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玄幻 武侠 都市 历史 科幻 灵异 游戏 书库 排行 完本 用户中心 作者专区
小米阅读 > 历史 > 穿越大明之铁血护国公 > 第12章 银元一统利商贸

穿越大明之铁血护国公 第12章 银元一统利商贸

作者:苍野王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11-25 17:48:41

“皇家票号”的风声,如同在滚沸的油锅里泼进了一瓢冷水,瞬间在整个朝堂,尤其是在与江南钱庄、私铸银钱利益攸关的官员中,炸开了锅。

弹劾的奏疏,不再是之前那种散乱而无明确目标的攻讦,而是变得极具针对性,火力全开!

“臣谨奏:越国公张世杰,妄改祖制,欲立所谓‘票号’,此乃与民争利之极致!民间钱庄汇兑,自有规制,商民便利,何须朝廷越俎代庖?此举必致万千钱庄伙计失业,市井动荡,实乃祸国殃民之举!”

“臣闻张世杰更欲借此发行所谓‘官钞’,此乃王莽故智!滥发纸钞,必致物价飞腾,民不聊生!前元旧事,殷鉴不远!乞陛下立斩此议,以安天下!”

“张世杰以武夫之身,妄议财权,其心可诛!此例一开,则朝廷威福下移,权柄旁落,纲纪崩坏!臣请陛下明察,罢其入阁之权,令其专司军务,不得干预朝政!”

一道道奏疏,如同毒箭,从都察院、六科廊、甚至部分六部官员手中飞出,直指“票号”核心。他们抓住“与民争利”、“滥发纸钞”、“武夫干政”等要害,极力渲染其危害,试图在舆论和皇帝心中,将张世杰的金融改革彻底扼杀在萌芽状态。

朝堂之上,气氛紧张得如同拉满的弓弦。连日的攻讦,让不少中立官员也心生疑虑,看向张世杰的目光充满了复杂。

然而,面对这汹涌的攻势,张世杰却似乎并不急于辩解,也并未在朝会上与言官们进行无谓的口舌之争。他在等待,等待一个合适的时机,抛出他的第二张牌。

这一日,文华殿偏殿,一次小范围的御前会议。

与会者仅有首辅钱谦益、户部尚书、兵部尚书魏藻德,以及越国公张世杰。崇祯皇帝端坐御座,面色疲惫,眉宇间带着挥之不去的焦躁。连日的争吵和雪片般的弹劾,让他不胜其烦。

“越国公,”崇祯揉了揉眉心,语气带着一丝不耐,“关于‘票号’之议,朝野非议甚多,皆言其弊。朕观之,此事牵涉甚广,或可……暂缓?”

钱谦益立刻接口,语重心长:“陛下圣明!财赋之事,关乎国本,确需谨慎。票号之设,看似便利,实则隐患无穷。且与民争利,非仁政所为,还望陛下三思。”

户部尚书也连忙附和,大倒苦水,言说国库如何艰难,但设立票号如何冒险云云。

张世杰静静听着,直到他们都说完,才缓缓起身,对着崇祯躬身一礼:“陛下,诸位大人所言,不无道理。”

他这出乎意料的表态,让钱谦益等人都是一愣。

然而,张世杰话锋随即一转:“然,臣近日核查九边军饷以及各地税银解运,发现一更为迫切,且危害巨大之问题,若不解决,恐军心不稳,税制崩坏更甚!”

“哦?”崇祯眉头一皱,“是何问题?”

张世杰从袖中取出一个锦袋,打开,将里面的东西倾倒在一旁太监捧着的银盘里。只听一阵叮当乱响,银盘里出现了一堆五花八门的银块、银锭,还有大量粗糙不堪的铜钱。

这些银块大小不一,形状各异,有的上面打着模糊的印记,有的干脆就是切割后的碎银。那些铜钱更是色泽暗淡,字迹模糊,甚至有些边缘破损,轻飘飘的毫无分量。

“陛下请看,”张世杰指着那堆“钱”,声音沉痛,“这便是如今各地解往京师的饷银、税银之现状!银两成色参差不齐,民间私铸劣钱泛滥!官兵领取饷银,需自行鉴定成色,折算价值,往往实际所得不足定额七成!商民交易,更是苦不堪言,为鉴定银钱真伪、成色,平白耗费无数精力钱财,纠纷不断!此等乱象,岂非动摇国本?”

他看着崇祯逐渐变得难看的脸色,继续道:“更有人,利用银钱混乱,大肆盘剥!以劣充好,克扣军饷,压榨百姓!朝廷岁入,亦因此大打折扣!此弊不除,纵有金山银山,亦难真正用于强国强军,惠及黎民!”

崇祯盯着那盘杂乱无章的银钱,脸色铁青。他虽久居深宫,但也并非对民间疾苦一无所知,只是从未如此直观地看到货币混乱带来的恶果。这确实是一个无法回避的严重问题。

钱谦益心中暗叫不好,连忙道:“陛下,银钱之事,历来如此,各地自有规矩……”

“规矩?”张世杰打断了他,声音提高,“若规矩便是让将士流血又流泪,让百姓负重而难行,让国库空悬而无奈,那这规矩,还要它何用?!”

