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玄幻 武侠 都市 历史 科幻 灵异 游戏 书库 排行 完本 用户中心 作者专区
小米阅读 > 历史 > 汉末三国路 > 第256章 砥柱根基

汉末三国路 第256章 砥柱根基

作者:长乐墨客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11-25 12:35:35

建安八年四月(公元203年5月)

长安未央宫前殿,沉水香的青烟在殿柱间袅袅盘旋,却压不住那份沉淀于八百余万生民之上的厚重威仪。巨大的三州二十四郡舆图高悬丹墀之后,山河城池,纤毫毕现。王康高踞御座,玄色十二章纹冕服在光影中流淌着深沉的辉光。阶下,自北疆凯旋的吕布、高顺,坐镇中枢的徐晃,督理河西的国渊,以及程昱、贾诩、法正、陈宫、崔琰、周平、徐岳、马钧、赵俨、杜袭、孙乾、郑浑、张牧、韩暨、郭缊、王柔、郭衡等中枢文武济济一堂,尽着朝服,持笏垂首。阔别数月,历经北疆惊雷与徙民狂澜的西北霸业核心,尽汇于此,只为一场关乎国本的总清算。

“诸卿。”王康的声音沉稳,回荡于肃穆殿宇,“去岁至今,北逐胡虏,东掠幽州,内安徙民,外拓商路。赖诸卿同心戮力,将士效死,霸业根基,愈加深厚。今春和景明,当核验得失,明察损益,以固我西北万世之基!户曹,起头!”

户曹掾崔琰手持一册以金线装订、厚逾半尺的崭新黄册,持笏出班,深揖至地,声音清晰洪亮,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振奋:“臣崔琰启奏!户曹奉大将军令,核验建安八年三月底,三州二十四郡丁口田亩细目!赖主公英武,将士用命,徙民安靖,胡汉归心,今岁人口滋繁,根基愈固!兹按州郡详陈——”

他展开黄册,声音穿透殿宇,每一个数字都重若千钧:

“雍州九郡: 京兆尹:汉一百零三万口,归化胡二万口,合计一百零五万口。 左冯翊:汉四十九万口,归化胡二万口,合计五十一万口。 右扶风:汉七十七万口,归化胡三万五千口,合计八十万五千口。 朔方郡:汉三十五万口,归化胡五万口,合计四十万口。 上郡:汉二十三万口,归化胡三万五千口,合计二十六万五千口。 安定郡:汉十五万口,归化胡三万五千口,合计十八万五千口。 北地郡:汉十一万口,归化胡三万五千口,合计十四万五千口。 天水郡:汉十四万口,归化胡三万口,合计十七万口。 武都郡:汉十六万口,归化氐三万口,合计十九万口。 雍州总计:汉三百四十三万口,归化胡二十九万口,合计三百七十二万口!

“并州九郡: 太原郡:汉四十三万口,归化胡一万五千口,合计四十四万五千口。 上党郡:汉二十八万口,归化胡二万口,合计三十万口。 雁门郡:汉十九万口,归化胡三万五千口,合计二十二万五千口。 五原郡:汉二十五万口,归化胡五万口,合计三十万口。 云中郡:汉二十万口,归化胡六万口,合计二十六万口。 定襄郡:汉十六万口,归化胡四万五千口,合计二十万五千口。 西河郡:汉二十六万口,归化胡五万口,合计三十一万口。 河东郡:汉四十六万口,归化胡一万口,合计四十七万口。 河内郡:汉六十六万口,归化胡三万五千口,合计六十九万五千口。 并州总计:汉二百八十九万口,归化胡三十三万五千口,合计三百二十二万五千口!

“凉州六郡: 陇西郡:汉十七万口,归化羌氐二万五千口,合计十九万五千口。 金城郡:汉十七万五千口,归化羌氐三万口,合计二十万五千口。 武威郡:汉二十万五千口,归化胡三万五千口,合计二十四万口。 张掖郡:汉十九万口,归化胡二万五千口,合计二十一万五千口。 酒泉郡:汉十八万五千口,归化胡三万五千口,合计二十二万口。 敦煌郡:汉十八万口,归化胡五万口,合计二十三万口。 凉州总计:汉一百一十万五千口,归化胡二十万口,合计一百三十万五千口!

