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玄幻 武侠 都市 历史 科幻 灵异 游戏 书库 排行 完本 用户中心 作者专区
小米阅读 > 历史 > 汉末三国路 > 第194章 徒民强本

汉末三国路 第194章 徒民强本

作者:长乐墨客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11-25 12:35:35

初平四年十一月十八(公元193年),宛城郡守府。深冬的寒意被堂内熊熊燃烧的炭盆驱散,空气中弥漫着松木燃烧的焦香与尚未散尽的硝烟气息。徐晃一身征尘未洗,将一卷厚达尺余、墨迹犹新的简册郑重置于王康案前,声音洪亮中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疲惫与凝重:

“禀主公!南阳郡全境业已底定!除东南隅湖阳、复阳等数县因毗邻汝南袁术老巢,尚有小股残兵游弋,余者皆传檄而定!此乃南阳郡全境新核之户籍黄册,请主公过目!”他顿了顿,补充道,“南阳不愧为天下第一大郡!历经战乱,在册仍有户十八万七千六百余,口八十九万四千三百余!豪强坞堡林立,丁壮众多,良田沃野无数!”

八十九万口!这个庞大的数字让堂内随行的杨阜、傅干、阎温等新进僚属也不由得暗暗吸了口气。王康翻开沉重的简册,目光扫过密密麻麻的户数、丁口、田亩记录,南阳盆地的富庶丰饶跃然简上。然而,这片土地的诱惑与凶险同样巨大。

新任参军法正(字孝直)立于王康身侧,年轻的脸上并无初临大郡的兴奋,反而眉头微蹙。他待徐晃禀报完毕,立刻趋前一步,手指在悬挂于堂中的巨大豫州舆图上,自宛城向东北划过颍川、陈留,又向西越过武关指向关中平原,声音清晰而冷静:

“主公,南阳八十九万口,诚然是膏腴重宝。然此宝亦是烫手山芋,怀璧其罪!”他指尖重重敲在宛城位置,“南阳盆地,北接颍川(曹操)、东临汝南(袁术)、南望襄樊(刘表)、西连武关(我境),实乃四战冲要之地!袁术虽败走,然其根基未损,必不甘心失此重镇。曹操虎踞兖豫,挟天子以令诸侯,岂能坐视南阳尽入我手?刘表虽暂守荆襄,卧榻之侧岂容他人安睡?若我留驻大军于此,则需分兵十数万,时刻提防三方强邻环伺,军资粮秣转运千里,疲于奔命,空耗根基!此其一害也!”

他手指又向西移,点向关中:“反观我根基所在,并州九郡、三辅之地,拥民四百余万,然关中平原经董卓、李郭之乱,凋敝尤甚!京兆、冯翊、扶风三辅核心,在册汉民不过一百一十余万口,大量良田荒芜,百工凋零。今岁虽赈济复耕,然丁口不足,劳力奇缺,纵有沃野千里,无人耕种,空耗地利!此乃我腹心之患!”法正目光灼灼,直视王康,“故,下官斗胆献策:效秦徙豪强以实关中之故智!当此南阳初定、人心未固之时,宜速下决断,迁徙南阳富户、工匠、丁壮入关中!此策一可弱南阳,使其暂不为强邻所深忌,减轻我东南防线压力;二可实关中,以南阳之富户充长安之仓廪,以其百工兴三辅之匠作,以其丁壮垦渭水之荒田!此消彼长,强本弱枝,一举两得!”

堂内一时寂静。迁徙近百万人口?此策魄力之大,牵涉之广,令人心惊。徐晃浓眉紧锁,显然在思量迁徙可能引发的动荡。杨阜则微微颔首,显然认为此策虽险,却切中要害。

王康的目光在舆图上的南阳与关中之间反复逡巡,手指无意识地敲击着案几。法正所言,字字如刀,剖开了南阳这块肥肉下隐藏的毒刺,也点中了关中复苏的命门。将南阳的人口财富转化为关中的实力,而非一个需要重兵守护的突出部…此策虽狠,却是乱世立足的长远之计。

“孝直此策,深谋远虑!”王康霍然抬头,眼中精光四射,“南阳四战,留之反成负累;徙民关中,方能化宝为力!此乃强本固元之上策!”他当即决断:“着即擢法正为徙民事宜总办!全权负责迁徙南阳富户、工匠、丁壮入关中之筹划、调度、安置!杨阜、傅干、阎温协办!所需钱粮、民夫、护卫,由仓曹、兵曹、辅兵营全力支应!务求稳妥、高效,减少震荡!首要目标:迁徙南阳富户(资产中等以上者)三万户,百工(铁匠、木匠、织工等)两万户,精壮丁口(无恒产者)十万户!首批五万户,限三月内抵达关中,安置于京兆、冯翊、扶风三郡!”

