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玄幻 武侠 都市 历史 科幻 灵异 游戏 书库 排行 完本 用户中心 作者专区
小米阅读 > 其他 > 摆烂嫡女,被迫点满基建技能 > 第37章 家书万金各不同

慈安宫的偏殿内,烛火通明。

清漓伏在案前,面前摊着两张质地迥异的信笺。

一张是寻常的官用素笺,她提笔蘸墨,落字极简,力透纸背: 「父王亲启:裴琰无德,婚前诞庶长子,辱我王府过甚,实非良配。请父王允准退婚,另择良婿,以全王府颜面。女清漓叩上。」

寥寥数语,锋芒毕露,将惊涛骇浪轻描淡写为一桩“退婚”小事,字里行间却是不容置疑的决断。

而另一侧,厚厚一沓带着暗花香纹的私笺上,却是另一番景象。

清漓的笔迹变得细致绵密,甚至带着点孩童的稚气叨叨: 「娘亲亲启:见字如面。京师比我们南疆冷太多了,女儿初时有些不习惯,但幸好皇伯父照顾 慈安宫里炭火很足,又有雪景欣赏 便慢慢习惯了。

女儿今日穿了那件鹅黄缠枝莲的夹袄,伍嬷嬷说像只小肥鸭。午膳用了半碗碧粳米,一块胭脂鹅脯,还偷喝了两口清羽的牛乳茶,被他发现了,瞪了我好久……

昨日习琴,林先生夸我指法有进步,就是力度还欠些,许是女儿手短的缘故?

娘亲莫笑……夜里贪凉踢了被子,打了两个喷嚏,伍嬷嬷紧张得不行,灌了姜汤,如今已大好,就是觉得浑身都是姜味儿……

还有还有,御花园的梅花开得极好,改日女儿画给您看……」

一桩桩,一件件,琐碎至极,衣食住行,喜怒哀乐,仿佛要将离开南疆后的每一刻思念,都细细密密地缝进这厚厚的信纸里。

给父亲的信,是冷静的汇报与请示;给母亲的信,才是倾注了所有依赖与温情的家书。

两封信被分别装入不同的信封,火漆封印。

给平南王的那封,轻薄如羽;给林王妃的那摞,厚重如砖。

与此同时,帝都平南王府的书房内,司徒清玉也正在灯下疾书。

他的信更长,更详实,事无巨细地记录着自己入京后的种种:宫宴风波、太后态度、皇帝赏罚、裴家丑闻、清漓的应对……

笔触间带着几分不易察觉的惶惑与压力。

他自觉肩负重担,需让远在南疆的父王知晓京中一切动向。

而京师王府的总管,另一道密信也已悄然送出。

那才是真正事无巨细、不加任何主观评判的记录,从清漓每日见了什么人、吃了什么饭,到清羽功课进度、甚至兄妹俩偶尔的拌嘴,都清晰在列。

---

南疆,平南王府。

司徒星河同时收到了来自京城的三方信报。

他先拆开了司徒清玉那封厚厚的家书。

看着长子那熟悉的、力求工稳却透着力不从心的字迹,叙述着京中的波诡云谲,他的眉头渐渐锁紧。

清玉的笔调谨慎而保守,遇事首先想到的是“圣意”、“规矩”、“影响”,对于裴家之事,更多的是担忧王府被牵连,提议“谨慎处理,以全陛下颜面为先”。

司徒星河放下信,手指无意识地敲着桌面,眼中掠过一丝失望。

这个儿子,跟在他身边时看似稳重得体,一旦独当一面,身处真正的权力旋涡中心,那份优柔寡断、缺乏魄力的本性便暴露无遗。

遇事只想躲,只求稳,毫无自己那股子争抢的狠劲,更没有……他目光扫过桌上另外两封信。

他拿起王府总管那封密报,快速浏览。

上面冷冰冰地记录着:二郡主禁足期间看书习字,并无异动;解除禁足后当晚便往御书房送鸡汤,与陛下共进晚膳,相谈甚欢;裴家事起,郡主提出接裴琰通房丫头入府;太后宴上,清姿小姐提及《狸猫换太子》戏文;郡主坚持滴血验亲;裴琰出家,郡主即刻送还通房丫头及子,并将其养得白白胖胖……

司徒星河看着这些不带感情的记录,脑海中却能清晰地勾勒出他那哑巴女儿是如何一步步看似无意、实则精准地推动着事态发展。

送鸡汤?共进晚膳?相谈甚欢?他几乎能想象出那小丫头顶着那张人畜无害的圆脸,在皇帝面前比划着讨价还价的样子!

