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玄幻 武侠 都市 历史 科幻 灵异 游戏 书库 排行 完本 用户中心 作者专区
小米阅读 > 历史 > 穿越大明之铁血护国公 > 第68章 格物院兴科技光

穿越大明之铁血护国公 第68章 格物院兴科技光

作者:苍野王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11-25 17:48:41

钱谦益逆案的腥风血雨,江南士绅的哀鸿遍野,似乎都将大明拖入了一个唯有权谋与铁血的黑暗时代。然而,就在这片被权力斗争犁过、尚带着血腥味的废墟之上,一颗迥异于以往的种子,却被一只强有力的手,小心翼翼地种下,并期待着它能绽放出照亮未来的异样光芒。京师西郊,一座原本属于某位涉案被抄家勋贵的巨大庄园,此刻正被工匠们紧张地改建着,高高的围墙之内,隐约传来不同于军营操练也不同于市井喧嚣的、奇特的金属敲击与器械运转声。

越国公府的书房内,张世杰的面前,站着一位风尘仆仆、面容清癯、眼神却闪烁着睿智光芒的中年人。他便是被后世誉为“中国的狄德罗”,着有《天工开物》的大学者——宋应星。只是此刻的宋应星,虽才学满腹,却因不善钻营,加之东林党把持的学界对其“重技艺、轻义理”的偏见,一直郁郁不得志,仅在江西分宜做个小小的教谕。

“宋先生,《天工开物》一书,本公已拜读,深感先生于格物致知之学,造诣非凡,尤重民生实用,实乃国士之才!”张世杰开门见山,语气诚恳,“如今朝廷正值多事之秋,外有强虏,内有积弊。欲强国,非仅凭权术刀兵,更需倚仗这格物之学,开物成务!”

宋应星闻言,身躯微震,他没想到这位权倾朝野、以铁血手段着称的国公,竟会如此看重他这些被正统士大夫视为“奇技淫巧”的学问。他拱手道:“国公过誉,应星愧不敢当。些许杂学,难登大雅之堂,恐有负殿下厚望。”

“先生过谦了!”张世杰摆手,目光灼灼,“何为雅?何为俗?能富国强兵、利国利民者,便是大道!本公已奏明陛下,于西苑设立‘皇家格物院’,专司研究、改进各类器械、火器、农具、乃至探求天地万物之理。欲请先生出山,担任这格物院首任院正,总揽其事!院内所需银钱、物料、匠人,一应优先供给,先生可尽情施展平生所学!”

说着,他递过一份盖有皇帝玉玺和国公印信的聘书,以及一份初步的《格物院章程》。宋应星接过,看着章程上所列的研究范围:从火铳火炮的射程与精度提升,到水力纺车、织机的改良;从新式农具的研发,到矿冶技术的改进;甚至…还有一项名为“火水之气(蒸汽)动力机”的远期探索项目…他的呼吸不由得急促起来。这,正是他梦寐以求能潜心研究的领域!

“国公…国公知遇之恩,应星…万死难报!”宋应星深深一揖,声音带着激动与决然,“应星必竭尽驽钝,以报国公!”

有了张世杰的全力支持和宋应星的号召力,皇家格物院以惊人的速度筹建起来。诏令传出,那些原本散落民间、或被埋没在底层衙门、被视为“匠户”、“方士”的能工巧匠、算学奇才、乃至一些对实学感兴趣的年轻士子,纷纷慕名而来。

西苑那座被改建的庄园,很快便聚集起一批奇人异士:有擅长铸造、能一眼看出铁水成色的老铁匠;有精于木工机括、能制作精巧仪器的巧手艺人;有熟稔水利、曾参与治理黄河的退职官员;甚至还有几位被汤若望引荐、通晓西方几何、历法与初步物理知识的传教士。

格物院内,划分出不同的区域。火器坊内,炉火熊熊,工匠们正在宋应星的指导下,尝试用新的合金配方和镗孔工艺改进燧发枪的枪管,以期增加射程和耐用性;机械坊内,木屑飞扬,基于《天工开物》记载的水力大纺车模型正在被放大和优化;农具坊则在试验一种新式的、更省力的曲辕犁和播种耧车。

院内还设立了巨大的藏书楼,不仅收集了《武经总要》、《天工开物》等本土科技典籍,还通过传教士和商人,搜罗了许多西方的数学、几何、力学着作的译本。张世杰甚至下令,将抄没逆产中的部分珍贵古籍、仪器,也划拨格物院使用。