崔琰合上册页,声音带着沉甸甸的分量:“三州总计:汉七百四十二万五千口!归化胡八十二万五千口!合计八百二十五万口!较建安七年七月新增四十万口!其源有三:一,徙幽州民二十五万口;二,吕将军北征所获汉奴及胡部妇孺编户十万七千六百口;三,三州自然增长约四万二千四百口!理番院王祭酒报,今岁胡汉通婚新增一万五千余对!军中胡兵锐士及边郡胡民,改汉姓、着汉服、入汉籍者,逾七万户,计三十五万口!故胡户总数虽因新附略有增,然根基愈固,融合日深,汉民之基更为雄浑!”

殿内一片肃然。八百二十五万口!此乃擎天巨柱,傲视寰宇的根基!

仓曹掾周平紧随其后出列,面色沉稳:“臣周平启奏!去岁徙民绝壑、北征东掠,耗粮如海!幸赖天佑,三州再获丰稔:雍州收粟麦八百一十万石!并州收六百二十万石!凉州收二百五十万石!三州官仓、屯田军纳新粮总计:一千六百八十万石!加之徙民所携缴获粮秣折三十万石,岁入粮一千七百一十万石!”

他继续道:“岁出:三州军民八百余万口、牲畜逾百万、战马驮马近五十万匹,年耗口粮逾一千四百万石!大军四出征伐、转运靡费,耗粮一百五十万石!徙民安置、赈济、越冬耗粮八十万石!官吏俸禄折粮、工坊匠户口粮、苦役营等耗粮六十万石!岁出总计:一千六百九十万石!”他略作停顿,“故建安八年春,官仓储粮实存:两千二百五十万石加一千七百一十万石减一千六百九十万石等于两千二百七十万石!存粮略增,然新徙之民尤需赈济至秋收,河西水利亦耗粮甚巨,不可懈怠。”

金曹掾徐岳持牍出列,面色较去岁舒展许多:“臣徐岳启奏金曹事!建安八年春,岁入核算:盐铁专营,岁入二亿六千万钱;丝路互市及护商凭抽分,获利一亿九千万钱;市税、关税,入六千万钱;抄没、罚金,入一亿钱;宝泉监新铸‘晋元通宝’六亿枚,得铸息钱四亿钱!岁入总计:十一亿一千万钱!”

他声音转高,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振奋:“岁出:大军粮饷、抚恤、功赏,支三亿八千万钱!官吏俸禄,支五千五百万钱;工程营造,支一亿八千万钱;军械采买制造,支一亿八千万钱;农桑扶持,支六千万钱;新政支出,支六千万钱;铸钱成本,支二亿钱;其他支出,支五千万钱。岁出总计:十亿八千万钱!”

徐岳环视殿内,朗声道:“岁盈余:三千万钱!府库因去岁存七亿钱,加今岁入十一亿一千万钱,现存钱帛总计:七亿三千万钱!此盈余来之不易,皆因主公明令严控靡费、抄没增收及商路复通所致!然铸钱之困、铜源之险犹在,乃心头之患!”

宝泉监监正郭衡出列补充:“臣启奏!去岁至今,新铸通宝十二亿枚,钱信稳固,私铸几绝。铸量虽增,然徐掾严控成本,工匠勤勉,废品率降,故支用得以节制。唯辽东精铜海路转运,风险犹存,价昂未解。”

兵曹掾赵俨踏前一步,气势雄浑:“臣赵俨启奏兵曹事!核验三州军力: 禁军:战兵二十八营一十四万人,骑兵十六营八万人,宿卫军四营二万人,虎卫营五千重骑。合计二十四万五千人!铁札重甲覆及全军七成,虎卫钨钢陌刀初试锋芒! 镇军:战兵二十六营一十三万人,骑兵八营四万人。合计十七万人!扼守关隘,剽悍如昔。 辅兵营:五万人。 内河水营:一万人。 屯田军:二十七万四千人,戍垦一体,员额未增。 三州总兵力:七十四万九千人!锋镝更利,然神臂弩、破甲箭耗损待补。 去岁北征、徙民诸役合计战损:将士阵亡一万一千余人,重伤致残者四千余人。新募及归化精壮五万人,已补入各军缺额。”肃穆之气笼罩大殿。

工曹掾马钧与军器监监正郑浑联袂出班。马钧奏:“禀主公!河西坎儿井四期,疏勒河支渠成,增溉田八万亩!徙民安置点扩建,于凉州河西四郡起庐舍五万间!物料支用,悉遵严控之令。”郑浑声若洪钟:“军器监岁制:铁札重甲二万副!神臂弩一万五千张!破甲重箭三百五十万支!丈六三棱矛十五万柄!横刀五万柄!‘钨钢破甲陌刀’量产八百柄!钨钢破甲箭簇四万支!废品率降至三成,耗铁炭大减!此皆严控工费、革新技法之功!”

