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玄幻 武侠 都市 历史 科幻 灵异 游戏 书库 排行 完本 用户中心 作者专区
小米阅读 > 都市 > 钢铁雄心:开局一座戈壁城 > 第124章 古丽的心事与民族融合的深水区

阿卜杜勒老人的小孙女古丽,今年十六岁,正是如花朵般绽放的年纪。她经常跟着爷爷来基地,对这里的一切都充满了好奇。尤其是秦湘云的学校和那些穿着整齐、读书唱歌的女孩子们,对她有着莫大的吸引力。她常常躲在教室外面,偷偷地听里面传出的读书声,眼神里充满了羡慕和一丝不易察觉的渴望。

细心的秦湘云发现了这个总是悄悄出现的维吾尔族姑娘。她主动走过去,用刚学会不久的、生硬的维语打招呼:“雅克西姆塞斯(你好)?”

古丽吓了一跳,像只受惊的小鹿,脸颊绯红,想要跑开。

“别怕,”秦湘云微笑着,用尽量温和的语气说,“喜欢读书吗?可以进来听。”

古丽犹豫着,最终还是摇了摇头,用汉语小声说:“爷爷……爷爷说,女孩子,不用读那么多书。”

这句话,让秦湘云的心微微一沉。她意识到,随着与当地民族群众交往的深入,一些更深层次的、关乎观念和传统习俗的差异,开始显现。民族团结,不仅仅是共同劳动、互相帮助,更需要在文化和思想上相互理解、相互尊重、共同进步。

她没有强求古丽,而是经常找机会和她聊天,给她讲一些内地女孩子读书成才的故事,也虚心向古丽学习维语,了解她们民族的风俗和歌舞。渐渐地,古丽对秦湘云亲近起来,也会跟她诉说一些心事。

“秦阿姨,”有一天,古丽鼓足勇气说,“我……我想像学校的姐姐们一样,认字,学算术。我想知道,书本里到底有什么,能让她们那么开心。”

与此同时,在共同劳动中,也出现了一些新的情况。一些民族青年被吸收进采矿连或建筑队,他们体力好,能吃苦,但普遍文化程度低,看不懂复杂的图纸和安全规程,沟通上存在一定障碍。虽然双方都在努力适应,但偶尔也会因为误解产生小摩擦。

王团长和宋书羽敏锐地意识到了这个问题。他们明白,民族团结不能只停留在表面,必须向“心灵融合”的深水区迈进。

团党委经过研究,出台了几项新措施:

1. 创办“双语夜校”: 不仅教汉族同志学习基础的维吾尔日常用语,也组织愿意学习的民族同志学习汉语。秦湘云和古丽,都成了夜校的首批学员和积极分子。课堂常常充满了笑声,语言的障碍在一点点被打破。

2. 尊重与融入: 在基地的建设和生活安排中,充分尊重民族同志的风俗习惯。食堂专门开辟了清真灶,由民族厨师负责;在重要的民族传统节日时,团里会组织慰问和庆祝活动,邀请阿卜杜勒和部落里的长者参加。

3. 技术帮扶与共同学习: 宋书羽要求,“种子计划”的成员和一线技术员,在指导民族同志工作时,必须更加耐心,采用更直观易懂的方式。同时,也鼓励民族同志将他们在放牧、耕作中积累的宝贵经验分享出来。比如,一位老牧民提出的根据云彩和风向预测短期天气的土办法,就被农业连队采纳,作为气象预报的补充。

4. 鼓励文化交流: 秦湘云组织学校的孩子们和妇女们,向古丽她们学习优美的维吾尔族舞蹈和动听的民歌;同时也将内地的秧歌、革命歌曲教给民族朋友们。一场场小型的、自发的文艺联欢,在工地上、在打谷场上不时上演。

这些举措,像春风化雨,润物无声。古丽最终在爷爷的默许(更多是看到秦湘云的真诚和古丽的坚持后的无奈与期待)下,正式进入了扫盲班学习。她学习异常刻苦,进步飞快,脸上绽放出前所未有的光彩。

阿卜杜勒看着孙女的变化,又看到基地里汉族同志对他们风俗的尊重,对技术的无私传授,心中感慨万千。他对王团长和宋书羽说:“你们,是真心把我们当自己人。以前,我们帮助你们,是因为你们是好人。现在,我觉得,我们是在一起建设我们共同的家。古丽能读书,是她的福气,也是我们部落未来的希望。”

民族团结,在经历了初期的蜜月、共同对敌的考验后,开始向着更加牢固、更加深入的心灵契合与共同发展迈进。这为独立一团应对未来更大的风浪,奠定了最坚实的人文基础。

喜欢钢铁雄心:开局一座戈壁城请大家收藏:(www.071662.com)钢铁雄心:开局一座戈壁城小米免费小说网站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