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玄幻 武侠 都市 历史 科幻 灵异 游戏 书库 排行 完本 用户中心 作者专区
小米阅读 > 历史 > 汉末三国路 > 第216章 名器双收

汉末三国路 第216章 名器双收

作者:长乐墨客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11-25 12:35:35

建安二年九月初三(公元197年)长安城的秋意已深,灞水两岸的垂柳染上了层叠的金黄。当清晨的薄雾尚未散尽,城西宽阔的官道上便响起了沉重而整齐的马蹄声与脚步声,如同大地沉稳的心跳,由远及近,震动着长安新城的基石。一支雄壮的军队,披着深秋的寒霜,如同蜿蜒的玄色巨龙,自陇坂方向蜿蜒而来。兵戈的锋芒在初升的阳光下闪烁着冷冽的光,一面面浸染着风沙与血火的“赵”、“徐”、“张”字将旗猎猎作响。这正是平定安定、北地二郡,屠戮三万一千级,扬威西陲的凯旋之师。

征西将军赵云银甲白袍,胯下照夜玉狮子当先而行,亮银枪斜挂马鞍,英挺的面容带着征尘洗练后的刚毅。左后侧,徐晃魁梧如山,掌中大斧寒光内敛;右后侧,张合目光锐利如鹰,扫视着道路两旁自发汇聚、越来越稠密的百姓。铁骑营、陷阵营、豹骑营、游骑营……一营营百战精锐紧随其后,队列森严,甲胄铿锵。尤其引人注目的是队列中那些背负着崭新制式强弩的军士,弩臂上精心雕刻的“神臂”二字在阳光下若隐若现——这正是军器监月产已破七百张、令羌胡胆寒的新锐杀器。更后方,是装载着缴获的兵甲、成群的牛羊马匹以及押解着归顺羌胡部众的绵长车队。整个队伍,散发着百胜之师特有的、令人望而生畏的肃杀之气与无上荣光。

“恭迎征西将军凯旋!恭迎王师凯旋!”不知是谁率先喊出,随即山呼海啸般的欢呼声浪从明光门城楼、从官道两侧汹涌而起,直冲云霄。长安的百姓,用最朴素的热情,迎接这支为他们带来西北安宁的铁血之师。

几乎就在赵云大军抵达明光门外的同时,另一支风尘仆仆却仪仗鲜明的队伍,正由东南方向疾驰而来。礼曹掾孙乾(字公佑)端坐车中,手持象征王康权威的节杖,面容虽带旅途劳顿,眼神却炯炯有神,难掩兴奋。他身后的护卫骑士高举着代表朝廷天使的旌节,簇拥着一辆密封严实的辎车,里面装载的,正是决定西北格局的朝廷诏命。

骠骑将军府白虎节堂内,王康端坐主位,深青色袍服衬得他渊渟岳峙。阶下,程昱、陈宫、贾诩、赵俨、崔琰等核心文武肃立两侧,气氛庄重而隐隐沸腾。赵云、徐晃、张合甲胄未卸,征尘未洗,立于武将班列之首。所有人的目光,都聚焦在手持黄帛诏书、稳步踏入堂中的孙乾身上。

孙乾行至阶前,展开那卷沉甸甸的诏书,声音洪亮而清晰,回荡在寂静的节堂:

“制诏:骠骑将军、假节钺、都督并司二州军事王康,忠亮天挺,雄略世膺。总戎朔方,克复并土;虎步关中,底定司雍;西征羌胡,血涤边尘,功烈赫赫,社稷是凭!今特晋封康为晋侯,食邑三万户!拜大将军,假黄钺,都督雍、并、凉三州诸军事!领雍州牧、并州牧!开府仪同三司!赐九锡,剑履上殿,入朝不趋,赞拜不名!咨尔元侯,其祗服朕命,绥靖西陲,永固汉室,以副倚重之怀!建安二年八月丙寅。”

“大将军!都督三州!晋侯!”堂中众人心中俱是一震!这已不仅是名正言顺,更是位极人臣!晋侯爵位,开国封疆;大将军号,武臣之极;都督雍并凉三州诸军事,名实相符地掌控了整个西北的军权;雍州牧、并州牧,更是将行政大权牢牢握于掌中!九锡殊礼,更是将王康的地位推向了人臣所能想象的巅峰。曹操纵然有千般不愿、万般忌惮,在袁术称帝、河北未平、王康兵锋正盛的三重压力下,终究选择了承认既成事实,送来了这顶足以让天下诸侯侧目的王冠。

