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辐射年轮
市局技术中心顶楼的气象辐射联合监测站,像个巨大的玻璃蜂巢。弧形落地窗外是灰蒙蒙的城市天际线,下方车流如蚁。空气里飘散着精密电子仪器特有的臭氧味、纸张油墨味,还有一丝若有若无的干燥剂气息。无数屏幕闪烁着复杂的图表和跳动的数据流,发出低沉的嗡鸣。
陈克非站在巨大的落地窗前,背对着房间。他手里没拿烟,只是双手插在警裤口袋里,指节因为用力而泛白。窗玻璃映出他紧绷的侧脸,下颌线如同刀削,眼底是熬红的血丝和沉淀了一夜的冰冷风暴。父亲染血的工作服和那封字字泣血的举报信,像两块烧红的烙铁,隔着警服灼烫着他的心脏。赵建国……这个名字每在脑中闪过一次,都带来一阵撕裂般的剧痛和毁灭一切的杀意。那条指向“老狗洞”的加密信息,如同毒蛇的信子,在他理智的边缘反复撩拨。
“陈队,样本送到了。”老秦的声音打破了压抑的沉默。他捧着一个特制的铅转运箱,小心翼翼地放在中央一张宽大的、布满各种接口和显示屏的分析台上。箱体上印着醒目的三叶辐射标志和“林业研究所 - 古树年轮样本(编号:CB-01)”的字样。
张川推了推金丝眼镜,走到分析台前,动作流畅地输入指令,打开铅箱的机械锁扣。里面躺着一块切割得极其规整、直径约半米、厚达十厘米的巨大树木横截面圆盘。木质呈现出深沉的棕褐色,纹理致密,散发着悠远的木质清香。最引人注目的,是横截面上那一圈圈清晰无比、如同涟漪般扩散开来的年轮纹路。
“城郊‘望乡台’古槐,树龄初步估计超过三百年。”张川的声音平静无波,像在陈述一个既定事实。他戴上特制的防静电手套,手指虚悬在年轮盘上方,沿着最外圈一道明显异常深色的年轮线划过,“林业所的同事在例行古树健康普查时,发现这棵古槐近几十年的生长纹路出现严重异常。尤其是这道……以及更深处的几道,木质颜色、密度都与正常年轮迥异。怀疑受到过严重环境胁迫,甚至……污染。”
陈克非终于转过身,布满血丝的眼睛扫过那块巨大的年轮盘。三百年的生命印记,此刻却成了潜在的罪证载体。他走到分析台前,目光锐利如鹰隼,落在张川手指划过的那道深色年轮上。“就是它?”
“初步怀疑对象之一。”张川点头,启动了分析台上方一个复杂的机械臂装置,探针阵列发出细微的嗡鸣,对准了年轮盘的中心区域。“树木年轮是绝佳的天然环境记录仪。特定年份的异常气候、环境污染事件,都会在当年的生长轮上留下独特的‘指纹’。比如,重金属污染会导致木质颜色变深、导管结构畸形;而放射性沉降物……”他顿了顿,镜片后的目光变得无比凝重,“……会被木质纤维吸收,其衰变产生的粒子会在微观层面留下永久性的损伤痕迹,并且,衰变本身具有精确的时间标尺。”
“所以,你们打算用它来‘测谎’?看看这鬼地方到底什么时候被辐射捅过刀子?”陈克非的声音带着一丝被压抑的暴躁。他现在只想找到赵建国,用拳头或者枪口撬开他的嘴,而不是在这里看一棵老树怎么长疙瘩。
“可以这么理解。”张川没有在意陈克非的语气,专注地操作着控制面板。“这台设备的核心是高精度伽马射线能谱仪,结合微区X射线荧光光谱(μ-XRF)和碳-14衰变同步校准。能逐层扫描年轮,分析每一生长轮内特定放射性核素的残留强度及其衰变子体丰度,从而精确反推污染发生的时间点。”
机械臂的探针缓缓降下,如同精密的手术刀,开始接触最外层的年轮。主屏幕上,瀑布般的数据流和复杂的能谱图开始快速刷新。
“开始基线扫描……外层十年,放射性本底正常,符合自然衰变背景……”老秦在旁边负责监控数据,实时汇报。
时间在仪器低沉的嗡鸣和数据流的刷屏中流逝。陈克非焦躁地在分析台旁踱步,目光不时扫向窗外,又落回那块沉默的年轮盘上。每一秒的等待,都像是在赵建国的嘲笑中煎熬。父亲工作服裤脚上那个刻在放射性煤灰里的“17”,如同诅咒的烙印,在他眼前挥之不去。
“等等!有异常!”老秦的声音陡然拔高,带着一丝发现猎物的兴奋,“深度对应树龄约25年区域!伽马能谱出现强峰!特征能量……661.7 keV!是铯-137!”
陈克非的脚步猛地顿住!铯-137!又是这个如同跗骨之蛆的名字!
“能谱特征分析……”老秦的手指在键盘上飞快敲击,调出复杂的对比图谱,“……衰变子体钡-137m的特征峰清晰……能谱指纹……与骨灰案样本(B-7)、核医疗中心尘埃、陈卫东工作服煤灰样本中检测到的铯-137……完全吻合!与‘湄公河之星’沉船丢失批次一致!”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