远征后勤集群!”

“骆驼?!”帐内响起一片低低的惊呼。骆驼耐力强,负重大,尤其适应干旱和沙地环境,确实是理想的选择,但大规模征调、训练和管理如此多的骆驼,并组建专业的驼队,其难度和复杂性远超寻常。

“没错,就是骆驼!”刘文秀语气不容置疑,“即刻以大都督府和北庭都护府联合行文,征调归化城、张家口、大同、宣府等地所有官营、民间驼行之力!同时,传令漠南诸部,尤其是科尔沁、内喀尔喀等归附部落,按其部落大小、丁口多寡,摊派骆驼、驮马及熟悉草原路径的向导、驭手!告诉他们,此乃为国效力,亦是保障他们自身未来商路畅通之战,若有推诿延误,军法从事!”

命令被迅速记录、传达下去。一场规模空前的驼马征调行动,如同涟漪般在帝国北疆和漠南草原扩散开来。无数的骆驼和驮马从各个角落被汇集起来,组成了一个个庞大的运输团队。

“光有驼马还不够!”刘文秀的笔尖在地图上沿途的几个关键节点重重圈点,“我们要在这千里补给线上,预设兵站、水站!如同钉子般,一步步钉过去!”

他看向那名负责工事的将领:“工兵营要作为先锋中的先锋!携带掘井工具、预制栅栏、营房材料,提前出发!沿着选定路线,每前进一百五十里到二百里,必须选择靠近水源或可掘井之地,建立一处坚固的兵站!兵站需有防御工事,储备至少可供五千人十日消耗的粮食、草料和药品,并确保有稳定的水源!这些兵站,将是我们大军北上的踏脚石,也是受伤士卒和疲惫驼马的庇护所!”

“可是将军,”工兵将领面露难色,“漠北地广人稀,许多地方地图标注模糊,寻找合适地点建立兵站,尤其是确保水源,难度极大,且极易遭遇喀尔喀游骑袭击。”

“再难也要做!”刘文秀斩钉截铁,“‘夜枭’会为你们提供最精确的侦察和情报支持!我会抽调精锐骑兵,配合你们行动,清剿小股敌军,保障施工安全!记住,兵站早一日建成,大军北上的风险就少一分!这是死命令!”

归化城以北百里,第一批出发的工兵先锋营驻地。

寒风依旧凛冽,一片相对背风的河谷地带,已然立起了一圈简易的木栅。数百名工兵营士兵,在少量骑兵的护卫下,正热火朝天地忙碌着。一部分人奋力挖掘着深井,泥土混合着冻块被不断运出;另一部分人则在砍伐树木,搭建营房和了望塔;还有人在测绘地形,规划着粮囤和草料场的布局。

带队的一名工兵千总,脸上满是风霜之色,他抹了把汗,对身旁的“夜枭”向导问道:“老哥,这地方,地图上就一个小黑点,叫‘白水濠’,水真能挖出来吗?别白费力气。”

那“夜枭”向导是个精瘦的蒙古汉子,他趴在地上,耳朵贴着地面听了片刻,又抓起一把泥土捻了捻,肯定地点点头:“千总放心,这下面肯定有水,而且应该是甜水。祖辈传下来的经验,错不了。只是挖得要深些。”

千总松了口气,随即又忧虑地望向北方灰蒙蒙的天空:“这鬼天气,说变就变。兵站建好容易,可后续的补给车队,要在这茫茫草原上找到这些兵站,还要防备喀尔喀那些神出鬼没的狼崽子,难啊!”

与此同时,张家口外的巨型临时驼马集结地。

放眼望去,仿佛整个草原的骆驼和驮马都汇聚到了这里。成千上万的骆驼如同移动的小山,安静地跪伏在地,等待着装载货物。吆喝声、驼铃声、马蹄声混杂在一起,形成一片喧嚣的海洋。

来自皇家银行和户部的官吏们,正紧张地核对着一份份物资清单,指挥着民夫和士兵,将一袋袋粮食、一箱箱弹药、一捆捆药材,公平合理地分配到各个运输小队。每一支小队都配备了明确的路线图、兵站位置标识以及遇到紧急情况时的处置预案。

苏明玉亲自坐镇于此,她站在一处高台上,冷静地俯瞰着这庞大而有序的场面。一名银行属官快步上前,低声道:“行长,第一批三万头骆驼、五万匹驮马已基本调配完毕,对应的粮秣军械也已装载七成。只是……如此庞大的队伍,每日消耗的草料、豆料就是一个惊人数字,虽沿途兵站会储备部分,但主要还需随队携带,这又占去了不少运力。而且,漠南各部摊派的骆驼驭手,虽不敢明面违抗,但暗中抱怨、拖延者亦不在少数,管理协调,殊为不易。”

苏明玉目光依旧停留在那望不到头的驼马队伍上,淡淡道:“非常之时,行非常之法。草料问题,已命漠南各部在其牧区提前囤积,大军过境时按价收购,或以其抵充部分贡赋。至于那些抱怨拖延者……”

她眼中闪过一丝冷芒,“将名单记下,交由刘文秀将军处置。此刻,没有任何事情,比保障北伐大军的补给更重要。告诉下面的人,我要看到这支‘驼城’,如同一道移动的长城,将帝国的意志和力量,源源不断地输送到前线!任何环节出了纰漏,无论涉及何人,严惩不贷!”

“是!”

驼铃即将响彻瀚海,一支史无前例的庞大后勤集群,已然成型。它承载着数万大军的生死,承载着帝国北疆的命运。

然而,万里征途,变数无穷。那些隐藏在草原深处的喀尔喀游骑,会坐视这条生命线的畅通无阻吗?变幻莫测的漠北天气,又会给这支庞大的“驼城”带来怎样的考验?刘文秀精心构建的兵站体系,真的能如同灯塔般,指引大军穿越荒芜吗?

后勤的战役,没有硝烟,却同样步步惊心。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