孙乾宣诏毕,王康离席,整肃衣冠,面向代表天子的诏书方向,躬身行大礼:“臣王康,诚惶诚恐,叩谢天恩!敢不竭股肱之力,效忠贞之节,攘除奸凶,安靖西土,以报陛下厚恩于万一!”声音沉稳,却蕴含着掌控乾坤的力量。他起身,接过孙乾恭敬呈上的诏书与象征大将军权威的印绶、黄钺。当那沉甸甸的黄钺入手,一股无形的威压瞬间弥漫开来,宣告着西北格局的彻底重塑——从今日起,他王康,便是名实相副、开府建衙、节制三州的大将军、晋侯!

仪式既毕,气氛稍缓。孙乾这才上前一步,低声道:“主公,乾离许都前,曹司空于府中私宴饯行,席间曾有一番肺腑之言,嘱乾务必转达大将军。”

王康目光微凝:“哦?孟德有何话说?”

孙乾清了清嗓子,模仿着曹操那特有的、带着几分枭雄慨叹与复杂情绪的语气:“‘文和既归将军,想必已知操少年之志。操尝言,**封侯作征西将军,然后题墓道言‘汉故征西将军曹侯之墓’,此平生所愿足矣!’言及此,司空执杯,目光似穿透宫阙,望向西北,”孙乾顿了一顿,继续道,“司空继而叹道,‘今观王承业所为,西定羌乱,血沃陇坂,行《平羌令》以靖边陲,扬汉家威仪于朔漠,此等功业,实乃操昔日征西将军之梦所寄也!虽道不同,然此志此心,操深敬之!’”

堂内一片寂静。曹操这番话,看似追忆少年壮志,实则点出两人曾有共同的“征西”理想,更以“深敬”一词,表达了对王康平定西北功业的复杂认可,甚至有一丝惺惺相惜之意。然而,孙乾接下来的话,却让这份“惺惺相惜”瞬间蒙上了你死我活的铁血底色:

“乾在许都,亦从可靠渠道听闻一事。司空曾于密室对其心腹左右言道……”孙乾的声音压得更低,却字字清晰如冰珠落玉盘,“‘设使异日,天假其便,吾得提虎狼之师,克复长安,生擒王承业……必不杀之!当解其缚,委以大将军印绶,使其提劲旅,为吾荡平四夷,廓清宇内!如此雄才,杀之可惜,用之可安天下!’”

此言一出,堂上诸将如赵云、徐晃、张合等人,眼中瞬间爆出凌厉的寒芒!曹操此语,狂傲至极!视王康为可擒可纵、可驱策如鹰犬的阶下之囚!这已非惺惺相惜,而是**裸的藐视与居高临下的算计!一股压抑的怒意在武将行列中无声涌动。

然而,出乎众人意料,王康闻言,先是微微一怔,随即竟抚掌大笑起来:“哈哈哈!好一个曹孟德!不愧当世枭雄!生擒于孤,还要委孤以大将军,替他扫平四夷?好气魄!好算计!”笑声爽朗,竟无半分恼怒,反而带着一种棋逢对手的激赏。

他笑声渐歇,目光扫过阶下群臣,尤其是那些因曹操狂言而面带愠色的将领,朗声道:“孟德既有此等雅量,孤岂能无报?今日之言,诸君可共记之:异日若天遂人愿,王师东指,破许昌,擒曹孟德……”他故意顿了一顿,堂中落针可闻,所有人都屏息凝神,等待大将军的雷霆之怒或豪迈誓言。

却听王康语气一转,带着一种近乎戏谑的从容:“孤亦必不杀之!非但不杀,更要拜其为大汉丞相!总领朝政,治理万民!孟德治世之能,理政之才,远胜其用兵!孤之大将军只管开疆拓土,这治国安邦的千斤重担,正好交予曹丞相!如此,岂不两全其美?方不负今日之约!”

