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玄幻 武侠 都市 历史 科幻 灵异 游戏 书库 排行 完本 用户中心 作者专区
小米阅读 > 历史 > 穿越大明之铁血护国公 > 第19章 明玉南下破困局

穿越大明之铁血护国公 第19章 明玉南下破困局

作者:苍野王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11-25 17:48:41

李定国携雷霆之势稳定辽东军心的捷报尚未传回京师,另一场没有硝烟却同样至关重要的战役,已在千里之外的江南悄然打响。

漕帮可能卷入的消息,如同悬在头顶的达摩克利斯之剑,让张世杰意识到,必须尽快在江南打开局面,否则北方的任何努力都可能因南方经济命脉的掐断而功亏一篑。然而,面对铁板一块的江南商界联合抵制,强行突破无异于以卵击石。

“必须有人去江南,从内部瓦解他们的联盟。”张世杰在书房内踱步,目光最终落在了苏明玉身上,“明玉,此事非你不可。”

苏明玉并无丝毫怯懦,她平静地迎上张世杰的目光:“国公爷需要明玉做什么?”

“利用你的身份,你的人脉,你的商业手腕,南下江南。”张世杰语气沉凝,“目标有三个:第一,尽可能分化拉拢江南商界内部并非铁板一块的势力,尤其是那些与沈万川等钱庄巨头有竞争或利益冲突的商帮。第二,设法在江南,至少在一两个关键城市,建立起我们‘大明皇家票号’的分号,哪怕规模很小,只要立住脚,就是胜利!第三,摸清漕帮的动向,以及他们与朝中何人勾结。”

这是一个几乎不可能完成的任务。苏明玉虽是苏家之女,但苏家本身也是江南商界一员,她此行无异于在背叛整个阶层的固有利益,风险巨大,稍有不慎,便是万劫不复。

苏明玉沉吟片刻,抬起眼帘,眸中闪烁着睿智与坚定的光芒:“国公爷信重,明玉必竭尽全力。江南商界也非铁板一块,晋商、徽商与本地苏浙商帮素有竞争,海商与内河商人也各有算盘,丝绸、茶叶、盐业各行当更是利益交错。沈万川能联合他们,无非是借了‘维护旧利、对抗朝廷’的大义名分。只要我们能给出更大的利益,或者……让他们看到沈万川那艘船即将沉没的风险,分化瓦解,并非没有可能。”

她顿了顿,继续道:“至于票号分号,不宜直接打出‘皇家’旗号刺激他们,可先以我苏家名下钱庄改组或合作的名义进行,待站稳脚跟再行更迭。漕帮之事……家父在江南经营多年,或有些许门路可以打探。”

张世杰深深看了她一眼,将一枚刻有复杂纹路的玄铁令牌递给她:“这是‘夜枭’在南方的最高信物,必要时,可调动一切资源助你。一切,以你自身安全为要。”

“明玉明白。”苏明玉接过令牌,入手冰凉沉重。

三日后,一支看似普通的苏家商队,悄无声息地离开了北京城。苏明玉一身素雅打扮,以回乡省亲的名义,混在商队之中,踏上了南下的路途。

就在苏明玉南下的同时,北京的朝堂之上,一场因辽东局势暂时缓和而带来的微妙变化,正在发生。

李定国飞骑送饷、稳定军心、斩杀煽动者的消息,虽然尚未正式传回,但通过五军都督府和某些特殊渠道,已经隐隐约约在高层中流传开来。崇祯皇帝得知辽东并未如某些人“预料”的那样发生营啸,反而军心暂稳,对张世杰的观感不禁又复杂了几分。至少,这个臣子办事,确实雷厉风行,而且……似乎总能办成。

陈演和魏藻德等人则有些措手不及。他们没想到张世杰反应如此之快,手段如此之狠,更没想到李定国竟能如此干净利落地稳住局面。一时间,他们“谨慎行事”、“评估风险”的借口,在事实面前显得有些苍白可笑。

“陛下,”在一次小范围召见中,张世杰抓住机会,再次提及漕运款项之事,“辽东军心虽暂安,然根源未除。臣仍担忧,有人意图在漕运上再做文章。近日漕运衙门款项异动,汇往扬州,臣恐其与南方抵制新币、国债有关,若漕粮有失,京师危矣!”

他没有直接指控陈演,但句句都指向其拖延军饷可能引发的连锁恶果。

崇祯闻言,脸色顿时又阴沉下来。他看向陈演:“陈卿,漕运款项,汇往扬州,所为何事?”

陈演心中一惊,连忙出列,额角见汗:“回陛下,此……此乃历年惯例,用于采购南方特供宫廷之物料,以及……以及支付部分漕工饷银,绝非……绝非如越国公所言……”

他的辩解显得有些底气不足。

张世杰不再纠缠,转而道:“陛下,为防万一,臣请旨,加强运河沿线,尤其是通州至天津段的巡防力量,并由五军都督府派员,协同漕运御史,稽查漕粮运输,确保万无一失!”

这是要夺一部分漕运的控制权!陈演和魏藻德脸色大变,刚要反对。

崇祯却已被“京师危矣”四个字深深触动,他不耐烦地挥挥手:“准奏!漕运关乎国本,绝不能出任何岔子!就依越国公所奏!”