他不再理会脸色涨红的钱谦益,转身对崇祯,掷地有声地道:“陛下!欲强军,先足饷;欲足饷,先理财;欲理财,必先统一币制,畅通流通!故而,臣恳请陛下,下旨铸造含银量统一、规格标准之‘大明银元’,逐步取代市面上杂乱银两及劣质铜钱!”

“大明银元?”崇祯目光一凝。

“正是!”张世杰解释道,“此银元,需由朝廷直属宝源局统一铸造,规定每枚重七钱二分,含银九成,边缘铸有防挫纹路,难以剪凿私毁。正面铸‘大明元宝’字样及发行年号,背面铸龙纹或其它皇家标识,以示权威!”

他描述得极其具体,显然早已深思熟虑。

“此举有三大好处!”张世杰条分缕析,“其一,便利商民!银元标准统一,价值明确,交易无需再费时费力鉴定折算,可极大促进商贸繁荣,此乃‘开源’之基!其二,保障军民生计!官兵领取饷银,商民缴纳赋税,皆以标准银元结算,杜绝盘剥克扣,可收揽军心民心!其三,掌控铸币权!朝廷统一铸造发行,可有效打击私铸,将货币发行之权牢牢掌控在手,长远来看,利莫大焉!”

他巧妙地将“银元”与“强军”、“惠民”、“利商”联系起来,避开了敏感的“票号”和“官钞”,将其包装成一个解决当前迫切问题、几乎有百利而无一害的良策。

崇祯听着,眼神不断闪烁。张世杰描绘的前景,确实令人心动。统一币制,便利流通,打击私铸,还能收揽军心民心……这似乎比那个听起来就有些虚无缥缈、容易引发争议的“票号”和“官钞”,要实在得多,也更容易接受。

而且,这“银元”看似只是改变了钱的形态,并未直接触动江南钱庄汇兑的根本利益,阻力或许会小很多。

钱谦益和魏藻德等人却是心中警铃大作!他们岂能看不出这“银元”的厉害?这看似是技术性的改良,实则是要釜底抽薪!一旦朝廷掌握了标准银元的铸造权,并且推广开来,民间那些依靠鉴定银两、兑换钱币牟利的钱庄、银铺,生存空间将被大幅压缩!更重要的是,这是朝廷在明确宣示和强化对货币的掌控权!这是比“票号”更根本的威胁!

“陛下!不可!”魏藻德急声道,“铸币乃国之重器,岂可轻言变更?且铸造新钱,耗资巨大,如今国库空虚,如何承担?再者,新钱推行,民间能否接受,尚未可知!若引发抵触,岂非弄巧成拙?”

“魏尚书此言差矣!”张世杰立刻反驳,“铸造银元,并非无端耗费!统一币制后,商贸活跃,税收增加,其长远之利,远超铸造之费!至于民间接受,更非难事!标准银元,成色足,易携带,防伪强,于商民有百利而无一害,只要朝廷信誉担保,何愁不行?莫非魏尚书认为,我大明百姓,皆是不识好歹之辈?还是认为,朝廷连铸造标准银钱的信誉都没有了?”

他这话,直接将魏藻德逼到了墙角。

崇祯看着争论的双方,又看了看那盘刺眼的杂乱银钱,心中天平已经开始倾斜。张世杰说的没错,这货币混乱的问题,确实到了非解决不可的地步。而这“大明银元”,听起来确实是个可行的办法。

“好了。”崇祯终于开口,打断了争论,“银元之议……朕觉得,越国公所言,确有道理。货币混乱,确为一大弊政。统一币制,利国利民。”

他顿了顿,看向张世杰:“此事,便由越国公牵头,会同户部、工部,详细拟定铸造‘大明银元’之章程,核算所需费用,呈报于朕。务必要考虑周详,确保新钱信誉,便于推行。”

“臣,领旨!”张世杰躬身应道,心中一定。这第一步,总算迈出去了!

钱谦益和魏藻德等人脸色瞬间变得无比难看,但皇帝已经金口玉言,他们也无法当场反驳,只得暗暗咬牙。

会议散去,张世杰走出文华殿,阳光照在他身上,暖意融融。

他知道,铸造银元只是开始,后续的推行,必然会遇到来自旧货币利益集团的疯狂反扑。但无论如何,掌控铸币权这关键的一步,他已经成功地提上了日程。

然而,就在他以为暂时占据了上风之时,一名小太监却悄悄塞给他一张纸条。

张世杰走到僻静处展开一看,是方正化的笔迹,只有寥寥数字:

“江南急信,八大钱庄联名,欲拒新币。”

张世杰眼神一冷,将纸条攥紧。

风暴,并未平息,只是换了一个方向,悄然袭来。

这“大明银元”之路,注定不会平坦。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