“哄……”堂上先是一静,随即爆发出压抑不住的笑声。王康这番回应,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更显高明!你曹操想擒我当你的征西大将军替你打仗?那我王康就擒你回来当我的治国丞相替我理政!一个“拜其为丞相”,将曹操狂傲的“委以大将军”轻描淡写地顶了回去,更带着几分调侃的意味,瞬间化解了堂中因曹操狂言而生的戾气,更彰显了王康此刻身为三州之主、位极人臣的磅礴自信与恢弘气度。

程昱(字仲德)枯瘦的脸上也难得地露出一丝笑意,随即收敛,出列奏道:“大将军气度恢弘,臣等钦服。然名器既正,当务之急乃固本培元。雍州新立,百政待举。西征大军凯旋,将士需休整封赏,缴获之牛羊、俘获之丁口需妥善安置。陇西、天水、安定、北地、武都五郡新附,编户授田、保甲安民刻不容缓。长安宿卫军招募已毕,正待严训。神臂弩量产之速,关乎军力根本。此皆当前要务。”

王康颔首,容色转肃:“仲德所言极是。传令:

“一、兵曹掾赵俨,会同五军都督府,速拟西征将士功勋封赏名录,务求公允,三日内呈报!阵亡将士抚恤,户曹、仓曹协同,即刻拨付,不得延误!

“二、户曹掾崔琰,总责新附五郡(陇西、天水、安定、北地、武都)及朔方、上郡编户齐民大计!所俘五万八千口,一体造册,授荒田,立保甲!伤退老兵、忠勇新附者,择优为保甲长!务使流民有田可耕,新土人心速定!

“三、仓曹掾周平,统筹缴获之牛羊马匹,良种充公牧,余者分发新附贫户为生计之本!另,今岁秋收已毕,官仓储粮几何?速报!”

周平立刻出列奏答:“禀大将军!今岁并、雍、司三州风调雨顺,加之徙民屯田大见成效。据各郡仓禀汇总,官仓储粮已破九百二十万石!肉干四十五万斤,盐储二十五万石,府库钱帛八亿三千万!”

“九百二十万石!”堂中响起一片低低的惊叹。这庞大的数字,是王康势力根基稳固最坚实的保障!

王康眼中精光一闪:“好!着仓曹妥善仓储,严防火盗!另拨专粮,优先保障新附五郡安定所需及长安宿卫军操训!”

“四、工曹掾马钧、军器监监正郑浑!”王康目光转向这两位技术重臣,“神臂弩月产七百张,破甲箭十五万支,此乃大功!然西陲虽靖,天下未安!着尔等再接再厉,督率匠户,广授技艺,务必于年内达成月产千弩、二十万箭之目标!所需物料、匠户,各曹各郡全力配合!有功匠师,重赏!可破格授官!”

“臣等领命!必不负大将军重托!”马钧、郑浑激动应诺。

“五、长安宿卫军校尉人选,”王康看向赵俨,“由五军都督府会同讲武堂,自本届最优异之毕业生中遴选!半月之内,各级军官必须到位!孤要这支帝都之盾,明岁元月之前,成军可恃!”

一道道指令清晰明确,将凯旋的振奋与名位晋封的荣光,迅速转化为夯实根基、积蓄力量的务实行动。堂内气氛重新变得凝重而高效。

待诸臣领命欲退,王康却沉声道:“仲德、公台、文和、伯然、子龙、公明、儁乂留下。”这简短的名单,囊括了谋主、重臣与核心大将。

众人心知必有要事,肃立待命。闲杂人等迅速退去,沉重的殿门缓缓合拢,隔绝了外间的喧嚣。

王康起身,踱步至悬挂着巨幅西北舆图的屏风前。他的目光,越过了刚刚浴血平定、正在抚平创伤的安定、北地,越过了新设郡县、编户齐民的陇西、天水、武都,最终牢牢地钉在了舆图的西北角——那片广袤而动荡的土地。

“金城!”王康的手指,重重地点在代表金城郡(今甘肃兰州)的位置上,那里是韩遂残部最后的巢穴。“还有河西四郡——武威、张掖、酒泉、敦煌!”他的指尖沿着狭长的河西走廊向西滑动,“韩遂虽如丧家之犬,然其勾结羌胡,盘踞金城,煽惑河西诸郡,实为雍凉心腹之患,亦是我西进西域之梗阻!”

他的目光扫过留下的心腹重臣:“朝廷既已明诏,授孤都督雍、并、凉三州诸军事!凉州之名已复!金城、河西诸郡一日未平,则凉州一日不全!此非仅为一隅之地,更关乎丝路命脉,西陲永固!韩遂,必须灭!河西,必须下!”

王康的声音不高,却带着斩钉截铁的意志,在寂静的密室中回荡。名器加身的光环之下,是永不停止的征伐与开拓。西陲的血壤刚刚深耕播种,而更远的西方,战鼓已然在王康心中无声擂响。凉州之名已复,而凉州之地,必须归于晋字旌旗之下!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