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玄幻 武侠 都市 历史 科幻 灵异 游戏 书库 排行 完本 用户中心 作者专区
小米阅读 > 历史 > 汉末三国路 > 第34章 兵临东阿

汉末三国路 第34章 兵临东阿

作者:长乐墨客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11-25 12:35:35

公元182年,光和五年六月十四。

拂晓的薄雾尚未完全散去,西别部大营的辕门在低沉的号角声中缓缓洞开。玄赤色的“陈留郡西别部司马王”大旗迎风招展,引领着一支沉默而肃杀的队伍踏上了东征之路。

王康端坐于神骏的“黑风”之上,身披特制皮札甲,腰悬横刀,那杆沉重的马槊挂在得胜钩上。他目光沉凝,扫视着行进中的队伍。紧随其后的是典韦亲率的十一骑亲卫什,人人披甲持锐,眼神锐利如鹰,拱卫着中军核心。高顺统领的新编战兵一曲居中,四百余人排成四列纵队,步伐沉稳有力。深青色的号衣在晨光中连成一片肃穆的青色浪潮,虽然只有部分人穿着新赶制完成的军裤和厚底军靴,但统一的武器(长矛、横刀)和经过严酷训练养成的纪律性,让这支队伍散发出一种令人心悸的压迫感。王固率领的虎贲屯殿后,作为全军锋镝和压阵的力量,他们装备最为精良,皮甲油亮,兵刃寒光闪烁,行进间自有一股百战老卒的剽悍之气。

辎重营的二十辆大车在队伍后方,由驮马牵引,装载着粮秣、备用箭矢、匠作营的工具箱以及少量备用甲胄。王祢亲自押后,精打细算的他,连一根草绳都安排得妥妥当当。王栓的斥候队早已撒开,如同无形的触角,游弋在大军前方和两翼数里之外,警惕地扫视着官道、田野和远处的山林,为大军提供预警。

这是一次真正的远征。离开经营日久的西别部大营,踏入陌生的济阴郡地界。沿途的景象,印证了斥候之前零星传回的情报。官道年久失修,坑洼不平。路旁的村庄大多残破凋敝,田地荒芜者甚多,偶尔能看到面黄肌瘦的村民,远远望见这支装备精良、杀气腾腾的“官军”,无不面露惊惶,慌忙躲回破败的土屋之中。空气中弥漫着一种衰败、压抑的气息,与王家村周边因王康剿匪而逐渐恢复的生机形成鲜明对比。

“太平道…看来在此地渗透更深。”王康心中暗忖。他注意到一些村口土墙上残留的模糊黄色符咒痕迹,以及几个行色匆匆、身着粗布黄衣的汉子在远处田埂上消失的背影。乱世的征兆,已如瘟疫般蔓延。

行军严格按照高顺制定的计划进行。每日卯时初刻出发,午时休整一个时辰埋锅造饭,申时末刻便寻找合适地点扎营。营寨的选址极为考究,或背靠矮丘,或临近水源,务必视野开阔,易守难攻。扎营程序更是被高顺操练成了本能:深挖壕沟、立木栅、设拒马、布岗哨…一切都按战时标准,一丝不苟。新兵们在老兵带领下,动作日渐熟练,虽仍有紧张,但已无慌乱。王康和典韦每日巡营,检查岗哨,督促戒备。王祢则带着辎重营,一丝不苟地清点分发粮秣,管理牲口,确保后勤无虞。

六月十九,傍晚。

经过五日的跋涉,队伍终于抵达了济阴郡东阿县城西约三十里处。夕阳的余晖将一片地势相对平缓、背靠一片低矮丘陵、前临一条无名小溪的开阔地染成金色。此地视野开阔,水源充足,距离县城既不算太近(避免惊扰地方或引起不必要的猜忌),也不算太远(方便后续行动和与县城联络),正是理想的临时驻地。

“止步!就地扎营!”王康勒住黑风,果断下令。

“得令!”

命令层层传递。早已形成默契的队伍迅速停下。高顺立刻策马前出,亲自勘察地形,选定营盘核心位置,随后一道道指令清晰下达:

“刀牌手警戒外围!”

“长矛手、辎重营,挖壕!”

“匠作营,准备立栅、设拒马!”

“斥候队,扩大侦查范围,尤其注意县城方向及东面巨野泽方向动静!”

“虎贲屯,轮值第一岗!”

