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玄幻 武侠 都市 历史 科幻 灵异 游戏 书库 排行 完本 用户中心 作者专区
小米阅读 > 历史 > 穿越大明之铁血护国公 > 第2章 三策定蒙展宏图

穿越大明之铁血护国公 第2章 三策定蒙展宏图

作者:苍野王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11-25 17:48:41

越国公府那场决定帝国北向命运的最高军议,并未随着张世杰那句“永定北疆之旷世伟业”的宣告而结束。相反,它如同一块投入深潭的巨石,激起的涟漪正在帝国的权力中枢层层扩散,酝酿着更为具体、也更为磅礴的行动浪潮。

三日之后,依旧是那座恢弘而肃穆的议事厅。

相较于前次的群情激昂,此番与会的核心人员更为精简,气氛也更为凝练。炭火依旧噼啪,映照着张世杰沉静如水的面容,以及他面前那张已被各种颜色标记符号点缀得密密麻麻的《大明混一寰宇总图》。蒙古高原那片赭色区域,此刻被细分为数块,分别标注着“漠南”、“漠北喀尔喀”、“卫拉特(准噶尔)”等字样。

苏明玉、李定国、刘文秀赫然在列,此外还有两位新面孔——一位是身着绯袍、气质儒雅却目光锐利的中年文官,乃是新任兵部职方清吏司郎中,精通边务舆图的陈子龙;另一位则是一位身着绛紫色喇嘛僧衣,面容红润,眼神中透着智慧与沧桑的僧人,正是被张世杰特意请来的乌斯藏(西藏)黄教(格鲁派)高僧,罗桑却吉坚赞的代表,措钦喇嘛强巴嘉措。

张世杰没有多余的寒暄,目光扫过众人,直接切入主题,声音沉稳而有力:“前日之议,已定北向大略。然空有大略,无异于镜花水月。今日召诸位前来,便是要议定这经略蒙古的具体方略,将其落到实处,化为可执行之策。”

他顿了顿,指尖在沙盘上象征蒙古高原的区域缓缓划过,如同一位最高明的医者,在审视一个庞大而复杂的病体。

“蒙古诸部,并非铁板一块。其部族林立,各有诉求,彼此间恩怨纠缠,远有林丹汗与科尔沁之旧怨,近有喀尔喀三部之内斗。对其,若一味挥刀砍杀,非但不能竟全功,反而可能迫使其团结一致,共抗天兵,重蹈前朝覆辙。若一味怀柔示弱,则又恐其得寸进尺,视我大明软弱可欺。”

他的分析鞭辟入里,将蒙古内部的复杂性清晰地剖析在众人面前。

“故而,”张世杰的声音陡然提升,带着一种不容置疑的决断力,“此次北向,绝非单一之军事征伐,而是一场融武力、政治、经济、文化于一体的全方位较量!须得刚柔并济,多管齐下,方能收标本兼治之奇效!”

他目光如炬,看向李定国:“定国!”

“末将在!”李定国豁然起身,抱拳应诺,声如洪钟。

“漠北喀尔喀三部,土谢图、车臣、札萨克图,桀骜不驯,屡犯边陲,藐视天威,其罪当诛!此乃我大明立威之首要目标!”张世杰的手指重重地点在沙盘上漠北的位置,“对此等冥顽不灵之辈,唯有施以雷霆手段,以绝对之武力,摧垮其抵抗意志,歼灭其有生力量,方能震慑草原群雄,让他们明白,顺我大明者昌,逆我大明者亡!”

“末将明白!”李定国眼中战意熊熊,“喀尔喀倚仗者,无非漠北路途遥远,瀚海阻隔,兼其骑兵来去如风。然我新军之火器、纪律、后勤,早已非吴下阿蒙!末将愿立军令状,必提精锐之师,跨瀚海,破王庭,擒其伪汗,献于麾下!让这漠北,成为我大明彰显武力的演武场!”

