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玄幻 武侠 都市 历史 科幻 灵异 游戏 书库 排行 完本 用户中心 作者专区
小米阅读 > 历史 > 穿越大明之铁血护国公 > 第1章 北疆既定望朔漠

穿越大明之铁血护国公 第1章 北疆既定望朔漠

作者:苍野王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11-25 17:48:41

朔风卷过已然冰封的辽河,吹拂着岸边新立起的界碑,碑上“大明辽东都指挥使司”几个朱红大字,在冬日苍白的阳光下,闪烁着沉稳而坚毅的光芒。广袤的黑土地上,昔日八旗铁骑奔腾扬尘的喧嚣,已被井然有序的屯田村落和袅袅炊烟所取代。更东面,跨过鸭绿江,朝鲜王京汉阳城内,大明监国大臣的行辕前,龙旗猎猎作响,象征着这个徘徊的藩属已彻底重归天朝怀抱,再无二心。

北疆,自万历末年便如同帝国脖颈上越勒越紧的绞索,在经历了数不清的血火鏖战、庙堂博弈之后,终于在张世杰的手中,被硬生生地掰开、抚平。

然而,在这份来之不易的宁静之下,一股新的、更加宏大的暗流,正在帝国权力的核心深处涌动。

北京城,越国公府。

这座府邸的规制早已超越了寻常公侯,朱漆大门前的石狮巍峨肃穆,甲胄鲜明的亲兵如同钉子般伫立,眼神锐利如鹰,扫视着每一个经过的身影。府内庭院深深,楼阁重重,飞檐斗拱间透出的不再是勋贵人家的奢华,而是一种沉甸甸的、足以影响天下走势的威严。每日里,来自全国各地的文武大员、边镇信使、乃至域外番邦的使节,车马络绎不绝,使得这座府邸门前的大街,成了整个北京城最繁忙,也最令人敬畏的所在。

府邸核心,一间宽敞恢弘,却并不以金玉炫目的议事厅内,炭火烧得正旺,驱散了北地深冬的严寒。

越国公,大都督府左都督,实际执掌帝**政牛耳的张世杰,正负手立于一幅巨大的《大明混一寰宇总图》前。

地图上,大明的疆域被清晰地标注出来。东北方向的辽东和朝鲜,已然被染成了稳固的深红色。而目光再向上移,那片用淡赭色渲染、代表着广袤无垠的蒙古高原,却仿佛一头蛰伏的巨兽,沉默地横亘在大明的北疆,其面积之辽阔,几乎与整个大明本土相仿。

张世杰的目光,如同最精准的尺规,在这片赭色区域上缓缓扫过。漠南蒙古、漠北喀尔喀、西蒙古卫拉特……一个个地名在他心中流过,伴随着的是无数关于草原铁骑南下牧马、烽火照彻长城的惨痛记忆。

他身姿依旧挺拔如松,但眉宇间较之几年前,少了几分战场冲杀的锐烈,多了几分执掌乾坤的沉凝与深邃。常年累月的殚精竭虑,在他眼角刻下了细微的痕迹,可那双眸子,却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加明亮,仿佛能洞穿地图,直视那草原深处潜藏的机遇与威胁。

“辽东屯田已初见成效,今年新垦荒地三十万亩,吸纳流民、退伍士卒及归顺女真丁口逾五万。朝鲜岁贡及协助剿匪之粮秣、兵员已按约送至义州仓库。”

清朗而沉稳的声音在厅内响起,说话的是坐在下首左侧首位的苏明玉。她身着藕荷色缎面袄裙,外罩一件狐裘坎肩,发髻简洁,只簪着一支素雅的玉簪。然而,就是这样看似温婉的装扮,却掩不住她执掌帝国金融命脉——大明皇家银行以来,所历练出的那份干练与从容。她手中拿着一份简报,语速平缓,条理清晰。

“皇家银行‘平辽特别国债’本息已开始按期兑付,信誉卓着。辽东、朝鲜两地分号运转良好,‘大明银元’流通无阻,物价平稳。目前银行储备充足,可支撑一场……”她微微一顿,目光若有似无地瞟了一眼地图上的蒙古区域,“……大规模、长周期的物资调运与军费开支。”

她的汇报,没有一句废话,每一个数字都精准地指向一个结论:帝国的东北角,已经从流血的伤口,变成了能够向外输血的坚实臂膀。

张世杰没有回头,只是轻轻“嗯”了一声,表示知晓。他对苏明玉的能力有着绝对的信任,这个女子以她惊人的商业才华和对数字的敏锐,将混乱不堪的明末金融梳理得井井有条,成了他推行一切大政方针最稳固的后盾。

