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玄幻 武侠 都市 历史 科幻 灵异 游戏 书库 排行 完本 用户中心 作者专区
小米阅读 > 历史 > 汉末三国路 > 第195章 荆襄才汇

汉末三国路 第195章 荆襄才汇

作者:长乐墨客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11-25 12:35:35

兴平元年正月廿三(公元194年),长安骠骑将军府白虎节堂。炭火驱散了初春的料峭,堂内弥漫着新墨与卷牍的气息。新任书记官邓芝(字伯苗,时年十八)正伏案疾书,将一摞刚由南阳快马送达的徙民登记田册分门别类,归档入架。他面容尚显稚嫩,然眉宇沉静,落笔一丝不苟,显出名门子弟的早熟与干练。

堂外忽传来沉稳而整齐的甲叶铿锵之声,由远及近。四名身披崭新深褐色镇军皮札甲、腰悬横刀的青年将领,在亲卫引导下,大步踏入堂中,肃然立于阶下。

“末将李严(字正方,时年二十),奉征辟令,前来听用!”为首者身材魁梧,面容刚毅,声若洪钟。

“末将文聘(字仲业,时年十九),奉令报到!”其侧青年眉目英挺,肩宽背厚,虽年少却自带一股沉稳之气。

“末将傅肜(字子仪,时年十九),听候将军差遣!”此人目光锐利,身形矫健,如同蓄势待发的猎豹。

“末将牛金(时年十九),拜见将军!”最后一位体魄雄健,尤显悍勇。

王康目光扫过阶下这四位来自南阳的年轻虎贲,皆不过弱冠之年,却已显露峥嵘头角,心中甚慰。南阳徙民虽在推进,但当地仍需强兵镇守,并补充镇军力量。

“免礼。”王康声音沉稳,“南阳新附,四战之地,需强军坐镇。镇军乃我并州司隶之磐石,保境安民,责任重大。着李严、文聘、傅肜三人,即日起,各领镇军战兵营校尉之职!每营统精兵五千,合一万五千之众!牛金,即领镇军骑兵营校尉,统精骑五千!”

四人眼中瞬间燃起炽热光芒,齐齐抱拳:“末将领命!必竭忠尽智,不负将军厚望!”

王康续道:“此新增两万镇军,分驻要隘:文聘!”

“末将在!”

“命你率本部战兵营,即刻进驻武关!武关乃秦岭门户,锁钥东南,务必整饬关防,深沟高垒,严加戒备,绝不容有失!”

“诺!末将誓死守住武关!”文聘声音斩钉截铁。

“李严、傅肜!”

“末将在!”

“命你二人各率本部战兵营,分驻南阳郡治宛城及西部门户析县!弹压地方,清剿残匪,护佑徙民通道,震慑汝南袁术及荆襄刘表!”

“诺!”二人凛然应命。

“牛金!”

“末将在!”

“命你率本部骑兵营,为南阳镇军机动劲旅!巡弋宛城、新野、冠军一线,遇有警急,驰援四方!”

“末将遵令!必使贼寇闻风丧胆!”牛金慨然领命。

四人再次行礼,在亲卫引领下退出白虎堂,甲胄铿锵声渐行渐远。他们即将奔赴的,是烽烟未息的东南前线,亦是崭露头角的疆场。

---

堂内事务稍歇,亲卫长典韦忽大步入内,神色间带着一丝古怪的兴奋:“禀主公!府外有壮士率众来投,自称巴郡临江甘宁甘兴霸,携部曲八百,战船二十余艘,溯渭水而至!其部…其部装束甚是奇异,战船皆披锦绣,人皆系铃佩羽,喧哗过市,长安百姓争相围观!”

甘宁!锦帆贼!王康心中剧震,身为穿越者,他太清楚这位东吴虎臣在长江之上是何等威风!其剽悍轻捷,水战无双,正是自己内河水营急需的顶尖将才!