“好!”张世杰赞许地点点头,“然切记,此战之目的,非为杀戮而杀戮,乃为‘慑服’!要打得以霹雳手段,显菩萨心肠。击溃其主力即可,对于普通部众,当以招抚为主,勿要多造杀孽。具体进军路线、后勤保障、与漠南仆从军配合等细节,由你与文秀、陈郎中会后详议,制定万全方略。”

“末将遵命!”李定国慨然应诺,坐下时,身躯挺得笔直,仿佛一柄即将出鞘的利剑。

张世杰的目光随即转向刘文秀和陈子龙:“文秀,陈郎中。”

“末将(下官)在。”两人同时起身。

“对于漠南蒙古,如科尔沁、内喀尔喀等已表示归附或态度摇摆之部落,则不可一味用强。”张世杰的指尖在沙盘漠南区域轻轻划过,“当以政治怀柔为主。可效仿前朝‘土司’制度,加以改良。对其首领,朝廷可正式颁赐印信、诰命,予以册封,承认其地位,甚至许以爵位世袭,如‘顺义王’、‘忠勇公’之类,使其成为大明在北疆的屏藩。”

刘文秀沉吟道:“国公此策甚妙。然,如何确保这些受封部落之忠诚?仅靠名器册封,恐难持久。”

陈子龙接口道:“刘侯所虑极是。下官以为,除册封外,还需辅以‘质子’之法。令各部首领遣其嫡子或重要继承人入京,或入讲武堂学习,既为质,亦可令其沐浴华风,渐染汉化,将来归部,必为亲我大明之中坚。”

张世杰颔首:“此议甚佳,可纳入怀柔之策。此外,朝廷可派遣精通蒙语、熟悉草原事务之官员,常驻各大部落,名为‘协理’,实则监控其动向,调解内部纠纷,传达朝廷政令,使其逐渐纳入帝国行政管理之轨道。”

他顿了顿,看向苏明玉,语气缓和了些许:“明玉。”

苏明玉盈盈起身:“国公请讲。”

“经济,乃羁縻之根本,捆绑之绳索。”张世杰的目光深邃,“草原贫瘠,其部众所需之茶、布、铁器、粮食,乃至奢侈品,多赖与我中原贸易。此前边市时开时禁,管理混乱,弊端丛生。自今日起,由你皇家银行主导,会同户部、兵部,于张家口、大同、归化城等地,设立大型、规范化、受朝廷严格监管之边市!”

他语气加重:“边市之利,需让利于归附之部落!对其出售之货物,可给予税率优惠;对其所需之物资,优先保障供应。同时,严格控制盐、铁、茶等战略物资流向未归附乃至敌对部落。要让草原上的每一个人都明白,唯有归顺大明,才能获得他们赖以生存的物资,才能享受贸易带来的便利与财富!要将他们的经济命脉,与我大明牢牢捆绑在一起!”

苏明玉美眸中闪过睿智的光芒,她微微欠身,声音清晰而坚定:“明玉明白。银行将即刻着手制定《边市管理条例》,设计专用‘茶引’、‘布引’,并筹备足量银元与货物。必使此边市,成为吸引蒙古诸部归心之磁石,亦成为扼制顽抗部落之枷锁。”

张世杰满意地点点头,最后,他的目光落在了那位一直静默不语,仿佛与周围环境格格不入的措钦喇嘛强巴嘉措身上。

“上师。”张世杰的语气带着明显的尊重。

强巴嘉措双手合十,微微躬身:“国公阁下。”

“蒙古诸部,自俺答汗以来,多尊奉黄教(格鲁派)。信仰之力,深入人心,有时更胜刀兵。”张世杰的声音变得格外凝重,“此次北向,文化渗透,乃至关重要之一环。我欲借重黄教之力,以佛法之慈悲,化解其凶悍之气,以活佛之威望,引导其向化之心。”

