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玄幻 武侠 都市 历史 科幻 灵异 游戏 书库 排行 完本 用户中心 作者专区
小米阅读 > 都市 > 当国委回首三十年 > 第129章 棋从断处生

当国委回首三十年 第129章 棋从断处生

作者:爱加班的小水 分类:都市 更新时间:2025-11-25 14:13:52

省委常委会的决议,如同在江东省的政坛投下了一枚深水炸弹。以林枫那份鞭辟入里的调研报告为蓝本,起草“高质量发展行动纲要”的工作被提升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省委书记陈启明亲自挂帅担任领导小组组长,省长林枫任副组长并主持具体起草工作,规格之高,前所未有。

消息传出,省直机关和各地市反应各异。林枫的北阳旧部,如已任省工信厅厅长的王健、刚被提拔为省发改委主任的赵建国等人,精神振奋,摩拳擦掌,准备在省长的带领下大干一场。而一些与旧有发展模式捆绑较深,或对改革心存疑虑的干部,则感到了无形的压力,林枫报告中那些尖锐的问题和指向明确的改革举措,无疑触动了固有的利益格局和思维定式。

省政府一号会议室,起草领导小组办公室的第一次会议,气氛凝重。林枫坐在主位,两侧是领导小组的核心成员——省委副秘书长、政研室主任,以及省发改委、工信厅、财政厅、自然资源厅、生态环境厅等关键部门的一把手。

林枫没有多余的寒暄,目光沉稳地扫过全场,开门见山:“时间紧,任务重。常委会把起草纲要的任务交给我们,是信任,更是责任。我们要做的,不是文字游戏,而是要拿出一份能真正指引江东未来发展的行动纲领。”

他示意秘书长杨建业将报告核心内容做了精要阐述,随即强调:“今天不是来讨论能不能干,而是要你们拿出怎么干的真招实策。一周时间,围绕八个重点方向,我要看到你们部门最具突破性、最具操作性的方案。记住,是方案,不是设想。”

他刻意停顿,让压力充分传递。

新任省发改委主任赵建国率先开口,他作为林枫从北阳一手提拔起来的干将,熟悉林枫的风格,态度坚决:“林省长,推动高质量转型,发改委牵头义不容辞。我们初步考虑,是建立重点产业链‘链长制’,由省领导牵头,一链一策,精准发力。关键在于要素保障的跨部门统筹,特别是土地、能耗、资金等,需要强有力的机制确保协同,打破部门壁垒。”他直接点出了改革的核心难点,也表明了攻坚的态度。

省工信厅厅长王健立即跟进,思路清晰:“林省长,传统产业升级和新兴产业培育,必须依靠创新驱动。我们建议设立省级制造业高质量发展投资基金,重点支持关键技术攻关和智能化改造。同时,要大力优化营商环境,培育‘专精特新’企业生态。难点在于如何确保基金使用精准高效,以及如何破除对民营企业的隐性门槛。”

省财政厅厅长何健扶了扶眼镜,面露难色,语气谨慎:“林省长,王厅长的想法符合方向,但省里财政‘三保’压力很大,债务化解也需要持续投入。新设基金,资金来源需要慎重研究。而且,乡村振兴、生态环保、民生改善等领域投入需求巨大,需要全省一盘棋,统筹平衡。”他的话,代表了务实派和保守力量对财政压力的普遍担忧。

会议室内,不同声音开始碰撞。有人强调市场主导,有人呼吁政府更好发挥作用;有人主张重点突破,有人建议全面推进。

林枫安静地听着,如同一位沉稳的棋手,观察着棋局。直到各方意见充分表达,他才缓缓开口,声音清晰而有力:

“困难,我比各位更清楚。但如果因为困难就畏缩不前,江东就没有未来!”他首先定下基调,目光转向何健,“财政紧张,恰恰要求我们更要提高资金使用效率!要敢于优化支出结构,清理盘活存量资金,把财力用在最能激发活力、最能带动全局的刀刃上。财政厅不仅要会‘管钱’,更要研究如何‘引钱’、‘用活钱’,创新投融资方式。这件事,何健同志,你们必须拿出魄力和智慧!”

