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玄幻 武侠 都市 历史 科幻 灵异 游戏 书库 排行 完本 用户中心 作者专区
小米阅读 > 历史 > 汉末三国路 > 第331章 礼遇有加

汉末三国路 第331章 礼遇有加

作者:长乐墨客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11-25 12:35:35

建安十七年(公元212年)冬,十一月廿三,长安。

一场初雪过后,整座帝都银装素裹,未央宫的巍峨宫阙在冬日稀薄的阳光下折射着清冷的光辉。朱雀大街上积雪早已清扫干净,露出平整的青石板路。一队由百名身着玄色铁甲、外罩赤红披风的晋军宿卫精锐组成的仪仗,护拥着数辆装饰着晋国公徽记的华贵马车,蹄声清脆,车轮辘辘,穿过外郭城威严的明德门,沿着宽阔笔直的天街,径直驶向内城深处那座象征着西北最高权柄的所在——晋国公府。

马车内,卫臻正襟危坐。他透过微微掀起的车帘缝隙,打量着这座闻名天下的雄城。街道宽阔远超许昌,两侧坊市规划井然,商铺鳞次栉比,虽值寒冬,行人商旅依旧络绎不绝,脸上少见中原流民常见的菜色与惶惑,透着一股安定甚至富足的气息。远处,连绵的宫墙和巍峨的箭楼在薄雪覆盖下更显森严。这就是王康经营多年的根基,雄踞西北,俯视中原的霸业基石。与凋敝残破、人心惶惶的许昌相比,恍若两个世界。

车队在晋国公府那两扇巨大的、包着厚重铜钉的朱漆大门前稳稳停下。早有数十名身着精良铁札甲、腰挎横刀的虎贲卫士雁翅排开,肃立两旁,杀气凛然。府门台阶之上,数位身着锦袍、气度不凡的年轻公子已在此等候。

卫臻刚在侍从搀扶下踏出马车,还未及整理衣冠,便见为首一位年约十七八岁、眉宇间英气勃勃、与王康有五六分相似的青年公子,已率身后两位稍年轻些的公子,快步迎下台阶。三人对着卫臻,竟齐齐躬身,行了一个标准的晚辈拜见长辈之礼!

“小侄王汴(王漳、王沽),奉父命在此恭迎世叔!世叔一路风尘,辛苦了!”为首的王汴声音清朗,礼数周全,态度恭谨中带着发自内心的亲近。

卫臻心中剧震!他料到王康念及旧情会厚待于他,却万万没想到,竟会让自己的儿子,而且是三位已成年的、皆有军职在身的公子,以“子侄”之礼相迎!这已不是简单的礼遇,而是将卫臻视作了与王康同辈、需其子侄敬重的尊长!这份姿态,给得实在太重,太重了!饶是卫臻素来沉稳,此刻也连忙侧身避开,急步上前扶住王汴的手臂:“使不得!万万使不得!三位公子乃晋公贵胄,金枝玉叶,卫臻一介微末之臣,岂敢受此大礼!折煞卫臻了!”

王汴顺势起身,脸上笑容真挚:“世叔何出此言!父帅常言,若无当年陈留卫元嗣公(卫兹)仗义援手,慷慨解囊,便无我王氏今日立足之基!元嗣公于我王氏,恩同再造!父帅每每提及,无不感念涕零,视元嗣公如师如父!世叔乃元嗣公嫡脉,于我王氏便是至亲长辈!小侄等以子侄礼相迎,乃天经地义,理所应当!世叔若再推辞,便是见外了!请!”他言语恳切,不容置疑,侧身肃客。

王漳(四子)、王沽(五子)亦齐声道:“请世叔入府!”