他走到强巴嘉措面前,态度诚恳:“请上师转告罗桑却吉坚赞大师,我大明愿尊黄教为国教之一,支持其在蒙古地区传法布道。朝廷可资助修建寺庙,册封高僧,并希望黄教高僧能向蒙古信众宣扬‘敬天法祖,忠君爱国’之义,阐明归顺大明,乃是顺应佛法,护持正道之举。”

强巴嘉措抬起眼帘,深邃的目光与张世杰对视,片刻后,他缓缓道:“佛法广大,普度众生。若能以慈悲智慧,消弭兵戈,导人向善,实乃无上功德。罗桑却吉坚赞大师亦常怀此念。国公既有此宏愿,贫僧愿尽力促成,引导草原众生,皈依我佛,亦……认同大明。”

他的话语带着玄机,既表达了合作意向,也隐含了黄教借此扩张自身影响力的意图。但这正是张世杰所需要的,一种基于共同利益的联盟。

“如此甚好!”张世杰抚掌,“具体如何派遣僧人随军、如何与蒙古当地寺庙沟通、如何编纂利于教化的经文等事宜,还需上师费心,与朝廷专设之‘理藩院’(或类似机构雏形)协同办理。”

至此,一套涵盖武力慑服(首要目标喀尔喀)、政治怀柔(重点对象漠南)、经济捆绑(边市贸易)、文化渗透(黄教引导) 的四大系统方略,已然清晰地呈现在众人面前。这四策如同四根坚实的支柱,共同支撑起张世杰那“永定北疆”的宏图伟业。

厅内众人,无论是跃跃欲试的李定国,还是深思熟虑的刘文秀,亦或是精于筹算的苏明玉和肩负特殊使命的强巴嘉措,都深深感受到了这位年轻英国公那超越时代的战略眼光与缜密心思。这已非单纯的军事征服,而是一场旨在从**到精神,彻底重塑北疆秩序的综合治理。

张世杰回到主位,双手按在沙盘边缘,身躯挺拔如松,目光缓缓扫过每一个人。

“诸位,四策已定,纲举目张。然,知易行难。此四项方略,需相辅相成,齐头并进。武力为怀柔之前提,怀柔为武力之补充;经济为羁縻之基础,文化为认同之根本。任何一环薄弱,都可能功亏一篑!”

他的声音在厅内回荡,带着最后的警示与动员:

“自即日起,各部、各司,需依此方略,细化章程,调配资源,积极准备!兵部、大都督府,全力筹备北伐军事;户部、皇家银行,即刻规划边市与钱粮调度;礼部(及即将设立的理藩机构),与上师密切沟通,推进黄教事宜!”

“诺!”众人齐声应道,声音中充满了使命感与昂扬的斗志。

宏伟的蓝图已经绘就,帝国的战争机器与治理体系即将围绕着这全新的战略高速运转起来。所有人都仿佛看到,一场前所未有的风暴,正在大明北疆汇聚,即将席卷那片广袤而古老的高原。

然而,就在这战略框架初定,众人心潮澎湃之际,张世杰的脑海中,却莫名地浮现出“夜枭”不久前送来的一份关于喀尔喀三部近期动向的密报,其中提及车臣汗部似乎与西面某个势力有所接触,迹象虽隐晦,却透着一丝不寻常的气息。

他压下这缕思绪,目光再次变得锐利而坚定。

无论如何,箭已在弦上。这经略蒙古的第一仗,必须打得漂亮,必须用喀尔喀的鲜血与臣服,来为这宏大的“四策定蒙”方略,祭旗开路!

只是,那远在漠北的喀尔喀三部,尤其是那位素以勇猛暴躁着称的车臣汗,此刻又在做着怎样的打算?他们是否已经预感到了来自南方帝国的森然寒意,又会以何种方式,来迎接这场注定无法避免的碰撞?

风暴将起,暗流已生。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