牧监监正张牧奏报:“官牧:牛存五十二万头;羊存二百四十五万只;骆驼八千峰。粪肥收集堆沤逾一千五百万担,今春已分发各郡肥田。”

马监令韩暨奏报:“天驷苑及诸牧场:存栏战马十万匹;驮马役马二十万匹。去岁得良驹一万一千匹!马政平稳。”

矿监监正孙墨奏:“岁采铁矿二百八十万斤,铜矿十八万斤,石炭三百八十万斤。陇西钨矿月采钨砂三万斤,支护得法,伤亡大减。”

盐监监正郑淳奏:“盐岁产四十八万石。存盐三十二万石,足敷军民及互市所需。”

崇文馆祭酒郭缊奏:“新刊《河西农桑辑要》分发边郡。一百五十所蒙学童子逾二万一千。格物院协研深耕铁齿犁,颇利新垦之地。”

招贤馆祭酒贾诩兼奏:“岁引才七百三十人,含徙民中工匠文士。智囊库储才愈厚。”

讲武堂轮值都督马腾奏:“年训良家子二千二百人。沙盘推演增西域、辽东诸地形。”

理番院祭酒王柔奏:“胡汉编户保甲深入,新附胡妇孺安置初稳。敦煌新徙汉民与旧胡部摩擦三十七起,皆平。今岁胡汉通婚一万五千二百对!归化胡改籍入汉户者,新增七万户!融合大势,沛然莫御!”

法曹掾杜袭奏:“岁审讼案四千一百件。推行《朔五律》至新附郡县,胡汉纠纷依法处置。”

礼曹掾孙乾奏:“主持社稷坛春祭。制定《西域邦交礼仪》,待赵将军西征所用。”

吏曹掾陈宫最后总结:“三州二十四郡官吏,经徙民、安置大考,黜陟分明。九郡太守皆称其职,河西四郡安顿新徙民之功尤着。然财计初稳,官吏俸禄仍宜足额,以安其心。”

所有奏报毕,殿内一片沉静。八百二十五万口的雄浑根基,两千二百七十万石的粮储,初现锋芒的钨钢利器,严控靡费下的财政盈余,以及那虽经剧变却更显融合的胡汉生民画卷……无不昭示着西北霸业如砥柱般,在乱世激流中巍然矗立。

军师祭酒程昱出列,目光如鹰隼扫过殿宇:“大将军,诸曹监院奏报已毕。综而观之:我三州带甲七十五万,口众八百余万,粮储丰盈,府库初裕,锋镝之利冠绝天下,胡汉之基日渐融一!此诚砥柱中流,霸业之磐石!然,”他话锋微转,“岁盈三千万钱,乃严控节流、抄没增收所得,根基未固。铸钱之困、铜源之险犹在,工程、军械靡费稍松即可能复炽。譬如江河初靖,暗流仍涌。当借此盈余之机,广开财源,深固根基,尤以通铜路、降铸本为急务!则西北之业,方能如南山之固,历劫不移!”

王康缓缓起身,冕旒垂珠纹丝不动。他目光如炬,扫过阶下文武,扫过那象征着无上力量也承载着未来挑战的庞大根基,声音如同定鼎洪钟,沉稳而坚定,响彻未央宫巍峨的殿宇:

“诸卿所奏,孤已尽悉!此间根基,乃三州军民血汗铸就!今府库初盈,锋镝淬火,人心归附,正当深耕细作,固本培元!传孤令:明日于兰台,集八曹五监五院主官及九卿重臣,专议开源、通商、铸钱、固本之策!务使此盈余之种,化为万世之林!散朝——!”

“谨遵大将军令!”山呼之声,撼动梁柱。胜利的基石与未来的挑战,在这暮春的未央宫中交织。西北霸业的巨轮,承载着八百余万生民的命运,在浩荡的历史长河中,继续劈波斩浪,驶向那充满未知却也孕育着无限可能的未来。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