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玄幻 武侠 都市 历史 科幻 灵异 游戏 书库 排行 完本 用户中心 作者专区
小米阅读 > 历史 > 穿越大明之铁血护国公 > 第8章 额哲归化建汗庭

穿越大明之铁血护国公 第8章 额哲归化建汗庭

作者:苍野王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11-25 17:48:41

漠北喀尔喀的狂言与暴行,如同投入滚油的火星,瞬间点燃了大明帝国战争机器的最后引信。边境线上,军械、粮秣、人员,以前所未有的规模和效率集结、调动,肃杀之气弥漫在北疆的寒风中,预示着来年开春必将到来的雷霆一击。

然而,就在这剑拔弩张、战云密布的背景之下,位于风暴眼边缘的归化城(今呼和浩特),却正在上演着一场与战争氛围截然不同,却同样关乎北疆未来格局的大戏。这场戏的主角,正是那位被从鄂尔多斯草原的尘埃中寻回,象征着蒙古黄金家族最后正统血脉的年轻人——额哲。

通往归化城的官道上,积雪被清扫得干干净净,甚至铺上了一层从远处运来的黄沙。道路两旁,每隔十步便肃立着一名顶盔贯甲、手持鲜明长戟的大明京营精锐士兵,他们如同雕塑般纹丝不动,只有呼出的白气在寒冷的空气中凝成一片肃穆的薄雾。更外围,则是被允许前来观礼的各族百姓和部分小部落的代表,人人翘首以盼,议论纷纷,空气中充满了好奇与期待。

一支规模不大,但仪仗极为隆重的队伍,正缓缓从北方而来。

队伍核心,是一辆由八匹纯白骏马拉着的、装饰着金银玉器与蓝色祥云纹饰的豪华马车。车窗紧闭,厚重的帘幕阻隔了外面的寒风与无数道探究的目光。马车内,额哲身着一套明显不太合身、但却极其华贵的蒙古王公礼服,绣着繁复的金线鹰纹,头戴一顶缀着红宝石的貂皮暖帽。他双手紧紧攥着膝盖上的袍服,指节因为用力而发白。年轻而略显苍白的脸上,交织着茫然、局促、以及一丝被这突如其来的巨大变故所冲击出的、难以置信的恍惚。

就在月余之前,他还只是乌审旗一个无人问津、与瘦弱羊群为伴的落魄青年,每日担忧的是姨母的病体和明天的食物。而如今,他却坐在了这堪比王侯的车驾之中,行驶在通往漠南重镇归化城、由天朝精锐士兵护卫的官道上。这一切,如同梦幻,却又真实得让他感到窒息。那位名叫刘文秀的大明将军,在接到他时态度恭敬,言辞恳切,但那双锐利的眼睛深处,额哲能感受到一种审视与掌控,这让他本能地感到不安。

车驾两旁,是刘文秀亲自率领的五百大明骑兵护卫,盔甲鲜明,刀枪耀目,纪律严明得令人心惊。再外围,则是闻讯赶来“护驾”的、以科尔沁部为首的数百漠南蒙古骑兵,他们穿着各色皮袍,挥舞着马刀,发出阵阵欢呼,看向马车目光充满了狂热与期待,仿佛额哲的归来,真的能带领他们重拾黄金家族昔日的荣光。

这冰火两重天的待遇,让额哲的心更加混乱。

队伍终于抵达了归化城的南门。城门洞开,城头上旌旗招展,大明龙旗与象征察哈尔部的旗帜并列飘扬。城门两侧,鼓乐齐鸣,号角长啸,气氛庄重而热烈。

马车在城门内停下。帘幕被一名恭敬的明军士兵掀开,刺骨的寒风和更加刺眼的阳光一同涌入。额哲下意识地眯了眯眼,深吸了一口冰冷的空气,在刘文秀眼神的示意下,有些僵硬地走下了马车。

脚踩在坚实而冰冷的地面上,额哲抬起头,瞬间被眼前的景象所震撼。

归化城的主街两旁,早已是人山人海,不仅有汉民,更有大量闻讯从漠南各地赶来的蒙古各部贵族、头人以及普通牧民。他们穿着节日的盛装,看到额哲下车,人群中爆发出了山呼海啸般的蒙语欢呼声:

“额哲台吉!”

