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玄幻 武侠 都市 历史 科幻 灵异 游戏 书库 排行 完本 用户中心 作者专区
小米阅读 > 历史 > 汉末三国路 > 第313章 疮痍南阳

汉末三国路 第313章 疮痍南阳

作者:长乐墨客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11-25 12:35:35

建安十六年三月(公元211年)

博望原野的硝烟并未散尽,浓重的血腥与焦糊气息混杂在初春料峭的寒风里,沉甸甸地压在每一个生还者的心头。曾经旌旗蔽日、连营百里的七十万联军大营,此刻已化为一片巨大的、触目惊心的坟场与废墟。尸骸枕藉,断戟折矛,焚烧过半的营帐骨架如同巨兽嶙峋的肋骨,歪斜地刺向铅灰色的天空。猩红的冰层覆盖着大片土地,那是无数生命流淌汇聚后凝结的残酷印记。乌鸦成群,聒噪地盘旋,黑色的羽翼掠过死寂的战场,投下不祥的阴影。

赵云驻马于一处稍高的土坡,白袍早已被血污浸染得看不出本色,沉重的下摆凝结着暗红的冰碴。他冷漠的目光扫过这片由他主导的杀戮场。远处,晋军的号角声此起彼伏,如同牧羊的鞭哨,指挥着无数股精骑如同梳篦般来回穿插、切割,有条不紊地清理着最后的抵抗,驱赶着漫山遍野、失魂落魄的溃兵向指定的俘虏收容地汇集。视野所及,尽是崩溃与死亡,以及如同蝼蚁般被驱赶、收拢的败军。袁曹断后的旗帜早已湮灭,乐进、李典的呐喊如同投入血海的石子,连最后的涟漪也消失无踪。淳于琼那身显眼的金甲,最终被发现压在一堆袁军步卒的尸体之下,肥胖的身躯被数支长矛贯穿,脸上凝固着极致的恐惧。

朔风卷过,带来浓烈到令人作呕的气息。王康在典韦及铁林营重甲护卫下,策马缓缓登上这片刚刚冷却的修罗屠场。他玄甲幽暗,脸上看不出喜怒,只有深潭般的眼眸倒映着这无边的疮痍。程昱、贾诩、法正等谋臣紧随其后,个个面色凝重。

“报——!”一名浑身浴血的斥候飞马而至,滚鞍落马,声音嘶哑却带着劫后余生的亢奋,“禀大将军!南阳镇军主将徐晃急报!四国贼酋败退路线及残兵收拢情况已查明!”

王康微微颔首。

斥候语速极快,字字清晰:“伪楚国公刘备,率关羽、张飞、陈到等将,收拢残兵约四万三千余人,丢弃所有笨重辎重,正沿白河向西南方向急退,目标为其老巢襄阳!伪吴国公孙策,在周瑜、周泰、蒋钦护卫下,率残部约五万一千余人,乘船顺汉水而下,退守夏口!伪魏国公曹操,领许褚及虎豹骑残部,汇合沿途收拢之败军约六万七千众,已退守襄城(南阳郡辖),据探其意欲稍作喘息后继续退往许昌!伪赵国公袁绍,仅率韩猛、蒋义渠等将及精骑不足四千,丢弃大戟士及步卒无数,狼狈退至叶县(南阳郡辖),其部将高览、韩莒子等正于博望东北收拢散卒,然溃兵如潮,收效甚微,袁绍本人已放弃大部,仅率精骑取道叶县向延津遁逃!”

数字冰冷地砸在冻土上,每一个都代表着一条条消逝的生命和一方诸侯根基的崩塌。程昱适时递上一卷染血的简牍,嘶哑的声音补充道:“主公,初步战果核验:博望山攻防战及最终夜袭决战,我军累计斩首贼兵约十八万级!此数字尚不包括前期徐晃将军坚守南阳诸城、我骑兵袭扰粮道及联军攻山时造成的杀伤。综合计算,四国贼寇此役投入南阳战场的近八十万战兵,前后总计折损约六十万!其中,阵亡、伤重不治者近四十万,被俘战兵约二十万!此外,俘获随军民夫、辅兵约三十万众!缴获之完好及可修复之兵甲、器械、粮秣、马匹堆积如山,各曹官吏正日夜清点,尚未能计其总数!”

