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玄幻 武侠 都市 历史 科幻 灵异 游戏 书库 排行 完本 用户中心 作者专区
小米阅读 > 历史 > 穿越大明之铁血护国公 > 第57章 朝鲜使至探风向

穿越大明之铁血护国公 第57章 朝鲜使至探风向

作者:苍野王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11-25 17:48:41

沈阳城,越国公府(原经略府)白虎节堂。张世杰端坐主位,一身常服,指尖划过辽东与朝鲜交界处的舆图,目光沉静如水。李定国与刘文秀分坐两侧,正低声商议着北上追剿多尔衮残部、震慑喀尔喀蒙古的方略。堂内炭火驱散了关外的寒意,却驱不散那份即将挥师北进的肃杀之气。

“报——!”

亲兵统领赵铁柱洪亮的声音在堂外响起,带着一丝略显古怪的腔调,“启禀越国公爷,朝鲜国使臣,礼曹判书金堉( yu),携副使、书状官及随员百人,贡品三百驮,已至城外十里亭!言奉其国王李倧之命,特来恭贺国公爷晋封之喜,并……并为王师犁庭扫穴,光复沈阳,呈递国书贺表!”

声音落下,节堂内为之一静。

李定国浓眉一挑,嘴角扯出一丝冷峭的弧度:“呵,这李倧,鼻子倒是灵光得很。咱们这边刚受封‘越国公’,他那边道贺的使者就到了门口。怕是‘贺喜’是假,探听虚实才是真吧?”

刘文秀放下手中茶盏,微微颔首:“定国兄所言不差。朝鲜自‘丁卯胡乱’、‘丙子胡乱’后,屈事建虏,岁贡不绝,早已吓破了胆。如今我大明骤然光复辽东,灭其旧主,那李倧此刻恐怕正躲在汉城王宫里,寝食难安,生怕天朝追究他‘事虏’之罪。”

张世杰缓缓抬起头,眼中闪过一丝了然于胸的深邃光芒。他并未立刻回应两位心腹的话,而是对赵铁柱吩咐道:“知道了。依礼制,安排使团入住驿馆,好生款待,但暂不允其随意出入。明日巳时,本公于节堂接见正、副使。”

“是!”赵铁柱领命而去。

张世杰这才将目光重新投向李定国与刘文秀,手指在舆图上朝鲜的位置轻轻一点,语气带着一种掌控一切的淡然:“李倧此人,优柔寡断,首鼠两端。昔日迫于建虏兵威,背弃大明,如今见风使舵,想来乞怜,也在情理之中。他此番遣使,一为请罪,二为试探,想看看我大明,或者说,看看我张世杰,将如何对待他这个‘贰臣’。”

翌日,巳时正刻,越国公府白虎节堂威仪森然。并未铺设香案,也无盛大仪仗,但堂前廊下,两排身披玄甲、腰佩雁翎刀的张世杰亲卫如同雕塑般矗立,眼神锐利,杀气内敛,无声地宣示着此地主人的赫赫权威。

朝鲜正使金堉,一个年约五旬、面容清癯的文官,身着朝鲜一品官服(仿明制),头戴乌纱帽,与副使一同,在礼官的引导下,垂首躬身,步履谨慎地踏入节堂。两人额角都隐隐见汗,并非因为天热,而是那无处不在的压抑感,以及内心深处对即将面对之人的恐惧。

一进节堂,金堉便不敢抬头,用眼角余光瞥见端坐于上首那模糊而威严的身影,立刻趋步上前,按照藩国使臣觐见上国亲王的最高礼仪,推金山,倒玉柱,行了三拜九叩大礼,声音带着难以抑制的微颤:

“下邦小臣,朝鲜国礼曹判书金堉,奉吾主朝鲜国王命,叩见天朝上国越国公张爷!恭贺国公爷晋封大喜,威加海内!敬贺王师赫赫天威,犁庭扫穴,克复沈阳,靖平辽东!此乃天朝之幸,亦乃我小邦日夜企盼之曙光!”跟在他身后的副使也连忙匍匐在地,不敢出声。

张世杰并未立刻叫起,任由两人保持着跪拜的姿势,感受着这份来自宗主国的威压。他端起手边的茶盏,轻轻拨弄着浮沫,声音平淡地传来,却如同重锤敲在金堉心头:

“金判书,起来说话吧。听闻贵国主近日身体违和?可是因辽东变天,受了惊吓?”