“快请!”王康霍然起身,眼中精光闪动。

片刻,一名青年昂首阔步踏入白虎堂。只见他身高八尺,猿臂蜂腰,面容英武,顾盼间神采飞扬。头戴插有鲜艳雉羽的赤帻,身着蜀锦战袍,以金线绣着翻腾的波涛异兽,腰束镶嵌明珠的玉带,悬挂一柄造型奇特的环首长刀。更引人注目的是,其手腕、脚踝乃至腰间,皆系有精巧的金色铃铛,行动间叮当作响,清脆悦耳。虽处森严帅府,却自带一股江河之上纵横捭阖的豪侠之气!

“巴郡甘宁,甘兴霸,拜见骠骑将军!”甘宁抱拳行礼,声音清朗有力,毫无拘谨,“闻将军扫荡群丑,威震华夏,兴霸心慕久矣!今率锦帆健儿八百,艨艟战船二十艘,特来相投!愿为将军帐下一卒,执戟横江,扫荡群丑!”他话语间,腰间金铃随动作轻颤,发出细碎清音。

堂中诸人,如程昱、陈宫、邓芝等,皆被甘宁这身张扬夺目的装扮和扑面而来的江湖豪气所慑,一时侧目。唯有王康,目光灼灼,直视甘宁双眼,朗声大笑:

“好!锦帆纵横大江,铃铛响处,敌酋丧胆!甘兴霸之名,本将军早有耳闻!今日得见,果然名不虚传!”他走下帅阶,来到甘宁面前,“我并州水营,正缺汝这等弄潮斩蛟的豪杰!着即封甘宁为横江校尉,所部八百锦帆健儿、二十艘战船,尽数编入楼船将军张济麾下内河水营!赐新造艨艟斗舰五艘,精制横江铁锁、拍杆、强弩若干!望汝在黄河、汾水之上,亦能扬起我‘锦帆’威名!”

甘宁眼中爆发出惊喜光芒!他本自负其能,却未料初来乍到,便得如此重用,更难得的是这位骠骑将军竟似对自己“锦帆”旧事颇为了解,言语间尽是赏识!他单膝跪地,抱拳过顶,腰间金铃发出一阵悦耳急响:

“甘宁谢主公厚恩!必率锦帆儿郎,为将军锁大江,断长河!但有片板敢犯我境,管教他沉沙折戟!”

---

同日午后,徙民总办签押房。

法正(字孝直)正伏案疾书,案头堆满了如山的文牍——迁徙路线图、沿途粮秣供应点、接收安置郡县名册、豪族资产核验单…年轻的脸上带着一丝疲惫,眼神却锐利如鹰。参军杨阜(字义山)与崇文馆从事傅干(字彦材)、阎温(字伯俭)也在各自案前忙碌核对。

“孝直,这是宛城张氏、新野邓氏、冠军黄氏等十七家豪族最终确认的田宅赎买清单及关中授田方案,请过目。”傅干将一份厚册递上。

“蓝田至商於古道拓宽加固已毕,沿途十二处补给营地、医棚、车马维修点均已设置妥当,可保迁徙队伍通行。”杨阜指着地图补充。

“首批五万户(三万富户、两万工匠)的编队名册、保甲划分、领队人选已核定完毕,随时可依序启程。”阎温也呈上文书。

法正快速翻阅,不时提笔勾画:“好!张、邓、黄三家带头,其余中小豪族观望者必众。传令下去,二月初一,首批五万户,分三路自宛城、新野、冠军启程,沿预定路线西进!辅兵营调一万人,沿途护送,保障供给!令京兆尹钟繇、左冯翊陈群、右扶风张既,务必按此名册,提前备好安置田宅、种子、农具,不得有误!”

他放下笔,揉了揉发胀的太阳穴,望向窗外。长安城上空,铅灰色的云层正透出些许微光。这场牵动数十万人生计的浩大迁徙,如同巨大的齿轮,在他这个年仅十八的总办主持下,正克服万难,隆隆启动。南阳的富庶与人力,正源源不断地转化为支撑并州司隶霸业的基石。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