卫臻心潮起伏,看着眼前三位气度不凡、态度恭谨的王氏公子,再想到父亲卫兹当年对王康那“非池中之物”的评价,以及王康今日这份超乎想象的礼遇,心中百感交集。他不再推辞,深深吸了口气,郑重拱手还礼:“如此……卫臻愧领了!有劳三位公子引路。”

在三位公子亲自引领下,卫臻穿过戒备森严、气象森严的前庭仪门,步入晋国公府恢弘的正堂。堂内早已备好暖炉,炭火正旺,驱散了冬日的寒意。上好的香茗氤氲着热气,精致的点心摆满了案几。

王汴亲自为卫臻奉上热茶,态度恭谨如侍奉家中长辈:“世叔请先用些茶点,稍解劳顿。父帅正在宫中处理紧急军务,闻知世叔抵达,已命人飞马回报,稍后便至。父帅特意嘱咐,请世叔在府中安心歇息,一切皆如归家,万勿拘束。”

卫臻接过茶盏,连声道谢。他打量着这间气派非凡却又不失威严的厅堂,目光扫过墙上悬挂的巨大舆图,扫过侍立两旁、目光锐利如鹰的甲士,再看着身边这三位身份尊贵却对自己执礼甚恭的公子,心中对王康此举的用意已了然七八分。这既是念及旧情的真心实意,亦是向他、向天下人展示他王康重情重义、不忘根本的姿态!更是一种无形的压力——以如此超规格的礼遇相待,若所求之事不成,岂非显得他卫臻,乃至他背后的曹操,不识抬举?

果然,接下来的两日,卫臻在晋国公府受到了堪称无微不至的款待。王康虽因“紧急军务”尚未露面,但其世子王湛(骠骑将军、并州牧)从并州前线匆匆赶回,亲自设宴为卫臻接风洗尘。宴席之上,山珍海味,水陆毕陈,丝竹管弦,歌舞升平。王湛、王汴、王漳、王沽四兄弟轮番敬酒,言辞间对卫兹的敬仰追思之情溢于言表,更将卫臻奉为上宾,绝口不提半句军政要务。礼曹掾孙乾更是全程陪同,安排卫臻游览长安名胜,参观讲武堂、崇文馆、军器监等核心机构,所到之处,皆展示着晋国的强盛、有序与勃勃生机。这份“待其甚厚”,厚得让卫臻几乎找不到开口提及议和互市的契机。

与此同时,未央宫温室殿内,气氛却与晋国公府的温情脉脉截然不同。

巨大的山河舆图前,炭火将殿内烘烤得暖意融融,甚至有些燥热。王康只着一件玄色常服,负手立于图前,目光锐利如鹰隼,扫视着中原那片靛青色的区域。程昱、陈宫、贾诩、法正四位心腹谋臣分坐两侧,案几上摆放着卫臻带来的曹操亲笔信、国书副本以及详细的互市条款草案。

“……卫臻此人,沉稳有度,不卑不亢,确有其父遗风。曹操派他来,打的就是‘卫兹旧恩’这张牌!”王康的声音打破了殿内的沉寂,听不出喜怒,“归还司隶,奉天子还都洛阳?哼!好一招弃子换枰,以退为进!甩掉供养汉室的大包袱,摆脱那群碍手碍脚的汉室老臣,更把洛阳这烫手山芋丢给孤!名义上是还政天子,实则是拿残破的司隶和那个傀儡皇帝当挡箭牌,在兖豫徐三州苟延残喘!”

他转过身,嘴角勾起一丝冰冷的弧度:“仲德,公台,文和,孝直,说说吧,曹操这盘棋,孤……接是不接?他这互市之请,孤……允是不允?”

程昱率先开口,他捋着花白的胡须,眼中闪烁着精明的算计:“主公,曹操此计,虽为自保,然于我亦非全无益处。其一,其归还司隶,奉天子还都洛阳,看似甩包袱于我,实则亦将汉室正统这面大旗的‘麻烦’一并转嫁。我军若再东进,首当其冲便是洛阳朝廷,在道义上确会陷入被动。与其如此,不如顺水推舟,默认其将天子迁回洛阳。洛阳残破,无兵无粮,不过一具空壳,翻不起浪花。我只需遣一上将,如王续将军,屯重兵于潼关,扼其咽喉,则洛阳天子,尽在掌控,反成我号令关东诸侯的一枚棋子!此乃化害为利!”

