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玄幻 武侠 都市 历史 科幻 灵异 游戏 书库 排行 完本 用户中心 作者专区
小米阅读 > 历史 > 汉末三国路 > 第157章 并州砥柱

汉末三国路 第157章 并州砥柱

作者:长乐墨客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11-25 12:35:35

初平年六月初一(公元190年),并州州治晋阳城。征西将军府正堂内,九郡舆图高悬,王康端坐主位,程昱、陈宫、新任吏曹掾崔琰(字季珪)及诸郡新任守牧肃立堂下。并州九郡归一,当务之急乃是搭建稳固的军政骨架,使这北疆基业坚如磐石。

“上党郡,南蔽河内,东接冀州,乃并州门户,不可不慎!”王康目光扫过堂下,“温恢!”

“下官在!”温恢(字曼基,原牧曹掾)肃然出列。

“汝明达事理,善抚军民,着任上党郡太守!总揽十三县民政,尤重劝农兴学,沟通冀并商路,抚定新附人心!”

“恢领命!必竭尽所能,使上党仓廪实,道路通,民安乐!”温恢深知此任之重,郑重长揖。

“屯田戍守,乃上党屏障。”王康看向田豫(字国让),“田豫!”

“末将在!”田豫抱拳。

“擢汝为上党屯田军校尉!自郡中良家子及归化胡众,募精壮一万三千人,分驻十三县!戍城、屯垦、缮甲、修武,皆系汝身!上党安危,半系屯田!”

“豫,定不负所托!必使上党边陲,固若金汤!”田豫目光锐利如鹰。

“文教乃百年根基。”王康转向雁门太守郭缊,“郭太守!”

“缊在!”郭缊躬身。

“崇文馆总揽并州教化,需宿儒重望执掌。汝家学渊源,德劭年高,着转任崇文馆祭酒!督并州九郡蒙学、经堂,育英才,正人心,彰我华夏文脉于北疆!”

郭缊神情庄重:“缊,老骥伏枥,敢不尽心!必使弦歌遍并州,文光耀北塞!”

“胡汉相安,关乎长治久安。”王康目光落向王柔(字叔优),“王公!”

“柔在!”王柔出列。

“理番院调和胡汉,导其归化,非德望素着者不能服众。着公转任理番院院正!掌归化屯安置、胡汉纠纷、边市互市诸务,务使胡汉渐融,共卫桑梓!”

王柔慨然应诺:“柔,责无旁贷!必秉公持正,弥合胡汉,共筑边塞安宁!”

“牧政关乎军马根本。”陈宫适时举荐,“启禀州牧,吏曹察有张牧,字子育,并州西河人,世代畜养牛马,精通兽医繁衍之术。原为西河郡牧曹吏,勤勉干练,政绩斐然。擢其为牧监监正,当可使官牧蕃息,军马腾骧!”

“准!”王康当即允诺,“擢张牧为牧监监正!掌并州九郡官营养殖场,专司战马、耕牛、羊驼繁育!年增良驹,当以五千为志!”

“太原乃并州腹心,屯田重任非干才不可为。”王康看向国渊(字子尼),“国渊!”

“下官在!”

“转任汝为太原屯田军校尉!太原十六县,沃野千里,着募精壮一万六千人,立屯田军!戍守、劝课、水利、城防,一体担之!此乃州之粮仓,万勿懈怠!”

“渊领命!必效枣祗之法,深耕细作,引汾溉田,使太原仓廪冠绝并州!”国渊眼中闪烁着对农事的炽热。

“五原屯田军亦需干才接掌。”王康唤过辅兵营军司马钱木,“钱木!”

“末将在!”

“擢汝为五原屯田军校尉!承国渊之业,掌五原十县屯垦戍守!河套水利乃命脉,汝当精研改进,勿负所托!”

“木,定以工匠之心督农事,河套粮仓,永固无忧!”钱木誓言铿锵。

“太原郡守,需智略之士。”王康目光转向新征辟的董昭(字公仁),“董昭!”

“昭在!”董昭出列,气度沉凝。

“汝才略宏远,明于治乱。着任太原郡太守!总揽十六县民政,抚平新附,整饬吏治,兴文教,通商旅,使晋阳首善之地,焕然鼎新!”

董昭长揖及地:“昭,蒙州牧信重,敢不竭智尽忠!必使太原政通人和,为并州表率!”

“雁门锁钥北疆,太守当谙边事。”王康看向原金曹掾卫觊(字伯觎),“卫觊!”

“觎在!”

“转任汝为雁门郡太守!总掌十四县边务民政!修缮关塞,抚绥军民,督理边市,震慑鲜卑!雁门安,则并州北门无忧!”