“黄金家族万岁!”

“察哈尔汗!”

无数洁白的哈达如同雪片般从人群中抛洒过来,几乎要将额哲淹没。这种发自内心的、对血脉与传统的尊崇,是他在乌审旗那破旧蒙古包里从未感受过的。一股热流猛地冲上他的头顶,让他的脸颊微微发烫,胸膛中那颗沉寂已久的心,似乎也开始不受控制地加速跳动。

就在这时,一个洪亮而沉稳的声音压过了所有的喧嚣:

“大明钦差,北庭都护府都护,安远侯刘文秀,恭迎额哲台吉归位!”

刘文秀上前一步,对着额哲微微躬身,行了一个标准的蒙古见面礼,姿态放得极低,给足了这位“黄金家族后裔”面子。他身后,所有大明官员、将领,乃至士兵,都齐刷刷地行礼。

额哲有些手足无措,他张了张嘴,想说些什么,却发现自己喉咙干涩,发不出任何声音。他只能学着记忆中模糊的礼节,笨拙地回了一礼。

刘文秀脸上带着温和的笑容,伸手虚引:“台吉一路辛苦,请随本都护入城,国公爷已为台吉备好了下榻之处,以及……一份厚礼。”

额哲懵懂地点点头,在刘文秀和众多热情蒙古贵族的簇拥下,如同梦游般,沿着铺着红毡的道路,向城内走去。道路的尽头,并非他想象中的馆驿,而是一座刚刚修缮一新、规模宏大、融合了汉蒙建筑风格的府邸。府邸门前悬挂着一块巨大的匾额,上面用蒙汉两种文字书写着四个鎏金大字——“顺义王府”!

“这……这是?”额哲停下脚步,仰望着那巨大的匾额,声音带着颤抖。

刘文秀笑容不变,解释道:“此乃国公爷奏明朝廷,特意为台吉修建的府邸。国公爷言道,台吉乃黄金家族嫡系正统,流落草莽实乃憾事。今迎归王化,自当恢复尊荣。这‘顺义王’之爵位,便是朝廷对台吉的册封,望台吉能顺天应人,宣抚漠南,永为大明北疆之屏藩。”

顺义王!

额哲的心脏剧烈地跳动起来。王爵!这是他祖先曾经拥有过的尊号!虽然他明白,这个王爵的背后,站着的是那位素未谋面、却已让他感到无比敬畏的大明英国公张世杰,但这份突如其来的、实实在在的尊荣,依旧像最醇美的马奶酒,瞬间冲垮了他心中残存的那点疑虑和不安。

他被人引着,踏入这座属于他的“王府”。只见府内亭台楼阁,回廊曲折,陈设华丽,奴仆如云,一切应有尽有,比他所能想象到的极限还要奢华百倍。

接下来的数日,额哲便在这座恍如梦境的王府中安顿下来。每日里,都有来自漠南各部的王公贵族前来拜见、送礼,言辞恭敬,态度谦卑。刘文秀派来的“协理”官员,则开始有条不紊地协助他,搭建起一个象征性的“察哈尔汗庭”的框架——设立了几个名义上的官职,制定了一些简单的礼仪,甚至开始起草号召漠南诸部团结在“顺义王”旗帜下的文书。

