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玄幻 武侠 都市 历史 科幻 灵异 游戏 书库 排行 完本 用户中心 作者专区
小米阅读 > 历史 > 汉末三国路 > 第242章 江东来使

汉末三国路 第242章 江东来使

作者:长乐墨客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11-25 12:35:35

建安六年五月中,公元201年7月。长安城沐浴在初夏的暖阳中,槐荫匝地,榴花似火。未央宫前殿的肃杀之气被一份来自东南的捷报冲淡,取而代之的是一种振奋与期待交织的氛围。

礼曹掾孙乾(字公佑),风尘仆仆却难掩喜色,持一卷锦帛国书,于偏殿暖阁向大将军王康及程昱、贾诩、法正等核心谋臣禀报出使江东详情:

“臣孙乾,奉大将军钧命,于二月初持节南下,经武关、过南阳(刘备残部未敢阻拦),顺汉水入长江,三月中抵吴郡。觐见吴侯孙策(字伯符)于府邸。”

孙乾描述着江东气象:“孙伯符雄姿英发,锐气逼人。其麾下周瑜(字公瑾)、程普、黄盖、张昭等文武济济一堂。臣先呈厚礼,重申通商之好,许以增售战马五百匹(非上驷)、精铁甲千副,换其精铜、海盐、吴锦。吴侯甚悦,互市之约遂成。”

他展开手中锦帛,声音带着成功的激昂:“及至提及为大公子求娶其妹孙仁(尚香)之事,吴侯初时沉吟。其母吴夫人爱女心切,亦有迟疑。然周瑜公瑾力陈:‘曹操挟天子,志在天下。王大将军雄踞西北,带甲百万,乃抗曹天然屏障。孙王联姻,共拒强敌,保江东基业,实为上策!且闻王大公子少年英武,通晓经武,与尚香小姐年岁相当,堪称良配!’张昭等文士亦言此乃‘合纵连横,存身之道’。吴侯权衡再三,又观大公子画像及大将军手书,终露笑意,慨然应允!”

孙乾呈上国书:“此乃吴侯亲笔婚书及孙小姐生辰庚帖!约定待孙小姐年满十五(及笄之年),即行纳采、问名之礼,择吉日完婚!吴侯更言,为表诚意,特遣其心腹重臣、赞军校尉鲁肃(字子敬)为使者,携江东珍宝,赴长安回拜大将军,并欲一睹大公子风采!”

“好!公佑不辱使命!”王康抚掌大笑,眼中精光四射。孙策应允联姻,意义重大!这不仅意味着东南牵制曹操的力量得到巩固,更在天下诸侯面前展现了深青霸业的威望与吸引力!程昱、贾诩、法正亦面露欣然,此策成,袁曹联盟顿显苍白。

“鲁子敬何在?”王康问道。

“鲁校尉率使团船队,随臣同返。因船载礼重,行速稍缓,现刚抵武关。臣先行快马回禀,鲁使团约十日后可抵长安。”孙乾答道。

“传孤令:礼曹、卫尉全力筹备!待鲁肃抵京,以诸侯上使之礼迎之!孤将于未央宫前殿设国宴款待!”王康意气风发,随即看向徐岳,“辽东方面如何?”

金曹掾徐岳(字公河)出列:“禀大将军,赴辽东商队已于四月回返。太守公孙度欣然应允互市。于右北平郡边境(实际控制区)新开‘临渝边市’。首批交易:我售出铁甲三百副、环首刀两千柄、盐五千石;换回辽东骏马八百匹、上等貂皮五百张、山参百斤、东珠十斛!公孙度更遣其心腹属吏阳仪为使,随商队回长安,献海东青一对、辽东良弓百张,以示结好!”

“双喜临门!”王康心中大定。江东联姻,辽东互市,远交之策大获成功!袁绍、曹操欲联手压制,如今东南有孙策牵制曹操,东北有公孙度在袁绍后方埋下钉子,其势已破!

十日转瞬即逝。五月底,长安城朱雀大街净水泼街,旌旗招展。大将军府长史陈宫、礼曹掾孙乾率仪仗,于明光门外亲迎江东使者鲁肃一行。鲁肃年约三旬,身材魁伟,面容敦厚而目光深邃,举止沉稳有度。其身后使团队伍整齐,车载江东贡礼:明珠、珊瑚、玳瑁、越瓷、吴锦、以及数十坛上好的会稽美酒“女儿红”,琳琅满目,引得长安士民争相围观,啧啧称奇。

当夜,未央宫前殿灯火辉煌,钟磬齐鸣。大将军王康高踞丹墀御座,冕服庄重。阶下左侧,程昱、贾诩、法正、陈宫、崔琰、赵云、高顺等文武重臣依次列坐;右侧首位,便是江东使者鲁肃,其后是副使及辽东使者阳仪。

宴开百席,珍馐罗列。酒过三巡,乐舞暂歇。鲁肃持觞起身,向王康深施一礼,声音洪亮而诚挚:“外臣鲁肃,奉我主吴侯之命,恭贺大将军虎踞西北,威震华夏!更蒙大将军不弃,许以秦晋之好,吴侯及江东臣民,感佩莫名!特献薄礼,聊表心意。愿孙王两家,永结盟好,共扶汉室,同拒国贼!”他口中的“国贼”,自然指向挟天子以令诸侯的曹操。

王康举杯还礼,朗声道:“子敬先生过谦!孙伯符雄略江东,孤心甚慕。今得联姻,实乃天作之合!愿我两家,戮力同心,使奸雄束手,海内得安!请满饮此杯!”君臣共饮,殿内气氛融洽热烈。

酒宴正酣,王康对侍立身后的内侍微微颔首。片刻,殿侧门开,在崇文馆两位博士及虎卫营一名队率的陪同下,一位身着锦袍、腰悬玉佩的少年稳步走入殿中。正是大将军王康长子,年方十二岁的王湛!