这里没有之乎者也的空谈,只有不断的试验、测量、计算和改进。失败的叹息与成功的欢呼交替响起,空气中弥漫着焦糊味、铁腥味、墨香与一种蓬勃的求知欲。一种与外界勾心斗角、死气沉沉的氛围截然不同的生机,在这里勃发。

在一次格物院的内部研讨中,宋应星根据张世杰模糊的提示(借助了穿越者的先知)以及自己对水汽力量的观察,提出了一个大胆的设想:“诸位请看,这茶壶之水沸,蒸汽可顶起壶盖。若我等造一密闭容器,设法使水沸产生大量蒸汽,以其力量推动机括,是否可替代人力、畜力乃至水力,成为一种全新的、更强大的动力?”

这个设想,在大多数匠人和学者听来,无异于天方夜谭。用水汽来推动机器?这简直比道家的炼丹术还要虚无缥缈!

一位老工匠摇头:“院正大人,此物闻所未闻,怕是难以实现。即便造出,那蒸汽灼热无比,如何操控?容器若是不堪压力,岂非如同火药般炸开?太过凶险!”

一位年轻士子也质疑:“宋师,格物之学,当脚踏实地。此等玄虚之物,耗费巨大,却恐镜花水月,徒劳无功啊。不如将精力专注于改良现有火器、农具,更为实在。”

面对质疑,宋应星并未气馁,他展示了一些简单的气压实验,并引用西方力学原理进行解释:“万事开头难。火药初现时,不也曾被视为妖术?我等当有探赜索隐之勇气。殿下亦对此寄予厚望,言此物若能成,或可改变天下运势!”

尽管大部分人不理解,甚至暗中嘲笑,但在张世杰的明确支持和宋应星的坚持下,一个由少数几名最顶尖的工匠和学者组成的“火气机组”,还是悄然成立,开始了对蒸汽动力最初级的、极其艰难和危险的探索。草图被不断绘制又废弃,小型实验容器在一次次的爆炸声中化为碎片,但每一次失败,都积累着微不足道却至关重要的经验。

格物院的存在,如同在这个古老的帝国肌体内,植入了一个来自未来的细胞。它的影响开始缓慢渗透。改进后的燧发枪部件更加耐用,射速略有提升;新式水车模型在京郊皇庄试用,效率提高了两成;更轻便的曲辕犁受到农户欢迎…这些看似微小的进步,在张世杰看来,其长远意义甚至超过一场战役的胜利。

然而,这片孕育着新光的技术净土,也并非与世隔绝。格物院耗费巨资(主要由银行和国债利润支撑)采购各种稀有材料、雇佣大量工匠的消息,很快便传到了某些人的耳中。

这一日,宋应星正在案头推演一组蒸汽压力的计算公式,一名负责采购的属官匆匆进来,面带难色:“院正,不好了!我们订购的那批用于打造耐压容器的南洋‘铁力木’和‘紫铆’(特种胶),在通州码头被工部下属的漕运司给扣下了!说是…说是此等物料,关乎军国利器,需有兵部与工部联合勘合文书,方能放行!可我们格物院,并无此等程序啊!”

宋应星眉头紧锁,格物院的物料采购,一向由王府和银行直接协调,从未遇到过这种情况。这显然是有人故意刁难!

几乎同时,夜枭也送来一份密报:近日,都察院几位以“清流”自居的御史,正在暗中收集格物院“靡费国帑”、“聚集方士”、“行踪诡秘”的“罪证”,似乎准备上本弹劾。而背后隐约有某些对张世杰新政不满、又因清理庄田而利益受损的宗室和勋贵的影子。

更让宋应星心惊的是,密报最后提及,似乎有不明身份的人,在试图接触格物院内那几个参与“火气机”核心研究的工匠,许以重利,打探研究细节!

宋应星放下密报,走到窗前,看着院内那些忙碌的身影和升腾的炉火,心中涌起一股寒意。科技的幼苗刚刚破土,便已感受到了来自旧势力、旧观念的凛冽寒风。这不仅仅是材料的刁难和言官的弹劾,更是两种思维、两条道路的碰撞。

他深知,必须立刻将此事禀报英亲王。格物院这缕微光,能否在重重阻力下持续燃烧,甚至照亮更远的未来,取决于那位掌权者能否一如既往地,为其挡住这来自四面八方的明枪暗箭。而那个名为“蒸汽”的遥远梦想,其本身蕴含的力量,似乎也已经开始引起某些隐藏在暗处目光的觊觎。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