这一日,刘文秀再次来到王府,这一次,他带来了更重要的东西。

在王府正殿,当着众多漠南部落使者的面,刘文秀郑重地捧出一个紫檀木盒。打开木盒,里面是一方沉甸甸的、以纯金铸造,雕刻着蟠龙与雄鹰图案的大印,印文为“大明敕封顺义王之印”。同时,还有一套代表着王爵权威的全套仪仗——苏鲁锭(长矛)、豹尾枪、旌旗、华盖等等,无不精美绝伦,彰显着天朝赏赐的威严与厚重。

“此乃国公爷为王爷请来的王印与仪仗,自今日起,王爷便可凭此印信,号令漠南诸部,行抚慰安定之责!”刘文秀声音朗朗,确保殿内每一个人都能听到。

额哲身穿崭新的王袍,在众人羡慕、敬畏的目光中,颤抖着双手,接过了那方代表着无上权柄的金印。印身冰冷的触感,却让他感到一股前所未有的热流涌遍全身。他学着刘文秀事先教导的礼仪,面向东南北京城的方向,深深叩拜,口中高呼:“臣额哲,叩谢天恩!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谢国公爷厚恩!”

这一刻,那个在乌审旗放羊的落魄青年似乎彻底死去了,取而代之的,是名义上统御漠南蒙古的“顺义王”额哲。

消息如同长了翅膀,迅速传遍了整个草原。

“黄金家族的真命天子归位了!”

“大明皇帝册封额哲为顺义王,重建察哈尔汗庭!”

“连科尔沁的巴达礼王爷都去归化城朝贺了!”

一时间,那些原本还在观望、犹豫的漠南中小部落,再也坐不住了。科尔沁的归附或许还带着迫于压力的无奈,但额哲的归来和被册封,则给了他们一个更具“传统合法性”的归顺理由。毕竟,效忠黄金家族的后裔,总比直接效忠汉人皇帝,在面子上和心理上,都更容易接受。

于是,通往归化城的各条道路上,来自阿鲁科尔沁、翁牛特、内喀尔喀、甚至更远部落的王公使者,络绎不绝。他们带着贡品,怀着各种复杂的心思,涌入归化城,涌入那座崭新的“顺义王府”,向那位端坐在王座之上、被大明精心包装起来的年轻王爷,表达着他们的“忠诚”。

归化城,这座大明在北疆的战略支点,因为额哲的到来,瞬间成为了漠南蒙古的政治中心,吸引了所有关注的目光。

站在王府最高的阁楼上,额哲望着城外络绎不绝前来朝拜的队伍,望着那些向他躬身行礼的部落贵族,一种从未有过的、名为“权力”的滋味,开始在他心中悄然滋生、蔓延。他开始习惯这种前呼后拥的生活,开始学着用“本王”自称,开始享受那种被尊崇、被需要的感觉。

刘文秀将这一切看在眼里,并未点破,只是暗中加强了王府内外,尤其是那些“协理”官员和侍从的力量。他知道,国公爷要的,就是一个沉浸在权力幻觉中、易于控制的傀儡。额哲越是沉迷于这种虚假的荣光,对大明的依赖就越深,也就越不可能脱离掌控。

然而,在这看似一片祥和的归附浪潮之下,真的所有人都心甘情愿吗?那些实力雄厚的大部落,如科尔沁的巴达礼,在恭敬的表象之下,是否真的毫无芥蒂?那些远道而来、口称臣服的小部落首领,心中打的又是什么算盘?

更重要的是,那位被高高捧起的“顺义王”额哲,在品尝到权力的甘美之后,那颗被压抑了太久的心,是否会滋生出不该有的、真正的野心?

归化城的汗庭,建立在流沙之上。它既是张世杰分化瓦解、怀柔漠南的神来之笔,也可能成为未来引爆更大矛盾的潜在火星。

此刻,额哲沉醉在万邦来朝的虚幻荣光中。而他并不知道,远在北京的那位英国公,正冷静地注视着这里的一切,如同一位最高明的棋手,早已算好了后续的十步、百步。

这精心搭建的汗庭,究竟是大明稳定北疆的基石,还是另一场风暴的源头?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