他顿了顿,手指敲击着案几上那份互市条款草案,声音带着一丝商人般的精明:“其二,互市!曹操开出的价码,以兖豫徐三州之粮、豫州粗铁、徐州海盐,换取我河西健马、淘汰之军械及关中农具。其目的昭然若揭,乃欲以资源换取喘息之机,重整军备!然,此亦正是我清库存、赚快钱、缓解‘安国券’压力的绝佳良机!”

程昱眼中精光爆射,语速加快:“据仓曹、工曹、马监最新核验:武库之中,积存历年缴获之非制式老旧皮札甲,完好可用者逾八万领!此类皮甲防护有限,我禁军、镇军早已淘汰换装,屯田军亦逐步换为镶铁皮甲,堆积库中,徒耗仓储,形同鸡肋!另有各类老旧缴获刀矛、弓弩、盾牌,形制不一,保养困难,数量庞大,亦亟待处理!屯田军汰换之旧式农具(如木犁、旧式耙、锄等),更是堆积如山!而马监所报,河西健马年育四万余匹,除满足我军所需及少量互市外,尚有富余!出售数千匹予曹操,于我战力无损!”

他猛地提高声音,带着一种不容置疑的决断:“主公!此等积压之物,与其在库中朽烂,不如高价售予曹操!既能换来急需之粮、铁、盐,充盈府库,缓解‘安国券’本息压力;又能助曹操武装其新募之卒,使其看似‘恢复’战力,实则装备低劣,战力有限,难成真正威胁!此乃一举两得,损敌利我之策!价格,绝不能便宜!要让他曹操,肉痛地买!”

陈宫眉头微蹙,接口道:“仲德所言,清理积压、换取资源、缓解财政,此利确在眼前。然,曹操枭雄之姿,绝非庸主。纵使其新卒装备低劣,然若得一年半载喘息之机,以其奸雄手段,必能整肃吏治,恢复生产,重新积蓄力量!届时,中原这头病虎,恐又将生出獠牙!养虎为患,不可不防!故,互市可允,然出售何物,数量几何,价格高低,需慎之又慎!尤其战马,乃军国重器,出售数量必须严格控制,且需为骟马!”

贾诩一直半眯着眼,如同假寐的老狐,此刻才缓缓睁开,浑浊的眼珠里闪过一丝毒蛇般的幽光,声音沙哑低沉:“公台之忧,不无道理。然,曹操如今,已是釜底游鱼。归还司隶,迁都洛阳,此乃自断臂膀,饮鸩止渴之举!其内部,因博望之败,袁绍延津之盟貌合神离,兖豫徐三州豪强本就心思各异,如今再失‘天子’大义名分,其统治根基已然动摇!纵使其励精图治,然府库空虚,强敌环伺,内忧外患之下,其能恢复几分元气?恐未等我动手,其内部已生变乱矣!”

他嘴角勾起一丝令人心悸的弧度:“至于出售军械……妙!甚妙!将那些老旧不堪、形制杂乱、保养困难的皮甲、武器,高价卖给他,正合我意!让他的新卒穿着我淘汰的破甲,拿着我弃之不用的烂矛,去面对袁绍的残兵、刘备的锐卒、孙策的水师!这画面,岂不有趣?此非资敌,实乃……助其速亡也!主公不妨大方些,多卖些破烂给他!价格嘛,自然要让他觉得占了便宜,实则……蚀骨吸髓!”

法正作为最年轻的谋士,一直凝神细听,此刻才开口,声音清晰而冷静,带着精准的计算:“诸公所言皆有其理。正以为,曹操此请,利大于弊,当允!然具体条款,需精打细算,榨取其最大价值,并埋下隐患。其一,出售品类与数量:皮札甲,可售五万领!此数足以装备其大半新卒,使其产生‘恢复战力’之错觉,然此甲防护力远逊我制式镶铁皮甲,更遑论铁札甲,实战中不堪一击!老旧缴获军械(刀、矛、弓、盾,非晋军制式),可大量出售,数量可定八万件!此类军械形制不一,磨损严重,保养困难,极易在战时崩坏,乃隐患之源!屯田军汰换旧农具,可打包出售,数量不限,以其需求而定。此物无害,可换取粮食。战马,售两千匹河西健骟马,此为上限!既显我‘诚意’,又不致资敌过甚。”

