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玄幻 武侠 都市 历史 科幻 灵异 游戏 书库 排行 完本 用户中心 作者专区
小米阅读 > 其他 > 古代第一助产士 > 第91章 风雨将至

古代第一助产士 第91章 风雨将至

作者:王家小喵喵 分类:其他 更新时间:2025-11-25 13:44:58

肃王将作为“监审”随三司会审团亲临绥远卫的消息,如同在已暗流涌动的绥远卫投下了一颗巨石,激起了更深的波澜。林婉清捏着那封盖着东宫紫绶金印的文书,指尖因用力而微微发白,心沉到了谷底。肃王,这位远离朝堂纷争、身份超然的皇叔,其突然介入,让本就扑朔迷离的局势,瞬间蒙上了一层更浓重、更不可测的阴影。是福?是祸?是太子为制衡朝中反对势力请来的强援?还是那位深藏不露的“鹞鹰”,为保赵安国、搅浑水面而搬出的又一尊大佛?

无论哪种可能,对林婉清和昏迷不醒的顾长渊而言,都意味着前所未有的压力与凶险。三司会审,刑部、都察院、再加一位亲王监审,阵仗之大,几乎是对待谋逆大案的标准。这已不仅仅是审案,更是一场公开的、决定无数人命运的政治角力。而她和顾长渊,正是这场角力最核心的棋子,甚至可能是……祭品。

“大人,这……”张将军和方淮闻讯赶来,看着林婉清凝重的脸色,心中也蒙上了厚厚阴云。肃王的名头,他们这些边将也有所耳闻,绝非易与之辈。

林婉清将文书轻轻放在案上,深吸一口气,强迫自己从瞬间的慌乱中冷静下来。事已至此,恐惧和抱怨毫无意义,唯有积极应对,方有一线生机。

“是福不是祸,是祸躲不过。”她声音平静,却带着一种破釜沉舟的决绝,“朝廷专使将至,是危机,也是机会。若能当庭揭穿赵安国通敌卖国之实,或可扳倒其背后主使,还北疆一个朗朗乾坤。”

“可……顾将军尚未苏醒,赵安国又老奸巨猾,届时公堂之上,若他反咬一口……”方淮忧心忡忡。

“所以,我们必须在他反咬之前,坐实他的罪证!让他无可辩驳!”林婉清眼中寒光一闪,“张将军,加派人手,对赵安国严加看管,饮食药物皆由方医官亲自检验,绝不能再出任何纰漏!同时,将我们目前掌握的所有证据——北狄死士身上的密信、飞鹰铜符、以及从俘虏和赵安国余党口中撬出的供词,全部整理归档,形成完整的证据链。特别是那几封提及边镇布防图的密信,要重点标注!”

“末将明白!这就去办!”张将军领命,雷厉风行。

“方淮,”林婉清又看向他,“顾将军的伤势,仍是重中之重。必须在他醒来前,稳住病情,绝不能让专使有借口将他带离绥远卫诊治。此外,你秘密准备几样东西……”她压低了声音,对方淮耳语了几句。

方淮先是一愣,随即眼中露出惊佩之色,重重点头:“下官明白!定不辱命!”

接下来的日子,绥远卫表面风平浪静,内里却紧锣密鼓,如同一张缓缓拉满的强弓。林婉清几乎不眠不休,白天处理堆积如山的善后公务,稳定民心,接待闻讯而来、心思各异的周边州府官员的“探视”和“慰问”,与张将军、方淮推演公堂上可能出现的各种情况,预判对方发难的角度,准备应对之策。夜晚,她则守在顾长渊榻前,一边处理文书,一边密切关注他的伤情,不时与方淮调整药方,用金针渡穴,助他固本培元。

她的身体已到了极限,瘦得只剩下一把骨头,眼下的乌青浓得化不开,时常因精力不济而眼前发黑,需要靠浓参茶和银针刺穴强提精神。但她的眼神却越来越亮,如同经过千锤百炼的寒铁,冷静、锐利,透着一股不容侵犯的威仪。她不再是那个只知埋首医书的医官,而是在血与火的淬炼中,迅速成长为一个能够独当一面、运筹帷幄的掌权者。她的每一个命令都清晰果断,她的存在本身,就成了稳定军心民心的定海神针。

顾长渊的伤势在她的精心调理下,终于出现了转机。这日清晨,他竟在昏睡中发出了几声模糊的呓语,手指也微微动了一下。虽然很快又归于沉寂,但这微小的变化,却让林婉清和方淮欣喜若狂!这是意识开始恢复的迹象!

“脉象较前有力了许多,沉疴似有松动之象!”方淮搭脉后,激动地回禀,“大人,将军……或许快醒了!”

林婉清紧紧握住顾长渊的手,泪水在眼眶中打转,却强忍着没有落下。这是连日来唯一的好消息,如同无尽黑暗中透出的第一缕晨曦。“继续用药,不可懈怠。在他醒来前,消息严格封锁,除你我之外,不得让第三人知晓,尤其是即将到来的专使团!”

“下官明白!”