“末将补充一点,”一个洪亮而略带沙哑的声音接过了话头。坐在苏明玉对面的,是靖北侯李定国。他一身常服,却依旧坐得笔直,仿佛随时都能披甲上马,冲锋陷阵。数年来的历练,让他褪去了早年投诚时的那一丝犹疑,眉宇间尽是百战名将的自信与杀伐之气。“辽东新编的三个守备镇,已完成换装与基础操练,足以胜任本土防务,震慑宵小。驻朝明军亦已整训完毕,朝鲜仆从军可堪一用。如今辽东、朝鲜防线固若金汤,我军主力……已然腾出手来。”

他的话,像是一块投入平静湖面的石子,在厅内众人的心中漾开了涟漪。

所有人的目光,不约而同地再次聚焦于那张地图,聚焦于那片广袤的赭色高原。

这时,坐在李定国下首的安远侯刘文秀缓缓开口,他的性格比李定国更为沉稳,思虑也更显周详:“国公,辽东、朝鲜初定,虽成效显着,然移民实边、推广农桑、安抚降众等事,仍需时日深耕,方可化为永固之基。此时若再启大规模战端,倾举国之力北向,是否……操之过急?国内民生凋敝,亦需休养生息。”

刘文秀的话,代表了一部分务实派将领和官员的担忧。毕竟,连续数年的灭清、平朝鲜大战,虽然战果辉煌,但对国力的消耗也是巨大的。

张世杰终于缓缓转过身,他的目光扫过在场每一位核心成员的脸庞。除了苏明玉、李定国、刘文秀,还有如赵铁柱等一批最早追随他起于微末的军中悍将,以及几位通过讲武堂提拔、深受他信任的少壮派参谋。

“文秀所虑,乃是老成持重之言。”张世杰的声音不高,却带着一种不容置疑的力量,在空旷的大厅内回荡,“民生疲敝,确需安抚。辽东根基,亦需夯实。此乃治国之常理。”

他话锋一转,步履沉稳地走到巨大的沙盘前——这沙盘远比地图更为精细,上面清晰地塑造出了长城、山脉、河流,以及那片用细沙模拟的、一望无际的蒙古高原。

“然,非常之时,当行非常之事。”张世杰拿起放在沙盘边缘的一根细长木杆,木杆的尖端,精准地点在了那片赭色沙盘的中心,“我辈栉风沐雨,浴血奋战,平定辽东,收服朝鲜,所为者何?仅仅是为了守住这长城一线吗?”

他的目光锐利起来,如同鹰隼:“不!是为了彻底解决这困扰我华夏千年的北疆之患!是为了让后世子孙,不再受那铁蹄南下、烽火连天之苦!”

木杆重重地在沙盘上顿了一下。

“辽东清虏虽灭,朝鲜虽附,然北疆之大患,并未根除!”他的声音陡然提高,带着一种穿透历史的沉重,“诸位请看——”

木杆指向沙盘上的漠南区域:“这漠南蒙古,科尔沁等部虽迫于我兵威,率先归附,然其心难测,其众未散。昔日,他们能附于建州女真,他日,若我大明稍有颓势,或出现更强的草原枭雄,他们便能再次成为南下的先锋!”

木杆向北移动,掠过象征戈壁的粗糙沙面,指向更为遥远的漠北:“而这漠北喀尔喀三部——土谢图、车臣、札萨克图!自恃地处偏远,道路艰险,对我大明使者傲慢无礼,视天朝威严如无物!其骑兵屡屡犯边,劫掠人畜,狼子野心,昭然若揭!彼等以为,我大明如汉唐一般,无法对其实现有效掌控,故敢如此猖狂!”

最后,木杆划向沙盘的西缘,那里代表着更为陌生和广阔的西蒙古:“还有这卫拉特蒙古,尤其是其中迅速崛起的准噶尔部!其首领巴图尔珲台吉,野心勃勃,厉兵秣马,整合诸部。更可虑者,‘夜枭’密报,其已与来自极西之地、同样贪婪成性的罗刹人(沙俄)有所接触!东西勾结,其祸更烈于清虏!”

张世杰每说一处,木杆便在沙盘上重重一点,仿佛敲打在众人的心头。他环视众人,眼神灼灼:“辽东清廷,不过是一头被我们斩落的猛虎。而这蒙古高原,却是一片孕育着无数饿狼的草原!今日我们斩了猛虎,若放任这片草原不管,不出十年、二十年,必然会有新的狼王诞生,整合诸部,再次成为我神州心腹大患!届时,我等今日浴血奋战之功,必将毁于一旦!后世史笔如铁,会如何评价我等这半途而废之举?”