金堉心中一紧,知道戏肉来了,连忙在副使的搀扶下站起身,却依旧不敢直视,躬身答道:“回国公爷话,吾主……吾主确是因思念故国,感念天恩,又深悔昔日为虏威所迫,不得以行权宜之计,以致夙夜忧叹,染及圣体……”他这话说得极为巧妙,既承认了过错,又将责任推给了建虏的逼迫,同时表达了对大明的思念。

“哦?权宜之计?”张世杰轻轻放下茶盏,发出清脆的磕碰声,语气听不出喜怒,“本公怎么记得,丙子年,贵国主可是亲自出城,向皇太极行了三跪九叩之礼,去大明号,奉清正朔,还送王子为质?这‘权宜之计’,未免也太过……彻底了些。”

这话如同冰冷的刀子,直插金堉心窝。他脸色瞬间煞白,冷汗涔涔而下,噗通一声又跪了下去,连连叩首:“国公爷明鉴!国公爷明鉴啊!当日情势,实乃万分危急!虏骑围困汉城,箭矢已能射入王宫,城中粮绝,军民噭噭待毙!吾主为保全宗庙社稷,存续一线血脉,不得已……不得已才忍辱负重,行此……行此丧权辱国之举!然吾主与举国臣民,心向大明,从未有一日或忘!每每望北祭祀,无不涕泪交流,痛彻心扉啊!”

副使也在一旁磕头如捣蒜,带着哭腔道:“是啊国公爷!我朝鲜世受皇明厚恩,二百余年,视同父子!岂敢真心背弃?皆是虏酋凶残,势不得已啊!如今王师重返,天日重光,吾主及举国臣民,无不欢欣鼓舞,如蒙大赦!特遣下臣等,奉上国书贺表,及贡品微物,聊表寸心,伏望国公爷体察下邦苦衷,奏明天子,宽宥前罪!”说着,双手高高举起一个装饰精美的木匣,里面便是朝鲜国书与贡品礼单。

刘文秀在一旁冷眼旁观,心中暗忖:这朝鲜使臣,倒是能言善辩,将背主求荣说得如此委屈可怜。

李定国则冷哼一声,毫不客气地道:“说得比唱得好听!既心向大明,为何不见尔等发一兵一卒,助王师剿虏?反倒岁岁纳贡,资敌以粮草军械?若非我越国公爷神武,率我等将士血战破敌,尔等恐怕还在那皇太极脚下摇尾乞怜吧!”

李定国的话如同鞭子,抽得金堉二人体无完肤,浑身颤抖,却无法反驳。

张世杰摆了摆手,示意李定国稍安勿躁。他目光如炬,盯着金堉:“金判书,往事暂且不提。本公只问你,如今王师已定辽东,你朝鲜国,欲何为?”

金堉如同抓住了救命稻草,连忙道:“吾主之意,愿重归大明藩属,永世不改!去清国年号,复奉大明正朔!岁贡、礼仪,一切皆依祖制!只求天朝念在小邦昔年亦曾深受虏害,情非得已,宽宏大量,准我朝鲜……准我朝鲜……依旧例,称臣纳贡。”他最后一句,声音低了下去,带着无比的忐忑。他真正害怕的,是大明借此机会,改变朝鲜的藩属地位,进行更直接的控制,甚至……吞并!

张世杰何等人物,岂能听不出他话里的试探与祈求?他缓缓站起身,踱步到金堉面前,居高临下地看着这位瑟瑟发抖的朝鲜重臣。

“依旧例?”张世杰的声音不高,却带着千钧之力,敲打在金堉的心头,“金判书,你告诉本公,是哪个‘旧例’?是永乐年间,太宗皇帝设郡县于尔等的旧例?还是万历年间,神宗皇帝抗倭援朝,保全尔等宗庙的旧例?亦或是……尔等背弃大明,屈事建虏的‘旧例’?”

每一个“旧例”,都像是一记重锤,让金堉的心沉下去一分。尤其是“设郡县”三字,更是让他魂飞魄散!

“国公爷!万万不可啊!”金堉再也顾不得礼仪,抬起头,老泪纵横,“朝鲜虽小,亦知忠义!昔日倭乱,若无天朝再造之恩,早已国破家亡!此恩此德,永世难忘!前番事虏,实乃奇耻大辱,亦乃万死莫赎之罪!吾主愿倾国之力,弥补前愆!只求……只求天朝给朝鲜一个改过自新,重新做人的机会!”他连连磕头,额头已然见红。

张世杰沉默地看着他,节堂内只剩下金堉粗重的喘息和磕头声。这沉默,比任何斥责都更让人恐惧。

良久,张世杰才缓缓开口,声音依旧平淡,却带着不容置疑的决断:“罢了。看在尔等先祖世守东藩,也曾为大明流过血的份上,陛下与本公,亦非不教而诛之人。”

金堉猛地抬起头,眼中爆发出希冀的光芒。

“重归藩属,可以。”张世杰话锋一转,“但,需依新章!”

