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玄幻 武侠 都市 历史 科幻 灵异 游戏 书库 排行 完本 用户中心 作者专区
小米阅读 > 历史 > 汉末三国路 > 第225章 班师砺锋

汉末三国路 第225章 班师砺锋

作者:长乐墨客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11-25 12:35:35

建安三年九月初十(公元198年)长安城西,灞水之畔,深秋的艳阳将巍峨的城阙镀上一层耀眼的金辉。未央宫前殿高耸的“大将军王”旌旗猎猎招展,而城外宽阔的驰道上,早已是万民空巷,人声鼎沸。箪食壶浆的百姓绵延十数里,翘首以盼。当日头升至中天,西方地平线上终于腾起遮天蔽日的烟尘,伴随着低沉而整齐、撼动大地的脚步声与马蹄声,那支横扫河西、血铸凉州的深青色洪流,终于出现在人们视野之中!

旌旗如林,甲胄耀日!吕布统骁骑营(高横)五千铁骑为前导,赤焰雉翎与深青战旗交相辉映!张辽、徐晃统左翼四营两万铁骑(铁骑营张绣、豹骑营廖化、骠骑营胡遵、屯骑营樊稠),奔腾如潮!高顺统中军二十八营十四万重甲战兵,步伐铿锵,矛戟如林,每一步踏下都令大地微颤!庞大的辅兵车队押运着象征胜利的缴获辎重,紧随其后!典韦率千名虎卫重甲,簇拥着王康那金顶玄甲、威临天下的戎车,缓缓行至明光门外!

“恭迎大将军凯旋!大将军威武!万岁!万岁!万万岁!”山呼海啸般的欢呼声浪,瞬间淹没了灞水的流淌!无数百姓跪伏道旁,箪食壶浆高举过顶,热泪盈眶。赵雨(正妻)率王瑜(平妻)、公孙离(妾室)、吕雯(妾室)及诸子王湛、王泽、王汴、王清、王漳、王汾,身着盛装,立于迎接百官最前方,深深拜下。程昱率长安留守文武百官,亦于道左躬身长揖。

王康步下戎车,亲手扶起赵雨,目光扫过家人欣慰激动的脸庞,又望向程昱等重臣,微微颔首。他未多言,只振臂高呼:“三军将士,劳苦功高!河西已定,丝路将通!此乃大汉之幸,万民之福!”

“万岁!万岁!万岁!”军民齐呼,声震九霄!

盛大的凯旋仪式之后,深青色的洪流有序入城。然而,大将军府节堂内的灯火,当夜便彻夜未熄。河西的硝烟尚未散尽,长安的权柄更需砺锋。一场更为精密的军政调整,在王康的主持下紧锣密鼓地展开。

翌日,建安三年九月十一,大将军府节堂。

炉火熊熊,映照着堂内济济一堂的文武重臣。王康端坐主位,程昱、陈宫、贾诩、高顺、张辽、徐晃、吕布、等肃立阶下。新归附的马超、庞德亦在其列,神色复杂中带着一丝期待。

“河西功成,根基初固。然天下未靖,三州(雍、并、凉)之兵锋,尤需砥砺,以应时变。”王康的声音沉稳,开启了人事调整的序幕。

“宿卫军乃帝都根本,不容有失。王祢!”王康看向这位从陈留王家村一路追随、忠诚可靠的族弟。

“末将在!”王祢踏前一步,英气勃勃。

“擢升尔为护军将军!总领长安宿卫军龙骧、腾骧、武骧、云骧四营(共两万人)!掌宫禁戍卫、帝都巡防重任!务必严训精兵,使四骧营成铁壁铜墙!”

“末将王祢领命!必鞠躬尽瘁,护卫长安,不负大将军重托!”王祢声音洪亮,激动之情溢于言表。

“镇军乃戍边屏藩,当扩编充实,扼守要冲。”王康目光转向兵曹掾赵俨与五军都督府诸将。

“着兵曹会同五军都督府,即行组建镇军战兵营十一营!每营五千人,合计五万五千人!”他目光扫过阶下一批原禁军中层将领及河西归降之悍将:

“徐和,任镇军校尉,统领新设之‘武关营’!”

“孙德,任镇军校尉,统领新设之‘潼关营’!”

“吴霸,任镇军校尉,统领新设之‘萧关营’!”

“孙轻,任镇军校尉,统领新设之‘散关营’!”

“王当,任镇军校尉,统领新设之‘蒲坂营’!”

“张横,任镇军校尉,统领新设之‘陈仓营’!”

“赵武,任镇军校尉,统领新设之‘壶关营’!”

“周威,任镇军校尉,统领新设之‘离石营’!”

“吴坚,任镇军校尉,统领新设之‘雁门营’!”

