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玄幻 武侠 都市 历史 科幻 灵异 游戏 书库 排行 完本 用户中心 作者专区
小米阅读 > 历史 > 穿越大明之铁血护国公 > 第2章 银行血脉通八方

穿越大明之铁血护国公 第2章 银行血脉通八方

作者:苍野王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11-25 17:48:41

北方的宁远城战云密布,而在千里之外的北京城,另一场无声的战争正在紧张进行。

皇家银行总号,这座由前朝王府改建而成的宏伟建筑,此刻灯火通明。虽然已是深夜,但大堂内算盘珠的脆响不绝于耳,身着统一制式服装的职员们捧着账册快步穿行在各司房之间,空气中弥漫着一种与战场截然不同,却同样令人窒息的紧张气氛。

后堂一间宽敞的值房内,炭火烧得正旺,驱散了冬夜的寒意。苏明玉揉了揉发胀的太阳穴,将手中最后一份关于江南分行头寸调度的批文放下。她站起身,走到窗前,望着窗外沉沉的夜色,以及远处紫禁城模糊的轮廓。

与几年前那个还需要借助家族力量、在江南与士绅钱庄周旋的商贾之女相比,如今的她气质已然大变。一身藕荷色的官服(张世杰特批,便于她行事)衬得她身姿挺拔,眉眼间少了几分青涩,多了几分执掌帝国金融命脉的沉稳与干练,以及一丝难以掩饰的疲惫。

自从被张世杰正式任命为皇家银行首任行长,全权负责平辽之战的军需筹措和金融调度以来,她已经连续半个月没有睡过一个整觉了。北方前线每日消耗的粮草、军械、饷银都是一个天文数字,所有的压力,最终都汇聚到她和这座新兴的银行身上。

“行长,各地分行以及总号各司的主事都已到齐,在议事厅等候。”一名年轻的女书记官轻声进门禀报。

苏明玉深吸一口气,将那份疲惫深深压下,眼神重新变得锐利而专注。“知道了,我这就过去。”

议事厅内,气氛凝重。来自北方各大分行的掌柜、总号负责信贷、汇兑、铸币、库藏的各司主事济济一堂,他们大多是从旧式钱庄挖来的好手,或是科举出身被张世杰破格提拔的务实官员,此刻都正襟危坐,等待着这位年轻却手段非凡的女行长。

苏明玉步入厅内,没有多余的寒暄,径直走到主位坐下,目光扫过在场众人,开门见山:

“诸位,大帅已在宁远颁布《平辽令》,北伐决战在即。前线将士需要粮,需要饷,需要源源不断的火药和枪炮。而我们皇家银行,就是维系这场国运之战的血脉!血脉不通,则前线危矣!今日召集诸位,只为一事——如何在一个月内,筹措到足以支撑第一阶段大战的五百万两白银等值物资!”

“五百万两?!”

厅内顿时响起一片倒吸冷气之声。虽然早有心理准备,但这个数字还是让所有人心头巨震。这几乎相当于过去大明鼎盛时期一年的太仓银收入!

负责库藏的刘主事第一个站起身,面带难色:“行长,不是下官叫苦。总号以及北直隶、山西、山东各分号的存银,经过前期持续投入军工和整军,目前库底仅剩一百五十万两左右。即便加上各地分行正在回笼的款项,缺口依然巨大!而且,我们必须保留一部分准备金,以防民间突发挤兑啊!”

“挤兑?”负责汇兑的孙主事苦笑一声,“现在更怕的是有钱都买不到东西!江南那群人,自‘钱谦益逆案’后虽明面上不敢再抵制银元,但暗地里串联操控物价,尤其是硝石、硫磺、精铁、棉布等军需物资,价格已被他们抬高了至少三成!我们手里的银子,正在无形中缩水!”

“还有运输!”来自漕运枢纽天津分号的王掌柜补充道,“运河部分河段开始封冻,漕运效率大减。若要保障前线供应,必须大量雇佣车马行,走陆路,这运费又是一笔巨大的开销,而且速度慢,风险高!”

问题一个接一个地被抛出来,每一个都像是一块沉重的巨石,压向主位的苏明玉。厅内的气氛愈发压抑。战争不仅是前线将士的拼杀,更是后方国力,尤其是财力的终极考验。

苏明玉安静地听着,手指无意识地在光滑的黄花梨桌面上轻轻敲击,脸上看不出喜怒。直到所有人都发言完毕,将期待和忧虑的目光投向了她。

她缓缓抬起头,眼神清澈而坚定,声音不高,却带着一种不容置疑的力量:“诸位所说的困难,我都清楚。但大帅在前线等着我们的粮饷,朝廷,乃至天下汉家百姓,都在看着我们!这一仗,不能输,我们也输不起!钱,必须到位!物资,必须畅通!”

她顿了顿,目光转向负责信贷的周主事:“周主事,我让你准备的方案,拿出来吧。”

周主事精神一振,连忙从怀中取出一份厚厚的文书,恭敬地呈上:“行长,遵照您的指示,下官与几位同僚连日核算,已拟定《发行‘平辽特别国债’细则》,请您过目。”

“平辽特别国债?”众人面面相觑,对这个新名词感到既陌生又好奇。虽然之前发行过几期国债,但规模远不及此次,而且冠以“特别”之名,显然另有玄机。

苏明玉接过文书,并未细看,而是直接将其中的核心内容向众人阐述:“不错!光靠我们现有的存银和常规税收,无法满足战争需求。我们必须把天下人的钱,都调动起来,共同支撑这场国战!”

