警车的引擎声渐渐消失在晨雾中,杨涛站在废弃猎户屋前的空地上,望着车轮碾过草地留下的痕迹,指尖还残留着弓弩握把的粗糙触感。老陈正蹲在地上收拾气枪,李建军则在检查现场是否有遗漏的物证,阳光透过树梢洒下来,在两人身上投下斑驳的光影,驱散了一夜的紧张。
“杨哥,都收拾好了,没落下东西。”李建军站起身,将捡到的一枚匕首鞘递给杨涛,“这是刚才那两个中国人掉的,看着像是军用的,估计不是普通的走私贩子。”
杨涛接过匕首鞘,入手沉甸甸的,鞘身刻着细密的纹路,边缘有些磨损,显然用了不少年头。他摩挲着鞘身,眉头微蹙:“能用上这种装备,背后肯定不简单。不过现在人已经交给警方了,剩下的就交给他们去查吧。咱们先回营地,老张他们还等着消息呢。”
三人沿着来时的路往回走,林子里的空气清新了许多,露水蒸发后带着草木的清香。路过小李牺牲的那片冷杉林时,杨涛特意停下脚步,从背包里掏出一块干净的布,仔细擦了擦小李倒下的那棵树干,又捡了几块光滑的石头,在树下堆了个小小的石堆。
“小李,咱们回家了。”杨涛轻声说,声音里带着一丝沙哑。老陈和李建军也停下脚步,默默地对着石堆鞠了一躬,空气里弥漫着肃穆的气息。
回到营地时,老张正站在帐篷门口来回踱步,看到三人回来,立刻迎了上去:“杨向导,怎么样?抓住了吗?”
“抓住了,人已经交给警方了,标本也完好无损。”杨涛举起手里的标本盒,脸上露出一丝轻松的笑容。
老张松了一口气,眼眶瞬间红了:“太好了,太好了……这样小李也能瞑目了。”他伸手接过标本盒,小心翼翼地抱在怀里,像是抱着稀世珍宝。
科考队的其他队员也围了过来,听到人赃并获的消息,都露出了激动的神色。有人提议要好好庆祝一下,却被杨涛拦住了:“庆祝就不必了,小李还没回来,咱们先把营地收拾好,尽快下山。这里的事情已经结束了,咱们得把小李的骨灰带回去,交给她的家人。”
队员们沉默下来,纷纷点头。大家开始分头收拾帐篷、整理装备,动作麻利却安静,没有人说话,只有风吹过帐篷帆布的声音。杨涛走到小李的帐篷前,掀开帘子走进去。帐篷里很整洁,小李的背包放在折叠床上,里面装着她的笔记本、相机和几件换洗衣物。杨涛拿起笔记本,翻开第一页,上面写着一行娟秀的字:“愿以吾辈之青春,护我中华之草木。”
他的眼眶一热,轻轻合上笔记本,放进自己的背包里。他要把这个笔记本带回城里,亲手交给小李的父母,让他们知道,他们的女儿是个英雄。
收拾完营地,已经是中午时分。杨涛带领队员们沿着山路往山下走,队伍里少了一个人,气氛显得有些沉重。杨涛走在队伍最后面,时不时回头望一眼“鬼见愁”林区的方向,心里五味杂陈。这次科考任务,有收获也有牺牲,有惊险也有感动,更让他明白,保护国家的自然资源,是每个人的责任。
走到山脚下的小镇时,已经是傍晚。镇上的派出所所长早就等着他们,看到杨涛等人,立刻迎了上来:“杨同志,辛苦你们了!县局那边已经给我打电话了,说你们立了大功,要好好表彰你们呢!”
“表彰就不用了,我们只是做了该做的事。”杨涛摆摆手,“所长,小李的后事,还得麻烦你们多费心。我们想尽快把她的骨灰带回去,交给她的家人。”
“放心吧,杨同志,我们已经联系了殡仪馆,明天一早就可以火化。”所长说,“你们先去镇上的招待所休息,有什么需要尽管跟我说。”
杨涛点点头,带领队员们跟着所长去了招待所。招待所的房间很简单,一张床、一张桌子、一把椅子,但对于疲惫不堪的队员们来说,已经足够了。杨涛洗完澡,换上干净的衣服,刚想躺下休息,就听到有人敲门。
“进来。”他说。
门被推开,老张端着一个搪瓷缸走进来,里面装着热气腾腾的面条:“杨向导,还没吃饭吧?我让厨房煮了点面条,你赶紧趁热吃。”
杨涛接过搪瓷缸,说了声“谢谢”。老张坐在他对面的椅子上,看着他吃面条,犹豫了一会儿,说:“杨向导,这次的事情,真的多亏了你。如果不是你,我们不仅抓不到走私犯,还不知道要付出多大的代价。我已经跟上面汇报了你的功劳,他们说要给你记大功,还会给你发奖金。”
杨涛抬起头,笑了笑:“功劳不是我一个人的,是大家一起努力的结果。奖金什么的,我不在乎,只要能保护好国家的资源,能给小李一个交代,比什么都强。”
老张点点头,眼神里满是敬佩:“杨向导,你真是个好人。不像王教授,为了钱,连自己的同事都能杀,真是丧心病狂。”
提到王教授,杨涛的脸色沉了下来:“这种人,迟早会受到法律的制裁。咱们不用跟他一般见识。对了,老张,咱们什么时候能回城里?我想尽快把小李的骨灰送回去。”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