还有那“白白胖胖”……司徒星河嘴角忍不住抽搐了一下,几乎要笑出声来。

这丫头,损人都不带脏字!

最后,他才拈起那封最薄的信。

撕开火漆,抽出里面那张轻飘飘的素笺。

上面只有短短三行字,却像三根冰冷的针,直刺核心。

“裴琰无德,婚前诞庶长子,辱我王府过甚,实非良配。请父王允准退婚,另择良婿,以全王府颜面。”

没有哭诉,没有哀求,没有长篇大论的分析利弊。只有冷静的陈述和干脆的请求。

仿佛不是在说一桩足以影响王府声誉和姐姐命运的婚姻大事,而是在说一件今日饭菜咸了淡了般寻常。

然而,就是这短短的几句话,结合总管密报里的“白白胖胖”和清玉信中那冗长却无用的“谨慎处理”,高下立判!

司徒星河靠在椅背上,目光幽深。

他这个哑巴女儿,真是越来越有意思了。

一进京,就敢甩郑贵妃和陈皇后一人一记无形的耳光,还能全身而退,拉着清羽躲进慈安宫,得了太后和皇帝两重庇护。

如今,更是隔着千山万水,遥控指挥,将他那手握京师王府势力的庶长子逼得节节败退,无形中被夺了权都不自知。

清玉啊清玉,为父将京师力量交予你手,是望你能历练成长,你却连个深宫之中、无兵无卒的小丫头都斗不过!反而被她牵着鼻子走!真是……傻得可以!

他司徒星河向来赏罚分明。蠢,就该被教训。

他提起笔,略一沉吟,在一张王令专用笺上写下: 「清漓吾儿:来信悉。京师之事,尔之所为,吾已知之。清姿婚事,既关乎王府颜面,亦系其终身。汝既在京,洞察秋毫,此事便由汝权宜处置,代行王权,务必妥当。父王字。」

写完,他吹干墨迹,装入信封,用了代表王令的玄色火漆。

这便是将处置清姿婚事、乃至一定程度上在京城代表平南王府表态的权力,正式交给了司徒清漓。

人教人,教不会。事教人,一次就够。

他倒要看看,被妹妹轻而易举夺走了风头和权柄的清玉,会作何反应?

是继续庸碌退缩,还是能激发出一点血性来反击?

处理完公务,司徒星河揉了揉眉心,目光落在旁边那一大摞显然是给王妃的信件上。

那么厚……他记得清漓给自己的只有薄薄一张纸。

鬼使神差地,他伸手拿过最上面一封属于清羽的信。儿子给老子的信,总该有些不一样吧?

撕开一看,偌大的信纸上,只有工工整整、却同样简练到令人发指的七个字: 「问父王安。儿羽安。」

司徒星河:“……”

他额角青跳了跳,不死心,又随手抽出一封清漓写给王妃的信。

厚厚一沓,他耐着性子看去:

「……女儿今日习字,写坏了三张纸,伍嬷嬷说女儿的字太差,罚女儿抄了十遍《悯农》……午膳的樱桃肉好吃,女儿偷偷多吃了一块,被清羽发现了,他说我再吃就更圆了,像御花园池子里那只最胖的锦鲤……晚上睡觉前喝了太多水,夜里起了三次夜,最后一次还差点被门槛绊倒,吓了守夜宫女一跳……今日阳光好,晒得人暖洋洋的,女儿在院子里走了两圈,放了个屁,声音有点响,幸好旁边没人……」

司徒星河看得眼皮直跳,嘴角抽搐。

这……这都是些什么鸡零狗碎!连放了个屁都要写进去?!女孩子家家的……成何体统!

还有清羽那个小混蛋!给他这个老子就七个字?

跟他娘就有说不完的废话?!(虽然他没有再看清羽给王妃的信,但看着也是厚厚一沓!)

一股莫名的、绝不该属于杀伐决断的平南王的酸意直冲头顶。

他愤愤地将那厚厚一摞信推开,好像那是什么烫手山芋。

“岂有此理!两个小没良心的!”他低声骂了一句,全然不承认自己是在吃醋。

只觉得这两个孩子太过偏心,简直不孝!