“此国债,总额暂定八百万两银元!面向大明所有官民、商号发行。一两银元起购,上不封顶!年息定为八厘,高于寻常借贷,以吸引资金。”

八百万两!八厘息!众人再次被这大手笔震撼。

“行长,如此高的利息,且数额巨大,将来如何兑付?若是到期无法兑付,银行信誉将毁于一旦啊!”刘主事忧心忡忡地问道。高息借贷,乃是饮鸩止渴,这个道理谁都懂。

苏明玉似乎早就料到有此一问,她站起身,走到身后悬挂的巨大大明舆图前,手指精准地点在辽东的位置:“问得好!所以,这批国债,并非空口无凭!它将由未来的‘辽东关税’、‘辽东矿山开采权’以及‘收复之地官田未来五年的产出’作为抵押!”

她环视众人,声音带着一种引导未来的自信:“诸位试想,一旦辽东光复,那广袤的黑土地,丰富的森林、矿产,以及联通朝鲜、蒙古乃至更远国度的商路,将带来何等巨大的收益?这国债,不仅仅是借款,更是对未来的一份投资!是购买我大明国运上升的凭证!”

这番描绘,让在场不少人的眼睛亮了起来。他们都是金融领域的佼佼者,自然能听出这其中的巨大潜力和诱惑。风险固然有,但一旦成功,回报亦是惊人!这已超脱了简单的借贷,更像是一张分享胜利果实的船票!

“可是……”孙主事仍有疑虑,“行长,这终究是画饼……那些士绅富商,尤其是江南那帮老狐狸,他们会相信吗?会愿意掏钱吗?”

“他们会信的。”苏明玉嘴角勾起一抹自信而略带冷意的笑容,“因为这不是请求,而是大势所趋。总号将即刻行文各布政使司,告知他们,此次国债认购情况,将直接关系到未来各地,尤其是江南,在辽东开发、商路许可中的优先权!同时,传令下去,皇家银行体系内,所有大额汇兑、异地结算业务,优先向国债大额认购者开放,并提供费率优惠!”

软硬兼施!既以未来巨大的商业利益为诱饵,又以实际金融便利相捆绑,更要借助官方行政力量施加影响!

“此外,”苏明玉看向负责铸币和宣传的官员,“加紧铸造一批制作精良的‘平辽纪念银元’,与国债凭证一同发放,以作凭证和宣传之用。同时,在《大明公报》及各地方主要邸报上,连续刊发文章,宣扬北伐大义,阐明国债之利,营造‘购债即为报国’的舆论氛围!”

一条条指令清晰明确,环环相扣,将金融、政治、舆论手段完美地结合在一起。厅内众人原本脸上的愁容和疑虑渐渐消散,取而代之的是一种被激发起来的斗志和信心。他们仿佛看到,一条由银元汇聚而成的洪流,正在这位年轻行长的指挥下,即将奔腾而起,涌向北方战场。

“诸位,”苏明玉最后总结,目光灼灼,“此事关乎国运,亦关乎我皇家银行之信誉与未来!望诸位同心协力,各司其职,务必在最短时间内,让这八百万两国债,落到实处!”

“谨遵行长之令!”众人齐声应诺,声音中充满了干劲。

会议结束,众人领命而去,议事厅内很快只剩下苏明玉和她的几名核心助手。她走到案前,铺开一张特制的信笺,亲自提笔蘸墨。她需要立刻给前线的张世杰写一封密信,详细汇报国债发行计划,让他安心。同时,也要将江南可能利用物资抬价的情况告知,提醒他注意后勤成本的上扬。

就在她凝神书写之时,那名年轻的女书记官去而复返,脸上带着一丝不安,手中捧着一份刚收到的密函。

“行长,江南急件……是‘夜枭’渠道传来的。”

苏明玉笔尖一顿,抬起头。夜枭的密报,通常意味着事情非同小可。她放下笔,接过密函,迅速拆开。

信上的内容很简单,却让苏明玉的眉头深深蹙起。密报称,以松江府徐家、苏州府顾家为首的几家江南豪商,近日频繁密会,似乎在筹划一场针对北方,特别是针对皇家银行和新政的“商战”。他们具体计划尚不明确,但迹象表明,他们很可能在国债发行和军需采购这两个关键节点上,同时发难。

“果然……还是不肯安分么。”苏明玉低声自语,指尖轻轻敲击着桌面。江南士绅的残余势力,在经历“钱谦益逆案”的清洗后,并未完全死心,只是转入了更隐蔽的反抗。他们掌控着庞大的商业网络和手工业基础,若真要在此时捣乱,确实会给前线带来不小的麻烦。

她将密信凑到烛火前点燃,看着它化为灰烬。眼神却变得更加坚定和冷静。

“想玩?那就陪你们玩玩。”她对着空气中残留的烟火气,轻声说道,仿佛在对着那些看不见的对手宣战,“看看是你们江南的算盘快,还是我皇家银行的银流,以及……北方的炮火快!”

她重新坐回案前,继续那封写给张世杰的信,只是在末尾,又添上了几行小字,将江南的异动和自己的判断,简要地做了汇报。

写完信,用火漆封好,交给亲信以最快速度送出。苏明玉再次走到窗前,东方已微微泛起了鱼肚白。新的一天即将开始,而一场没有硝烟,却同样残酷激烈的金融战争,已经拉开了序幕。

北方的炮火需要银元的支撑,而南方的暗流,也需要她用智慧和手腕去平息。这条通往胜利的道路,注定布满荆棘。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