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玄幻 武侠 都市 历史 科幻 灵异 游戏 书库 排行 完本 用户中心 作者专区
小米阅读 > 历史 > 穿越大明之铁血护国公 > 第51章 设府辽东布新政

穿越大明之铁血护国公 第51章 设府辽东布新政

作者:苍野王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11-25 17:48:41

洪承畴的鲜血渗入沈阳十字街口的石板缝隙,其凄厉的惨嚎声似乎仍在城池上空隐隐回荡,但那更多的是作为一种胜利的余韵和警示,而非恐惧。随着这位最具象征意义的汉奸被明正典刑,沈阳城内最后一丝属于旧时代的阴霾也被涤荡一空。市井街巷迅速恢复了活力,商铺大开,人流如织,孩童的嬉笑声取代了战争的哭嚎,袅袅炊烟从千家万户升起,与尚未完全散尽的硝烟混合,勾勒出一幅劫后重生、百废待兴的画卷。

然而,军事上的征服和政治上的宣判,仅仅是一个开始。如何将这片沦陷数十年、饱经创伤的土地,重新牢固地纳入大明的版图,如何安抚数百万心思各异的民众(包括汉民、归顺的汉军旗、女真遗民等),如何建立起有效且长久的统治,这才是摆在张世杰面前,比攻城拔寨更为复杂和艰巨的挑战。

原清廷皇宫,如今已更名为“辽东经略行辕”的崇政殿(主体未毁)内,气氛庄重而忙碌。张世杰端坐主位,不再是临阵决断的统帅姿态,而是展现出治理一方的雄主气度。下首,苏明玉、李定国、刘文秀、赵铁柱等核心文武分列左右,此外还有多位新近选拔或从关内调来的文官干吏。

巨大的辽东舆图悬挂在侧,上面原本标注的满文地名已被逐一替换为汉名。

“公爷,”一位负责民政的参军率先开口,语气带着振奋,“沈阳秩序已基本稳定,周边州县传檄而定,辽阳、广宁等地也已派员接管。眼下当务之急,是确立辽东的行政架构,使政令畅通,民生得以恢复。”

张世杰微微颔首,目光扫过众人:“不错。打天下易,治天下难。辽东不同于关内诸省,情况复杂,需特殊对待。本王意已决,仿大明旧制,但有所变通,于沈阳设立‘辽东都指挥使司’、‘辽东承宣布政使司’、‘辽东提刑按察使司’!”

三司并立,标志着军政分治的开始,是明朝在省级层面的标准行政架构。此言一出,殿内众人精神皆是一振,这意味着辽东将不再是战时管制区,而是正式回归大明直接管辖的正常行政区域!

“辽东都指挥使司,”张世杰看向李定国、刘文秀等将领,“总辖辽东境内所有卫所、屯田及防务事宜,肃清残敌,整训新附军,巩固边防。暂由李定国兼任都指挥使,刘文秀副之。”

“末将领命!”李、刘二人肃然出列。这意味着军事重心将从纯粹的进攻转向攻守兼备,并开始系统化整合力量。

“辽东承宣布政使司,”张世杰目光转向苏明玉和几位文官,“主管民政、财政、赋税、户籍、劝课农桑等一切政务。苏明玉,你暂领布政使之职,统筹全局。当务之急,是清丈田亩,登记户籍,稳定粮价,恢复生产,并以工代赈,组织百姓修复城防、道路、水利。”

苏明玉敛衽一礼,神色郑重:“明玉必竭尽全力,使辽东民生尽快恢复,财赋有序。”由她这位精通经济且深得信任的人出任布政使,无疑能最快速度地稳定经济命脉。

“辽东提刑按察使司,”张世杰看向一位面容清癯、目光锐利的中年文官,“负责刑名、诉讼、监察吏治,纠劾不法。陈廷敬,你素有清名,铁面无私,此职由你担任,务必使辽东法纪肃然,吏治清明!”

