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玄幻 武侠 都市 历史 科幻 灵异 游戏 书库 排行 完本 用户中心 作者专区
小米阅读 > 历史 > 穿越大明之铁血护国公 > 第9章 茶马互市固恩信

穿越大明之铁血护国公 第9章 茶马互市固恩信

作者:苍野王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11-25 17:48:41

额哲在归化城被捧上“顺义王”的宝座,黄金家族血脉的旗帜被大明亲手竖起,在漠南草原的政治棋盘上落下了一颗举足轻重的棋子。然而,张世杰深知,仅靠虚无缥缈的血统光环和政治册封,如同建立在流沙上的城堡,远不足以真正捆绑住那些逐水草而居、崇尚实际利益的蒙古部落的心。他需要一条更加牢固、更加无处不在的纽带,一条能深入草原牧民生计骨髓的锁链,将他们的兴衰荣辱与大明的秩序紧密相连。

这条纽带,便是茶马互市。

就在归化城的“察哈尔汗庭”虚位初立,漠南诸部王公使者往来不绝,沉浸在政治归附的表面荣光之时,一场规模更大、影响更深远的行动,在距离北京更近的北方咽喉——张家口,悄然拉开了帷幕,并以一种令人瞠目的速度,化为了现实。

初春的寒意尚未完全褪去,张家口关城内外,却已是一片热火朝天的景象。原本略显破败、只在特定时日开放的旧边市区域,此刻被彻底推平、拓宽。数以千计的工匠和民夫在身着号衣的明军士兵监督下,日夜不停地劳作着。巨大的原木被运来,搭建起一排排整齐划一、坚固宽敞的店铺和货栈;青石板被精心铺设,形成纵横交错、足以容纳大量车马通行的街道;高大的栅栏和了望塔在市场的四周拔地而起,其上飘扬着大明的龙旗和象征公平交易的“市”字旗。

更引人注目的是,一座兼具堡垒与官衙功能的宏伟建筑,已然在市场入口处初具雏形,门前悬挂的匾额上,赫然是“大明张家口市舶提举司”九个鎏金大字。这里,将成为未来边市贸易的管理中枢,也是大明权力在此地的实体象征。

这一日,天光未亮,张家口新边市之外,已是人喧马嘶,声浪震天。来自漠南各部的蒙古商队,如同汇入大海的溪流,从各个方向涌来。科尔沁部的队伍最为庞大,载满了成群的战马、肥壮的牛羊以及堆积如山的皮毛;翁牛特、阿鲁科尔沁等部的队伍也不甘示弱;甚至一些更小的部落,也赶着寥寥几只羊,驮着几袋羊毛,怀揣着希望而来。他们所有人的脸上,都带着一种混合着好奇、期盼与些许忐忑的神情。

市场的巨大木栅门在辰时三刻,伴随着三声震耳的号炮,在众多蒙古商队的注视下,被两队盔明甲亮的明军士兵缓缓推开。

门内的景象,让所有第一次见到的人,都倒吸了一口凉气。

只见一条宽阔笔直的主街通向远方,街道两旁,店铺鳞次栉比,旌旗招展。左侧的店铺,清一色悬挂着“官”字招牌,里面堆叠着如同小山般的、压制成整齐茶砖的茶叶,色泽乌润,茶香隐隐飘散;摆放着一匹匹色彩鲜艳、质地厚实的江南布匹与松江棉布;还有那雪白如霜、对于草原牧民而言堪比黄金的食盐,以及闪亮锋利的铁锅、农具乃至经过批准的、不违禁制的铁器。

而右侧的店铺,则多为持有“大明皇家银行”颁发牌照的民间大商号,他们带来的货物更是琳琅满目:精美的瓷器、晶莹的琉璃器、甜腻的糖果糕点、治疗常见疾病的成药,甚至还有一些来自南方沿海的稀奇玩意儿。

市场的尽头,则设立着“皇家银行张家口分号”的巨大铺面,穿着统一服饰的银行伙计早已准备就绪,柜台上摆放着成箱的、崭新锃亮的“大明银元”以及用于异地汇兑的“大明银票”。

秩序井然,货物充沛,规模宏大!这与他们记忆中那种混乱、狭小、时开时闭,且经常被奸商盘剥的旧边市,简直有天壤之别!

“所有入市商队,依次排队!前往市舶司登记部落、人员、货物种类及数量!领取交易牌照!”有精通蒙语的明军宣教官,手持铁皮喇叭,在高处反复呼喊着。

“所有交易,鼓励使用大明银元结算,便捷公允!亦可直接以货易货,但需经市舶司官吏公证作价,防止欺诈!”

“奉大明英亲王令,为庆贺新边市开张,感念漠南诸部归顺之诚,自即日起,三个月内,所有漠南归附部落交易,茶、布、盐、铁等主要货物,税率减免三成!”

减免三成税率!

这个消息如同在滚沸的油锅里泼进了一瓢冷水,瞬间引爆了全场!蒙古商队中爆发出巨大的欢呼声!这意味着,他们能用同样的马匹牛羊,换到更多的茶叶、布匹和生存必需品!这是实实在在的好处,比任何空洞的许诺都更能打动人心!