巨大的胜利背后,是同样触目惊心的代价。法正年轻的面容紧绷,声音低沉:“我军损失亦重。南阳镇军徐晃部,前期依托城防、营垒独抗四国联军猛攻,战损最为惨烈,死伤逾七万之众!中期对峙阶段,骑兵各部袭扰粮道、反突击联军袭营步卒,折损约两万余骑;博望山主阵地各战兵营,据险死守,承受联军主力轮番猛攻,伤亡逾四万精锐!后期夜袭决战,十四万精骑突入敌营,虽以纵火制造混乱为主,然敌困兽犹斗,反扑亦烈,骑兵折损约两万;步军主力十八万趁乱总攻,扫荡崩溃之敌,亦付出三万五千余伤亡!总计…我军阵亡、重伤失去战力者,约二十万众!其中,当场阵亡者,不下十三万…”

“十三万…”王康低声重复了一遍,目光扫过眼前这片猩红的大地,又望向身后博望山方向连绵的晋军营寨,那里同样飘荡着浓重的伤药气息和压抑的悲声。二十万伤亡!这几乎是他带出长安的雍凉并精锐野战力量的三分之一!南阳镇军更是被打残,水军近乎全灭。元气大伤,这四个字沉甸甸地压在心头。

他沉默片刻,寒风吹动他玄甲上的征尘。最终,他开口,声音不高,却带着不容置疑的决断,清晰地传入周围每一个将领谋臣的耳中:

“传令高顺、赵云。”

高顺、赵云闻声,立刻策马上前半步,肃然听令。

“命尔二人,统帅博望山现有步骑主力,即刻南下,光复南阳盆地所有失陷城邑!穰县、新野、朝阳、棘阳…直至宛城!凡联军溃兵占据或裹挟之县城,一律收复!所遇小股残敌,降者收押,顽抗者尽诛!首要之务,是彻底肃清南阳境内之敌,恢复郡治秩序!”

“诺!”高顺的声音如同铁石相击,赵云则沉默颔首。

王康的目光转向那无边无际、被晋军看管着的俘虏人海,黑压压一片,蔓延到视野尽头,充满了绝望与麻木。他的声音愈发冰冷:“此役俘获之二十万战兵、三十万民夫辅兵,乃巨大负担,亦是不稳之源。命高顺、赵云,光复南阳后,于宛城、新野、博望三处,择地势开阔、易于看管之地,设立大型战俘营!将五十万俘虏,分营区严加看押!以缴获之联军粮秣优先供应,每日仅维持其不死。严令看守士卒,不得虐待,亦不得松懈!若有异动,格杀勿论!其具体处置,待孤返回长安,与诸卿详议后再行定夺!”

他顿了顿,语气斩钉截铁:“收复南阳全境,稳固战俘营后,大军就地转入休整!补充兵员,修缮甲胄兵器,救治伤员。未得孤之钧令,任何人不得擅自越过南阳郡界,向襄阳、许昌或叶县方向追击!违令者,斩!”

“末将遵命!”高顺、赵云齐声应道。他们都明白,这二十万伤亡换来的空前大胜,也已让王康的锋刃卷了口,需要时间舔舐伤口,消化这庞大的战果(与负担)。此刻深入敌境,四面树敌,绝非明智之举。

王康的目光最后掠过这片尸山血海,声音沉凝如铁:“通告全军:博望大捷,赖将士用命,天地同力!然我大晋勇士,血亦流干!此非庆功之时,乃舔伤蓄力之机!各部谨守防区,救治袍泽,清点缴获,看管俘虏!待元气稍复,再图进取!”