“其二,价格!”法正眼中精光闪烁,“依据金曹市价及当前供需:新制镶铁皮札甲,市价约四千五百钱一领。我出售之普通老旧皮札甲,虽为旧物,然曹操急需,可按其防护力折算,定价……三千钱一领!较市面普通新皮甲(约二千五百钱)尚高五百钱!老旧军械,按其材质、磨损程度,统一打包计价,均价定为市面新械三成!屯田旧农具,按废铁价上浮三成打包。河西健马,市价约四万钱一匹,曹操清单请求按七折(二万八千钱),我绝不可允!底线为三万二千钱一匹,且需以粮食或精铁折价优先支付!”

他快速心算,报出一个惊人的数字:“如此,仅五万领皮甲,便可入账一亿五千万钱!八万件老旧军械,均价按六百钱计,可入账四千八百万钱!两千匹战马,按三万二千钱计,可入账六千四百万钱!屯田旧农具及杂项,预估至少可入账二千万钱!总计……约二亿七千二百万钱!”

法正的声音带着一丝兴奋:“此巨款,可极大缓解今明两年‘安国券’利息支付压力(年息三亿钱)!更可换取曹操手中大量粮食、粗铁、海盐,补充我仓廪,支撑工坊运转!而我所出者,不过库中积压之废物!此交易,于我而言,实乃以废换宝,一本万利!”

他话锋一转,眼中闪过一丝冷厉:“其三,附加条款!必须要求曹操以粮食、豫州所产之生铁粗胚、徐州海盐,作为主要支付手段!铜钱支付不得超过交易总额三成!此乃釜底抽薪!其本已粮荒,再被抽走大批粮食,必加剧其内部困境!其生铁粗胚,我工坊稍作加工,便可制成精铁、军械,反哺自身!此消彼长,优劣立判!”

程昱、陈宫、贾诩听罢法正条分缕析的计算与狠辣的附加条款,皆微微颔首。陈宫眼中最后一丝顾虑也消散了。此策,已非简单的互市,而是裹着糖衣的毒药,是勒在曹操脖子上的又一道绞索!

王康负手立于舆图前,听着四位心腹谋臣抽丝剥茧的分析与狠辣精准的计算,脸上没有任何表情,唯有那双深邃的眼眸中,风云激荡,最终归于一片冰寒的平静。他缓缓转过身,目光扫过四人,声音不高,却带着定鼎乾坤的决断:

“善!诸公之谋,深得孤心!曹操欲以残破司隶和那个傀儡皇帝为盾,换取喘息之机?孤允了!他想要破烂武装他的新卒?孤……卖给他!还要高价卖给他!”

他嘴角勾起一抹冷酷而玩味的笑意,仿佛在欣赏一场即将上演的精彩戏剧:

“就按孝直所拟:皮札甲,售五万领,作价三千钱一领!老旧缴获军械(非晋军制式),售八万件,打包作价四千八百万钱!屯田军汰换旧农具,有多少卖多少,按废铁价上浮三成!河西健骟马,售两千匹,作价三万二千钱一匹!总计约二亿七千二百万钱!支付方式,按孝直所言,七成以粮、铁、盐抵充,铜钱不得超过三成!具体交割地点、时间、押运事宜,由仲德(程昱)会同金曹、仓曹、工曹,与那卫臻详谈!务必敲骨吸髓,榨干他曹操最后一点油水!”

他顿了顿,眼中寒光更盛:“至于归还司隶、天子还都洛阳之事……孤亦允了!准其所请!命王续加强潼关守备,对洛阳方向……严加看护即可!”

命令已下,冰冷的算盘珠子在温室殿内噼啪作响。一场看似温情脉脉、基于旧日恩义的“互市议和”,其内核已被精密的算计和冰冷的利益彻底填充。曹操抛出的弃子,被王康稳稳接住,并立刻化作了勒向对手脖颈的新一道绞索。而那位被奉为上宾、享受着超规格礼遇的卫臻,他带来的和平曙光之下,涌动的却是更为深沉的暗流与杀机。晋国公府内的暖意融融,与温室殿中的冰寒算计,在这长安的冬日里,构成了一幅无比诡异的画卷。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