齐昊与赵文斌轻车简从,直奔水安市。他们没有通知市里主要领导,只让秘书提前告知了市环保局。车子进入水安地界,沿着那条被污染的河流前行,空气中似乎还残留着一丝异味,沿岸一些农田依然可见污染的痕迹,几位老农在田边愁容满面地张望。齐昊让司机停车,他走下路基,来到农民中间。
“老乡,这水现在能用了不?”齐昊蹲下身,抓起一把土,关切地问道。
“省里来了人,把厂子封了,这几天好多了,但谁敢用啊!”一个皮肤黝黑的老汉叹气道,“家里打的井水都有一股怪味,得买桶装水喝,这日子……唉!”
“地里庄稼呢?”
“靠近河边的几亩,叶子都黄了,估计是废了。”另一个村民摇头,“政府说给补偿,可这季的收成没了,补偿又能顶啥用?”
齐昊心情沉重,他站起身,对随行的市环保局长和水安县长(闻讯匆忙赶来)严厉地说:“看到了吗?这就是不顾环境、盲目发展的代价!老百姓的身体、生计,都比不上那点GDP吗?补偿必须到位,而且要帮他们恢复生产,找到新的出路!这是死命令!”
在水安县政府会议室,面对匆匆赶来的市委书记张伟和市长,齐昊没有留任何情面。
“张伟同志,污染事件虽然初步处理了,但根子上的问题解决了吗?”齐昊目光如炬,盯着张伟,“我听说,你们市里有些干部,甚至个别领导,还在为那个造纸厂喊冤叫屈,认为环保执法影响了经济发展?这是什么混账逻辑!”
张伟脸色一阵青一阵白,他没想到齐昊会如此直接和严厉,勉强辩解道:“齐省长,您批评得对。我们一定深刻反思。只是……水安底子薄,财政困难,关停并转一批企业,失业人员安置压力很大,我们也是想……”
“想什么?想走回头路?还想靠着污染环境来换取一时的发展?”齐昊猛地一拍桌子,打断了张伟,“我告诉你,此路不通!西山省再也经不起这样的折腾!财政困难,可以想办法;就业压力大,可以找新路子。但环保的红线,谁碰谁就要付出代价!你这个市委书记,如果思想认识转不过来,不能带领水安走绿色发展的新路,那就是不称职!”
齐昊的雷霆之怒,让整个会议室鸦雀无声。赵文斌适时地拿出了省发改委初步拟定的《关于支持水安市等资源枯竭型城市绿色转型发展的若干意见》,提出了发展生态农业、乡村旅游、特色林产品加工等替代产业的具体建议,并承诺在项目、资金、技术上给予倾斜。
张伟看着那份文件,又看了看面色铁青的齐昊,知道这次省里是动了真格,再硬顶下去绝无好处,只得表态:“请齐省长放心,我们水安市委一定坚决贯彻省委省政府的决策部署,彻底转变观念,走绿色发展的路子。”
离开水安时,齐昊对赵文斌说:“光压不行,还得帮。文斌,你们发改委要组成一个专班,对口帮扶水安,把转型方案做实,尽快见到成效。我们要用事实告诉像张伟这样的干部,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
就在齐昊在水安强势推动绿色转型的同时,金州这边的博弈也进入了白热化。书记碰头会上,关于省政府秘书长人选的分歧公开化了。
周明远主持碰头会,参会的有齐昊、马国强、孙丽梅和赵刚。
孙丽梅首先汇报了组织部对几位候选人的考察情况,依然极力推荐那位老资格的副秘书长,认为其“经验丰富,善于协调,能够确保省政府工作平稳高效运行”。
马国强随即表态:“我同意丽梅部长的意见。秘书长这个岗位,关键在协调、在稳妥。这位同志在省政府工作多年,情况熟悉,各方面关系处理得也不错,是比较合适的人选。”他看似客观,实则态度鲜明。
纪委书记赵刚则持谨慎态度:“几位候选人各有所长。组织部的考察是认真的。我个人没有倾向性意见,服从组织决定。”他选择了中立。
压力给到了齐昊这边。周明远将目光投向他:“齐昊同志,你的意见呢?”
齐昊知道,这是一次关键的较量。如果他此时退缩,不仅意味着失去对秘书长这个关键岗位的控制,更会向马国强、孙丽梅等人传递出一个信号——他齐昊在重大人事问题上是可以被妥协和架空的。
他深吸一口气,语气平静却异常坚定:“周书记,各位同志,关于秘书长人选,我认为,在当前的形势下,我们更需要一位有锐气、有担当、能够坚决执行省委省政府决策部署、敢于打破常规推动工作的同志。李副主任虽然经历相对单一,但年富力强,原则性强,文字综合和协调能力经过多年锻炼也很出色,更重要的是,他经历过之前的考验,政治可靠,值得信任。我坚持推荐李副主任。”
他直接亮明了自己的底牌,没有任何回旋余地。
马国强微微皱眉,语气带着一丝不悦:“齐昊同志,用人还是要看综合能力和实际效果。李副主任毕竟没有独立主持过办公厅全面工作的经验,贸然放到这么重要的岗位上,是不是有些冒险?万一协调不畅,影响了省政府运转,这个责任谁来负?”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