陈演等人只得将话咽回肚子里,心中对张世杰的恨意又深了一层。他们知道,在皇帝心中的天平上,张世杰的份量正在逐渐加重。

运河之上,千帆竞渡。

苏明玉站在船舷边,望着两岸逐渐变得繁盛的景象,心中并无欣赏的闲情。越往南,空气中弥漫的那种与北方截然不同的富庶、精致,乃至……一丝隐晦的排外和戒备气息,就越发明显。

她第一站,没有选择苏家根基所在的苏州,而是直抵留都——南京。

南京,六朝金粉之地,如今虽非政治中心,却是江南文化、经济的真正核心。江南钱庄联合会,其隐秘的总部便设在此处。

苏明玉没有大张旗鼓,她住进了苏家在南京的一处别院,然后便开始以苏家大小姐的身份,低调地拜访一些与苏家世代交好,或在生意上有密切往来的家族,其中不乏一些在丝绸、茶叶、木材等行业举足轻重的商人。

会谈都在私密的场合进行。

“世伯,”苏明玉对一位经营着庞大丝绸生意的林姓家主盈盈一礼,屏退左右后,开门见山,“晚辈此次南下,实是身负越国公重托。国公爷锐意革新,推行银元、国债、票号,非为与江南父老争利,实是为解国家倒悬之危,畅通天下财货。如今北地已初见成效,军心民心渐安。”

林家主抚着胡须,面色凝重:“明玉侄女,你所言或许不虚。然则,沈会长他们所言亦有道理。朝廷此举,确是在夺我等钱庄汇兑之利,长此以往,我等何以自处?”

苏明玉微微一笑,笑容温婉却带着锋芒:“世伯,汇兑之利,果真如此不可或缺吗?据晚辈所知,林家生意遍布南北,每年因各地银钱成色不一,汇兑不便,损耗几何?被钱庄抽取费用又是几何?若有一全国通兑、费用低廉、信誉卓着之票号,使林家货款周转效率倍增,成本大减,所获之利,难道比不上那点汇兑手续费吗?”

她顿了顿,观察着林家主的脸色,继续道:“更何况,如今朝廷发行国债,利息丰厚,由越国公及勋贵担保,风险极低,乃是绝佳的生财之道。沈会长号召抵制,岂不是断了大家的财路?他沈家靠着钱庄汇兑和私下铸钱,自然可以高枕无忧,可其他各家呢?也要跟着他一条道走到黑,与朝廷,与这滚滚大势对抗吗?”

利益!苏明玉精准地抓住了商人的本质。她不再空谈大义,而是直截了当地摆出利弊。跟随沈万川,维持旧秩序,看似安全,实则利益受损,且与朝廷对抗风险巨大。而接受新政,短期内或有阵痛,长远却可能获得更便捷的金融通道和新的财源。

林家主沉默了,眼中闪烁着算计的光芒。

类似的对话,在接下来的几天里,在南京不同的深宅大院中反复上演。苏明玉凭借着对商业本质的深刻理解、苏家的人脉网络,以及“夜枭”提供的精准情报(例如某家海商急需资金周转,某家盐商与沈万川有旧怨),巧妙地游走着。

她承诺,只要愿意支持新政,苏家乃至越国公府,将在未来的官营贸易、国债承销、乃至新设立的票号业务中,给予他们优先合作的机会。这是实实在在的利益许诺。

渐渐地,坚冰开始出现裂痕。一些原本就对沈万川独霸钱庄业不满的商号,一些急需资金或寻求新出路的家族,开始心动,态度变得暧昧起来。

时机成熟,苏明玉果断出手。她联合了林家等四五家颇具实力的商号,以“顺应朝廷,便利商民”为名,宣布将各自名下在南京、苏州、杭州的几家信誉较好的钱庄进行整合改组,成立“江南通惠票号”,并公开表示愿意尝试承接部分官款汇兑业务,并认购一定额度的“平辽国债”!

“江南通惠票号”的成立,虽然规模远无法与沈万川的帝国相比,但其象征意义巨大!它标志着江南商界联合抵制的铁幕,被撕开了一道口子!它向所有观望者证明,与朝廷合作,并非死路一条,甚至可能是一条新的康庄大道!

消息传出,江南商界一片哗然!

沈万川在南京的豪宅内,气得摔碎了心爱的紫砂壶。

“苏兆恒!苏明玉!吃里扒外的东西!”他面色铁青,眼中杀机毕露,“他们这是在找死!”

他意识到,苏明玉此女,威胁巨大。她不仅有能力分化江南商界,更可怕的是,她正在试图建立一条绕过他们传统钱庄体系的新的金融通道!

“不能让她再继续下去了!”沈万川对心腹咬牙道,“给漕帮的刘香主传话,该他们出手了!我要让那‘江南通惠票号’,还有那个不知天高地厚的女人,在江南寸步难行!”

经济的博弈,开始散发出血腥的气息。

而此时的苏明玉,站在新挂牌的“江南通惠票号”(南京分号)二楼,看着楼下虽然冷清却总算顺利开张的场面,脸上并无喜色。她收到了一份没有署名的拜帖,约她明日于秦淮河上一艘画舫相见。

落款处,画着一个简单的船锚标记。

漕帮!

苏明玉知道,真正的考验,现在才刚刚开始。她南下破局的第一步虽然迈出,但更凶险的暗流,已然向她涌来。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