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玄幻 武侠 都市 历史 科幻 灵异 游戏 书库 排行 完本 用户中心 作者专区
小米阅读 > 其他 > 摆烂嫡女,被迫点满基建技能 > 第77章 田垄之间辟新径

回到南疆没几日,清漓便敏锐地察觉到一个让她极其不爽的事实——她老爹平南王司徒星河的心,不仅是偏的,而且简直是偏到了胳肢窝!

先前在京师,父王雷厉风行地将代表世子权柄的印信送来南疆,她还暗暗感动了一把,觉得老爹虽然平日里对郑侧妃一脉多有偏袒,但关键时刻心里还是有清羽这个嫡子、有她这个女儿的。

现在看来,她真是感动得太早了!

那印信,与其说是放权,不如说是个象征性的安抚,外加一个沉重的负担。

平南王确实每日都给清羽派发大量的“公务”,堆得书房案头都快满了。

可清漓冷眼瞧着,那些不是核对陈年旧账册,就是撰写一些无关痛痒的文书报告,再不就是接待些无足轻重的地方小吏,处理些鸡毛蒜皮的民间纠纷……

核心的军政事务?边关防务、财政收支、官员考核任免、与周边土司的往来、军队调动训练……这些真正关系到南疆命脉的东西,清羽连边都摸不着!

这场景何其熟悉?当年平南王有意培养清玉的时候,那可是日日带在身边,耳提面命,接见重要朝臣和将领时都让他在旁聆听学习,处理政务也是手把手地教,甚至允许他参与决策。

那才是真正的倾囊相授,是培养继承人的架势!

可到了清羽这里,全变了味。表面上是器重,是锻炼,实则是防备,是架空!简直防子如防贼!

清漓这人性子里的倔强和叛逆瞬间就被点燃了。

若是平南王好声好气地与她和清羽商量,循序渐进地放权,她或许还能理解老父亲那点权力欲和掌控欲,卖他几分面子,耐心等待。

可如今这般明晃晃的偏心、敷衍和打压,彻底激怒了她。

你不给?好啊,那我们就自己伸手去拿!而且还要拿得漂亮,拿得让你无话可说!

于是,回到南疆还没安稳几天,清漓便开始了她的“曲线救国”大计。

她先是撺掇清羽,将平南王派下来的那一大堆繁琐却无关紧要的政务,能推的就推,能分派给下属属官的去就分派下去,美其名曰“锻炼下属、提高效率”。

清羽起初还有些犹豫,觉得毕竟是父王交代的任务。

清漓便瞪他:“哥!你看不出来吗?父王就是拿这些杂事耗着你,让你没精力也没机会去接触真正的核心!你真想一辈子就做个处理鸡毛蒜皮的‘账房世子’?”

清羽沉默了片刻,他其实并非对权力有多么炽热的渴望,历史上皇帝防着太子、藩王防着世子也是常事,南疆虽非国家却实同小朝廷,“国无二君,家无二主”的道理他懂。

父王正值壮年,不愿分权,他也能理解。

但……理解归理解,心里那点失落和委屈却是真实的。

如今妹妹一心要为他争,那股护着他的倔强劲儿,让他心里暖融融的。

在两相比较下,他果断选择了站在妹妹这边。心里只能对父王悄悄说声抱歉了。

打发掉那些琐碎公务后,清漓便拉着清羽,换上一身粗布衣裳,戴上斗笠,美其名曰“体察民情、微服私访”,一头扎进了南疆的山野田间、村寨农户之中。

(据后世史书记载,大齐首位女帝,神武女帝,年少时因得神农帝君袁隆平托梦,神授杂交水稻之术,遂与其兄平南王世子司徒清羽深入田间地头,遍访老农,试验新法,大兴南疆农业,使稻谷产量倍增。此后更将此法推广全国,活人无数,被全国数量最为庞大的贫下中农奉若神明,这份深厚的民心基础,成为了她日后问鼎天下最坚实、最庞大的支持力量。当然,此乃后话。)

而此刻,拉着哥哥钻进稻田里的清漓,想法其实很直接:既然父王把持着南疆小朝廷的军政大权,针插不入、水泼不进,那他们就另辟蹊径,走“群众路线”!

