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玄幻 武侠 都市 历史 科幻 灵异 游戏 书库 排行 完本 用户中心 作者专区
小米阅读 > 其他 > 古代第一助产士 > 第16章 困守与转机

古代第一助产士 第16章 困守与转机

作者:王家小喵喵 分类:其他 更新时间:2025-11-25 13:44:58

吴院判那句“暂留太医院,不得随意离开”,如同一道无形的枷锁,将林婉清困在了这栋森严的建筑群中。所谓的“暂留”,实为软禁。她被安置在太医院后苑一间僻静的厢房里,门外有胥吏看守,美其名曰“方便随时诊视病情,聆听上谕”,实则隔绝了她与外界的一切联系。

贤妃娘娘的乳母——这个身份像一块巨石压在林婉清心头。救治成功,或可一步登天;若有丝毫差池,甚至只是病情反复,她都可能成为宫廷倾轧的牺牲品,万劫不复。孙医正那日离去时阴冷的眼神,更让她明白,自己已身处漩涡中心。

她唯一能做的,便是全力以赴地守住这位嬷嬷的生命。每日,她都在胥吏的“陪同”下前往诊视,根据嬷嬷排便、排气、腹部软硬程度、体温及脉象的变化,精细调整药方。外敷药膏的配伍,灌肠药液的浓度与频率,她都亲力亲为,不敢假手他人。

嬷嬷的病情极其脆弱。梗阻虽初步缓解,但坏死的肠管是否能恢复,引发的腹腔感染(古人称之为“痈毒内陷”)能否控制,都是未知数。高热、腹痛、虚弱,任何一关都可能要命。林婉清拿出了十二分的谨慎,将现代抗感染、营养支持的理念融入古代药学,用人参、黄芪等大补元气,用金银花、连翘、蒲公英等清热解毒,时刻观察,随时应变。

日子在高度紧张中缓慢流逝。厢房窗外,一树桂花开了又谢,暗香浮动,却无法驱散室内的凝滞与压抑。

被软禁的第三日傍晚,林婉清正在灯下记录今日的病案心得,门外传来轻微的叩门声。不待她回应,门被推开,孙医正负手走了进来,身后跟着一名端着食盒的药童。

“林姑娘,几日辛苦。”孙医正脸上挂着公式化的笑容,眼神却依旧锐利,“嬷嬷病情能稳住,你功不可没。这是太医院膳房特意为你准备的宵夜,趁热用吧。”

药童将食盒放在桌上,躬身退下。孙医正却没有离开的意思,目光扫过桌上摊开的笔记,淡淡道:“林姑娘真是勤勉,时刻不忘精进医术。不知对嬷嬷后续的治疗,可有更进一步的考量?”

林婉清心中警铃大作。孙医正此举,名为探视送膳,实为打探她的治疗思路,甚至可能……是想套取她那“古籍残卷”中的疗法。她面上不动声色,合上笔记:“多谢孙大人关心。嬷嬷之症,重在扶正祛邪,循序渐进,民女目前仍是依据脉象变化,微调吴院判认可的方子,并无新奇之法。”

孙医正眯了眯眼,似乎对她的滴水不漏有些不满,转而道:“听闻姑娘出身民间,并无师承?能有如此见识,实属难得。只是太医院规矩重,师承门户之见亦深。姑娘纵有奇才,若无引荐,恐难立足。不知姑娘可曾考虑过,投于哪位大人门下,也好有个依靠?”

这是明目张胆的拉拢,亦是威胁。暗示她若不归顺于他(或他代表的派系),即便此次立功,日后在太医院也寸步难行。

林婉清垂下眼睑,语气恭顺却坚定:“民女微末之技,侥幸得遇机缘,只求尽心救人,无愧于心。至于师承门户,民女不敢高攀,一切但凭太医院各位大人裁决。”