“下官定不负王爷重托,秉公执法,以正视听!”陈廷敬慨然应命。司法独立,是稳定社会秩序的基石。

三司的框架迅速搭建起来。行辕内,各个临时衙署的牌子被挂起,文书胥吏往来穿梭,一派新兴气象。一道道政令从这新的权力中枢发出,如同血液般流向辽东各地。

苏明玉展现出了惊人的行政效率。她首先下令,以沈阳官仓存粮为基础,稳定市场,平抑物价,并组织大规模的以工代赈,招募流民和失业者参与城墙修补、官道整修、河道疏浚,既解决了民生问题,又快速恢复了基础设施。

同时,《清丈田亩令》和《编户齐民令》颁布。由布政使司派出的干员,分赴各地,在都指挥使司派兵保护下,开始重新丈量土地,登记人口。明确规定,原属八旗贵族的庄园、无主荒地,一律收归官有,后续将分授给无地汉民、立功将士及归顺的部众。对于普通汉民和愿意归顺的女真、蒙古部众,登记入册,视为大明编户齐民,享有同等权利与义务。

这一政策,触动了太多人的利益,自然也遇到了阻力。一些隐匿田产的原降官、试图保住自家庄园的满洲残余势力,甚至部分心怀不满的汉军旗旧将,或明或暗地进行抵制,散布谣言,乃至煽动小规模的骚乱。

“公爷,海州等地有豪强聚众抗法,打伤了丈量田亩的官吏!”

“报!辽阳附近出现小股马贼,袭击运送农具的车队,疑似与前汉军旗军官有关!”

消息不断传回行辕。

张世杰的态度坚决如铁。“乱世重典,矫枉必须过正!传令按察使司陈廷敬,对于抗法者,无论背景,严惩不贷!令都指挥使司李定国,派出精干小队,清剿所有匪患,遇有持械抵抗者,格杀勿论!”

雷霆手段之下,几起骚乱被迅速平定,为首者被公开处决。强大的军事力量成为了新政推行的坚强后盾,任何敢于挑战新秩序的力量都被无情碾碎。看到朝廷的决心,大部分的抵制者都选择了屈服,新政得以强力推进。

随着清丈田亩和编户工作的深入,一些意想不到的“收获”也开始浮现。

一日,苏明玉拿着一份刚刚送来的报告,眉头紧蹙地找到张世杰。

“公爷,这是辽阳府在清查一处原属镶白旗固山额真庄园时,发现的秘密账册。”她将报告呈上,“里面记录了一些……非同寻常的物资往来。不仅有大宗的金银、皮货、人参,还有一些……标注为‘西番火器图样’、‘精铁胚料’的条目,接收方是一个代号为‘商队北七组’的称谓,经手人签名处,盖着一个……黑色的乌鸦爪印。”

黑鸦爪印!

张世杰眼神骤然锐利。洪承畴至死守护的秘密,竟然在这里以这种方式,再次露出了冰山一角!

“还有,”苏明玉继续道,语气更加凝重,“根据多地汇总的田亩清丈数据,以及降官交代,我们发现,有相当数量的优质田产,在城破前很短的时间内,被以各种名义‘赏赐’或‘低价转让’给了几个看似不起眼的寺庙、道观,而这些寺庙道观,经过初步查证,或多或少都与一些行踪诡秘的游方僧人、道士有关,其中……似乎也有‘黑鸦’活动的痕迹。他们似乎在利用宗教外衣,转移和隐匿资产。”

张世杰的手指轻轻敲击着桌面,目光幽深。

“黑鸦……真是无孔不入。他们不仅在高层活动,触角更是深入到了地方,甚至利用宗教作为掩护。”

他沉吟片刻,下令道:“将这些线索并案,交给夜枭深挖。告诉陈廷敬,对这些涉及‘黑鸦’的寺庙道观,暂时不要打草惊蛇,暗中监控,摸清他们的网络和最终目的。”

新政的推行,在重塑辽东秩序的同时,也如同犁铧翻动土地,将一些深埋的、不为人知的秘密,翻到了阳光之下。

“黑鸦”的阴影,并未随着沈阳的攻克和洪承畴的死而消散,反而显得更加扑朔迷离,其图谋,似乎远超众人的想象。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