王湛虽年幼,然步履沉稳,身形挺拔,眉宇间已隐隐有其父的英武之气,又带着读书人的清朗。他行至御阶之下,先向王康恭敬行大礼:“儿臣王湛,叩见父亲大人。”礼毕,转向鲁肃方向,依礼长揖:“晚辈王湛,见过鲁使君。”举止从容,不卑不亢,尽显大家风范。

殿内目光瞬间聚焦于此。鲁肃眼中闪过一丝惊异与赞赏,连忙起身还礼:“不敢当大公子之礼!肃久闻公子少年英发,文武兼修,今日一见,果真人中龙凤!吴侯闻之,必心甚慰之!尚香小姐虽年幼,亦聪颖好武,他日得配公子,实乃良缘!”他细细打量着王湛,见其目光清澈,应对得体,心中对这门亲事更添几分满意。

王湛沉稳应答:“使君过誉。湛年幼学浅,当勤修文武,不负父亲教诲,亦不负吴侯期许与…孙小姐之托。”提到尚未谋面的未婚妻,少年脸上掠过一丝不易察觉的红晕,旋即恢复平静。这番表现,不仅令鲁肃点头,也让殿中文武暗自颔首,大公子确已初具少主气象。

宴后,王康又单独召见鲁肃,密谈良久。双方就未来联合抗曹的具体策略、情报互通、物资支援(尤其是战马、弩箭等战略物资)达成了更深入的默契。鲁肃见识了长安的恢弘气象与王康的雄才大略,对这位西北霸主的实力有了更直观的认识,归报孙策时,力主巩固盟约之言将更为有力。

送走江东与辽东使者,王康并未沉醉于外交胜利,旋即将精力投入到更需深耕细作的内政国事之中。建安六年的盛夏与初秋,长安中枢的运转在务实中透着一股沉潜的力量:

***农桑为基:**农学馆令王禾(字嘉穗)奏报,其主持选育的“河套长穗粟”、“关中硬粒麦”在千亩试验田中表现优异,平均亩产较常种粟麦增半成至一成!其编纂的《除蝗要略》及简易捕蝗网具,分发各郡,今岁关东虽有蝗讯,然三州境内因预警及时,扑杀得力,未成大害。王康大悦,厚赏王禾,命户曹将良种于京兆、左冯翊、太原、朔方四郡优先推广。

***水利攻坚:**工曹掾马钧(字德衡)常驻河西,督六郡苦役营并辅兵,全力推进坎儿井二期工程。至八月,敦煌、酒泉、张掖三郡支渠网络初成,又增溉田十万亩!戈壁边缘新辟绿洲,徙边刑徒及归化胡户屯垦其中,炊烟渐起。马钧更因地制宜,于张掖试验“石砌渡槽”引祁连雪水,成效显着。

***钱通三州:**宝泉监监正郭衡(字持平)奏报,“晋元通宝”开铸一年,已铸成五亿枚!新钱形制精美,信用日隆,三州官市、赋税、军饷已基本通行。金曹徐岳强力推行旧钱限期兑换,私铸劣钱几近绝迹。金融一统,商贸更活,市税收入稳步增长。

***军械淬锋:**军器监监正郑浑(字文公)得矿监孙墨全力保障铁料,工曹马钧协研水力鼓风,产能再攀新高。至九月,岁制铁札重甲已逾二万二千副,神臂弩一万五千张,破甲重箭三百五十万支,陌刀三千柄!库存铁甲、弩箭稳步回升。虎卫营典韦所部千名陌刀手,操演“人马俱碎”战阵,寒光凛冽,煞气盈野,已成军中一景。

***融合深耕:**理番院祭酒王柔(字叔优)报,胡汉通婚累计达成一万五千余对!朔方、五原、云中、敦煌等边郡,汉胡混居村落渐多,共祀社神,同庆丰年之景时有。军中胡兵锐士改汉姓、着汉服者愈众,高浑(原阿史那浑)擢升军司马,其汉妻已诞下一子,取名“高平”,视为军中融合典范。然凉州酒泉、并州雁门,仍有小股未归化胡部袭扰,镇军弹压未息。

***讲武育才:**讲武堂轮值都督张辽奏报,今岁良家子及有功将士子弟入学一千八百人,训导严苛。结业者六百人,悉数补入各军任队率、屯长,军中基层将校,渐成体系。

建安六年十月初,鲁肃完成使命,辞别长安,满载王康回赠的西北骏马、毛皮、药材及对孙策的问候,顺原路返回江东。王康亲送至明光门外,礼仪隆重。望着使团队伍远去扬起的烟尘,王康负手而立,目光深邃。

辽东互市稳定,江东姻盟已缔,公孙度与孙策这两枚关键的棋子已然落定,牢牢牵制住了袁绍与曹操的侧翼。三州境内,粮储充盈,新钱流通,水利拓展,农技精进,锋镝更利,融合渐深。所有的深耕,都在为即将到来的风暴积蓄着力量。

“袁本初,曹孟德…”王康低声自语,嘴角勾起一抹冷峭的弧度,“尔等联手的丧钟已鸣,却不知这第一阵风雷,将由何处炸响?”深秋的风掠过长安城头深青色的旌旗,猎猎作响,仿佛在应和着这位西北霸主的无声诘问。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