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的,这是根据你提供的前文续写的第7章:
---
**第七章 暗流与刀锋**
武选初试的成功,像一颗投入死水的巨石,在磐石堡底层激起的不是涟漪,而是汹涌的暗流。校场上那震耳欲聋的“公平”呼声,不仅仅是对旧有秩序的挑战,更是一种宣言——一种由赵珩强势引入,并被无数底层士卒瞬间拥抱的新的可能性。
胡万山及其党羽的威信遭受了前所未有的重创。他们明显沉寂了下去,不再公开阻挠,甚至连软钉子都少了许多。武选司所需的场地、名册迅速到位,各项事务推进得出奇顺利。然而,这种平静,反而让赵珩和沈芷萱更加警惕。这绝非屈服,而是暴风雨前的宁静,是毒蛇蛰伏入草丛,等待致命一击的耐心。
校场考核中核实军功、当场提拔了几名备受压制的老兵作为表率后,赵珩并未停歇。他趁热打铁,以武选司的名义,将初步筛选出的近百名“良才”集中起来,进行更具针对性的复核与观察。这些人中,有雷虎那样勇猛善战的悍卒,也有沈芷萱发现的精通追踪的猎户、善于匠造的老兵,甚至还有两个因直言被贬、郁郁不得志的哨长。
赵珩很清楚,仅仅依靠一次考核和皇帝的旨意,还不足以真正凝聚人心,更不足以对抗胡万山在此地盘踞十余年经营的根基。他需要更快地打造出一支真正属于“武选司”,或者说,属于他赵珩和未来新军秩序的核心力量。
夜色再次笼罩磐石堡。不同于以往的沉寂,堡内西北角一处独立、略显破旧的小校场内,火光通明,呼喝声与兵器碰撞声不绝于耳。这里已被赵珩临时划为“武选集训地”。
场中,数十名士卒正在分组对抗。没有华丽的招式,只有最直接、最凶狠的搏杀技巧。赵珩亲自下场,他没有穿戴华丽的铠甲,只是一身利落的劲装,穿梭于士卒之间,时而出声指点,时而亲自示范。他的招式简洁高效,往往一招就能制住看似比他魁梧得多的对手,引得周围士卒阵阵低呼,目光中的敬畏之色愈浓。
沈芷萱依旧隐在阴影里,靠在一根廊柱上,目光冷静地扫视着全场。她不仅在看那些士卒的身手,更在观察他们的眼神、他们的协作、以及他们在极限压力下的反应。偶尔,她会用只有两人能懂的手势,向场中的赵珩传递某个士卒的异常表现,或是某个小组配合间的破绽。
“停!”赵珩一声令下,场中瞬间静止。
他走到场地中央,气息平稳,目光如电:“表现尚可,但还不够!你们以为,武选上了榜,就能高枕无忧了?错了!这仅仅是开始!真正的战场,比这残酷百倍!你们要面对的,不只是北狄的弯刀,还有身边的暗箭,背后的冷枪!”
他的声音不高,却清晰地传入每个人耳中,带着一股冰冷的压力。
“从明日起,集训内容加倍。弓弩夜间射击,山地负重奔袭,小队战术配合……一项不合格,即刻剔除!”赵珩顿了顿,目光扫过那些或因疲惫、或因压力而显得苍白的脸,“但本王承诺,最终通过考核者,饷银翻倍,授田优先,家人受军府庇护!有功必赏,有过必罚,此乃武选铁律!”
恩威并施。疲惫到极点的士卒们,眼中原本有些涣散的光芒,在听到“饷银翻倍”、“授田优先”时,再次凝聚起来,甚至比之前更加炽热。那是切切实实的利益,是能改变他们乃至家人命运的东西。
就在这时,校场边缘传来一阵轻微的骚动。一名负责外围警戒的护卫快步走到赵珩身边,低声耳语了几句。
赵珩眼神微凝,点了点头。随即,他看向场中士卒,语气恢复了平静:“今日到此为止,解散!各自回营休息,不得喧哗。”
士卒们虽然疑惑,但仍纪律性地迅速列队,沉默地离开。
很快,校场上只剩下赵珩、沈芷萱以及几名核心护卫。
阴影中,一个穿着普通夜行衣,身形矫健如猎豹的身影被带了上来。他脸上带着风尘仆仆的疲惫,但眼神锐利如鹰,见到赵珩,单膝跪地,压低声音道:“属下影卫第七队暗哨,代号‘灰隼’,参见王爷!奉统领之命,潜入北狄境内三月,有紧急军情回报!”
赵珩心中一凛。影卫是他离京前,皇帝秘密交到他手中的一部分力量,专司情报刺探与暗中护卫,直接对他负责,连胡万山也不知其存在。“灰隼”是他派往北狄的数支暗哨之一,此刻突然冒险返回,必有要事。
“讲。”
“灰隼”语速极快,声音压得极低:“属下探明,北狄王庭内部似有异动。左贤王部落近期兵马调动频繁,大量粮草正向边境黑水河一带集结。更紧要的是……属下在追踪一支狄人游骑时,发现他们与一队汉人装束的商队有过接触,那商队的护卫头领……身形酷似胡万山将军麾下,失踪已久的亲兵队长,刘莽!”
刘莽?赵珩瞳孔骤然收缩。此人曾是胡万山的心腹,半年前据说因违反军纪被逐出磐石堡,下落不明。如今,竟出现在北狄边境,还与狄人有所接触?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