他深吸一口气,将木杆放回原处,语气恢复了平静,却更加坚定:“故而,经略蒙古,非是我张世杰好大喜功,穷兵黩武。此乃势在必行,不得不为之事!是为了将北疆之患,扼杀于萌芽,是为了给我大明,打下一个真正的、长治久安的基石!”

“我们要的,不是暂时的臣服,而是永绝后患!”他的声音斩钉截铁,“要将这漠南、漠北,乃至西域,尽数纳入大明之秩序之下!要让龙旗,插遍这苍茫草原的每一个角落!要让这广袤北疆,从此成为我华夏的牧场、屏障,而非祸源!”

厅内一片寂静,只有炭火偶尔发出的“噼啪”声。张世杰这一番话,如同洪钟大吕,彻底驱散了刘文秀等人心中残留的犹豫。

李定国猛地站起身,抱拳道:“国公深谋远虑,末将拜服!漠北喀尔喀,跳梁小丑,竟敢藐视天威!末将愿为先锋,提一旅精兵,直捣其王庭,擒其伪汗,献于麾下!”

他的眼中燃烧着炽热的战意,平定辽东的功绩并未消磨他的锐气,反而让他更加渴望在更广阔的战场上证明自己,证明这支在他手中成长起来的新军,是无敌的存在。

刘文秀也站起身,肃然道:“是文秀短视了。国公所言,方是谋国之论。北疆不定,国无宁日。只是,草原作战,迥异于辽东与中原,其地广人稀,补给困难,气候恶劣,敌军又以骑兵为主,来去如风。此事,还需从长计议,制定万全之策。”

张世杰点了点头,对刘文秀的迅速转变和提出的实际问题表示赞许:“文秀所言甚是。犁庭扫穴,非是匹夫之勇。此次北向,绝非一次简单的军事征伐。”

他的目光再次投向沙盘,眼神变得深邃而复杂,那里面不仅有着军事家的冷酷,更有着政治家的审慎与远见。

“我们要面对的,不仅仅是喀尔喀的骑兵。”他缓缓说道,“我们要面对的,是纵横万里的大漠戈壁,是变化无常的草原气候,是传承千年的游牧习性,是盘根错节的部落纷争,还有……那远在西域,虎视眈眈的准噶尔,以及其背后,若隐若现的罗刹阴影。”

他微微停顿,仿佛在斟酌词句,最终,一字一句地,抛出了本次军议最核心的论断,也为帝国下一阶段的宏伟战略,定下了基调:

“故此,此次北向,绝非一战可竟全功。我等需得……文武并用,刚柔相济。既要效仿汉武帝之雷霆手段,犁庭扫穴;亦要借鉴唐太宗之怀柔智慧,羁縻安抚。当以雷霆之威,摧垮顽抗之敌;亦要以王道之化,收服顺服之众。”

他的声音在厅内回荡,带着一种开创历史的决然:

“帝国下一阶段之核心战略,已然明确——那便是,倾力经略蒙古,重塑北疆秩序!为此,我将亲自部署,望诸位与我同心协力,共襄此……永定北疆之旷世伟业!”

厅内众人,无论文武,皆感到一股热血涌上心头,又夹杂着一丝面对未知挑战的凝重。他们知道,一条比平定辽东更加艰难、也更加辉煌的道路,已经铺开在了脚下。

然而,就在这战略方向初定,群情激昂之际,张世杰的脑海中,却不合时宜地闪过另一份来自南方,关于海军与南洋拓殖的简报。陆与海,北与南,帝国的巨轮将驶向何方?这其中的平衡与抉择,或许将是比征服草原更深层次的考验。

但这念头只是一闪而过,他迅速将注意力拉回到眼前的沙盘上。蒙古,是当前必须迈过去的一道坎。

他看向李定国与刘文秀,沉声问道:“漠北喀尔喀三部,桀骜不驯,乃我大明立威之最佳标的。然其远在漠北,瀚海阻隔。定国,文秀,若命你二人为将,需多少兵马,需如何准备,方可保证……必胜?”

一场注定将载入史册的草原风暴,就在这北京城深处的英国公府内,于炭火融融与地图沙盘之间,悄然拉开了序幕。而风暴的第一个目标,直指那遥远而傲慢的漠北喀尔喀。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