残骸镇火了。火得有点超出我的预料。
现在去那边转一圈,好家伙,人挤人,兽挨兽,各种口音的叫卖声、争吵声、还有不知道哪头牲口放的屁,混合成一股极具冲击力的“繁荣交响乐”。原本规划的镇区,现在挤得跟沙丁鱼罐头似的,新来的人没地方落脚,就开始在镇子外围见缝插针地搭窝棚,那场面,活像给一件破旧外套上打满了五颜六色的补丁。
钉子一天给我发三条讯息,内容核心就一个:挤!太他妈挤了!治安事件飙升,卫生状况堪忧,再这样下去,咱们这“废土义乌”就要变成“废土难民营”了!
我知道,扩建是势在必行了。但这玩意儿,说起来容易做起来难。首先,地盘往哪儿扩?东边是我们镜泉主据点的方向,肯定不行,那等于把自家大门口暴露出去。南边是森林,北边是荒原,西边……西边再走就是死亡沙海了,那地方邪门,暂时不想碰。
其次,怎么扩?难道还像以前一样,让大家自由发挥,想怎么盖就怎么盖?那估计用不了多久,残骸镇就会变成一个巨大的、连蟑螂钻进去都会迷路的立体迷宫。
最后,也是最重要的,安全怎么保障?镇子大了,人口多了,眼红的家伙肯定更多。就靠现在那支混编的、主要功能是维持市场和街道秩序的“自卫队”?我怕真来个硬茬子,他们连报警(如果这玩意儿存在的话)都来不及。
“开会!”我揉着发胀的太阳穴,再次召集了我的“核心智障团”——哦不,是“智囊团”。
会议上,老烟斗叼着空烟斗,在地图上指指点点,最后圈定了南边和北边两块相对平坦、易守难攻的区域作为新区。火锤拍着胸脯保证,砖头管够,他甚至能琢磨着搞点简易的水泥出来。钉子则开始构思他的“新城规划”,什么功能分区、道路网格,说得头头是道,我怀疑他上辈子是个被耽误的城建局长。
“那么,安全问题呢?”我抛出最核心的问题,“新区一建,防线就得拉长,咱们那点人手,撒出去就跟胡椒面似的。”
石头瓮声瓮气地开口:“首领,战斗部现在人手充足,可以分出一部分来,专门负责残骸镇的防卫。”
我白了他一眼:“把咱们的精锐拿去当镇警?亏你想得出来。杀鸡用牛刀也不是这个用法。” 更何况,让这些刚刚觉醒、恨不得天天找变异兽练手的“人形自走炮”去管小偷小摸和摊位纠纷?我怕他们一个没收住力,直接把闹事者连同摊位一起轰上天。
一直没怎么说话的小迪眨了眨眼,提出了一个颇具建设性的意见:“哥,为什么我们不专门成立一支负责残骸镇及外围安全的部队呢?就叫……‘护城军’?可以从原来的自卫队里选拔骨干,再从新来的流民中招募些身家清白、有把子力气的人,由我们派驻教官进行训练和指挥。”
嗯?这主意听起来有点意思。相当于搞个“外包保安公司”,我们出管理和技术(教官、装备、指挥体系),他们出人力。既能解决防卫问题,又能给那些新来的流民一个上升渠道和归属感,还能把咱们的核心战斗力量解放出来。
“准了!”我一拍石板,“钉子,这事儿你牵头,石头,你派几个稳重点的、没那么容易‘激动’的老兵过去当教官和基层军官。编制、训练、装备标准,你们拿个章程出来。”
说干就干。钉子在残骸镇广场上立了根杆子,挂了面破旗(暂时找不到合适的,用块染了色的兽皮凑合),上面画了个抽象的、由盾牌和交叉刀剑组成的图案——据说是小迪设计的logo,反正我看有点像小孩涂鸦。
然后就是敲锣打鼓地宣传:“镜泉庇护,保境安民!‘护城军’招新啦!包吃住,发装备,表现好有机会获得首领亲自指导(画饼谁不会啊)!”
你还别说,响应者云集。毕竟在废土,能有个稳定饭碗,还能摸到真家伙,对很多挣扎在温饱线上的流民来说,诱惑力巨大。报名点排起了长队,里面鱼龙混杂,有想混口饭吃的蔫货,也有眼神凶悍、一看就见过血的亡命徒。
筛选工作交给了石头派去的教官和钉子手下的情报员。身体素质是基础,更重要的是背景审查和心性测试。可别招进来一堆内奸或者反社会分子,那乐子就大了。
经过几轮折腾,第一批大概一百多号人的“护城军”算是初步成型了。装备嘛,统一配发结实的皮甲(火锤工匠部流水线出品),武器主要是长矛和砍刀(同样制式),弩箭只有小队骨干才能配备。暂时就别想着能量武器了,那玩意儿咱们自己还不够用呢。
训练场就设在新区规划地旁边,每天都能听到教官们声嘶力竭的吼叫和菜鸟们累成狗的喘息声。训练内容除了基本的队列、格斗、兵器操练,重点就是纪律教育和……跑!没错,就是跑步。在我的理念里,打不过没关系,但一定要跑得过,无论是追敌人还是被敌人追,脚底板利索是关键。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