“李辅,任镇军校尉,统领新设之‘狄道营’(驻陇西)!”

“杜长,任镇军校尉,统领新设之‘姑臧营’(驻武威)!”

“另,组建镇军骑兵营三营!每营五千骑,合计一万五千骑!”

“姜叙,任镇军骑兵营校尉,统领‘渭源骑营’(驻天水)!”

“马休,任镇军骑兵营校尉,统领‘临泾骑营’(驻安定)!”

“马铁,任镇军骑兵营校尉,统领‘高平骑营’(驻北地)!”

赵俨奋笔疾书,将一道道任命与营号清晰记录:“臣遵命!兵曹即刻行文,调拨兵员(主要来自汰选之降卒及新募良家子)、装备(镶铁皮札甲、标准皮札甲、丈六矛、强弓劲弩),令诸校尉限期赴任,扼守三州要隘!”(镇军装备逊于禁军,骑兵装备比照骁骑营半重装标准)

“禁军乃征伐之锋镝,此番西征亦需整补增锐。”王康的指令继续下达,填补因部分校尉外放镇军及新设营号产生的空缺:

“奋武营校尉(原王祢),由梁兴接任!”

“建武营校尉(原徐和),由韩德接任!”

“彰武营校尉(原孙德),由阎行接任!”

“忠武营校尉(原吴霸),由王双接任!”

“英武营校尉(原孙轻),由李堪接任!”

“雄武营校尉(原王当),由侯选接任!”

“毅武营校尉(原张横),由程银接任!”

“威武营校尉(原赵武),由马玩接任!”

“定武营校尉(原周威),由孟达接任!”

“镇武营校尉(原吴坚),由文聘接任!”

“广武营校尉(原李辅),由张猛接任!”

“文聘原统领之镇军战兵营番号取消,其部由索超接任,营号改为‘敦煌营’,移防敦煌郡!”

“另,禁军骑兵增补四营!每营五千骑,合计两万骑!”

“锐骑营:校尉马岱!兵源:汰选西凉降卒中汉人悍勇者!装备:比照骁骑营!”

“羌骑营:校尉牛金!兵源:河西归化羌部中善骑射者!装备:比照胡骑营!”

“戎骑营:校尉严纲!兵源:陇右、武都归化氐人中骁勇者!装备:比照胡骑营!”

“蕃骑营:校尉单经!兵源:河西归化杂胡(卢水胡、小月氏等)中精壮!装备:比照胡骑营!”

“牛金原统领之镇军骑兵营番号取消,其部由邹丹接任,营号改为‘龙门营’,移防西河郡龙门渡!”

随着一道道任命颁下,堂内气氛肃穆而激昂。新获拔擢者如马岱、牛金、严纲、单经、梁兴、韩德等,无不精神振奋;外放镇守要隘者如徐和、孙德、吴霸等,亦感责任重大。兵曹赵俨迅速核算:

“至此,禁军编制为:战兵二十八营(十四万人),骑兵十六营(新增锐骑、羌骑、戎骑、蕃骑四营,共八万人),合计二十二万精锐!镇军编制为:战兵营二十六营(含新设十一营及原驻防各地之十五营,共十三万人),骑兵营八营(含新设三营及原驻防之五营,共四万人),合计十七万戍边之师!”

“五军都督府,增补都督!”王康的目光落在马超与庞德身上,“马超(孟起)、庞德(令明),皆凉州骁将,熟知边事。即日起,入五军都督府,参赞军机,协理西陲防务!”

“末将马超(庞德),谢大将军信任!定竭尽所能!”二人出列抱拳,心潮澎湃,深知此乃融入核心之始。

“马腾(寿成)。”王康看向阶下那位已无实权却威望犹存的老将。

“老臣在。”马腾躬身。

“授尔讲武堂名誉副校长之职。望尔以多年戎马经验,训导将校,泽被后进。”

“老臣马腾,叩谢大将军!必倾囊相授,以报天恩!”马腾深深一揖,老怀稍慰。

人事调整的浪潮席卷而过,大将军府节堂内的灯火映照着每一张或振奋、或凝重、或充满使命感的面孔。王康步出堂外,登上未央宫前殿的高阶。深秋的夜风带着凉意,吹拂着他玄色的袍服。脚下,是万家灯火的长安新城;远方,是沉浸在暮色中的万里河山。河西的血鼎已然铸成,三州的铁壁正在加固。锐骑、羌骑、戎骑、蕃骑的番号,如同指向四方的利剑。玉门关外的风沙,仿佛已能感受到这座帝都心脏搏动出的、更加雄浑而冷冽的力量。班师非为宴安,砺锋只为征伐。西域的驼铃与更广阔的疆域,已在晋字旌旗招展下,若隐若现。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