“请……请国公爷示下!”金堉声音颤抖。

“其一,去清国年号,奉大明正朔,颁布全国,此乃必然。”

“其二,朝鲜国王需上《请罪疏》,自陈其过,由本公转呈陛下。”

“其三,岁贡额度,需在旧例基础上,增加五成!以弥补昔日资敌之过!”

“其四,”张世杰目光锐利如刀,“大明需在朝鲜驻军!于汉城、义州、釜山三处,各驻一营兵马,以‘协助防倭、震慑不臣’为名!驻军粮饷,由朝鲜供应!”

“其五,朝鲜不得再与日本、琉球等国有私下外交,一切外务,需报大明驻朝鲜钦差大臣核准!”

“其六,开放仁川、元山两港,准大明商船自由贸易,关税……由大明皇家银行代为管理。”

一条条,一款款,如同枷锁,层层套下。尤其是驻军、掌控外交和关税,这几乎是要将朝鲜的国防、外交、经济命脉,牢牢掌控在大明手中!

金堉听得面无人色,浑身冰凉。这哪里是什么“新章”,这分明是要将朝鲜变为附庸,甚至……准殖民地!

“国公爷!这……这驻军与关税之事,关乎国体,可否……”金堉还想挣扎。

“嗯?”张世杰只是一个淡淡的鼻音,一股无形的威压瞬间笼罩全场,节堂内的温度仿佛都骤降了几分。“金判书,你是在跟本公……讨价还价?”

金堉吓得魂飞魄散,连忙伏地:“下臣不敢!下臣不敢!只是……此事关系重大,下臣……下臣需即刻遣人回报吾主,由吾主圣裁……”

“可以。”张世杰重新坐回主位,语气淡漠,“本公给你半月时间。半月之内,若无明确答复,或是敷衍搪塞……”他没有说下去,但那股冰冷的杀意,让金堉毫不怀疑,届时到来的,将不再是使者,而是大明无敌的兵锋!

“下臣……下臣明白!谢国公爷开恩!下臣即刻去办!”金堉如蒙大赦,又连连磕了几个头,在副使的搀扶下,几乎是踉跄着退出了节堂,背影仓惶。

看着朝鲜使臣离去,李定国咧嘴一笑:“大帅,这下够那李倧喝一壶的了!看他敢不答应!”

刘文秀则沉吟道:“大帅,如此条件,是否过于严苛?恐将其彻底推向对立面。”

张世杰目光幽深,望向东南方向,仿佛能穿透千山万水,看到那座汉城王宫。“非常之时,需用非常之策。朝鲜地处要冲,绝不能再成为墙头草,甚至潜在的威胁。要么,彻底掌控在手;要么……”他眼中寒光一闪,“就换一个更听话的国王!”

他顿了顿,对赵铁柱吩咐道:“给在朝鲜的‘夜枭’传令,严密监控汉城动向,尤其是那些亲清残余势力,以及……王族中有无可用之人。”

“是!”赵铁柱领命。

就在这时,一名书吏匆匆而入,呈上一份密报:“国公爷,水师郑森(郑成功)将军有信自福建来。”

张世杰接过密报,迅速浏览,脸上露出一丝意味深长的笑容:“哦?郑森在信中说,他麾下战船已初步成型,曾大破骚扰海疆的荷兰红毛鬼,缴获颇丰。他听闻辽东大捷,上表祝贺,并言……若北伐需水师策应,他愿率舰队北上,听候调遣。”

李定国和刘文秀对视一眼,都看到了对方眼中的惊讶与振奋。郑成功的势力在南方海上,他的表态,意义非凡。

张世杰将密信轻轻放在案上,手指敲击着桌面,目光再次投向舆图,这一次,他的视线越过了朝鲜,投向了更南方的广阔海洋,以及那片隔海相望的……倭国。

“看来,这东藩之事,或许还能有更进一步的玩法。”他轻声自语,嘴角勾起一抹冰冷的弧度。

朝鲜的抉择尚未落下,而来自海上强援的信号,以及张世杰那似乎永无止境的野心,已经将更庞大的阴影,投向了东北亚的版图之上。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