他又看向赵建国和王健:“‘链长制’不是空架子,链长就要有拍板权,专班就要有执行力。工信厅、发改委要密切配合,尽快拿出重点产业链名单和‘一链一策’的具体方案。我们要建立的,是一个高效协同的战斗集体。”

他的回应,既有高层建瓴的方向把握,又有具体而微的方法指导,更传递出破釜沉舟的决心。几位刚才还各执一词的厅长,神色都变得凝重起来。

“一周!”林枫再次强调,手指轻轻敲了敲桌面,“我要看到的是能落地的举措、量化的目标、明确的责任主体。散会。”

众人起身离开,脚步比来时沉重了许多。王健和赵建国走在最后,与林枫交换了一个坚定而默契的眼神。

杨建业低声感叹:“省长,阻力不小啊。”

林枫嘴角泛起一丝冷峻的笑意:“棋从断处生。没有阻力,还要我们干什么?这正是机会所在。”

回到办公室,林枫立刻让何建平调来了近三年省本级财政专项资金的使用明细和绩效评估报告。他需要找到突破口,用事实和数据来说话。

下午,他单独约见了省自然资源厅和生态环境厅的负责人,重点了解全省存量建设用地盘活、能耗指标优化分配以及重大项目的环评审批效率问题。他问得非常细,直指当前审批流程中的堵点和痛点。

“有些明明符合规划、对环境没有重大影响的项目,为什么还要层层审批,一拖就是大半年?”林枫质问,语气严厉。

两位厅长倍感压力,连忙解释一些历史原因和规定限制。

“规定是死的,人是活的!”林枫打断他们,“要在守住底线的前提下,最大限度提高效率。你们两个厅成立联合工作专班,专门研究简化流程、提升效能的具体办法,三天内我要看到初稿!”

傍晚,林枫接到了妻子沈明月从农业厅打来的电话。她语调轻松,带着关切:“听说你今天开了个‘统一思想’的会?省里都传开了。”

林枫揉了揉眉心,语气缓和下来:“正常讨论。改革嘛,总要触动一些东西。”

沈明月轻声道:“我知道。家里没事,孩子也挺好,你安心做你的事。不过,也要注意方式方法,陈书记那边……”

“我心里有数。”林枫明白妻子的提醒。与陈启明的磨合,是比应对部门阻力更复杂、更需智慧的课题。

第二天,林枫主动前往省委大楼,向陈启明汇报起草工作的初步进展和遇到的困难。他选择了坦诚,将各部门反映的难点,特别是财政压力和审批效率问题,原原本本地做了汇报,没有加入个人情绪,只是客观陈述。

陈启明认真听着,手指间夹着烟,烟雾缭绕中看不清他的表情。“困难是预料之中的。”他缓缓开口,“枫林同志,你的思路是对的,改革就要敢于碰硬。财政问题,可以让他们先拿方案,在常委会上再议。审批效率,自然资源厅和生态环境厅确实需要拿出切实的改进措施。这件事,我支持你。”

得到了陈启明原则上的支持,林枫心中稍定。但他知道,这仅仅是开始,真正的较量在于后续具体政策的制定和落实。

就在他准备离开时,陈启明仿佛不经意地提了一句:“对了,永川的周峰同志昨天也来找过我,汇报了他们在国企改革方面的一些考虑,特别是关于‘永重’集团引入战略投资者的事情,他们的想法,似乎比之前更谨慎了些。”

林枫脚步一顿,心中了然。周峰这是走了上层路线,试图为永川的改革定调,或者说,是为可能遇到的阻力预先寻求缓冲。他面色不变,点头道:“永川的情况确实复杂,周峰同志谨慎一些可以理解。但‘永重’的改革势在必行,省里会密切关注,必要时给予指导。”

回到省政府,林枫立刻让杨建业通知省国资委,尽快对全省类似“永重”这样的老牌国企进行一次全面摸底,为下一步制定“一企一策”改革方案做好准备。

同时,他亲自给在省国资委担任副主任的赵建国打了个电话,言简意赅:“建国,永川‘永重’的情况,你重点盯一下,把真实情况摸透,不要被下面的汇报糊弄了。”

电话那头的赵建国心领神会:“明白,林省长,您放心!”

放下电话,林枫走到窗边,俯瞰着这座城市。暗流已然涌动,棋局已经铺开。他深知,起草这份“行动纲要”的过程,本身就是一场深刻的改革预演和权力博弈。他必须利用好陈启明当前的支持,借助来自中央“南院”派系的潜在影响力,同时依靠自身团队的坚决执行,在错综复杂的局面中,精准落子,一步步将改革的蓝图变为不可逆转的现实。

这盘棋,每一步都关乎江东省的未来,也关乎他自身的政治抱负。他拿起笔,在摊开的稿纸上,写下了“突破口:要素市场化配置改革”几个字。或许,从这里入手,能撕开一道口子。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