这股邪火憋在心里,不吐不快。

他当即又抽出一张信纸,笔走龙蛇,给京中的清漓和清羽去了一封信。

信里极尽阴阳怪气之能事,先说京师风大,让他们仔细着别被吹跑了(暗讽清漓胖),又说听闻京中子弟皆才华横溢,让他们多学着点,别整日只知道吃喝玩乐、写些鸡毛蒜皮的琐事(点他们信写得啰嗦没重点),最后还“关切”地问,听说清漓近日习琴,可千万别把琴弦压断了(继续讽刺胖),清羽的心疾可还好,别整日操心些不该操心的(暗示他多管闲事、信写太多)……

写完这封充满老父亲怨念的信,司徒星河才觉得胸中那口闷气舒畅了些,大手一挥:“八百里加急,送京师!”

---

京城,慈安宫。

清漓收到了南疆来的两封信。

一封是玄色火漆的王令。她拆开,看到“代行王权”四个字时,眼神微微一亮,随即恢复平静。

很好,目的达到。父王的反应,在她意料之中。

另一封是普通的家书。她展开,看着那通篇的阴阳怪气,脸上没什么表情,只眼底掠过一丝极淡的笑意。

她将信随手递给旁边眼巴巴望着的清羽。

清羽接过一看,小脸顿时垮了下来,嘟囔道:“父王怎么这样……我们哪里整日只知道吃喝玩乐了……”

他写给母妃的信里,可是详细记录了每日读了什么书,太傅讲了什么课,还有自己对京中时局的观察呢!

虽然……也确实写了不少吃了什么、清漓又怎么“欺负”他了之类的琐事。

“随即又问,“母妃的回信呢?怎么还没到。”

【某人以权谋私,用了八百里加急,母妃的只是普通家书,会稍慢一些。没事你先给母妃写我们每天都寄,母亲的回信到了之后,我们也能每天收到母妃的家书了。】

打完手语,清漓默默拿回平南王的家书。

「无视即可。」她对着清羽比划,「正事要紧。」

拿到了父王的授权,清漓便开始真正为清姿的将来筹谋。

退婚只是第一步,为姐姐寻一个真正可靠、能让她余生安稳顺遂的良婿,才是重中之重。

她首先想到的便是林石。新科状元,才华横溢,人品清正,不涉党争,且年纪轻轻便入翰林,前途无量。

更重要的是,她观察过,林石性情温和却不失风骨,并非攀附权贵之辈。

她曾借着习琴的机会,状似无意地问过:「林先生这般人品才华,不知可曾婚配?不知怎样的淑女才堪相配?」

林石当时正在调试琴弦,闻言手顿了一下,随即温和却坚定地回道:“下官寒窗十载,方得微末功名,如今只想尽心王事,报效朝廷,暂无心家室之念。且石出身寒微,不敢高攀名门淑媛。”

话说的委婉,但拒绝之意清晰明了。他甚至下意识地避开了“郡主”这样的字眼,其意不言自明。

清漓心中暗叹一声,可惜了。

林石确非池中之物,但他既无心,且身份门第确与王府相差甚远,强求无益。她便也熄了这份心思。

至于林石那个神秘的外甥陈长风……清漓的指尖在琴弦上无意识地拨弄了一下。

自从那次在翰林院书库外,得到他那句看似无意、实则关键的提醒后,清漓便对此人留了心。

她让韦筱梦暗中打听过,陈长风是林石已故姐姐的独子,不久前才被林石寻回,接入京中抚养。

身世看似简单,但那孩子偶尔流露出的眼神,那远超年龄的沉静与洞察,总让清漓觉得不寻常。

他似乎……很了解裴琰?甚至很了解京城这些权贵子弟的做派?

清漓不是不好奇。

但她深知,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秘密,就像她最大的秘密来自另一个世界。

窥探他人**并非她的爱好,除非,这个秘密威胁到她自己或她在意的人。

目前看来,陈长风和他的舅舅林石,似乎并无恶意,甚至隐约还帮了她一把。

「不必深究。」她在心里对自己说。

眼下,为清姿姐姐挑选一位合适的夫婿,才是头等大事。

京城青年才俊众多,总会有适合姐姐的。

这件事,需得徐徐图之,既要考虑王府的利益,更要顾及姐姐的感受。

她收起思绪,目光落回琴谱上。指尖流淌出的琴音,渐渐变得平稳而悠远。

慈安宫内的博弈暂告一段落,而更广阔的权力场与命运交织的网,正缓缓铺开。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