孙医正碰了个软钉子,脸色沉了沉,冷哼一声:“既如此,你好自为之吧。嬷嬷的病,若有反复,你当知后果。”说罢,拂袖而去。

门重新关上,林婉清看着那精致的食盒,却毫无胃口。孙医正的压力,如同悬顶之剑,让她喘不过气。

被软禁的第五日,嬷嬷的病情终于出现了决定性的好转。高热彻底退去,腹部变得柔软,开始有饥饿感,能进少量米汤。这意味着感染得到控制,肠道功能正在恢复。

林婉清长舒了一口气,一直紧绷的神经稍稍放松。她将好消息告知守门的胥吏,请他转告吴院判。

然而,直到午后,前来复诊的却不是吴院判,而是另一位面生的太医,态度冷淡,诊脉后只简单说了句“尚可”,便再无他话。关于她何时能解除软禁,更是只字未提。

林婉清的心又沉了下去。嬷嬷好转,她的利用价值似乎在降低,而贤妃娘娘那边的消息迟迟未至,她的处境变得微妙而危险。孙医正完全可以将她一直困在这里,甚至……

正当她心绪不宁时,窗外忽然传来极轻微的“叩叩”两声。她一怔,循声望去,只见窗纸破了一个极小的小孔,一根细细的芦苇杆伸了进来,轻轻吐出一个揉成极小团的纸球。

林婉清心中剧震,快步上前,取下纸团,展开。上面只有一行极小却挺拔的字迹:

“事已知,安勿躁,静待转机。顾。”

是顾长渊!他竟然有办法将消息传递进来!虽然只是只言片语,却像暗夜中的一盏孤灯,瞬间驱散了林婉清心中的恐慌和孤独。他不是让她逃跑,而是让她“静待转机”,这意味着他正在外面运作,且对情况有所掌握!

这小小的纸团,给了她莫大的安慰和勇气。她将纸团就着灯火烧掉,灰烬捻入花盆,心情已截然不同。

次日,情况果然发生了变化。

来为她“送膳”的,不再是孙医正的人,而是一个眉眼伶俐的小药童。他放下食盒时,趁守门胥吏不注意,飞快地将一个扁平的油纸包塞进了林婉清袖中,低声道:“苏公子让给的。”

小药童走后,林婉清回到内室,打开油纸包,里面竟是几本薄薄的、却极其珍贵的医书手抄本!一本是前朝妇科圣手傅青主的《傅青主女科》精要摘录,一本是关于疑难脉象的辨析,还有一本,竟是详细记载了各种宫中秘传方药及禁忌的杂记!

这些,正是她目前最需要的东西!不仅能提升她的理论深度,更能让她了解宫廷用药的规则和陷阱。苏衡(显然是受顾长渊所托)送来的这份“礼物”,雪中送炭,恰到好处!

她立刻明白,这就是顾长渊所说的“转机”的一部分。他不仅在安抚她,更在实际行动,为她提供“弹药”,让她有能力应对接下来的任何考较甚至诘难。

林婉清如饥似渴地翻阅起来,将那些知识飞速记入脑中。她感觉到,困住她的这间厢房,不再是牢笼,而变成了一个风暴眼中短暂的安全屋,一个让她积蓄力量的密室。

又过了两日,嬷嬷已能下床缓慢行走。这天下午,厢房的门再次被打开。

这次来的,是吴院判。他脸上带着如释重负的轻松笑意,身后还跟着一位面白无须、气质阴柔的中年宦官。

“林婉清,”吴院判的声音温和了许多,“这位是贤妃娘娘宫中的内侍,王公公。”

王公公细长的眼睛打量着林婉清,声音尖细却并不刺耳:“咱家奉娘娘懿旨,前来问话。嬷嬷的病,是你治的?”

“回公公,是民女在吴院判及诸位太医指导下,尽力而为。”林婉清恭敬回答,将功劳分予众人。

王公公点点头,似乎对她的谦逊还算满意:“嬷嬷的信儿捎进宫了,说是亏得你胆大心细,才捡回这条老命。娘娘听了,很是欣慰。念你有些功劳,特许你解除禁足,可自由出入太医院等候最终评议。至于赏赐……”他拖长了语调,“待娘娘旨意到了再说。”

禁锢解除了一半!林婉清心中大喜,连忙躬身谢恩。

王公公传完话便离开了。吴院判笑着对林婉清道:“林姑娘,此番你确是立了大功。安心回去等候消息吧。只是……”他语气微顿,压低声音,“京城水深,凡事还需谨慎。”

林婉清再次谢过吴院判,收拾好自己简单的行李,终于踏出了那间困了她多日的厢房。

重新呼吸到自由的空气,她恍若隔世。然而,她清楚地知道,所谓的“自由”只是表面。贤妃的赏赐未至,太医院的评议未出,孙医正的敌意未消,顾长渊所说的“转机”也尚未完全显现。

她回头望了一眼太医院森严的门楣,目光沉静而坚定。前方的路,依然布满荆棘,但她已不再是刚来时那个孤立无援的孤女。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