命令如同冰冷的铁律,迅速传遍整个博望战场。

……

襄城残破的城垣上,曹操裹着一件厚重的玄色大氅,抵御着初春的寒意。他脸色灰败,眼窝深陷,唯有那双眸子依旧深不见底,闪烁着幽冷的光。城下,是如同败絮般涌入的溃兵,丢盔弃甲,面如死灰,在曹军督战队的皮鞭和呵斥下,混乱地集结成一个个松散的方阵。许褚如同铁塔般矗立在曹操身侧,巨手紧握刀柄,警惕地扫视着城下和远方。

荀彧步履匆匆登上城楼,一向从容的脸上也带着难以掩饰的疲惫与忧色:“主公,粗略点验,退至襄城及沿途收拢之败军,约六万七千余人。然…兵器甲胄十不存一,建制混乱,士气全无,与乌合之众无异。粮草…仅够十日之需。”

曹操的目光掠过城下那些失魂落魄的士卒,投向南方博望原野的方向,仿佛能穿透空间看到那片猩红。他沉默良久,才缓缓开口,声音沙哑:“王康…好大的手笔,好狠的心肠。八十万大军…博望原野成了他的屠宰场。”他眼中闪过一丝后怕,随即被更深的阴鸷取代。“传令下去,休整两日。两日后,丢弃所有不便携带之辎重,轻装简从,星夜兼程,退往许昌!乐进、李典…”他声音顿了一下,终究没有问出口。那两位断后大将的命运,他心中已有答案。

“诺!”荀彧躬身应命。

与此同时,叶县简陋的县衙内,气氛更是压抑得令人窒息。袁绍瘫坐在胡床上,华丽的锦袍沾满泥污,金盔早已不知去向,发髻散乱,脸色蜡黄,嘴唇哆嗦着。他刚听完韩猛关于收拢败兵进展艰难、高览韩莒子部被晋骑冲散、大戟士几近全灭的噩耗。

“废物!都是废物!孤…孤的大戟士啊!”袁绍猛地捶打床沿,声音带着哭腔,突然剧烈地咳嗽起来,嘴角竟溢出一缕鲜血。“王康恶贼!此仇不共戴天!”他嘶吼着,眼中充满了怨毒与恐惧交织的疯狂。

逢纪、审配等谋士面无人色,逢纪强自镇定劝道:“主公息怒!保重贵体要紧!叶县弹丸之地,不可久留!王康骑兵旦夕可至!当速速启程,返回河北,重整旗鼓方为上策!留得青山在…”

“走!立刻走!”袁绍不等他说完,如同惊弓之鸟般跳了起来,声音尖利,“韩猛!点齐所有骑兵!现在就走!回邺城!快!”他再也不看堂下众人,在亲卫搀扶下,脚步踉跄地冲向门外备好的战马,仿佛身后有无数晋军铁骑的鬼影在追赶。至于叶县这点残兵,至于还在博望原野上挣扎求生的河北子弟,此刻在他眼中,都成了必须抛弃的累赘。

博望山晋军大营,伤兵的呻吟和浓烈的药味弥漫在空气中。王康立于临时搭建的高台上,望着南方南阳盆地的方向。那里,代表着高顺和赵云的两股巨大洪流,正带着战争留下的满身伤痕与疲惫,却又挟着大胜的余威,沉默而坚定地向着满目疮痍的南阳郡诸城开拔。他们的任务不再是毁灭,而是艰难的消化与重建。一面面残破但依旧倔强飘扬的“徐”字旗(徐晃部留守伤兵)、“文”字旗(文聘残部)在收复的城头重新竖起,标志着这片浸透鲜血的土地,暂时重归王康的掌控之下。

战火暂时远离了南阳,留下的是五十万俘虏营的死寂,是二十万伤亡带来的沉重,是无数的兵甲辎重需要清点,是元气大伤后漫长的休养生息。博望原野的猩红冰层下,掩埋着一个时代的转折点,也冰封着下一次更加猛烈爆发的引信。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