“诺!下官必竭尽所能,不负主公重托!”法正肃然躬身,年轻的肩头扛下了这千钧重担。杨阜等人亦躬身领命。

王康目光扫过堂下诸人,继续道:“南阳新附,地方才俊亦需笼络。着即征辟南阳籍才俊入长安听用:新野邓芝(字伯苗)、宛城牛金、冠军文聘(字仲业)、涅阳李严(字正方)、义阳傅肜(字子仪)!令军情司及南阳郡府,速查其行踪,传我征辟令,着其即刻赴长安!”

---

数日后,宛城张府。

雕梁画栋的正厅内,气氛凝重。张氏族长张文允(约五十许)端坐主位,下首坐着新野邓氏族老邓洪、冠军黄氏族长黄琮等几位南阳豪强代表。案几上,摆放着新鲜出炉的骠骑将军府《徙民令》副本。

“三万户富户,两万户工匠,十万户丁壮…这…这是要抽走我南阳的筋骨啊!”邓洪抚着花白胡须,声音发颤,满是痛惜与不甘。

黄琮脸色阴沉:“我黄氏在冠军经营数代,坞堡田产皆在于此,岂能轻弃?这迁徙令,无异于刮骨吸髓!”

厅内一片愁云惨雾。唯有张文允神色相对平静,他端起茶盏,轻呷一口,缓缓道:“诸位稍安勿躁。刮骨吸髓,总好过阖族俱灭吧?”他目光扫过众人,“梁刚、乐就弃城而逃,袁公路自身难保。如今坐在这南阳郡守府里的,是徐晃!是那位在渭水之滨校阅二十万铁甲,吓得鲜卑使者面如金纸的骠骑将军!他的刀,比袁术快,比曹操狠!析县怎么破的?武关怎么丢的?诸位难道还想亲身试一试并州军的锋芒?”

众人想起徐晃大军破城时的迅疾与那森严的军容,不由得噤若寒蝉。

张文允放下茶盏,声音低沉却清晰:“法正法孝直,那位新任的徙民总办,昨日已与我密谈。迁徙,非为掠夺,实为保全,亦为前程!”他顿了顿,“其一,骠骑将军承诺,凡愿迁徙之户,按其在南阳田产屋舍估值,于关中京兆、冯翊、扶风三郡,授以同等良田,并减免三年赋税!其原有南阳产业,可由官府作价赎买,或自行处置,绝不强夺!其二,迁徙途中,由辅兵营全程护送,保障安全,供给食水!其三,至关中后,凡工匠,优先安置于长安匠作大坊,其子弟可入崇文馆蒙学!凡富户子弟,才德出众者,可举荐入骠骑将军府或地方为吏!”

他环视众人,抛出了最关键的信息:“更重要的是,法孝直言,骠骑将军志在天下!南阳四战之地,留在故土,我等便是袁术、曹操、刘表眼中之肥肉,旦夕有覆巢之危!徙入关中,背靠骠骑将军这棵大树,族产得以保全,子弟前程有望,方是乱世存身兴家之道!诸位细想,是守着这风雨飘摇的南阳基业等死,还是随骠骑将军西进,搏一个更广阔的天地?”

厅内陷入长久的沉默。邓洪、黄琮等人脸上的激愤不甘,渐渐被复杂的权衡所取代。乱世之中,生存与延续才是根本。骠骑将军开出的条件,尤其是保全产业、授田减税、子弟前程这几点,无疑戳中了豪族们最深的关切。张文允最后那句话,更是点明了迁徙背后可能蕴含的巨大政治机遇。

“罢了…”邓洪长叹一声,仿佛瞬间老了十岁,“南阳,已是是非之地。张公高见,为子孙计…徙吧!”

黄琮也颓然点头:“总好过被他人鱼肉…我黄氏,愿从。”

一股迁徙的暗流,开始在南阳这片古老富庶的土地上悄然涌动。无数家族面临着痛苦而重大的抉择,而骠骑将军府这台庞大的机器,在法正的主持下,已开始高效运转,准备迎接这场规模空前的人口大迁徙。关中荒芜的土地,正等待着新的主人与生机。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