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长崎,三菱重工船舶事业部的谈判室。
柏木长桌泛着冷光,将房间分成泾渭分明的两端。
三菱方面,营业部部长田中宏一郎坐在主位,指尖无意识地摩挲着钢笔笔帽。他身后的五六人,西装革履,腰板挺得笔直,却时不时偷瞄桌上的文件,眼神里藏着一丝按捺不住的谨慎。
对面,周海生带领的东兴团队刚落座。
他抬手松了松领带,动作从容不迫。深色定制西装衬得他肩背挺拔,目光扫过日方众人,没有多余的寒暄,只有一股沉凝的气场。
“周先生,一路辛苦!非常欢迎您莅临三菱重工!”
田中宏一郎率先起身,弯腰鞠躬的角度恰到好处,身后的团队也齐刷刷跟着弯腰,动作整齐划一。
语气里的郑重,和此前电话中那丝若有若无的轻视,判若两人——4000万港元的订单规模,早已让他不敢有半分怠慢。
周海生伸手回握,掌心的温度透着坚定:“田中部长,客气了。感谢贵方的重视,我们直奔主题吧。”
话音刚落,他朝身旁的助理递了个眼神。
助理立刻打开投影仪,一束光打在墙面,第一张图表瞬间亮起。
那是东兴集团便利贴、粘鼠贴过去三年的出口增长曲线,陡峭上扬,像一把出鞘的利剑,刺眼得让人无法移开目光。
日方几人下意识坐直了身体,有人悄悄拿出笔,在笔记本上快速记录。
紧接着,未来五年货运量预测图、定制化运输技术规范要求相继跳出。
舱内温度波动不得超过±2℃、货物固定必须采用防滑卡扣、防震等级需达到六级……每一项条款都细致到极致。
周海生拿起激光笔,指尖轻点墙面:“东兴的业务正高速扩张,对远洋运输的需求,是长期且刚性的。”
他的声音洪亮清晰,扫过日方众人:“我们要的不是一锤子买卖,而是和三菱这样的顶级船厂,建立长期战略合作。”
“技术必须顶尖,性能必须可靠——这是我们的底线。”
话说完,他放下激光笔,双手交叉放在桌上,目光平静地看向田中宏一郎。
这番话,配上实打实的数据,彻底颠覆了日方对“香港买家”的刻板印象。
田中宏一郎喉结动了动,和身边的技术总监交换了个眼神,都从对方眼里看到了惊讶与赞赏。原本准备好的试探性话术,瞬间被他咽回了肚子里。
技术谈判环节,会议室里的讨论声此起彼伏。
东兴的技术人员前倾着身体,手指在图纸上比划,语速飞快地阐述要求。三菱的工程师眉头紧锁,时而反驳,时而点头,争论得面红耳赤。
周海生没插嘴,只是靠在椅背上,翻看着手中的资料。
每当双方卡在某个指标上僵持不下时,他才会抬眼开口。
“这个航速指标,直接影响运输效率,不能让步。”
“油耗是长期成本,必须控制在我们给出的范围之内。”
话不多,却字字戳中要害,让日方无从辩驳,也展现出极强的主导力。
谈判进入核心的价格与支付方式环节,房间里的空气仿佛凝固了。
田中宏一郎清了清嗓子,报出一个价格,语气带着几分试探:“这是给亚洲客户的优惠价,已经很有诚意了。”
周海生没立刻回应,而是抬手示意助理递上一份文件。
“田中部长,这是我们做的价格分析报告。”他将报告推了过去,“基于国际船价指数、原材料走势,还有长期合作的规模效应,这个报价,还有让利空间。”
田中宏一郎拿起报告,指尖划过密密麻麻的数据,脸色渐渐凝重。
“此外,我们了解到日本官方对这类出口,有优惠信贷支持。”周海生补充道,目光平静无波,“我们希望首付30%,余款利用日本输出入银行低息贷款,分5年支付。”
“这是国际航运订单的常规操作,也能体现贵方的合作诚意。”
田中宏一郎深吸一口气,放下报告。
他知道,自己遇到了真正的对手——东兴不仅有钱,更懂行,熟悉国际规则,根本无从敷衍。
“请给我们十分钟时间,内部商议一下。”他站起身,带着团队匆匆走出会议室。
门关上的瞬间,里面立刻传来急促的日语讨论声。
周海生端起桌上的茶水,轻轻抿了一口。水温刚好,茶香驱散了些许疲惫,他的脸上依旧沉稳。
十分钟后,田中宏一郎再次走进会议室,脸上带着一丝释然的笑容。
“周先生,贵方的专业和诚意,深深打动了我们。”他递过一份新的报价单,“这是三菱能为战略伙伴提供的最优条件,总价让利8%,付款方式完全按照您的要求。”
“期待未来的持续合作。”
周海生拿起报价单,仔细审阅着每一条条款。身旁的财务顾问凑过来,低声说了几句,他微微点头。
随即,周海生站起身,伸出手:“感谢贵方的诚意!合作愉快!”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