市场的秩序在明军士兵和市舶司官吏的有效管理下,迅速建立起来。登记、领牌、入场、交易……一切都在一种前所未有的高效与公平中进行。蒙古牧民们牵着马匹牛羊,涌入指定的牲畜交易区,与官营店铺或持有牌照的汉商讨价还价;他们用换来的银元,或者直接以物易物,涌入那些货品充足的店铺,挑选着他们急需的茶砖、布匹和铁锅。

空气中弥漫着茶叶的清香、牲畜的膻味、以及一种名为“繁荣”的气息。

就在这时,一阵更加响亮的号角声从市场外传来。只见一支格外庞大的队伍,簇拥着两辆华贵的马车,缓缓驶入市场。前面一辆马车上,坐着的是新任“顺义王”额哲,他身着王袍,努力维持着威仪,但眼中却难掩对这繁华景象的好奇与兴奋。后面一辆马车上,则是科尔沁部首领巴达礼,他面色平静,目光却如同鹰隼般扫视着市场的每一个细节。

他们的到来,再次引起了轰动。商民们纷纷行礼,尤其是那些蒙古人,看向额哲的目光充满了敬畏。

额哲在王驾上,看着眼前这摩肩接踵、交易火热的场面,听着那叮当作响的银元声和满足的欢笑声,一种前所未有的成就感油然而生。他觉得,这似乎就是他这位“顺义王”归来后,带给草原的福祉之一。他甚至在一些蒙古商人的脸上,看到了对他的感激之情。

巴达礼则要冷静得多。他下得车来,在几名明军将领和市舶司官员的陪同下,缓缓踱步视察。他抓起一把茶叶放在鼻尖轻嗅,又用手指摩挲着厚实的棉布,最后在一排崭新的铁锅前驻足良久。

“王爷,觉得这新边市如何?”陪同的市舶司提举,一位名叫孙元化的干练官员微笑着问道。

巴达礼放下铁锅,脸上露出感慨的神色:“好,太好了!货物齐全,价格公道,管理有序。不瞒孙提举,本王活了这么多年,还是第一次见到如此……规整的边市。天朝物产之丰饶,制度之精良,实在令本王叹服。”

他话锋一转,似是无意地问道:“只是不知,如此优惠的税率,能持续多久?还有,这市场上流通的银元,确实方便,但若我部想大量采购,银钱不足,可否用未来几年的皮毛、牲畜作为抵押,先行赊购?”

孙元化心中了然,这位科尔沁亲王,是在试探大明的长期政策和经济捆绑的深度。他笑容不变,从容答道:“王爷放心,优惠税率乃国公爷体恤归附部落之德政,只要各部谨守臣节,维护边市安宁,朝廷自然不会吝啬。至于赊购之事……”

他压低了声音:“王爷若有需要,可至皇家银行分号详谈。只要王爷能以科尔沁部未来部分贡赋或特定草场收益作为担保,银行可以提供低息的‘商贸贷’,助王爷扩大交易规模。”

巴达礼眼中精光一闪,心中凛然。大明的手段,一环扣一环,不仅给你眼前的好处,还要用金融的绳索,将你未来的收益也牢牢绑定。但他面上却露出欣喜之色:“如此甚好!多谢孙提举指点,稍后本王便去银行拜访。”

他抬头,望向那管理有序、繁荣兴旺的市场,心中复杂难言。他看到了部落民生改善的希望,也看到了大明那无孔不入、逐渐收紧的控制力。这茶马互市,输出的何止是茶叶布匹?它更是在输出一种全新的、由大明主导的秩序,一种让草原各部在享受便利与繁荣的同时,再也无法脱离的生存方式。

然而,并非所有人都乐见其成。

就在市场一片喧嚣之时,几名作寻常牧民打扮,眼神却格外阴鸷的汉子,混杂在人群中,冷冷地注视着这一切。他们来自遥远的喀尔喀,是车臣汗硕垒派来的探子。看着漠南部落在明人的市场上欢天喜地地交易,换取着他们急需却又难以获得的物资,一股难以抑制的嫉妒和愤怒在他们心中燃烧。

“哼,巴达礼这个叛徒!额哲那个傀儡!还有这些短视的部落!”一个探子低声咒骂,“他们都被汉人的糖衣炮弹打倒了!忘了草原的尊严和自由!”

“回去禀报大汗,”另一个探子阴狠地说道,“明朝用边市收买人心,长此以往,漠南尽归汉矣!必须想办法打破这个局面!”

与此同时,在市场的另一端,一支来自卫拉特准噶尔部的商队,也在静静地观察着。带队的小头领看着那堆积如山的货物和井然有序的管理,眼中闪烁着精明的光芒。他既羡慕这庞大的物资供应,也警惕着大明通过经济手段对蒙古各部的渗透力。

“珲台吉的判断是对的,”他心中暗想,“明朝的手段,确实高明。与其敌对,不如先借助其力……只是,这交易的主动权,似乎完全掌握在汉人手中啊。”

张家口的巨型边市,如同一块巨大的磁石,不仅吸引着漠南的牛羊马匹,更吸引着来自各方势力的目光与算计。它带来了繁荣与稳定,也埋下了新的矛盾与冲突的种子。

额哲沉醉在万邦来朝的虚荣和边市繁荣的表象中;巴达礼在权衡着现实利益与长远隐患;喀尔喀的探子在嫉妒中酝酿着破坏;准噶尔的商人在精明地寻找着机会。

而这一切,都通过市舶司和“夜枭”的密报,源源不断地汇聚到北京,那位运筹帷幄的英国公手中。

张世杰看着报告中关于边市首日交易额、各部落反应以及发现的喀尔喀探子等细节,脸上露出了预料之中的神色。

经济捆绑的齿轮已经开始转动,它带来的,究竟是永固的恩信,还是风暴前最后的宁静?

那几名混在人群中的喀尔喀探子,悄然离开喧嚣的市场,消失在北方苍茫的地平线上。他们带回去的消息,将会在漠北那片即将迎来战火的土地上,激起怎样的波澜?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