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玄幻 武侠 都市 历史 科幻 灵异 游戏 书库 排行 完本 用户中心 作者专区
小米阅读 > 历史 > 明末:从赤贫到雄掌天下 > 第374章 包围圈

明末:从赤贫到雄掌天下 第374章 包围圈

作者:一凡石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11-25 10:51:54

“据查,建奴两白旗主力约万人,已确认从东面穿过宣大防区的空隙,击退宣大军队阻拦后,脱离与其的接触,正快速向我东侧迂回包抄。根据最新的回报,两白旗已过万庄,距离我们还剩下四十余里。”

“西面是我们老熟人两红旗残部,他们汇合了蒙古人,兵力恐不下万人,已越过房山县,意图切断我部西路,已只剩三十里。”

“南面,贼首阿济格亲率两蓝旗主力两万余人,正沿官道急速向北推进,距离我大营已不足六十里。”

大营帅帐中,众将只觉得呼吸困难。清军昨日一直没动,哪知道一入夜就用川东营同样的方式快速突进。

他们一夜起来,清军四五万人,已经形成一个巨大的半月扇面,张开了血盆大口,想要将川东营一口吞下。

周博文手中的木棍重重地在沙盘上划出一个巨大的包围圈:“建奴意图昭然若揭!三路合围是要将我川东营……全歼。”

帐内一片死寂,只能听到粗重的呼吸声。

这敌我力量对比悬殊得令人绝望,清军三路合兵,兵力接近五万。

川东营经过苦战之后、分兵哨探和昨夜小规模接战的损失,能战之兵已不足五千,已是疲敝之师,能小战却不能大战。

好在现在帐中的也并非只有川东营,在杨凡软硬手段下,昨夜兵部尚书张凤翼已派来勇卫营作为援军,让两军协同作战,援军今日一早抵达,此刻两军已合营。

帐中几位都是身着京营体系甲胄的将领,为首一人身材魁梧、面庞黝黑,目光如炬,乃是勇卫营副总兵,也是就是勇卫营第一人孙应元,他双手抱胸正脸色阴沉地看着地图。

其身旁同样精悍逼人的是勇卫营副总兵黄得功。而站在稍后位置的则是勇卫营参将周遇吉。

勇卫营属于京营体系,但却是新营伍,也是现在是拱卫京师的主力军,更是张凤翼手底下唯一能战敢战的部队。

崇祯在登基后发现京营已严重**,缺额达六成以上,士兵沦为权贵的劳工,战斗力几乎丧失。崇祯帝为挽救危局,于崇祯五年命司礼太监曹化淳整合腾骧四卫与勇士营,组建勇卫营。

所以勇卫营虽名义上隶属京营,实则直接由司礼监管辖,是皇帝的直属卫队。

其兵员从全国卫所选拔年力精壮者,并吸收部分辽东边兵,总兵力约1.2万人,此时留下四千守卫京师,其余被崇祯调配给张凤翼督师,现已全数过来与凯旋军合营。

勇卫营虽脱胎于京营,却与传统京营形成鲜明对比,京营由勋贵与宦官共同掌控,内部派系林立,勇卫营则由司礼监直接领导,减少了勋贵干预。

勇卫营又在孙应元等人训练下,战斗力在线,军饷更是由内帑直接拨付,避免了常见克扣现象,士兵士气高昂。

他们平时拱卫京师,战时作为机动力量支援前线。本次建奴入关,勇卫营战绩耀眼,特别是先锋周遇吉,与清军小规模周旋作战,斩首在宣大军队里算是显眼,也成为崇祯和张凤翼眼中的救火队。

孙应元时任勇卫营总兵,直接统领全军。与黄得功共称勇卫营双壁。而周遇吉则只是勇卫营先锋营参将,属孙应元、黄得功下级。

三位勇卫营悍将到来,带来了约八千生力军,但面对如此险恶的局面,也显得杯水车薪。

杨凡扭头朝孙应元三人一行礼,恭敬道:“建奴大举进攻,孙都督沙场宿将,不知有何见解可点拨一二?”

孙应元是勇卫营副总兵加都督佥事,但因为是京营天子亲军,地位自然高了寻常营伍一个头。

但杨凡京畿西郊一战简在帝心,风头正劲,孙应元也并非嚣张跋扈之人,当即也客气回礼。

“杨副总兵京畿一战,我等仰望赞叹,自认为麾下八千士卒,难以做到杨副总兵半分。而且自东安县离营时,张本兵特别嘱咐我等,要我三人协助杨副总兵共击建奴,还请杨副总兵拿主意,我勇卫营愿为左右协同。”

此言一出,杨凡表情一松,帐中川东营群将表情也是一松,临战之前最怕两军分歧。

但现在看来勇卫营态度极好,而且多人已经反应,其部看来战斗力也是尚可。

杨凡与孙应元又客套两句后,又依次与扭头与副总兵黄得功、参将周遇吉对谈,三人态度皆是看川东营如何打。

友军表态后,杨凡心中有了定数。

现在两军合军后,有一万三千人左右,核心问题是打?还是走?

杨凡抬起头,目光扫过帐内每一位将领的脸,众人此时还在七嘴八舌的讨论。

“怎么打?一万多对五万,还是野战!”

“京畿西郊就六千骑建奴,险些贯穿我军左翼,建奴战斗力强悍,主力怕是更甚。”

“难道要不战而逃??”

“留得青山在!只要主力尚存,总有可趁之机!”

帐中主战者与主退者互相争论,赞画房六人也加入其中。

黄得功、孙应元等人初来乍到,虽未明确表态,但紧锁的眉头也说明了他们并不看好与建奴硬拼。

争论持续了片刻,杨凡抬手制止了众人的声音。

他缓缓摇头,已经是做出了最终决断:“不能打,此时逞血气之勇,非但不能退敌,反而会葬送这上万忠勇将士,于国于民,皆无益处,须避其锋芒。”

“可是大人,”盖世才忧心,“往哪里退?南面是建奴主力,东面两白旗已迂回,西面两红旗封路,北面……则是京师方向,必不让我等客军入京……”

帐内再次陷入沉默。

就在这时,一直沉默站在杨凡身侧的石望似乎想起了什么,他上前一步在杨凡耳边低声说:“大哥莫不是忘记了……咱们在京畿还有个老熟人?”

杨凡闻言一怔,一时没想起来对方说的谁。

石望提醒道:“原重庆兵备道,现任通州知州,汪峰华。”

--------------

注释1:

历史上的勇卫营战斗力强悍,但终因明末整体颓势而逐渐衰落。

孙应元于崇祯十五年战死罗山,周遇吉于十七年殉国宁武关,黄得功则在南明弘光朝覆灭时自刎。至1645年,这支崇祯寄予厚望的“天子亲军”最终全军覆没。

正如《明史》所言:“勇卫营虽锐,而大厦将倾,非一木所能支也。”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