残骸镇的城墙一天天变高,“护城军”的菜鸟们也被操练得有点人样了,至少列队站岗时,不会再把矛尖戳到前面兄弟的屁股。内部环境舒坦了,外部面子撑起来了,是时候琢磨点更“高级”的生意了。
光靠卖水、卖肉、卖铁器,这种初级农产品和手工业品贸易,来钱……哦不,是来资源太慢,而且没啥技术含量。咱们镜泉,好歹也是拥有能源核心、灵能强者(咳咳,自封的)和生物工程军团(小强们)的“高科技”势力,总得有点逼格,不能老是跟人在菜市场斤斤计较那点肉干和烂铁片吧?
得搞点高附加值的出口产品。
啥玩意儿附加值高?在当前这鬼环境下,毫无疑问,是能让人变强、或者活得更久的东西。说白了,就是跟“进化”和“生存”挂钩的硬通货。
我们手里有啥?相对稳定的生存物资——净化过的水、低辐射的肉(豚鼠和蟋蟀也算!)、基础药品、甚至我们那套“清风”系统的简化版技术(这个得慎重点)。
别人手里有啥?我们急需的进化晶石、各种稀奇古怪的变异生物(活的或者尸体都行),以及可能存在的、我们还没发现的特殊资源。
这买卖,可以做啊!
我把这想法跟钉子一说,这小子眼睛立马亮了,拍着大腿说:“首领高见!咱们这就相当于用‘粮食’和‘药品’去换别人的‘军火’和‘科研材料’!这是降维打击啊!”
于是,残骸镇的贸易条例悄咪咪地更新了。新增了一条“特殊物品收购与兑换”通道,由钉子亲自把控,咱们派驻的“护城军”重点看守。
收购清单写得那叫一个诱人:
· “长期大量收购各类变异兽**(要求相对温顺或具有特殊能力,危险性高的需提前报备并妥善禁锢),价格从优,可按个体价值兑换大量净水、食物、药品或武器。”
· “高价收购高纯度、特殊属性进化晶石,可兑换定制武器、高级药剂、甚至获得进入镜泉据点(外围)参观或工作的机会(画饼,纯属画饼,但听起来唬人)。”
· “收购一切未知功能的奇异物品、矿石、植物样本,经鉴定有价值者,重赏!”
好家伙,这清单一贴出去,残骸镇直接炸锅了。以前大家交易,都是为了混口饭吃。现在突然多了条“一夜暴富”或者“一步登天”的捷径,谁不眼红?
接下来的日子,残骸镇的集市简直成了废土版的“鉴宝大会”兼“奇葩生物展览会”。
每天都有形形色色的人,揣着他们眼中的“宝贝”,神秘兮兮地凑到特殊兑换点前。
有猎户扛着被揍得半死不活的、毛色鲜艳的“炫彩陆行鸟”,声称这玩意儿跑起来能带起彩虹(后来发现是它羽毛上沾了某种发光苔藓);
有拾荒者捧着几块颜色诡异的石头,信誓旦旦地说这玩意儿晚上会唱歌(其实是风吹过石孔发出的哨声);
还有个老兄,牵着一只蔫头耷脑、像得了斑秃的土狗,非说这狗能预知危险——因为它每次都在掠夺者到来前提前吓尿了裤子。我他妈……这算哪门子特殊能力?膀胱比较敏感吗?
大部分都是这种让人哭笑不得的“乌龙”。钉子和他手下那帮负责鉴定的家伙,练就了一双火眼金睛,以及强大的憋笑能力。通常都是好言好语(或者不耐烦地)把那些拿着破烂当传家宝的家伙打发走,偶尔给点小补偿,维持一下“和气生财”的形象。
但别说,还真有那么几个走狗屎运……或者真有本事的。
一个来自南方森林的沉默猎人,用几笼子色彩斑斓、但极其温顺的“迷光蝶”,换走了足够他部落吃一个月的粮食。小迪如获至宝,说这种蝴蝶翅膀上的鳞粉对精神力有微弱的安抚效果,可以用来做安神药剂,或者……研究怎么让敌人的灵能者打瞌睡?
另一个沙海边缘的游牧民,带来了一窝看起来像石头蛋的东西,放在温暖处没多久,居然孵出了几只巴掌大、甲壳坚硬、能以沙砾为食的“石甲龟”。火锤对这龟壳的硬度很感兴趣,觉得或许能用来改进 armor。
最让我印象深刻的,是一个独眼的瘸腿老头,他没用笼子也没用绳子,就吹着一种古怪的骨哨,身后跟着两只毛茸茸、大眼睛、看起来人畜无害的“绒尾猴”。这猴子极其聪明,能听懂老头的简单指令,帮忙递个东西、拿个工具啥的。老头说,这是他们部落世代驯养的,通人性,能帮忙。他用其中一只猴子,换了一批治疗他老寒腿的草药和足够他养老的食物。
看着那只留下来的绒尾猴,眨巴着大眼睛,好奇地打量着周围,我心里有点不是滋味。这算不算是……人口买卖?呃,猴口买卖?算了,至少在这里,它不用跟着那老头风餐露宿,说不定还能帮小迪的驯兽部打打下手。
除了这些零散的“淘宝”客,真正的大头,还是那些冲着“进化晶石”来的“专业团队”。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