整个营区瞬间如同精密的机器般运转起来。刀牌手在外围竖起长牌,警惕地注视着暮色渐深的原野。长矛手和辎重营士兵挥动铁锹铁镐,泥土翻飞,一道宽深的壕沟以肉眼可见的速度成形。匠作营的木匠、铁匠们则指挥人手,将随车携带的圆木、拒马桩迅速组装起来,在壕沟内侧开始搭建营栅。王栓带着斥候队,如同离弦之箭,再次没入苍茫暮色之中,向东阿县城和更东面的匪患区域潜行而去。王固则亲自带着一队虎贲老卒,占据了附近一处视野最佳的小高地,设立了第一班明暗岗哨。

王康看着有条不紊扎营的队伍,心中稍定。他翻身下马,将缰绳交给亲卫,走到正在指挥立栅的高顺身边。

“高军侯,此地距东阿三十里,匪情未明,需格外谨慎。”

“司马放心。”高顺目光扫视着忙碌的士兵和逐渐成形的营盘轮廓,“营盘按最严标准构筑,斥候已撒出。今夜岗哨加倍,明暗哨结合,弓手上望楼。若有不长眼的蟊贼敢来窥探,定叫他有来无回。”

王康点点头,对高顺的缜密深感满意。他踱步到正在溪边安排取水、饮马的王祢身旁。

“祢弟,粮秣消耗如何?可支撑几日?”

王祢立刻从怀中掏出一个小本子(王康教他做的简易账册):“回司马,按目前消耗,所携粮秣尚可支撑全军十日有余。溪水清澈,已安排专人检测,可作饮用。草料也还充足。”

“好,务必精打细算。后续战事,粮道是关键。”

“属下明白!”

夜色渐浓,一座简易却森严的营盘已矗立在这片陌生的土地上。篝火在营区内次第燃起,驱散黑暗和寒意。伙夫们利用溪水和新猎获的几只野兔、水鸟,熬煮着浓稠的肉粥,香气四溢。士卒们围坐在篝火旁,一边吃着热食,一边低声交谈,缓解着长途行军的疲惫,眼神中既有对未知战场的警惕,也有一丝初临前线的兴奋。

中军大帐内,油灯摇曳。王康、典韦、高顺、王固、王祢等人围着一张临时拼凑的简易木桌。

“斥候回报尚需时日。”王康的手指在地图(王栓出发前绘制的东阿县周边草图)上东阿县城的位置点了点,“我军既已至此,当先礼后兵。一则向本地官府通报,表明我部奉郡守之命,跨境剿匪,靖安地方之意,避免误会。二则…”他顿了顿,目光变得深邃,“此地有一大才,若能得之,胜得千军万马!”

“哦?何人?”典韦牛眼一瞪,满是好奇。

“程昱,程仲德!”王康沉声道,“东阿本地豪族,其人身材高大(约八尺三寸),面有威容,性情刚戾,然深通谋略,胆识过人!其才不下于古之良、平!此时应赋闲在家,未为朝廷所用。”王康的语气带着不容置疑的肯定。他深知这位在原本历史上以狠辣果决、算无遗策着称的曹魏重臣,其价值何其巨大!若能在此刻招揽,无异于为西别部添一擎天之柱!

“司马欲招揽此人?”高顺问道,他更关心实际。

“正是!”王康点头,“然此等大才,心高气傲,非寻常手段可动。明日,王祢!”

“在!”

“你亲自挑选四名伶俐亲卫,备上厚礼(从卫家所赠及缴获中挑选上好布帛两匹、精铁剑一柄、上等粟米一石),持我名刺,前往东阿县城内,寻访程府!切记,态度务必恭敬!言明陈留郡西别部司马王康,慕程公高义大才,特遣人拜会。若程公愿意见面,我当亲往求教!若其闭门谢客…也无需强求,留下礼物即可。”王康深知程昱的性格,强求反而不美,留下善缘,表明态度即可。他相信,只要自己展现出足够的实力和潜力,这位眼光毒辣的未来谋主,终会做出选择。

“属下遵命!定当谨慎行事!”王祢郑重应下。

“其余各部,养精蓄锐,整备军械,等待斥候确切情报!”王康目光扫过众人,“匪患详情不明,我军不可妄动,亦不可懈怠!随时准备迎战!”

“末将遵命!”众人齐声应诺。

夜色深沉,新立的营盘中,除了巡逻士卒的脚步声和篝火燃烧的噼啪声,一片寂静。王康步出大帐,仰望东阿方向的星空。程昱…东阿匪患…这两条线已然铺开。他在等待,等待王祢带回程昱的消息,更等待王栓带回那决定大军剑锋所指的致命情报。砺就的锋刃,已悬于东阿上空,只待一声令下,便将雷霆斩落!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