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玄幻 武侠 都市 历史 科幻 灵异 游戏 书库 排行 完本 用户中心 作者专区
小米阅读 > 历史 > 明末:从赤贫到雄掌天下 > 第336章 临战

明末:从赤贫到雄掌天下 第336章 临战

作者:一凡石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11-25 10:51:54

盖世才话音一落,负责战略分析的赞画二队周博文立即接口:“昨夜我军突前行动中,军情司、散兵司多与宣大、京营锦衣卫及关宁军夜不收接触。

据友军提供情报,目前京师附近,除我军及长城沿线零散营伍外,大股明军主要有三:其一,监军高起潜所率万余关宁勤王军及约七千京营兵,合计一万七千余人,现固守通州,声称卫戍京师和漕运要道,实则畏与建奴做战;

其二,位于我军东南方向之宣大军队四万余,加之京营近万,共五万余人,由兵部尚书张凤翼督师,该部虽亦不敢与建奴主力决战,但仍持续进行骚扰,试图延缓其中路军劫掠进度。其行虽对建奴中路军主力威胁有限,但亦难直接支援我军,然牵制作用不容小觑。

故好消息是,原赞画房推演的清军中路军四万余人可在两日内驰援西路,现因宣大军队骚扰,此时间预计将延至三日。”

清军中路军乃此次入塞绝对主力,若其快速西援,川东营将面临灭顶之灾。

周博文续道:“除上述两股外,第三股即为京师城内京营。据所遇锦衣卫探子言,京师京营理论编制虽有二十五万之众,然实能战者仅二万余人。

兵部尚书张凤翼督师外出时已带走京营的勇卫营八千人,另七千京营调驻通州归高起潜节制,此刻城内可用于防守之京营近万人。加之锦衣卫、五城兵马司等辅助力量,总数约在一万数千。

故而赞画房建议,若能尝试说动京营派出哪怕上千人马佯攻西路清军侧后,哪怕不攻也可形成夹击之势,牵制对方部分,使我军能从容击溃当面之敌。同时,应即刻派遣塘马联络东安县之宣大、京营军队,令其务必全力黏住建奴中路军,阻其西援!”

两位赞画分析完毕,帐内诸将低声议论片刻,目光最终齐齐聚焦于杨凡身上。

时机紧迫,不容赘言。

杨凡当即总结道:“我军孤军深入,兵力仅六千。虏军,以逸待劳,数倍于我,且已抢占林青塔地利。其骑射精锐,远非流寇可比……”

帐内一片寂静,唯闻粗重呼吸之声。所有将领都明白,这意味着他们已如同一柄尖刀,直插传闻中天下无敌的建奴眼前!

杨凡霍然站直,声音陡然拔高,压过帐外喧嚣:“但我等无人可阻!区区建奴更是螳臂当车!我即刻上奏京师!呈报我军已至!意图歼灭京畿西郊建奴!恳请京营出城牵制!”

战前打气后,他深吸一口气,目光灼灼扫过众将,斩钉截铁道:“待千总三部渡河完毕,予一刻钟休整,随即全军北上,抢占瓦窑头坡地。

此战,有进无退!本将就在中军,与诸位同生死!今日一战,我等川东营将为天下所见!诸位俱是一荣俱荣,为京师满朝文武所见!为圣上所见!诸君之功业,亦当名垂青史!”

“得令!”

众将轰然应诺,血气上涌,大步冲出军帐,各归本部。

战前简报结束,帐外,号角苍凉,战鼓咚咚擂响,大战一触即发。

杨凡自怀中取出反复检视多遍的奏疏手本,唤来了亲兵……

……

午时初,烈日当空。

紫禁城,本该早已结束的早朝,因建奴蹂躏京畿而延长,殿内气氛凝重得令人窒息。

“参将马如龙率八百骑驰援河西务,中伏,全军覆没,马如龙阵前被斩。”

“清军前锋突袭顺义,守备陈弘谟弃城而逃,虏获战马两千,控潮白河渡口。副总兵李廉出城迎战,中伏被围,自刎殉国,所部三千尽殁。”

“副将董一元押送粮草至良乡,夜遭袭,损粮车五百、骡马两千,董一元仅以身免。”

“建奴于文安劫漕粮五万石,强征民夫修船,意图水路犯天津。知县丁师孔率乡勇巷战,身被七创,犹持刀力战,最终遭枭首示众,妻小五人投井殉节。”

“虏酋更令朝鲜使臣随军观战,以示其强,辱我天朝……”

清军大营近在京西郊外,坏消息如雪片般传来,无一不令人心坠冰窟。

崇祯帝朱由检端坐龙椅,五指深深抠入扶手雕纹,手背青筋暴起,仿佛欲将城外嚣张的清军捏碎。

良久,他才无力地松开手指,发出一声细不可闻的叹息。

“整整一月有余……”皇帝突然开口,声音枯槁如深秋落叶,“建奴铁蹄踏遍京畿,荼毒生灵,尔等的精兵强将,却仍在通州、东安县作壁上观……”

文武两班鸦雀无声,绯袍玉带的重臣们垂首盯着青石板,仿佛要将地砖上看出裂纹。

“高起潜奏请增调天津水师协防,张凤翼求拨三万两犒军银,称宣大军队欠饷已久......”

话音未落,忽然左佥都御史出列:“高起潜拥关宁军万余,终日以守漕运为名紧闭通州城门!张凤翼携上万京营出站战,还督宣大,共劲旅五万,竟称需待蓟镇援军,实则建奴斥候已出现在他们东安县十里外!”

仿佛冰面乍裂,言官们顿时跪倒一片。

给事中吴执御额触地砖泣奏:“张凤翼日日呈报军中缺饷,然户部查证宣大军八月饷银早已拨付!高监军更纵容京营劫掠民粮,所谓‘持重待援’实为畏敌如虎!”

这些日子崇祯帝连续下旨,斥责张凤翼“拥兵观望,致贼纵横”,要求其“速督京营、宣大军进剿,勿得迁延”。

每日朝堂之上,言官更是轮番弹劾,如御史吴执御上疏痛斥“凤翼坐拥大军,日费军饷,却听贼劫掠,无一字奏捷”,

“臣弹劾宣大总督梁廷栋,借口“粮饷未集”按兵不动,听闻清军逼近,马上弃城奔逃!”

崇祯帝感觉他太阳穴突突直跳,他有些疲惫地摆摆手:“派人核查,如若是真马上将其革职查办。”

自兵部尚书张凤翼被弹劾后,其自告奋勇要出京师督师,以对抗建奴。

起初崇祯是寄予厚望的,还从京营里拨调了最骁勇善战的八千勇卫营给他,再让他直接指挥宣大边军。

但是张凤翼表现让他越来越失望。

后来面对崇祯帝的频繁催战,张凤翼只能不断上疏夸大清军的机动性与战斗力。

他在奏疏中称:“贼马多行疾,一二日而十舍可至;我步多行缓,三日而重茧难驰”,强调他们在兵力、装备、后勤等方面的全面劣势,认为“众寡、饥饱、劳逸之势,相悬如此,贼何日平”。

--------

注释1:

清军故意在明朝附属国朝鲜面前扬威,其朝鲜世子李溰在盛京记录:“清人自七月入塞,所过屠戮,明之守将非降即死。其掠获人畜载车三千余辆,络绎出关”。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