希望的曙光稍稍驱散了心中的阴霾,但林婉清不敢有丝毫放松。专使团抵达的日子越来越近,空气中的紧张气氛几乎凝固。她加派了更多的暗哨,监控着城内每一个角落,特别是驿馆和通往地牢的要道。

七日后的黄昏,地平线上终于出现了浩浩荡荡的旌旗仪仗。朝廷三司会审团,在以刑部尚书陈明远、都察院左副都御史高文渊为首,肃王鸾驾压阵的庞大阵容护卫下,抵达了绥远卫城外。

消息传来,全城震动。林婉清率领绥远卫所有文武官员,出城迎驾。

城门大开,旌旗招展,但气氛却凝重得令人窒息。林婉清一身素净的县主朝服,虽面色苍白,憔悴不堪,但脊梁挺得笔直,神色平静如水,立于迎接队伍的最前方。她的身后,是伤痕累累却目光坚定的张将军等将领,以及面露忧色的文官士绅。

钦差仪仗缓缓停下。为首的刑部尚书陈明远,年约五旬,面容清癯,目光锐利,透着刑名官员特有的冷峻。都察院左副都御史高文渊,稍显年轻,面容白皙,眼神却闪烁不定,带着几分文官的矜持与审视。而最后那辆最为华丽的亲王銮驾,车帘低垂,看不清内里情形,却自然散发出一种无形的威压。

“臣,安乐县主、太医院御医林婉清,率绥远卫文武,恭迎钦差大人、肃王殿下!”林婉清上前一步,依礼参拜,声音清晰平稳,不卑不亢。

陈明远微微颔首,目光在林婉清身上停留片刻,闪过一丝不易察觉的讶异,似乎没想到这位传闻中“重伤垂危”的女县主,竟有如此气度。“林县主辛苦了。起身吧。”

高文渊则轻轻哼了一声,语气略带挑剔:“绥远卫经此大劫,百废待兴,林县主以一女子之身,独撑大局,实属不易。只是不知,钦差遇刺一案,相关人犯可曾妥当拘押?证据可曾齐全?”

一来便直奔主题,语气不善。林婉清心中冷笑,面上却不动声色:“回高大人的话,钦犯赵安国已严密拘押于地牢,一应物证、口供均已整理归档,随时可供诸位大人查验。”

“哦?”高文渊挑眉,“但愿如此。此案关系重大,京师瞩目,若有丝毫差池,只怕林县主担待不起。”

这话已是近乎威胁。张将军等人面露愤慨,却被林婉清用眼神制止。

就在这时,那辆一直静默的亲王銮驾车帘微微一动,一个略带慵懒却透着无尽威严的声音缓缓传出:

“舟车劳顿,诸位大人还是先入城安顿吧。案情如何,升堂之后,自有公论。”

声音不高,却瞬间压下了所有的嘈杂与讥锋。正是肃王!

“王爷所言极是。”陈明远连忙躬身应和。

高文渊也收敛了几分气焰。

銮驾缓缓启动,在重重护卫下驶入城门。经过林婉清身边时,车帘似乎无意间掀起一角,一道深沉难辨的目光在她身上一扫而过,快得让人以为是错觉。

林婉清心中一凛,垂首恭立。这位肃王殿下,果然深不可测。

钦差行辕设在原本的衙署,立刻被肃王的亲卫和刑部、都察院的衙役层层封锁戒严,气氛肃杀。林婉清将专使团安顿好后,立刻前去禀报公务,并将整理好的部分卷宗副本呈上。

陈明远翻阅卷宗,面无表情。高文渊则不时提问,言辞犀利,处处刁难,试图找出漏洞。林婉清对答如流,证据链清晰,逻辑严密,竟让高文渊一时无从下手。

“顾指挥使伤势如何?为何不见他前来述职?”高文渊忽然话锋一转。

林婉清心中一紧,面上却哀戚而坦然:“回大人,顾将军为守城池,身中剧毒,重伤昏迷至今,太医束手,仍在竭力救治之中。未能迎驾,实非得已,还望大人恕罪。”

“重伤昏迷?”高文渊眼中闪过一丝怀疑,“可否容本官探望一二?也好向朝廷禀明实情。”

果然来了!林婉清早有准备,神色悲戚却坚定:“高大人的关切,婉清代顾将军心领。只是将军伤势极其危重,需绝对静养,稍有惊扰恐有性命之虞。方医官日夜守护,亦不敢远离半步。若大人执意探视,万一……婉清实在担待不起。不若待将军病情稍稳,再……”

她言辞恳切,理由充分,将顾长渊的伤势说得极其凶险,堵死了高文渊强行探视的借口。

高文渊碰了个软钉子,脸色不太好看,哼了一声,不再言语。

陈明远打圆场道:“既然如此,便让顾将军好生静养吧。林县主,明日巳时,正式升堂,会同肃王殿下,审理赵安国一案。届时,相关人证、物证,需一并到堂,不得有误。”

“下官遵命。”林婉清躬身应下,心中明白,真正的考验,就在明日。

退出钦差行辕,夜色已深。寒风凛冽,繁星黯淡。林婉清独自走在空旷的街道上,背影在月光下拉得长长的,孤单而坚定。

明日公堂,将是决定生死成败的战场。她没有退路,只能赢。

她抬头望向衙署内院那盏微弱却始终亮着的灯火,那里有她昏迷不醒的爱人,有她必须守护的一切。

山雨已至,狂风满楼。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