她琢磨着,试试看能不能搞一出“从农村包围城市”。

只要清羽能深入基层,为百姓做实事,解决最根本的吃饭问题,把名声和威望在民间树立起来,到时民意沸腾,众望所归,司徒星河就算再不愿意,看在世子的贤名和民意的份上,估计也不得不将部分权力,尤其是与民生相关的经济、农业等方面的权力,逐步交给清羽。

于是,南疆的田间地头,便时常能看到一对相貌出众、气度不凡的年轻“兄弟”(对外宣称是某家出来游学的子弟),顶着日头,毫不嫌弃地踩着泥泞,围着老农问东问西。

清漓前世是农村出身,她自己小时候也下过地,种过田,只不过后来读书考上大学,成了一名码农之后,才没再种田了。所以,清漓对于农耕并非一无所知,只是时隔多年,很多事情的记忆都模糊了,她只能慢慢地一点点慢慢去回忆起来。

清漓凭着前世模糊的记忆和一些常识,开始琢磨如何提高水稻产量。

起初她让县衙专管农事的佐贰官带着,专门找来一些老农,询问不同的稻种、施肥的方法、灌溉的时间、除虫的土方……问得极其细致,甚至拿着小本本记录。

后来她提出了一些在古人看来“异想天开”的想法,比如挑选长得特别好的稻穗单独留种,来年再种看看(选种);比如把不同品种的水稻花粉互相授粉(杂交的雏形概念);比如尝试制作更高效的堆肥……

老农们起初觉得这贵人小姐异想天开,但看他们态度诚恳,又是世子殿下(清羽后来渐渐亮明身份,以获取更多支持)亲自带队,便也乐意说道说道。一些年轻的农户则对这些新奇想法更感兴趣。

清羽一开始只是陪着妹妹,但很快也被这种脚踏实地、为民谋实事的氛围所感染。

他身体康复后,精力充沛,学习能力又强,很快便沉浸进去,帮着记录数据、协调小块试验田、向府里的老农官请教……

平南王司徒星河在清漓他们下乡当天就得知了消息。

听说清漓撺掇清羽把政务丢给下属,然后兄妹俩跑到穷乡僻壤去“研究”什么能让水稻产量翻倍甚至翻几倍的“仙法”,他不屑地嗤笑出声。

“胡闹!简直是异想天开!”他对心腹属官道,“那两个孩子,果然还是没长大!稻米产量那是老天爷赏饭吃,风调雨顺方能多得几斗!那些种了一辈子地的老把式都不敢夸口增产,她倒好,口气大得能吞天!还翻倍?翻几倍?做梦都没这么做的!”

他摆摆手,懒得去管:“罢了罢了!他们愿意折腾就折腾去!总比在府里惹是生非、整日盯着本王手里这点权力强!等他们在田里吃了苦,受了挫,自然就知道回来了。到时清羽也能收收心,老老实实跟在本王身边学习正经政务。”

他打定主意,先让这两个“顶心撑”在眼前消失一段时间,耳根子也清静些。

等他们在外面碰了壁,灰头土脸地回来,他再以胜利者和教导者的姿态,把清羽召到身边,好好“教导”一番,让他别净学他妹妹那些不着调、好高骛远的毛病!毛都没长齐,就敢窥视权柄?

要知道历朝历代哪个平南王世子不是这么过来的?想当年,老平南王也是把持南疆朝政多年,自己也是老老实实跟着老平南王身边,伏小做低,小心翼翼地伺候了不知多少年,方才获得王叔的认可,将权利下放给他的。

如今清羽才刚封世子,清漓一上来就敢觊觎他手里的军政大权,真是狂得没边了,不给他们一些教训,他们怕是忘记了谁才是老子!!

现下既然他们自愿跑到穷乡僻壤去自讨苦吃,平南王自然采取了放任自流的态度,甚至暗中吩咐下去,世子兄妹若要调用些许人力物力搞什么“试验田”,只要不过分,便由着他们去,不必阻拦,也不必特殊照顾。

他等着看笑话。

然而,他并不知道,他所以为的“胡闹”和“异想天开”,正在南疆的土地上,悄无声息地孕育着一场真正意义上的革命。

而那对被他轻视的兄妹,即将用最实实在在的成果,给他、给整个南疆,带来一个巨大的惊喜(或者说惊吓)。

清漓和清羽,则完全沉浸在了这片充满生机的绿色世界里,暂时将王府里的权力纷争抛在了脑后。阳光洒在稻田上,也照在她们充满希望和干劲儿的脸庞上。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