卫觊肃然:“觎,必夙夜匪懈,缮甲厉兵,使胡马不敢窥阴馆!”

“金曹掌六州财货,不可一日无主。”陈宫再次举荐,“吏曹察有徐岳,字公河,河东襄陵人,精于筹算,通晓商贾钱谷。原为太原郡户曹吏,清正廉明。擢其为金曹掾,当可厘清钱帛,广开利源!”

“准!擢徐岳为金曹掾!总司盐铁专卖、边市税收、府库钱帛!”王康决断如流。

“雁门屯田,关乎边军命脉。”王康点将,“枣祗!”

“祗在!”枣祗(原五原屯田校尉)应声。

“转任汝为雁门屯田军校尉!募精壮一万四千人,立雁门屯田军!十四县戍边、屯垦、筑堡、缮甲,一肩担之!边郡苦寒,水利尤重,汝当竭尽所能!”

枣祗眼中精光闪动:“祗,必引滹沱之水,灌雁门之田,使边塞亦闻稻花香!”

“西河屯田军亦需干将。”王康命辅兵营军司马吴山,“吴山!”

“末将在!”

“擢汝为西河屯田军校尉!掌西河十三县屯垦戍守!抚平战痕,广辟新田,黄河之利,当善用之!”

“山,必效国渊深耕之法,使西河荒服,复为膏腴!”吴山抱拳领命。

“朔方屯田军校尉王祢转任他职,其缺…”陈宫举荐,“吏曹察朔方郡户曹吏李丰,字子实,朔方本地良家子,熟稔河套农情水利,勤勉务实,可继任朔方屯田军校尉!”

“准!”王康允之。

“三郡县治,乃民之根本。”王康最后严令陈宫,“吏曹崔琰!着汝会同新任三郡太守,速速铨选雁门、太原、上党三郡共四十三县县令、县丞、县尉及佐吏!人选自州郡干吏及崇文馆学子中择优,务求勤政爱民,通晓边郡!限一月之内,尽数赴任开衙,安民垦荒,恢复秩序!”

“琰领命!必秉公铨选,使良吏治县,根基永固!”崔琰肃然应诺。

军政架构既立,王康目光转向肃立诸将:

“并州疆域辽阔,强邻环伺,当增扩战兵,以固根本!”

“新立义武营!”王康看向归降的上党太守张扬(字稚叔),“张稚叔!”

“末将在!”张扬踏前一步。

“汝率部归顺,忠勇可嘉。今以汝本部精锐为基,自辅兵营及并州良家子中补足员额,组建义武营!编制五千,授汝校尉之职!装备、操典,悉同诸战兵营!望汝砺此新刃,为并州藩屏!”

张扬单膝跪地,声如洪钟:“扬,蒙州牧不弃,授以重任!义武营上下,定为将军手中利刃,肝脑涂地,在所不辞!”

“新立奋武营!”王康声音陡然转沉,带着深沉的感怀。堂下高顺、典韦等元从旧部闻此三字,无不挺直腰背,目光灼热。此乃王康起家于陈留王家村谷场的营号!承载着最初的百人乡勇浴血搏杀的记忆!

“王祢!”王康唤过这位追随多年,由王家村少年成长起来的朔方屯田军校尉。

“末将在!”王祢出列,神情激动。

“汝随我最早,忠勤不懈。今朔方屯田已付良吏,着汝重披战甲,执掌奋武营!”王康目光如炬,字字千钧,“以此营号,招募朔方、五原百战老卒及并州锐士,立营五千!此营乃我军魂所系,荣光所承!汝当以初创之心,砺此锋刃,使之无愧‘奋武’之名!”

王祢虎目含泪,重重跪地,甲叶铿锵:“祢,必以血肉铸此营魂!奋武之帜所指,末将率全营弟兄,赴汤蹈火,万死不退!”堂中诸将肃然,奋武营的重立,如同将八载征战的铁血精魂,再度熔铸于并州大地。

六月的骄阳透过窗棂,照亮了堂内济济一堂的文武。温恢赴上党,田豫整军;郭缊执文教,王柔理胡务;张牧掌牧政,国渊深耕太原;董昭治晋阳,卫觊守雁门;徐岳掌金曹,枣祗修边屯;钱木、吴山、李丰分镇河套;崔琰铨选县令;张扬统义武,王祢擎奋武…一张覆盖并州九郡、深植军政民生的巨网已然织就。晋阳城头的玄青旌旗之下,并州这台庞大的战争与治理机器,正以前所未有的高效与精密,开始全速运转。北疆的基石,在这一刻,深铸如砥柱。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