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幕降临,京城却比往日更加热闹。明日便是一年一度的皇商大会,各路商贾都在做最后的准备。
薛府内,烛火摇曳。
薛宝钗坐在书案前,面前摆着厚厚一摞奏章草稿。她的脸色苍白,眼下有浓重的青影,显然已经连续几夜没有好好休息。
“不行,这样写还不够有说服力。”宝钗皱眉,将刚写好的一页纸揉成团扔进纸篓,“必须把薛家百年来的功绩全部列出来,让皇上知道我们薛家的分量。”
她重新提笔,在纸上工整地写道:“臣薛宝钗上奏:薛家历经四朝,为国库贡献白银千万两,织造贡品万匹,香料药材不计其数…”
薛姨妈端着一碗参汤走进来:“宝儿,你已经写了三天三夜了,先喝点汤歇歇吧。”
“妈,时间不够了。”宝钗头也不抬,“明天就是皇商大会,我必须拿出一份完美的计划书。只要皇上看到薛家的实力,一定会给我们更大的支持。”
薛姨妈看着女儿瘦削的背影,心疼得直掉眼泪。她想告诉宝钗家里的真实情况,但话到嘴边又咽了回去。现在说这些有什么用?只会让女儿更加绝望。
“妈,您先去休息吧。”宝钗挥挥手,“我再改改这份产业规划图。咱们薛家在江南的十八个作坊,加上北方的七个货栈,还有海外的香料航线…”
她在纸上画着一张庞大的商业版图,每一笔都那么认真,每一个数字都那么详细。可她不知道的是,这些产业大部分都已经被薛蟠拿去抵押,现在早就不属于薛家了。
院子里传来薛蟠的脚步声。他抱着那把假刀,像个游魂一样在府里转悠。
“阿米尔…阿米尔王子…”薛蟠嘴里念念有词,“你一定会回来的,对不对?三个月,你说好的三个月…”
宝钗听到哥哥的胡话,手中的笔微微颤抖。但她强迫自己专心,继续在纸上写着:“明年计划扩建作坊十二座,新增织机五百台,预计产值翻倍…”
与薛府的焦虑形成鲜明对比,潇湘馆内却是另一番景象。
林云正悠闲地拨弄着古琴,指尖在琴弦上轻抚,流淌出《高山流水》的悠扬旋律。紫鹃在一旁整理着明日要用的物品。
“姑娘,这些驻颜丹的包装盒要不要再精致一些?”紫鹃捧着一个雕花木盒询问,“明天可是要在皇上面前展示的。”
“不用。”林云的手指在琴弦上一按,音符戛然而止,“太过精美反而显得刻意。这种朴素的包装,更能突出丹药本身的珍贵。”
紫鹃点点头,继续整理。王熙凤这时匆匆走进来,脸上带着抑制不住的兴奋。
“林妹妹,好消息!”王熙凤坐到林云身边,“我刚从外面回来,听说明天要参加皇商大会的贵妇名单出来了。”
她掰着手指头数:“皇后娘娘自然是要来的,还有端敬皇贵妃、纯裕贵妃,以及各位王妃郡主。总共二十三位!”
林云放下古琴,端起茶盏轻抿一口:“看来皇上很重视这次大会。”
“何止是重视!”王熙凤越说越激动,“听说康熙皇帝亲自下旨,说要选出最有价值的商品,给予特殊的皇室认证。这可是前所未有的殊荣!”
林云淡淡一笑:“那些贵妇们都是什么年纪?”
“大多在三十到五十岁之间。”王熙凤压低声音,“你知道的,这个年纪的女人最怕什么。”
“最怕老去。”林云点头,“驻颜丹正好投其所好。”
紫鹃在旁边忍不住插话:“姑娘,您说薛宝钗明天会拿什么东西出来?”
“她能拿什么?”王熙凤不屑地撇嘴,“薛家现在已经是强弩之末了。我听说薛蟠把家里的银子都拿去投资什么香料生意,结果被人骗得精光。”
林云没有说话,只是看着窗外的夜色。她当然知道薛家的真实情况,毕竟那三十万两银子现在就躺在她的账上。
“姑娘,您在想什么?”紫鹃问道。
“在想薛宝钗明天的表现。”林云收回目光,“她是个聪明人,不会坐以待毙。即使知道家里没了银子,也一定会想办法做最后的挣扎。”
王熙凤好奇道:“她还能翻出什么花样?”
“空城计。”林云缓缓道,“她会把薛家包装得很强大,用虚假的繁荣来掩盖真实的衰落。如果运气好,也许能糊弄过去。”
紫鹃担心地说:“那岂不是很危险?万一皇上相信了她的话…”
“相信又如何?”林云弹了弹琴弦,发出清脆的声响,“没有真金白银的支撑,再漂亮的计划书也只是一纸空文。而且…”
她停顿片刻,嘴角浮现一丝若有若无的笑意:“我已经为明天准备了一个小小的惊喜。”
王熙凤眼睛一亮:“什么惊喜?”
“到时候你就知道了。”林云故作神秘,“现在说出来就不是惊喜了。”
此时,薛府的另一间屋子里,薛姨妈正在翻箱倒柜。
“怎么会没有了?明明记得还有一些私房钱的…”薛姨妈喃喃自语,把所有的箱子都打开了,却只找到几个空匣子。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